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的读后感
己亥杂诗的读后感精选篇1
古诗乃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浸润在书香校园中的我诵读过不少古诗词,但最钟爱的还是清末明初中国杰出的大文学家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
当时,龚自珍辞官回乡,这正值清政府败落的时期。路上,龚自珍看见外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打听才明白正在举行纪神大典。一位道士请求龚自珍写一篇祭文,龚自珍没有片刻的沉思,笔走如飞,一会儿就写成了一首古诗,全诗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写出了龚自珍对中国形势的看法。大自然如果要保持生机勃勃的状态,就要有风雷的激荡。国家也是一样的,要改变腐败的情况,就必须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而现在,人才被扼杀,各个地方贪官污吏作威作福,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之下,龚自珍希望朝廷能够振作起来,奋发有为,利用人才,使国家欣欣向荣!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多人才支撑起了国家的江山,于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明朝的兵部尚书,于谦忠于职守,当蒙古人来打进京城的时候,其他将领都不敢出城迎战,决定坚守京城。而于谦一个小小文官却为了保住大明江山拼死一战。他鼓励新兵要有作战勇气,并把九个城门分配的井井有条,用巧妙地方式同蒙古军队打伏击战,最终大获全胜。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希望,有更多人以此激励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己亥杂诗的读后感精选篇2
在灯光下,我手捧着这首诗,心中默默诵读,一曲充满爱国情怀的诗,流进了我的心田,那就是它——《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感情激越的诗篇,它那真挚的情感,恳切的言辞,生动的气势,无一不表现出期待人才改变现状的强烈的愿望!
我可以想象,诗人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正当清政府腐败衰落的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疾苦,官场上无一正直的官员。这时,爱国诗人龚自珍熬不住了,他饱含着忧愤之情用如椽大笔,勇猛地向封建“末世”开战,揭露黑暗,抨击时弊,倡言改革的风气,这多么令人振奋啊!
我放下了书本,望着广阔无垠的天空出神,好像我就是那位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奋发有为的诗人。深蓝色的天空中有几颗若有若无的星星,它们好像也在控诉那时的朝庭。我又猛然想到,我们生活在这么平静详和的世界里,不是社会的恩赐吗?
此时,我又重新拿起书,细细品味这四行既平凡又特殊的诗句。
己亥杂诗的读后感精选篇3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很早以前看武侠,就见过这首诗,不过只有头两句。似乎还有一本书,直接拿了剑气箫心做了题目。当时很是击节,觉得箫之慈柔、剑之刚直,二者相合,正是儒者心中侠的形象。以慈柔之心为刚直之事,君子所当行,恰如作者龚自珍少年时那一阙词:“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然而却忽略了后面的两句,现在看来,这才是他写这首诗时的真实感情。换而言之,不是我想象中飞扬踔厉的年少轻狂,而是苍凉归棹的中年心事。
龚自珍出身经学世家,幼年即有文名,外祖父极寄厚望,弥留之际写给他七个字:做名臣,不做名士。我有时猜想,正是这七个字,影响了他的一生。古时士大夫,求官求隐两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遇太平盛世,君有道则佐其君;乱世无道则远避江湖。求己清静。龚自珍所处,正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山雨欲来,败相已成,如他另一首诗中所写: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论理,师承训诂,做个学者名士便罢;然而他终不能放弃自己的名臣情结,忧心国事、剀切时弊,虽屈沉下僚、饱受排挤,终不肯放弃,也是痴心人。梁启超曾言:“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则其人于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启蒙地位可知矣。
关于龚自珍,史有定论:思想胜于文章,文章胜于诗词。后世作介绍,也多偏重于他的思想家地位。我却独喜他的剑气箫心,因其中有侠气。中国的书生大多是些病态的形象,如同戏剧中的小生,羸弱、自负,得志时目空一切,失意时怨天尤人。我之所以喜诗不喜词,也是被一班风花雪月中呻吟的才子们扭捏怕了。但龚自珍不是,无论诗、词、文,即便风月之作,也自有豪气。最喜欢的一句便是《浪淘沙》中——“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何等潇洒可喜!想来那梳头女子,妩媚之中必有三分英气,岂是庸脂俗粉比得?唐传奇写到虬髯客初见红拂:“张氏(红拂)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李靖)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张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裣衽前问其姓。”每见这一节,常有心旌摇摇之感。无多语,只是看汝梳头,将红拂之英爽妩媚、虬髯客之超迈倜傥,写得淋漓尽致,气象万千,神韵跃然。金庸评价此段,言道“雄奇瑰丽,不可方物”。亦剑气箫心一流也。
己亥杂诗的读后感精选篇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己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堪危。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印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境,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我不禁被龚自珍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己亥杂诗的读后感精选篇5
古诗乃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浸润在书香校园中的我诵读过不少古诗词,但最钟爱的还是清末明初中国杰出的大文学家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
当时,龚自珍辞官回乡,这正值 清 政 府 败 落 的时期。路上,龚自珍看见外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打听才明白正在举行纪神大典。一位道士请求龚自珍写一篇祭文,龚自珍没有片刻的沉思,笔走如飞,一会儿就写成了一首古诗,全诗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写出了龚自珍对中国形势的看法。大自然如果要保持生机勃勃的状态,就要有风雷的激荡。国家也是一样的,要改变腐败的情况,就必须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而现在,人才被扼杀,各个地方贪官污吏作威作福,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之下,龚自珍希望朝廷能够振作起来,奋发有为,利用人才,使国家欣欣向荣!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多人才支撑起了国家的江山,于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明朝的兵部尚书,于谦忠于职守,当蒙古人来打进京城的时候,其他将领都不敢出城迎战,决定坚守京城。而于谦一个小小文官却为了保住大明江山拼死一战。他鼓励新兵要有作战勇气,并把九个城门分配的井井有条,用巧妙地方式同蒙古军队打伏击战,最终大获全胜。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希望,有更多人以此激励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