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忆读书》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1
《忆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冰心在年少时代读了许多书,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荡寇志》、《精忠岳飞》、《满江红》、《声声慢》、《红楼梦》等,忆读书读后感。作者从书中还得到了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作者说自己永远感到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说明她热爱读书,并从中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许多读书的好处,如: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我还知道了读书的方法:读书要挑着读,选着读,要比着读,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读“读好书”。我还知道了,正是由于冰心奶奶在少年时代读了许多书,才为好的文学创作打下了优良的基础,后来才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成为一个中外驰名的作家,我以后也要多读书,读一些好书,为我的写作打基础,长大成为像冰心奶奶一样伟大的作家。
读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也是一名爱读书的人,借此机会,我就来谈论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
(1)读书好
说起读书的好处,我可就一时半会说不尽了。
记的有一次,班里开辩论会,我是正方的一辩,所持的观点是:读古典诗词比读现在诗词好。辩论时,我时时压着对方,占优势,有时对方被我说的无法还口,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那时年龄还小,都不读书,可我却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小学生优秀作文》。《唐诗三百首》之类的。因此我的资料收集的很全。文章中写古典好或现代诗太朦胧的句子我都记下来了,到辩论时,对方不会收集资料。整理语言,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低估了我,不知道我有秘密武器---书。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取胜了!
(2)多读书
从二年级起,爸爸给我买故事书开始,我就坚持每天读书,读后感《忆读书读后感》。因为我觉得书比电视好得多,可以随时拿起放下。
在我的书柜上,有满满的两排书,这两排书是我最爱看的。种类很多,有作文书,参考书,奥林匹克数学书,散文书,小说,名著……等等。另外,一些不是很好的书,我都放在一个箱子里,加上以前的教科书,足足有7箱子呢!因为书多,我受到的教育方面也很多,从作文书中我欣赏了别人的.优秀的佳作,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奥林匹克数学书使我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开发了智力,挖掘了潜力。总之,书读的多,有益而无一害。
(3)读好书
书读多了,自然也学会了挑选与比较。
被我称为“上等书”的都是一些对我有好处。内容健康的书。“中等书”就是那些内容健康,但对我影响不是很大的书,像《安徒生童话》。《少年文艺》等。而那些被我狠心评为“下等书”的,就是内容不健康或只会搞笑的书,比如《漫画大王》。《沙僧日记》。《少男少女》之类的。我把我的书等级分的很明显,只差在书上贴上标签,写上“上。中。下”等级了。只因为让自己不乱读书,多读好书,接受好的教育。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爱读书,爱读好书,从中也得到快乐,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希望大家也能好读书,读好书,因为读书好!
这篇课文介绍了冰心奶奶小时就很爱读书,而且读了很多书的事情。这使我懂得了以后不能光想着玩,应该学习冰心奶奶用心读书,读好书的精神。
让我最受启发的是冰心奶奶能在四岁的时候就写字认字,而我四岁的时候那可不得了啊,在幼儿园里就只知道活蹦乱跳,没有一点儿纪律,回到家后,便更放松了,不要人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一次,妈妈想教我练几个字,可我却一点儿也不愿意,还和几个小伙伴跳到外面去了,最后让爸爸妈妈在全城里找来找去的,等我们自己玩累了回了家,被爸爸妈妈好好教训了一顿。这时候一想起来,我真感到小时候好幼稚而又好无知啊!和冰心奶奶相比,真的像是一个天才,一个笨蛋啊!
其次让我受启发的是,冰心奶奶能在7岁的时候,看懂文言文的<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2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象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然后就是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
但待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然而未名社的译作,在文苑里却至今没有枯死的。
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衒,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
三言两语:
沉静与激烈在争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倘若全是奴才的哑人,任由主人的玩偶,肉体的活着,灵魂只能仰慕天空。
无聊之徒,常常自诩了铮铮铁骨,却将匕首刺错了方向,洋洋自得的邀功请赏,断然换不来任何的施舍,反而是愈发的加剧,自食其果。
枯死的如过眼云烟,长青的永远在历史长河里。连死尸也沽名获利的狂欢,只会让更多人看见了真相,以及激烈他们的前行。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3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冰心奶奶写的文章《忆读书》,让我印象深刻。
冰心奶奶从七岁时就开始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经常为英雄人物的死而流泪。《三国演义》激起了她对读书的兴趣。从此,她又读了《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她在书中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太震撼了,不是因为文章写的多好,内容多么丰富,而是冰心奶奶“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格言让我震撼。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也非常喜欢读书,却喜欢《漫画四格》这样无用的书。“读好书”我没有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虽然勉强做到了,但却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直到读了《忆读书》这篇课文,我才知道一本书,也会让人受益不尽。何况爸爸妈妈又给我买了许多精华书呢?从此以后,我会把哪些漫画书都通通“关”起来。把作文书、名著等有关学习书经常放在枕边,写完作业看一看,睡觉之前看一看,边看边学习冰心奶奶的方法。记录下好词好句。在文章结尾写出心得。每当这时,我总会发现读书是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
是啊,读书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它能让你增长知识,它能帮你解决问题。正如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教授,使我们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4
读了冰心写的《忆读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作者从第一次读书,一直写到自己指导儿童读书的九个耐人寻味的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文中有一段令我难忘: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第二次再读时,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方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看了这一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者读书竟然做到了同书中的人物一起哭泣,一起高兴,自己进入书中的极高境界,读得多么专心啊!回想我,家里那些收藏已久的好书不看,却去看那些对自己的学习、成长无用的书。看《三国演义》时,看到关羽死时无动于衷,到诸葛亮死时心中竟暗暗自喜,看完后一溜烟跑去玩了。
当读到90岁高龄的冰心在伤腿的'情况下把读书作为唯一的消遣时,我呆呆地坐在那儿,心像汹涌澎湃的大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我被作者这种持之以恒的读书精神深深地折服、震撼了,那种精神再一次使我问心有愧。作者是那样爱读书,在伤腿的情况下,她可以像我们一样上网、睡懒觉……,可她都没做,她选择的,是在某一个地方静静地看书!我每次看书起码间隔十个小时,对一些自己不感兴趣,但对我有益的书一看就从脑海中抹去,转去看一些漫画书。
《忆读书》折服了我,震撼了我,教育了我!使我明白要多读书,增长知识。一篇好文章,如一个太阳,灿烂光辉,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5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读书使你我更加明智敏捷。读好书,读书和高尚的人交流学习。好读书,读书使人类生活更加充实。读书好,读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无奈;读司马迁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著成《史记》的坚忍;读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壮怀激烈——古今中外多少豪杰英雄为我们树立榜样,时刻鼓舞我们奋然前进。
读书好,这是冰心老人《忆读书》的一句话,时刻提醒我们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
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读书好,让我们更加明智敏捷,让我们都来读书吧!歌德说:“读好书犹如和高尚的人交往。”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李大钊说:“知识是引导人生的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先贤的名言时刻提醒我们要读好书,避免垃圾书籍对自己造成不良的影响。作为祖国明天的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和警惕。好读书,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更应该努力,更进一步!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6
这篇散文是丰子恺写的,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逊,是一篇很质朴,很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7
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鲁迅于年9月25日出生后,首先接受着家族里的人们的熏陶和影响。祖父周福清,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是一个耿直的人,以喜欢“骂人”而出名。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因乡试多次未中而赋闲在家。母亲鲁瑞,是名门闺秀,大概是受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影响,外祖父没有教她读书,但她自已却靠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水平。鲁迅有三位祖母,一位是其亲生祖母,在鲁迅父亲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第二位祖母与鲁迅有着密切关系,曾给幼年的鲁迅讲过“猫是老虎的老师”、“水漫金山”等有趣的故事。
第三位祖母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她不幸的命运和她给家庭带来的不和,引起了鲁迅的同情,也使鲁迅对封建家族及封建礼教产生切肤之痛。总之,鲁迅家族中的每个人,各带着自已不同的命运来到世间,他们所走过的'一段路程和伟大的鲁迅的幼年青年时代交叉迭合,他们以自已特有的思想、性格、生活道路,给鲁迅以一定的影响。
不幸是最好的老师。鲁迅13岁那年,祖父周福清行贿浙江乡试主考官殷如璋,事发被关进了清政府的牢狱。为怕株连孩子们,鲁迅和他的弟弟安插到外祖父家避难,鲁迅从此饱尝了寄人篱下的滋味,船慢偏逢顶头风,不久其父又患水肿病倒了。身为长男的鲁迅必须来肩挑生活的重担。几年时间中,鲁迅几乎每天出入于药店和当铺之间,从而尽品了世间的冷暖炎凉。
惜时是人生的座右铭。在鲁迅先生北京故居有名的"老虎尾巴"的斗室里,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许寿裳说这是鲁迅先生“表明格外及时努力,用以自励之意”,“这对联挂得很有意思;但要像鲁迅那样的人挂起来才能名副其实,如果让我辈来用,就不免僭妄了。”
是的,“全楼都寂静下去了,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一下开始写文章了。”“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非忧国忧民的屈原写不出;“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非忧国忧民的鲁迅难副实!
追溯鲁迅,我找到了鲁迅成为鲁迅的源头:家庭的影响、生活的不幸、对时间的珍重。追溯鲁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鲁迅之所以成为文化巨人,是有着深刻的生活的体验的,是有着沉实的步履的,是有着水到渠成的过程的。我们可以说鲁迅是个大人物,但我们不可以说鲁迅是个突兀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8
钱穆先生写过很多书,真正可谓著作等身,末学愚钝,本不敢哓哓置喙!然就所感而记录之,又似无不可。
钱先生的《师友杂忆》,乃八十高龄后对师友的回忆文字,先生自谓“余自幼志学,老而无成,妄有自述,岂不腼颜。惟生平师友,自幼迄老,奖劝诱掖,使余幸能不虚度此生。”,其情致款款,读之令人感慨!
老辈学人修业进德,注重良师奖掖、友朋夹持,于其杂忆师友间,一线所贯串乃先生一生求学、著述与为人,其精神与生命自现矣。钱穆先生以一中学生之受教育程度,“一意自读书”,卒成当世大学者。其间,所读何书、读书之次第、学问门径之摸索如何?一生名山事业之缘起,如何研习撰述?得何人指点提携,与师友切磋琢磨情形如何?长达数十年之“自读书”,如何日就月将而不堕?这些问题均在对师友的忆述中呈现出来,无不让人感到兴趣,亦可以让青年振刷精神,得自学之门径!我心生一愿,对于书中人事一一考之,当得一恢弘画卷耳!然资料难得,学力不逮,迄今无所成。
先生云:“惟此七十年来,世风时态,骤变亟转。余所追忆亦可使前世风范犹有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
先生处“骤变亟转”之世,生晚清,由私塾而新式小学而中学;民元始为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数校教书;更兼亲历公元1949年之沧海桑田,在港惨淡经营新亚书院,后迁台著述。其所见闻,以自觉之眼光,一一缕述之,自然能为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添一客观之旁证”。书中为我们贡献了教育界、学术界许多研究资料,对于把握民国时期的学术思潮及其流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在《读史阅世六十年》的序言中说:“本书主旨是把本人一生,在国内、在海外,每一阶段的学思历程都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卑不亢地忆述出来,而且还不时做些严肃的自我检讨。我相信,唯有如此做法,此书才可望成学术史及教育史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此诚是现代学人之精神。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一书正可与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相参阅。
将先生目为一现代学人,可也!然其终不失为一儒者,洵洵有古风焉,或者为后辈学人所不逮。
“时余已逐月看《新青年》杂志,新思想新潮流纷至涌来。而余已决心重温旧书,乃不为时代潮流挟卷而去”
“世局虽艰,而安和黾勉,各自埋首,著述有成,趣味无倦。果使战祸不起,积之岁月,中国学术界终必有一新风貌出现”
“千年前人一词句,可使千年后人诵之如在眼前,此岂随手拈来。而近人乃以死文学目之,真可大笑”
其中兴亡之感与移易之志跃然纸上矣!先生云“有心世道之君子,其或有所考镜”,其言不诬也!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如果将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对照起来读,如何呢?对于生命与世道,对于自我,谁有真认识呢?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9
在新学期刚开学不久,我就在新发下来的汉语文课本中看见了一张照片,旁边还备注着“冰心”。那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看起来和蔼可亲。头上布满了银发,脸上长长的抬头纹和眼角纹很重,这告诉我们他在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冰心老奶奶将头发自然的挽起,眼睛笑咪咪的。刚看的时候我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但是在几天前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忆读书》,作者冰心。老师告诉我们冰心的原名乃谢婉莹,她本人因为酷爱古典诗词,便由:“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心作为自己的笔名。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她的作品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将他们命名为“最神圣的人”。这篇作文,亦不例外,是她对小朋友们写的。在课文中通过讲述回忆自己的读书及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课文中说道她在七岁的`时候自己读了《三国演义》,而我是在五六岁时与爷爷在电视上看了连续剧版的《三国演义》,看完后我很佩服关羽的有情有义,诸葛亮的有勇有谋,里面各个人物都扣人心弦,令我崇拜不已。而且冰心老奶奶在小时侯还看了《水浒传》,但是对于我而言,父亲经常看《水浒传》,而我却不喜欢打打杀杀,因而我至今都还没有看完《水浒传》。学完这篇课文,让我有了从头到尾读完《水浒传》的兴趣。从作者的语言字词中,我肯定冰心老奶奶看了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作文和诗篇,所以语言非常生动,优美,扣人心弦。在11岁时冰心老奶奶看了闻名中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我听说《茶花女》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机会欣赏。虽然我们家不是什么名门,我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是从小我就受爷爷的熏陶,也看了许多的历史书。不知为什么,我只喜欢中国的历史,却对世界历史没有兴趣。《红楼梦》是我在小学五年级时看的,当时因为年纪小,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是步入中学后再次看时,不禁为林黛玉的红颜薄命叹息,为贾宝玉的英年早逝可惜,且为薛宝钗惋惜。
对我来说,书籍就像一位年长有智慧的老人,一直不断的启迪我;又像一位对我真诚的朋友,跟我交谈。从书籍我汲取了许多,智慧以及力量。也懂得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书使我走进了知识的海洋,让我随心所欲的游在其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读书真好,多读好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笔记《忆读书》篇10
这是个浮躁的社会,浮躁的我读不得长篇大论,如今已经基本不怎么读小说了,所以这篇对我来说已经算是足够长了,纪念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写的那么平和沉稳如小溪潺潺流淌如清风徐徐拂面。
初中时期最崇拜的鲁迅先生,一本不知是我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朝花夕拾》,读着读着就没有了。
所以后来喜欢写文,一度写些貌似的杂文,一些貌似有强烈“思想”的小文章,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摇滚青年。
然而鲁迅原来生活中竟是这样一个无所欲求的人,不仅不是摇滚青年,并且根本是不听音乐的。
这本书是一本一些系列的文集,这个系列有几篇纪念故人的,如林徽因的《悼志摩》,我是读过两遍的,文中林对徐的感情已经压抑了很多,而对徐的形象塑造投入了更多心力,旨在让人更多的了解徐志摩除了诗歌外所不为人知的.几面。这篇《回忆鲁迅先生》则从鲁迅和鲁迅妻子生活中各个细节入手,这里并没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是以一个极近的旁观者的双眼一样把鲁迅简朴的生活、辛勤的工作和对友人的热情描摹的淋漓尽致。我读了之后竟有些许的哀伤感怀,心中也对这少年时的偶像有了更多的了解。
只可惜英年早逝。鲁迅先生未能等到新中国成立。也或许还好,要不也会在那场荒诞的运动中被打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