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边城 >

浅析边城的人性美

时间: 如英2 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浅析边城的人性美。

  浅析边城的人性美之亲情美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整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的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唤使身边的黄狗从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长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与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瞧,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亲情美画卷啊,它不造作、不虚伪,纯粹是亲情的自然流露!这位一辈子为人摆渡的老船夫,除了具有善良勤劳、正直豁达的品质之外,把更多的爱都奉献给了他的小外孙女。他和孤雏翠翠相依为命,内心深藏着难言的懊悔、隐痛、忧郁。他疼爱她,为了让她快乐,给她唱歌,故意痛她逗趣,但更多的是为她担惊受怕,怕翠翠再走她母亲的路。翠翠的母亲——老船夫在十七年前死去的独生女,因背着父亲和一个屯防兵相爱,有了翠翠,想双双逃走,不忍心,结果相继死去。老船夫却平静地仍然把日子过下去,他不仅宽容他们,而且深悔过去对女儿太粗心大意。为了疼爱翠翠,他日夜都不放心。他一心要把翠翠交给一个可靠的人,满以为自己深知外孙女的心,哪知根本没看清这个被傩送的爱恋所燃烧起来的少女的真心。结果过分的关心却帮了倒忙,翠翠的爱情出现了波峰浪谷。当他意识到翠翠爱的人和他想的不是一个人时,他真的慌了,怕了。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的一切全像她的母亲,而且隐隐约约地觉到这母女二人的共同的命运。他竭尽全力想摆脱这命运,帮助外孙女尽快得到意中人,可事与愿违,不放心地死去了。祖父死了,翠翠的精神大树也就倒了,她悲痛万分。但她却坚持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马上进城,一个人挺立在渡口继续摆渡,这是亲情给她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使一个人变得执着、勇敢、顽强,甚至连自己的生命夜在所不惜。

  船总顺顺与儿子天保、傩送的父子之情也体现了人本性中的亲情。顺顺爱他的两个儿子,但不是溺爱,不是让儿子过着富贵轻松地日子,而是教他们甘苦与人相共。两个儿子也不负父望,凡水手能做之事,他们也都做得很出色。在父亲的教导下,两人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待人如父一般和气亲人。这种坦诚、真挚的父子之情令人羡慕。还有这两兄弟间的手足之情亦动人几分。两人爱上同一个女子,按当地的风俗应决斗以分胜负,然而天保、傩送不愿伤兄弟和气,便以唱山歌的办法解决问题,看谁的山歌唱得好,能打动翠翠。天保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于是驾船离家了。不幸的是,天保在行水中船翻身亡。傩送明白哥哥是因为自己而离家的,自然无心对歌,便独自驾船去下游寻哥哥的尸首去了。这种斩不断地血缘亲情体现了人性中最自然的人性美。

  浅析边城的人性美之爱情美

  在沈从文诗意般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太多的惊心动魄的爱情场面,更多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感状态。翠翠对傩送的爱是忠诚、坚贞不渝的,她没有因为人事的周折而改变最初的选择。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有太多的遐想和憧憬,她内向、羞涩、矜持。后来,她拒绝天保的托媒说情,心始终放在傩送身上,致使天保因情场失意意外溺死茨滩,傩送对她和其祖父产生误会,一气之下驾船离开桃源,可她依然坚守着对傩送的爱。祖父去世后,她独守渡船等待着那个没有归期的爱人,“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翠翠用她那颗纯洁、淳朴的少女心谱写着人性美的爱情颂歌。

  而为了翠翠放弃碾坊的傩送更是充满了对爱情真挚的追求。傩送是位出色的小伙子,为人聪明而又富有感情,当他心中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后,便不离不弃地守护在翠翠身边,用最动听和最热情的歌声来叩打翠翠的心扉。当他面对渡船和碾坊做出选择时,他舍弃碾坊,愿意为爱情守一辈子的渡船。他对父亲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许我名利只许我撑个渡船。”可见,傩送对翠翠爱得分明,爱得真挚,爱得忠贞,这样的爱令人向往。

  作为亲生哥哥的天保,也深深地爱着翠翠,他知道弟弟与他有着一样的情感,两人唱歌决斗,但因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最终决然离去。天保最终遇难,可以说是为亲情和爱情而死的。作者对天保的爱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他是壮实的、冲动的,然而有得是向上的情感,挣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因此是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这些人物无不展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作者写兄弟两对爱情都有自我牺牲精神,她们爱翠翠,但都以感情为重。在他们心目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甚至头脑里没有这些概念。他们以一种互助互爱的德行,以一种作者所理想的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了一曲平凡而又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作品的人性美至此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浅析边城的人性美之乡情美

  这种处处洋溢着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边城人民的身上。边城的人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她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淳朴勤俭的古朴民风。率真、美丽、虔诚——边城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当翠翠什么都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死了,唯一的爱人也去了,她只有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打发自己的青春。这可怜的孤雏该怎样活下去呢?幸亏她的周围生活着一群善良的人,人性在悲剧面前闪烁出了美的光辉,世界也因此美好起来。祖父死了,边城的人帮忙安葬并照顾可怜的翠翠;白塔在大雷雨中倾塌了,虽然也有迷信,但同样是怀着怜悯与同情,边城的人民又捐钱修复了白塔。尤其邻里之间的互爱更体现出了人性美,如掌水码头的顺顺和杨总兵。顺顺是一个正直而热心肠的人,他“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相助。”他不仅具有湘西人民的善良质朴,还拥有仗义豪爽的坦荡胸怀。当得知自己大儿子之死与老船夫有间接关系后,扔抛下私怨,真诚的安慰翠翠并答应照顾翠翠,展现出他宽阔的胸襟。而杨总兵,虽曾和翠翠的父亲同时深爱着一个人,却没有因为这个女人最后选择翠翠的父亲而因爱生恨。在老船夫过世后,他尽心尽力地像照顾自己的女儿般照顾翠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和他们拼命。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这一切都让人看到了在湘西这片热土上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芒。

  边城的生活又复归于平静,但悲剧终究已经发生,它能够被淡忘但却不能消失,活着的人终究要生活下去,却也携带了一份生命的沉重与悲哀。但从这悲剧里,我们也见到了边城人的正直与热情,面对生活的不幸时努力挣扎起来的勇气,他们的人生的形式也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可以说,边城的悲剧,却定格出了生命的庄严与美丽。

  《边城》是湘西土地中成长出的一粒瑰宝,值得人们永久地回味。看着边城的至真至善,这能不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艳羡?今天,人与人之间虽然没有了空间距离,但心里的距离却是那么遥远。无疑,边城那种朴素的人情美,成了当今多少善良的人们羡慕而又遥不可及的奢望。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极力地表现了湘西边城的环境的美、亲情的美,人情的美、爱情的美,描写的是美好的人性,展现得是人性的光辉。这曲人性美的赞歌应该成为我们现代人重新审视、认识人性的善与恶的参照作品。读《边城》,以美好的人性净化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回归自然、善良、健康!

1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