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赤壁赋 >

赤壁赋的艺术手法

时间: 如英2 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是传统名篇,已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其教育价值自不待言。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赤壁赋的艺术手法,希望对你有用。

  赤壁赋的艺术手法一

  非悲剧无以成就诗人。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已得到了无数次的证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无不令人心如刀绞。

  苏轼的名篇确有不少也是在受贬谪的时候写成的。但他在困境中的诗作却与别人显得有所不同。黄州这样邋遢的小镇丝毫没有影响到苏轼的雅兴。他以诗人独到的眼光将一切事物都诗化了,又用博大的胸怀将它们融为那几篇流传千年的文字。

  苏轼一生的信仰是儒与道的结合。所以他不仅仅是个游离于人事之外,独享山川之乐的诗人。在苏轼与他弟弟中进士时,仁宗曾高兴地连呼物色到了宰相之才。苏轼也曾因政见不同与王安石明争暗斗。最后,他因为乌台诗案受迫害遭贬黄州。

  到黄州以后,苏轼一改原本尖锐讽刺的文风,陶冶于山水之中,过着道家的生活。他对自然的博大胸怀也得以体现。一次夜游,苏轼沉迷于夜色之中,喝酒赏月吟诗,回到家中时天色甚晚,“家童鼻息以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情下,他写下了《赤壁赋》。

  那是 七月十六日的仲夏夜,苏轼和他的朋友杨世昌,驾着小舟,在水中漂流,欣赏夜色。他们饮酒作诗,杨世昌还吹起萧来。萧声本就本凉,他更是吹得无比凄婉,弄得旁船的寡妇都啜泣起来。接着便是他们主客的对话。苏轼问他为什么要吹得这么悲凉。杨世昌说是想到了曹操。他当年在赤壁大败。威武的战船在火中毫无用武之地,疯狂的东风掠过,百万大军兵败如山倒,场面惨烈。那样浩大的战争发生过,而这里却还是这样安静。曹操这样的一世之雄称霸一方,却随历史消失,早已不在。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想想我们两个人在茫茫宇宙之中真是太渺小了,好生悲凉。

  苏轼被这充斥着宇宙的悲观感受感染了。试想,茫茫的天地之间,只飘着一叶小舟,旁边隐隐一个寡妇,几条潜鱼,而萧声那样悲凉,伙伴也被悲观的色彩笼罩,再想想自己悲苦的境地,苏轼怎能不动容。但他那哲学家的胸怀让他超脱出来,很快便释然了。世间万物时时都在变化,它们不在哪个时刻停留,水在流逝,月有圆缺,人也会慢慢消逝。可你看,水还是这水,月还是这月,它们却哪曾改变过呢。那人也会是永恒的,历史在轮回,我们要珍惜现在的风光。万物在变化着,却从没把本质改变。所以不是我们的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那又何必去想它呢。而这清风明月,永远都属于我们,它们能让我们快乐,而不使光阴虚度。而我们现在不就在享受它们吗?

  苏轼忘却了人事的悲喜,以他博大的胸怀陶冶于自然之中。朋友也被他感动了,豁然开朗,于是欣欣然入睡。

  苏轼从政便是政治家,即便没有雄才大略也能兢兢业业。而遭贬后又是诗人了,抛开人事的繁杂,享受山水之乐,田园之趣。这样的境界让人着实佩服。据说那些迫害苏轼的小人把他弄到没人愿意待的惠州以后,却偶尔读到他的诗,觉得苏轼的生活还蛮舒服,便又将他远谪海南了。但恐怕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对于苏轼这样的大诗人都会是诗化的天堂。

  文章将写景、抒情、说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开篇描述了山水美景,苏轼与客陶醉于景色中,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而心情畅快地唱起歌来,却又不禁想起了遥在天边的神宗。“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有人说“美人”指的便是神宗。神宗是欣赏苏轼的,而那时的小人和与苏轼政见不同的政客实在太多,无奈之下才将苏轼贬谪到黄州。苏轼常自比陶渊明,可他们究竟是不同的,他也总希望神宗有一天把他召回,以能再展宏图。苏轼的心情由愉悦变得复杂。在这样的心情下,听得如此凄婉的萧声,心情难免悲凉。之后便有了主客的对话。客看到无尽的江水,悲叹人生短暂。苏轼本也心情惆怅,却在安慰朋友时显示了哲学家的洒脱。他很快超脱了受贬,生活凄苦的现实,寄情于自然。气氛再次愉悦起来。

  文章有骈有散,多次换韵,形式自由,显示苏轼自然洒脱的形象。

  赤壁赋的艺术手法二

  1、 景、情、理融为一体。

  文章虽从记游写起,但重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作者采用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景、情、理三者达到统一。

  首段因景生情,但文中又借物喻理(水、月、风),即以这段写景为下文议论说理作形象、铺垫。第二段中客的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其内涵就借具体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出来。第三段苏子反驳也是以水和月作譬,深入浅出说明事物变与不变的道理。整篇文章,议论赋予了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

  2、采用对话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本文继承了辞赋常用的形式规范,即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文中的客,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人物,主客双方,代表着作者思想的两个对立面,最终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复杂的人生观中积极面战胜了消极一面。

  3、骈、散句交错使用,有整有散,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全文以散句为主,其中又穿插一些似对不对的偶句。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颇有韵味悠长之感。有些句子,似散而实整,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其消长也;” 有些句子,又似整而实散,如:“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的艺术手法三

  苏轼被贬至黄州之时,也正是他的创作转型的时期。在黄州居住的这段时间,苏轼先后两次游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赤壁赋》写于壬戌之秋,而写作《后赤壁赋》时已是初冬。以下便是《后赤壁赋》的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的确,由于时间已至初冬,赤壁之景自然与初次游赤壁时不同,以至于苏轼感叹道:“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而伴随着景色的变化,复游赤壁的心情自然也不同于初游,因而《后赤壁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也与《赤壁赋》有很多不同。

  从最表面的一层来看,《赤壁赋》仅仅写的是泛舟,而《后赤壁赋》中苏轼则登上岸边,“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而写作上也由《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为主变为了描写景色为主,主客问答仅仅见于第二段,而对于景色的描写则占去了绝大部分的篇幅,风格上更偏向于抒情散文。但这些变化并不是主要的,因为它们都是由于作者写作《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时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情感所导致的。

  苏轼的《赤壁赋》写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之秋,此时由于“乌台诗案”作者已被贬至黄州谪居。在谪居的这段时间,苏轼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生性与谪居的心灰意冷、孤独无助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时苏轼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从《赤壁赋》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还是乐观的心情占上风,而从《后赤壁赋》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作者已经有了一种孤傲的心境,如苏轼独自攀巉岩,“盖二客不能从焉”。虽然《后赤壁赋》中苏轼依然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如“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但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较之《赤壁赋》来说悲凉了不少。例如“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一句,便表现了苏轼“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境,而在《赤壁赋》中,更多的则是表现了苏轼在面对朋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时的那种豁达开朗的情怀。而从苏轼的另一篇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更加反映了作者除了乐观豁达的另一面性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从这首词当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苏轼心灰意冷而又孤傲不屈的性格。

  苏轼写作前、后《赤壁赋》的两种不同的心境,便导致了两篇文章的思想感情与艺术特点有所不同。在《后赤壁赋》中,更为吸引人的还是第4、5段对于孤鹤的描写和与道士的对话: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这两段话,使得《后赤壁赋》从对实际环境的触景生情到了另一种虚幻缥缈的境地,这与《赤壁赋》中谈玄说理的主调有所不同,使得《后赤壁赋》显得亦实亦虚。其实,这里的孤鹤是苏轼的一个缩影,是苏轼借孤鹤之身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心境。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当时苏轼在黄州居住时,“幽人独往来”,而孤鹤的暗夜独飞正表现了当时苏轼的孤独与寂寞。而面对这种孤独与寂寞,苏轼也并不是逆来顺受,孤傲而又豁达乐观的性格造就了他超凡脱俗的境界,而这一切,都能够从孤鹤与道士的身上体现出来。虽然文章的后段显得虚幻,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苏轼那种复杂的心情:乐观而又苦闷、孤独而又高傲。

  《古文观止》中评价《后赤壁赋》:“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的确,两篇《赤壁赋》在思想情感及艺术特点上都有着不同的地方,而这种不同便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苏轼谪居黄州时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而这也正显示了苏轼作为一代文人的超凡脱俗。

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