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
写读后感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积累素材,为日后的思考和创作提供灵感。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本文为你提供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写作技巧和示例!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1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这是我在看《挪威的森林》时,颇有感触的一句话。花了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读完了这部小说,这也应当算是我第一次接触较为正式的小说了。《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著作,我之前也有听说过他,不过对于他的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暂且不论,就谈谈对这部小说的感想吧。可能是我第一次阅读这样的小说的缘故,我对这部小说感触很深,除了有些语句,整个故事情节也很有吸引力。
这部小说可能有点含有作者青春时代的一些切身经历,给人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很真实,虽然行文中也有许多世俗的片段,但就总体而言,以及作者所要传递、表达的主题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小说的基本基调应当是悲伤的,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我觉得灰色非常合适。看完整部小说,没有对某一个篇章有特别深的印象,整部小说是连贯的,一环接一环,非常自然,天衣无缝,围绕“我”——渡边君的记忆,采用回忆的方式来描写青春时期的爱情、友情,就像观看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我挺喜欢渡边君这个人物角色,他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地对渡边君进行了描述,他有一些特立独行,但又普普通通,是一个稳定真诚的人。就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他也不喜欢孤独,但是他的希望随着朋友、爱人的去世,逐渐沦为失望,留给自己的最终只有孤独了。可是,事实上,他又不孤独,有红颜知己;也不空虚,时常打工兼职,生活也相当充实。但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可以得出,他的确又是孤独的,与外物格格不入,除了身边的少之甚少的几个人,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于他的世界中,但他依旧在走自己的路,有个性地过着自己追求的平静的、甚至是与外界隔绝的自我生活。当然,我不是说像他那样的生活好,如果真如此,每个人的心理可能就不怎么正常了,我推崇的是他的那种生活态度,那种坚强,那种自信,无论外界是否忽略他,但他始终没有忽略自己,“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有自尊地活着。
听说,《挪威的森林》电影版也快出来了,有些许小小的期待,想看看演员如何饰演这个角色,也想品味一下真实人物版的渡边君。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2
不久之前读了《挪威的森林》,感觉很不错,《挪威的森林》读后感。这是我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的小说,译者是林少华。翻译细节上有一点问题,但仅仅是细节有问题,无伤大雅。其实故事很简单,书的内容是讲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日本少年的大学生活。具体一点就是他的情感生活,主角叫渡边。
他考进了东京的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木月——在十七岁自杀的高中好友——的女朋友直子。他们很奇怪的在东京街头逛街——直子在前面走,他就在后面跟着。后来直子又很奇怪的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她去了一个静养院。他之后在学校上戏剧课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同学——绿子。这也是个很奇怪的人,能在邻居失火的时候在阳台上弹吉他,不过她真的很好。
书中还写到他认识了宿舍院里另一个有点放荡同学——永泽。剧情很简洁,就是这个人一直困扰在他和直子的感情中,并且一直努力让直子走出阴影中。
在直子疗养的时间里,他一直给直子写信,鼓励她,支持她。同时,他和绿子也谈上了,关系也很好,但是他总是有点不太在意绿子。同时,他还不是和永泽出去“鬼混”。好了,随着剧情的慢慢发展,他认识了很多朋友身边的朋友,比如和直子同住的病友和永泽的女朋友。他和绿子绿子的交往也越来越深,同时他和直子的感情也慢慢发展,不料,直子却在即将病愈出院的时候自杀了,男主角很受刺激,外出流浪了一个月。略去细节,最后他去追寻一直对他一往情深的绿子了。故事真的很简单,读起来也很流畅,也很感人,特别是直子死后,咱们的男主角外出流浪,蓬头垢面,写得太有诚意了。还有之后,主角一直在叽叽咕咕:“人不该这么死的,葬礼太荒凉了。”这让我想起了《碧奴》里最后那点,碧奴知道自己丈夫已经死在长城下的时候,就哭啊,从山上哭到山下,从古代哭向未来,哭得人不禁也潸然泪下。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3
这些日子一来都在看村上春树,慢慢的看准确的说是超慢的一字一句的看他的经典之作《挪威的森林》。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时实在高一,那时候完全没有看明白这本书到底在讲些什么!仅仅朦胧的感觉这是在写一段关于青春关于人生更关于爱情的小说!第二次阅读是在大二的时候,那时候看了此书后发现作者所讲述的寻找心中百分百女孩。人人都说大学是块净土,是一个诞生无数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爱情的摇篮。那时候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的室友们都在拼命追寻心中百分百女孩。这第三次看《挪威的森林》,我看的是一种宿命论,一种追寻心中完美世界的宿命论!
一直很喜欢伍佰那首经典老歌《挪威森林》,我总会哼着: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不知道是看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喜欢上了这首歌呢还是因为这首歌而喜欢上了几乎通明的小说!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都共同阐述了一个观点或者说是在追寻着一中理想的生活的世界:哪里才是自己的停靠站——心灵的停靠站!
我们一直都是在追寻着所谓的归宿,如同希腊悲剧人物不断逆着山路向上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般乐此不彼周而复始!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4
一直听人说起《挪威的森林》,但遗憾的是一直借不到,最近只好下了狠心买了本。
以前是漓江版的,得二十多块钱,这对我来说算贵了。毕竟是买一本小说看看,似乎没必要花这么多钱的。进入2001年后,不想该书版权由上译买走了,定价便宜了,译者也作了修改,而且装帧也非常不错。最后打了八折以十五元的价格,我终于买下了《挪》书的上译版。还没有看书,我就有种感觉--很值!
该书花了五、六天时间看完的(咱是学生得上课、自习啦等等)。总体觉得是不错,不仅村上写得不错,译者林少华也译得不错,写的序更是不错!很唯美,很清新,很自我。而译者说村上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把玩孤独,把玩无奈!因为,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但是,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相互理解是不可能的。于是,与其勉强通过与任教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小说是主人公渡边的回忆,回忆自己年轻时代读大学时发生的事情。而时下,我们都在读大学,跟主人公很相似。但我很羡慕渡边的自我、潇洒、随意。他生活中不会出现父母的影子,周围没有认识的人,唯有的是一个死去的朋友的恋人、一个住在同一幢宿舍楼的哥们,一个一起上过选修科的女孩子。就这样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日子,却让我向往。每周空闲时间打工以维持日常生活费用;抽空去各地走走,算是旅游;周日与死去的朋友的恋人轧马路,等等。
我很喜欢旅游,可是口袋里没有钱。想找份工作,没有说的过去的。何况中国地大物博,四处走的地方是多,可范围太大,而且没有日本新干线之类便捷的交通网络。而最根本的是,没有渡边的心情,一个人游历,是需要勇气与决心的,也需要与众不同的心境。我想我没有,所以只能徒自叹息。
看完书后的一个明显的印象是,日本人性观念的开放。以至于有人偏激地认为,村上是个性变态。我倒没有这种看法,同为男人,同为青春期的男人,试问谁没有那种想法或行为?除非你不是男人,或者自身有问题。
以前也耳闻过大和民族的这一有别于儒家思想的显著特点,算是明治维新时期西化的产物了。但是看完本书后,算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或许国内像这种纯文学中,涉及性的文字不多或未可知。可是,想想时下,青年人中的同居热,甚至在高校中也毫不逊色,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惊讶的。本人单身,活了一大把,还没有经历过纯粹意义上的恋爱,更不用说同居了。由于本人如此,交游圈也可想而知,所以对同居现象一无所知。只是爱好读报,还知道高校中不少校园内安放了自动售安全套的机子。
永泽是代表一类“没心没肺”的人,他的一套关于人生的理论以及自己所谓的成为“绅士”的行为规范带有太多让人触之心凉如冰的冷色,不消说是亲身历练,只是多注目一眼也会让你迅即染上某种病症--刚强者一杯温水即能恢复如初,柔弱者则久久地囿于其中不能自拔。我不愿面对这本书的原因有二:一是直子,渡边两人所构建起来的让人忧郁的关联让我决绝地认为这个世界所给我们的指引着实黯淡无光,死亡倒不失为一种精神释放的绝佳去处;二是永泽这个太“硬”又带点灰色调“炫”了一点的角色,委实让我阅之如梗在喉,虽然他的话有时对人性的嘲讽往往一语中的--“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入木三分!村上用八十年代的笔触去缅怀六十年代的动荡,无聊,压抑,彷徨,消沉,以及对爱情的无望,时空的更迭便生出高于事件本身的幻象。在二十世纪的时空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将来时时,人们总想着到了二十一世纪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世纪的钟声敲过以后,人们失望地发现,身旁只是多了几件新奇的物什--那新奇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消失殆尽,但有希望总是好的,生活总是不断地在给你机会。一则笑话云:一对穷人夫妇,一日得到神仙帮助,可满足他们三个愿望。饥饿的农夫立即说要是有根香肠吃就好了,话音刚落,香肠出现了。他的妻子见他就这么浪费了一个愿望,都快气疯了,遂诅咒他,让这根香肠长到他鼻子上去。她的愿望也实现了。故事的结局也就是第三个愿望自然是取下那根该死的香肠。这个笑话在我看来是如此残忍:你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你未必就能抓住这个机会。闲下来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给我三个机会,我的愿望是什么?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健康要快乐,远离失意。细想一下,却发现这些愿望受亦舒张爱玲小说影响太多以致过于苛求:我现在并非不健康,一口气可打四个小时网球;也不乏快乐的时刻;没有失意的衬托,我的得意和快乐岂不乏味?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5
用了将近八个小时粗略读完这本书,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因为最近面临一场极其重要的考试。我本应该专心复习。可,就像渡边彻说《了不起的盖茨》那样,“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
几年前看过影片《挪威的森林》,印象模糊。只记得一贯的日系风格,安静,哀伤。随着阅读的深入,记忆便像泉水一样叠涌而来。想起了秋风徐徐,渡边和直子在没有边际的原野漫步的画面。我特别喜欢看完一本书,然后再看由书拍摄的而成的影片,或者是先看完影片再把原著看一遍。比如,看过文字版的《致青春》后,就会看电影版的,或者是先看了电影版的《情书》,然后迫不及待的阅读文字版的。明白吗?就是这个意思。
一口气读完《挪威的森林》,着实有点压抑。
在书中,木月永远留在了17岁,直子永远留在了20岁。文字里充斥着自杀,迷茫,孤独,无奈,以及性。我总觉得,日本的天空都被灰色的云雾遮住了,有一种阴冷,严肃的气氛,好像永远都没有晴天。主人公都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很古怪,活在自己的世界,别人进不去,他也不出来。
这是孤独,不是孤单。
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的理解。然而完全相互的理解似乎不是可能的,所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是宿命,是心灵的独一性。孤单却是可以解决的,有人陪着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这样就不至于一个人孤零零。
孤独是心,孤单是形。
草草读过一遍,许多地方都没能好好品味。只觉得自己被书影响到心情压抑,所以匆匆扫了一眼后记便赶紧出门。一路步行到空旷的地方,好让脑袋里的阴霾散去。夜暮时分,天边出现了像草莓果汁一样红的晚霞,心情渐渐平复了些。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6
《挪威的森林》读完很久以后,才决定写下点东西。记得当时仅仅觉得这是一部名家写的,关于死亡、爱情与性的,文字优美而又略带抑郁的一本日本小说。虽然能知道故事的梗概了解到人物的性格,但是对于其中的很多情节却是难以理解,人物思想更是难以捉摸。
然而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人物,那些事情仿佛是在脑海中生根发芽,自动生长,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渡边、直子、木月、绿子、玲子、永泽、初美还有那总是作为渡边口中笑话素材的“突击队”,仿佛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一般,在我极目远眺能够看得见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上演了他们的故事。
自己感觉与他们的距离慢慢接近了,于是想写下点东西,谈谈我的感受。
文章的一开头变为本书奠定了一种安静的略带忧伤的基调。时隔多年的“我”来到汉堡机场,“抬起头,我仰望飘浮在北海上空的乌云,一边思索着过去的大半辈子里,自己曾经失落了的。思索那些失落了的岁月,死去或离开了的人们,以及烟消云散了的思念。“十八年后的今天,那片草原风光也仍旧历历在目。绵延数日的霏霏细雨冲走了山间光秃秃的地表上堆积的尘土,漾出一股深邃的湛蓝,而十月的风则撩得芒草左右摇曳,窄窄长长的云又冻僵了似的紧偎着蔚蓝的天空......”这样的风景,让“我”想到了过去的很多,本想早点为直子写点东西,但一直动不了笔,因为“原来我想只有这些不完整的记忆、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小说这个不完整的容器里。”
作者就这样把我们带进了他的故事里,亦如之前那纯的美风描写般,走进了他那纯美忧伤的回忆中。
木月是“我”——渡边的好友,直子的青梅竹马,木月的突然离去,隔断了“我”与直子的联系,直到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与直子在东京街头的偶然相遇,俩人之后便进行着不定期的见面,直到直子20岁的生日,两人发生了关系。之后直子进入了一家精神疗养院接受治疗,“我”与直子保持着书信来往,在看望直子的时候,认识了与直子同间宿舍的玲子。在此过程中,“我”又认识了活泼充满生命气息的绿子,两人渐渐产生感情,“我”游走在直子与绿子的感情纠葛当中,直到某一天直子的突然离去,在“我”独自孤苦充满悲痛的一个月的旅行后,在玲子的帮助下,决定和绿子在一起。
故事大概如此,在这个看似有些无聊并且略带狗血的故事中,死亡与性来的都是那么自然,让刚开始看完书的我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然而这么久之后我才慢慢发现,作者想要描述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生与死,死忘与永恒以及人性之间的一些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吧。
死在文章中发生的是那么的自然,仿佛顺理成章。“我”的好友木月的死,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我”的好友永泽女朋友初美的自杀,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绿子父亲的死,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与渺小,“突击队”的消失作者未说明什么,也许是死在了那样一个看似荒唐的社会中吧。其中直子突然的离去,最让我无法接受,本来幻想着是已经基本痊愈可以与“我”过上美好的日子,却就那样悄无声息的走了。就像文章中“我"的感慨吧“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死是可怕的,然而却也是不可怕的,就像是木月墓碑上的座右铭,“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也像前面“我”所想到的,“我将死看成是一种和生完全迥异的东西。死,就是“总有一天,死会紧紧的箍住我们。但是反过来说,在死箍住我们之前,我们是不会被死箍住的”。我一直觉得这是最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式。生在这头,死在那头。而我是在这头,不是那头。然而自从木月自杀的那个晚上开始,我无法再把死(还有生)看得那么单纯了。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因为在五月的那个夜里箍住木月的死,也同时箍住了我。”
其实后来细细想来,直子的死也在情理之中。文中也许早就埋下了伏笔。就像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木月死后,直子其实已经掉入了自己所幻想的那口井中,也像是走入了挪威的森林,迷茫无助不知所措,以为紧紧跟着渡边便会没事,不过她也知道,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谁能够永远保护另一个人呀!”同时直子也觉得自己对不起渡边,伤害了渡边。因为她知道知道渡边是喜欢自己的,然而自己真的爱着的却依旧是木月。渡边终究不能和直子在一起,也许在直子20岁生日那天,文章就已经说明了,“许久许久,萤火虫才又飞了起来。好似想起什么一般,它忽地振翅飞起,只一瞬间它已经越过扶杆飞进黑暗中了。它似乎想把失去了的时光统统要回来一样,在水塔边飞快地画了个弧,又在那儿逗留一会儿,眼见那道光化入风中,这才向东飞去。萤火虫消失之后,那道光的轨迹依旧在我心中滞留不去。闭上眼睛。那抹淡淡的光仿佛无处可归的游魂似的,在浓暗中不停地徘徊。黑暗中,我几次伸出手去。但却什么也碰不到。那抹小小的光线在我指尖就快碰着的地方。”直子也许就是那只萤火虫也说不定。
“性”也是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场面,来的自然,仿佛家常便饭般那么自然!这是最初让我最不能理解的。直子爱的一直是木月,这“我”也知道,就像文章开头所说,多年之后回忆起来依旧十分难过,木月死后的直子就仿佛失去了灵魂,连话都不怎么会讲了,对于直子来说,“我”就是木月留下来的唯一“遗产”,一种自己对于木月的精神寄托。生日的那天晚上,和渡边发生了她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似荒唐之中,也许只是一个脆弱颤抖的心灵仅仅是想满足自己难以完成的那个愿望......渡边的好友永泽总是带着“我”去夜店找女孩睡觉,“这很难解释。你知道的,杜思妥也夫斯基不是写过有关赌博的书吗?就和那个一样嘛!也就是说,当周遭充斥着可能性时,你很难就这么视若无睹地让它过去。懂吗?”“好像有一点。”我说。“一到黄昏,女孩会到街上来放荡呀,喝酒什么的。
她们要求某种东西,我也正好可以给她们那种东西。做起来很简单嘛!就像扭开水龙头喝水一样简单。在一瞬间你让它掉落,她们也正等着接呀!这就是所谓的可能性嘛!当这种可能性就在你眼前转来转去时,你能眼睁睁地让它过去吗?当你有这份能力,又有让你发挥的场所,你会静静地走开吗?”“我从没有这种感觉,不太能体会。搞不清楚那是什么玩意儿。”我笑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是一种幸福呀!”永泽说道。看似荒唐的事情总是被永泽说的头头是道仿佛真是那么回事。于是我也就信服了。这就是永泽的生活信条,没有理想,有的只是行动规范。他确实对这样的行为已经划定为自己的行动规范,不存在道德上的问题,只是想没有羁绊的活着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也许也是因为这个所谓正常人的世界实在太过冷漠,隔着遥远的沟壑,自己的内心太寒冷太寂寞太空虚了,需要的只是那一点温度罢了。
以上的事情我还可以接受可以体谅,但是渡边与玲子的行为,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玲子是直子的室友,同住在一起的病人,渡边是在探望直子的过程认识了玲子。直子死后,玲子也出了院第一个来找的就是“我”,与带着痛苦旅行回来的“我”见了面。在房东家的晚上,“我”与玲子发生了关系。刚刚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只想说一句我去!在这样的时刻面对这样的人“我”竟然也能与玲子发生这种关系!?难道性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就只是像吃饭那样随意吗?渡边你到底爱不爱直子啊!?也许我没有注意,那天玲子梳着直子的发型,穿着直子留给她的衣服,“我”恍惚之中仿佛看到了直子又来到了眼前吧!
不禁想到了作者的构思巧妙,木月的死联系到了“我”和直子,“我”成为了直子对于木月的精神寄托,直子的死又联系到了“我”和玲子,玲子成为了“我”对于直子的精神寄托吧!不仅如此,其实我觉得文章中的“我”也不是一个滥情的人,“我”其实就只是一个渴望能被人理解,一个纯情的人罢了。就像永泽对于我的评价,“我和渡边有相似之处。”永泽说。“渡边和我一样,基本上只对自己的事感兴趣。至于傲不傲慢,分别在此。我们只对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及如何行动感兴趣。因而能够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来考虑事情。我欣赏渡边的就是这点。
但他本身对这点还不能完全识别,所以还会觉得彷徨和受伤。”“我”爱直子,彻头彻尾的爱着,也喜欢玲子,喜欢她的皱纹,爱着绿子,在那个温暖的下午一同看着火景的时候情不自禁的亲了她一口,她的活泼与直白仿佛给“我”的生命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我”只是这样单纯的爱着,爱着那些渴望了解我,理解我的人,甚至只是单纯的喜欢着玲子的皱纹!看似荒唐!一个男人怎么能同时喜欢这么多女人,其实,“我”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只是想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有着最简单最纯情的爱的人,最原始的爱本来就是这样,纯情而又简单不需要道德规范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只是喜欢上了而已。就像玲子对我的来信上写着,“这并非任何罪过,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上司空见惯之事。
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荡舟美丽的湖面,我们会既觉得蓝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娇——二者同一道理。不必那么苦恼。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所谓人生便是如此。这样说未免大言不惭——你也到了差不多该学习对待人生方式的年龄。有时候你太急于将人生纳入自己的轨道。假如你不想进精神病院,就要心胸豁达地委身于生活的河流。就连我这样最弱而不健全的女人,有时都觉得人生是多么美好。真的!所以,你也务必加倍追求幸福,为追求幸福而努力。”
写了这么多,留下自己的小小想法。无论你的生活多么的接近与幸福,但如果你不努力的追取,也终将与之失之交臂。人生的道路上,自己,到底在哪里,自己,一定要清楚的明白。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7
看完《挪威的森林》,心情一直很压抑,弄不明白为什么书中有这么多人选择用那样残忍的方式亲手了结自己的生命,他们该是有多绝望,才会抛下抛下朋友、抛下爱人、抛下这个丰富纷扰的世界。但是书中对这些人物内心的活动描写的少之又少,我想弄明白却又不得而知。“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书中比较经典的一句话,也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解析的比较透彻的一句话,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就像出生是人的必经阶段一样,死也是。
一部这么出名受这么多人追捧的书,除了它的文笔不错外,我没发现它好在哪里,也许是我的阅历不够,体会不到他们的那种在绝望中挣扎、沦陷、自我抛弃和救赎的心路历程,但是对于书中这些人物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式我实在不敢恭维。爱情本来是该专一和纯洁的,男主渡边对自己的私生活却有些放纵。一边说深爱直子,一边又在外乱来,原因是孤单,需要找人发泄自己的生理需求。处于同样状况的还有永泽和初美,而直子和初美竟然还不在乎,我实在不明白到底爱到什么程度才能允许另一半在外面随便找女人。这本书到底出名在什么地方呢,是这些扭曲了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吗,是小说人物的悲惨生活和结局吗,是作者优秀的文笔吗,还是某些我无法理解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木月、直子和初美他们迷失于自己的森林,渡边在绿子的帮助下找到了走出森林的路了吗?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8
应该说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作者,村上春树,日本人,书名《挪威的森林》,取自一首同名乐曲。
很久没读小说了,准确地说,是很久没读书了。离开家的时候,怕路上无聊,从儿子的书柜中找出,没想到,飞机上读了一半,到喀什后,分两次,竟然读完了,而且,没有想象地那么难看。
书的代入感很强,读着读着,很容易就把书中的“我”想成现实中的我,或者把现实中的我想象成小说中的“我”,也许,从内心里,是对主人公“渡边”的一种心理认同吧。渡边孤独、随性,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漠然,一直在寻求自我救赎,象极了自己。
不太喜欢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象记流水账。好在村上是东方人,所描写的环境也并不算陌生,加之线索简洁,书中人物的命运又委实令人牵挂,就不知不觉地读完了,否则,肯定又是和《在路上》一样,读了一半就摞下了。
合上书的那一刻,忽然有一种“解放”的感觉。你会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与你不一样的人,过着与你不一样的生活,他们都会过完他们的一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着他们的故事。这时,你就不会觉得,你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你的三观是唯一正确的。渡边、木月(自杀)、直子(自杀)、初美(自杀)、玲子、绿子、永泽、“敢死队”等等,几乎没有一个是所谓的正常人,但他们都有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也是很有意思,至此,你会觉得应该宽容一些,包括对自己的--宽容。
最喜欢书的结尾:
良久,绿子用沉静的声音开口道:“你现在哪里?”
我现在哪里?
我拿着听筒扬起脸,飞快地环视电话亭四周。我现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因为好奇,下了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来听,节奏太快,旋律也不悠扬,闹得慌,但歌词很有意思,完全就是书的风格,难怪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9
当四月来临,渡边感受到的不是春天带来的新意,而是无边的冷清与寂寞。
望着人们或结伴而行,或练习棒球,或卿卿我我,但身旁却连一个问声“早安”或“你好”的人都没有。木月、直子、绿子都渐渐离他而去,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
而对未来木月胆怯了,他没有勇气来面对,他甚至是恐惧的,不知所措的,他只有放下他的责任,选择离开。或许他认为死去是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也是惟一的方法,但是他错了,他给别人留下的是遗憾和痛苦。我不知道是不是该称他为懦夫,但我终究不能妄加评判。
直子或许是坚强的,至少木月死后她试着去生活了,她试图让生活加归原位,但她似乎发现好像一切都改变了,什么都已回不到原点了,渡边在她心中的位置始终比不上木月,她只有狠心地抛下渡边结束了自己21岁的年华,在她心中或许只有木月才是她心灵的归属。
死去的人或许是狠心的,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活着的人有多么痛苦。
我不敢说活着是一件享受的事,相反我觉得活着是一件痛苦的事。你不光是为自己活着,有时更多的时候是为家人、为朋友,死去是多少不值得的事,死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并不能消除所有矛盾,只能给你最亲近的人带来莫大的痛苦与伤害。
在痛苦中渡边选择担起责任,选择好好活着。
年龄的增长并不代表着成长,成长是不断采集欢乐与忧伤,采集成功与失败,采集收获与失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迷茫,你可能手足无措,你可能把世界都已看透彻。但回头望身后路时,那里留下了你深浅不一的脚印,不管你是否满意都无法重走一遍。
我想这就是青春。
成长的同时也是担负一种责任。
人性之美在于有勇气承担,有勇气面对,有勇气前进。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50字篇10
《挪威的森林》读完很久以后,才决定写下点东西。记得当时仅仅觉得这是一部名家写的,关于死亡、爱情与性的,文字优美而又略带抑郁的一本被某同学成为h书的日本小说。虽然能知道故事的梗概了解到人物的性格,但是对于其中的很多情节却是难以理解,人物思想更是难以捉摸。
然而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人物,那些事情仿佛是在脑海中生根发芽,自动生长,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渡边、直子、木月、绿子、玲子、永泽、初美还有那总是作为渡边口中笑话素材的“突击队”,仿佛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一般,在我极目远眺能够看得见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上演了他们的故事。
自己感觉与他们的距离慢慢接近了,于是想写下点东西,谈谈我的感受。
文章的一开头变为本书奠定了一种安静的略带忧伤的基调。时隔多年的“我”来到汉堡机场,“抬起头,我仰望飘浮在北海上空的乌云,一边思索着过去的大半辈子里,自己曾经失落了的。思索那些失落了的岁月,死去或离开了的人们,以及烟消云散了的思念。“十八年后的今天,那片草原风光也仍旧历历在目。绵延数日的霏霏细雨冲走了山间光秃秃的地表上堆积的尘土,漾出一股深邃的湛蓝,而十月的风则撩得芒草左右摇曳,窄窄长长的云又冻僵了似的紧偎着蔚蓝的天空......”这样的风景,让“我”想到了过去的很多,本想早点为直子写点东西,但一直动不了笔,因为“原来我想只有这些不完整的记忆、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小说这个不完整的容器里。”
作者就这样把我们带进了他的故事里,亦如之前那纯的美风描写般,走进了他那纯美忧伤的回忆中。
木月是“我”——渡边的好友,直子的青梅竹马,木月的突然离去,隔断了“我”与直子的联系,直到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与直子在东京街头的偶然相遇,俩人之后便进行着不定期的见面,直到直子20岁的生日,两人发生了关系。之后直子进入了一家精神疗养院接受治疗,“我”与直子保持着书信来往,在看望直子的时候,认识了与直子同间宿舍的玲子。在此过程中,“我”又认识了活泼充满生命气息的绿子,两人渐渐产生感情,“我”游走在直子与绿子的感情纠葛当中,直到某一天直子的突然离去,在“我”独自孤苦充满悲痛的一个月的旅行后,在玲子的帮助下,决定和绿子在一起。
故事大概如此,在这个看似有些无聊并且略带狗血的故事中,死亡与性来的都是那么自然,让刚开始看完书的我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然而这么久之后我才慢慢发现,作者想要描述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生与死,死忘与永恒以及人性之间的一些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吧。
死在文章中发生的是那么的自然,仿佛顺理成章。“我”的好友木月的死,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我”的好友永泽女朋友初美的自杀,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绿子父亲的死,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与渺小,“突击队”的消失作者未说明什么,也许是死在了那样一个看似荒.唐的社会中吧。其中直子突然的离去,最让我无法接受,本来幻想着是已经基本痊愈可以与“我”过上美好的日子,却就那样悄无声息的走了。就像文章中“我"的感慨吧“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死是可怕的,然而却也是不可怕的,就像是木月墓碑上的座右铭,“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也像前面“我”所想到的,“我将死看成是一种和生完全迥异的东西。死,就是“总有一天,死会紧紧的箍住我们。但是反过来说,在死箍住我们之前,我们是不会被死箍住的”。我一直觉得这是最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式。生在这头,死在那头。而我是在这头,不是那头。然而自从木月自杀的那个晚上开始,我无法再把死(还有生)看得那么单纯了。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因为在五月的那个夜里箍住木月的死,也同时箍住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