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诗经经典读后感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需要人们用文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确实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怎么写出优秀的诗经经典读后感?这里给大家分享诗经经典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1

那一夜,听了一宿的梵唱,不为参悟;那一日,转过所有的金轮,不为超度;那一年,潜心青灯古佛下,不为功名利禄,只为那些留在我心底的淡淡的美,那些烙下的深深的痕迹。

苍苍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小时候的我总是赖在外婆的怀里,听她给我念《诗经》里的句子。我总是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来。我听见纯良而质朴的木铎声,悠悠的传来;我闻到成熟的稻谷香,也看到金灿灿的农田里农夫黝黑的喜悦的脸;还有那碧绿的小洲,柔美的水草,岸边摇曳着的柔嫩的柳条在阴雨霏霏中别有一番味道。

多么美的景象,多么美的《诗经》啊!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心安平静的美好。那么纯净,那么本真,那么朴实的美,《诗经》真是美的典范啊!这种释放自然天性的美,这种本真的美也总是提醒着我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要让心灵保持最初的色彩,坚持最初的梦想。因为《诗经》已从小印在了我心里,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时时提醒着我。

点点梅花

我爱花,爱诗中那些美丽的花,但更爱梅花,爱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爱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也爱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爱梅这种干净纯洁的花儿,爱它那凌寒独自开得美丽。梅,是坚强的,是纯净的,是清高的,它绽放在那皑皑白雪的季节里,它经受着寒风的考验,它经受过一切磨难。终于,在最冷最难熬的季节里,它绽放了,绽放得那般美丽。那淡淡的清香弥散开来,无声的向雪花昭示着:它胜利了,它战胜了一切磨难!

点点梅花绽放我心,它掠过的痕迹仍清晰的印在我心里。身边的困难,布满坎坷的道路,又有何惧!只要坚持不懈,经历过暴风雨,我坚信成功一定在不远处。

凄凄居士

你,是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两颊绯红的少女,踏着带着醉意的步子,盈盈从远处走来;你,是那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妇,独守空房,被寂寞与相思淹没;你,也是那个“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豪杰,有着让男子也汗颜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你,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你本来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却国破家亡,颠沛流离,最终落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能在“帘卷西风”之时,叹“人比黄花瘦”。清照啊,你字号易安,可是,易安易安,欲安何易啊!

你的诗词,是我所喜爱的;你的才情,是我所赞扬的;你的遭遇,是我所同情的;但你的品格,却是我最敬佩的!你极具坎坷的一生,却留给我们后世如此美丽的诗篇。易安啊,你安息吧!

那一个停电的晚上,我在外婆怀里听她柔声的念《诗经》,那些美美的句子如同梵唱,让我心神荡漾,至此《诗经》就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痕迹,随时提醒着我做一个本真朴实的人。那一天,老师向我们讲述诗中的梅花,那般美丽的花从此便在我的心中种下,种下的还有梅花那高洁的品格,总是在遇到困难时,鼓励我坚持不懈的走下去。那一年,我一首一首的读着易安的词,那些美丽又忧伤的词啊,那个凄凄惨惨的人儿啊!我为她的故事流泪,为她的诗心动,也为她心痛。流泪感慨以后,我反而感到更多的是坚强,是明白更多人情世故后的成长!

《诗经》的痕迹监督我保持本真;梅花的痕迹塑造我的品格;易安的诗词带给我坚强,伴我成长。

痕迹,便这么深深的,重重的烙在了心上。打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和着心间的感动,说不出来的惬意!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2

相比于唐诗宋词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句子给人更多的是未经雕琢的真实感与冲击感。就好像唐诗是精雕细琢的窗棂檐角,满是技巧,仪态万千;而诗经则是一方古朴的石阶,苍凉的站在那里上千年。从刀耕火种,坎坎伐檀的时代里走来,沧海桑田,时间的屠刀亦无法磨灭的是属于诗经的最古老的魅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初读诗经,便是从这首《蒹葭》开始的。主人公辗转难寐,夙夜思念追求着自己心爱的姑娘,此刻,那一方溯洄曲折的河水也好似一座可以通往意中人的石桥,什么也不能阻挡主人公的脚步了。此情此意,纯朴真挚,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也让我们从平庸琐屑的世俗之中思考着现如今我们缺少的那份纯朴的情感,这便是诗经所带给我的最初的悸动。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计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之风,或泼辣,或讽刺,或含蓄,或蕴藉,纯朴真挚,生趣盎然;诗之雅,或幽怨,或铿锵,或清雅,或柔润,言尽意远,激荡心灵;诗之颂,或肃穆,或雄健,或虔诚,或谦恭,回旋跌宕,意蕴无穷。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如同黄河一般,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流转延伸了上千年,不仅浇灌培育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也浸润着数千年来不同阶层之人的心田,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源于歌谣,却又不止于歌谣,因此,《诗经》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之巅。

而今,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步履匆匆中遗失了原本属于我们最初的那份纯净。言情小说、修仙小说各种网络文学泛滥,试问,读之又有何价值?在金钱至上的物质社会里,还有多少人如诗经里的男女般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是啊,如今我们没有了沉重的徭役和赋役,没有了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我们甚至可以跨域空间和时间,不必如《蒹葭》里的男主人公般跨越山河险阻苦苦追寻,也不必像《卷耳》里的女主人公般隔却万水千山对远征的丈夫思念成河,我们都不用了...可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里,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最初的信仰,它是否还被你所虔诚地信奉着?抑或是,它已经在觥筹交错间,随着碰撞的酒杯声一起遗落和破碎?

你,还在吗?

读《诗经》,使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获得宁静,让人感受着来自华夏古老大地上的无穷魅力,“最美不过诗经”,而那些泛滥的“文学”,亦不过尔尔。惟愿我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源远流长,故仿诗经一首,聊以记之。

《凯风》——凯风自南,吹吾棘心。琼瑰睍睆,古韵长慉。吾自黽勉,待君栖迟。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3

这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集《诗经》中的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专著,自从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来,涉及这门学问者代不乏人,至于晚近,则此调不弹久矣。

作者胡淼先生是长期研究农学的专家,他既吸取了前人的成果,但决不人云亦云,而提出了很多的创见。据胡先生统计,《诗经》305篇,有141篇492次提到动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89篇235次提到自然现象,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而这1232个知识点,就是胡先生这部著作的释读对象。

《诗经》首篇是人们最熟悉的《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雎鸠”一般解释为鱼鹰,胡先生认为鱼鹰不在河州地区生活,亦非歌手,故“雎鸠”应该是东方大苇莺。

《周南·麟之趾》中的麒麟,常被视为传说中的动物,或被认为是先民的图腾,胡先生引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说麒麟实际上是今仅存于中部非洲一带的麋羚,古时曾遍布于东亚到西亚及非洲的广大地区,《诗经》《春秋》和《山海经》等书有关麒麟的记载,表明它曾在我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繁衍生息过。大约在公元前52017年前后,它在山东地区最后消失。河南南阳石桥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刻有麒麟奔越的优美图像。

《召南·采蘩》《豳风·七月》《小雅·出车》中的“蘩”,前人多注为“白蒿”,《中药大辞典》定为大籽蒿。实际上,蒿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混合种群。大籽蒿只是白蒿中的一个种,是旱生性的,而诗中指明蘩是生长在涧和沚的水生植物。所以蘩应该是蒌蒿(水蒿),是一种清香可口的蔬菜,古人誉为“嘉蔬”,既可用于祭祀,也可食用,需要量很大,女子常常成群结队地去采摘。

《诗经》中的“谷风”有两种。一是东风,是一种大中尺度的大气环流,春夏之期,和润的东风带来雨水,有利于谷物生长,《邶风·谷风》描述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就是这种风。另一种是中小尺度的大气环流,即山谷风,白天由山脚向山顶刮上山风,夜晚由山顶向山脚刮下山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造成强烈的区域性雷暴雨,《小雅·谷风》中描述的“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就是这种风。注家大多没有做这样的区分和解释。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4

须知今古事,棋秤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题记

指尖轻触,感受那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曼珠沙华,回眸处浅吟,倾听那悠扬冗长的声声呼唤,透过千年的尘烟,品茗那梧桐花一般的淡淡清香,屏气凝神,抚动文化的根源——《诗经》。

爱,足以让尘世的暖透过黄土的凉传递出一缕清风,一米阳光,一剪月色。《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凝固了守望爱情永恒的姿态——等待。它不是一段若只如初见的开始,也不是一个秋风悲画扇的结局。它可以忽视时间空间的界限,只为了不辜负而仅有一次的人生。

“死生挈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死,一起一灭,看过凡尘荣辱,知晓世情风霜。《诗经》用最简单的语言成就了最伟大的爱情。“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夕阳西下时,可以牵着你爱的人的手一起诉说着地老天荒,是那样安心,那样惬意。反观现代社会,“闪婚、离婚”都好似家常便饭一般,人们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生活环境下,早已迷失和麻木了自己那颗曾经单纯无邪的心,他们的世界里除了物质就是欲望。扭曲的爱情观、价值观让中国这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用金钱衡量爱情和友情,这样的结局会幸福吗?面对央视的“你幸福吗”这个提问,国人大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可细细想来,终究是幸福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离弃了幸福呢?

三千年的那方土地是那样圣洁,不掺杂一丝杂质,让人不忍心去打扰。《诗经》用它最本质,最朴素的文字传递着尘世间的真善美,让三千年后的我们沉醉在一份至善至美的回忆里。那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释然;那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伤;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睿智;那是歌关雎,唱蒹葭,出东门,上垄丘的恬静豁达,令人神往。

《诗经》可以像佛一般,让它的悦己者放下罪恶,懂得慈悲,让冷酷的心随之柔软;《诗经》仿佛一面魔法的镜子,我们在《诗经》里看到的不是容颜,而是我们内心的独白;《诗经》仿佛一本情感字典,我们每个阅读它的人都可以在它身上查找自己所要的章节和语句;《诗经》又是一株有佛性的莲,让我们记住每一朵花的芳容,每一枚叶子的故事,每一滴水的涵容,感受着每一份感动,每一丝细腻,每一种柔情。

三千年的轮回,在回首的刹那,都只不过是此岸到彼岸的距离,春天到秋天的流转,月圆到月缺的变幻。《诗经》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飘荡,扣开了现代人的心门,带我们走进最深的江湖,最美的红尘,让我们可以披风惊月,认领天下,让灵魂在那一刻升华,然后绽放……只为看见,那落幕处,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惊艳。

云水生涯,不是梦;潋滟人生,不成空。都说佛祖是慈悲的,他总是以拈花的姿态,微笑地看着世人。在无法拯救的时候,佛亦会冷眼相待,看着悲也漠漠,喜也漠漠的红尘。用心去感受《诗经》,你会收获一种别样的风情,看着那被现代国人一点点遗失的纯真和朴实,请平静地拾起那片片落英,在《诗经》的陪伴下酿一坛美酒,让年华做一场彻底的宿醉。

落幕处,暗香浮动月黄昏。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5

每天读诗经两篇已经一个多月了,《诗经》很大程度上滋养了心灵。一个人在杭州,漂泊无依的感觉时常有,繁琐的工作也会有离职的冲动。今天跟朋友谈这股冲动,他说一份工作应该是做的很好时候离开的。这句话挺让我醍醐灌顶,明明可以提升的还有这么多,明明可以学习的地方还有这么多,怎么可以放弃这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呢?

每天阅读《诗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内心的真挚情感。工作一年半,在社会中浸染,经历过一些挫折,开始重新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有时候觉得挺残忍的,在生存面前,在人性面前,美好的东西总是被压在心底或消失掉。

每次遇到或看到这些事情,内心都是悲伤的。古人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诗经》陪伴了我走过很多难受的时光,有些路是必经之路,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过许多,得失之间总是要有的。其实自己心底还是跟宝玉一样,非常抗拒成人世界的复杂和圆滑。自己虽然对外在的人和事比较迟钝,也是能够感受到。总不希望把别人想得太坏,总有些时候不愿去面对现实,是孤独的。《诗经》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他告诉我,保护好自己的真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个成年人,想要保护自己的真诚,是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代价的。感谢父母给我很多爱和真心,也有时候会感谢自己的迟钝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希望自己能守护自己的真心。时光易逝,真心难得。

《诗经》教会我作为一个女孩子,该有的端庄和秀气。《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女孩子的真性情,《诗经》中描绘的女孩子都是仪态大方,品性优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实彼周行”“匪女之美,美人之贻”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我内心都会有一股暖流。心中有火花,期待成为这样的人。

《诗经》净化了我很多负面情绪。身在职场,工作一天下来,心里早已“阴云密布”,而我也耐得住折腾:工作之余,不停学习,做项目。阅读《诗经》给我生活添了很大乐趣。每一次阅读,每一次画视觉化,内心总是愉乐,如梁音不绝不耳,乐哉乐哉。

每个人在成年的时候,都应该学会从外界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这个时候,你可能不会从属于你的宗族,你的血亲,而是从内心生出一个新我,就像叶子从石头中蜷缩着张开,人也一样,共同完成生长的姿态。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古人穿衣打扮的规定十分严格,必须按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而穿着。汉代以前,商人不得穿丝绸,只能穿葛麻。战国时期的吕不韦因为是商人而备受歧视,所以投机政界,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而读书人的地位一直很高,可以穿着当时很优雅高贵的青色衣服。因此,诗中“青衿”指代书生,后成为文人贤士的雅称。

《子衿》的作者应该是一女子。有一些日子没见到心仪的人,心里有些担忧。女子走上城头,想借着登高,看看是否你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眼前千帆过尽,总不见心中的青青子衿。为什么还没有来?女子心里一遍遍嘀咕,一次次踮起脚来张望,一点焦急,一点固执,一点失落,一点嗔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女子的相思之深跃然纸上。

如果说思念是有颜色的话,那一定也是青色的。《毛传》说:“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也许在古代女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关于青衿书生知己的梦幻。也难怪,从古至今流传的爱情故事中,男主角几乎都是书生。《牡丹亭》中的柳梦梅、《西厢记》中的张生、《桃花扇》中的侯方域,等等。

《子衿》中的女子是这样的思慕、等待、张望着“青衿”,一往情深深几许,自古以来女子就是深闺寂寞人。常言道,痴男怨女,为何女子要怨,想来也是那痴情的男子迟迟不肯交付真情。君不见,夕阳西下,还有女子的翘首期盼。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7

站在南山的脚下,听着暮鼓的声音,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在轻轻诵出一首优美的诗词,体会来自《诗经》的浅唱。开尽了美丽,享受了年华。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须我友。”一曲《匏有苦叶》,揭示了等待的凄凉与悲恸。欲进,心酸;欲歌,早已被泪水迷失了旋律。站在河边,眺望着水面上的人影,期待着梦中人的出现。一只只扁舟划过,心里的希望一丝丝的变得渺茫,越来越绝望……但是那份执着却像一缕缕的思绪一般,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

来自心的呼唤,是最纯美的!《匏有苦叶》中的女子是傻,是痴,是执着,也是这份执着一分一分地打动着我,也是这份执着让原本平淡无奇的《匏有苦叶》,成为千古传唱的佳作。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此曲《采苓》用最淳朴的方式,表露了作者心中最为平凡也最为重要的事——人们的平安。《采苓》没有华丽的篇幅和经典的语言,却可以打动人心,发其愚聩。歌者反复陈说,不避其烦,为的是点醒世人,不让他人重蹈他的覆辙啊!“人之为言,胡得焉?”简而易,却充满着他对社会和人民的用心良苦。

质朴、单纯的言语,流露出歌者心中最为心动的情义。大胆的述出,只为点醒世人,让他们不再沉沦苦海。也为自己立下一个警示,别被花言巧语所惑。一曲《采苓》,利己亦利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曲《蒹葭》抒尽了希望与感伤。欲进,却阻;欲歌,唯余一片蒹葭的飘舞。一次又一次的追随着她的芳踪,每次只见到她模糊的身影,真正到达对岸之时,她早已离去。尽善尽美是一种理念,也可说遥不可及。所谓的“伊人”正是这样。在我的眼里,她就是这样尽善尽美的境界,雅而幻。蒹葭激励着歌者前进和坚强的动力,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矢志不渝,什么是理想的超越!是执着,是坚持,是追求!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歌者的心绪点滴,尽显在这八字当中。“伊人”其实只是一个完美的理念,但她在歌者的心中却是真实的。那份可歌可泣的坚贞意志,深深地打动着我。是的,爱就像读过的诗,让我的眼角随时会湿润。风吹芦花,我已无我,只有蒹葭飘零成每一个字。

时间已过去千年,扁舟早已变换,女孩也早已逝去。那份惆怅也早以散去。是《诗经》留住了当年那份执着与凄美。质朴的言语流露出的情感,人心最纯洁的随性早已散去,那份纯情却因《诗经》而千古传唱!

蒹葭早已枯去,伊人也无人真心寻芳迹,是《诗经》保有那份至美真淳……

那是一些吟唱了千年的诗歌,犹如实施不变的苍穹冗杂可无数乡愁、亲情和爱恋。读《诗经》是对感情的追寻,对生活的解析,对美丽的渴望。来自远古的永世经典,千古传唱的诗家典范,带给我一份与众不同的乐趣。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8

胡适曾说:“古代的书,只有一部《诗经》可算得是中国最古的史料。” ——题记 受到网络知识竞赛的压迫,沿着浮云走过的痕迹,天空的浅蓝色曾令人憧憬,但那看似沉重的铅蓝色也曾使人思绮。于是,买了一本沉甸甸的《诗经》,走在回去的路上。就我脑袋里这点儿国学知识,没有一本读过的“经书”是不能过国学知识网络大赛关的。 小部分是久闻大名,其中的风、雅、颂三部分更是让我期盼。

《诗经》是由孔丘主编,收录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我很想瞧一瞧出名得不得了的孔老夫子在国际声誉这么独具一格,那眼光也是否异常独到。我带着期待翻开了《诗经》的封面,贪婪地吸允着油墨的芳香,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我合上这本深入人心深处的著作。《诗经》的题材十分丰富,不仅有思乡、借物抒情、感叹时光等常见的题材,还有许多素未谋面的题目。赞扬、憎恶、传诵,引人入胜。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十分之一是我十分惊奇“风”、“雅”、“颂”是何其理解,想参透孔子如何把这三百多余首诗歌分为三个大类。“颂”的意思较好理解,其中的“风”却应用怎样的理解方式去读懂?品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百分之二十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想品读与领略西周至春秋的岁月风尘。我想掌握古人写文章的方法,如何用无数个中华汉字的几个就能表达尽一篇翻译过来有几百字的文章,每次看那几个字和译文时,一长一短,一少一多,一段一句,区别好大,因此自然心里总赞叹古人的笔好神奇啊!这次国学知识竞赛,考题很难,每个考题都需要经过细细精读的古文的理解和熟读来答做。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结束了第一场考试,考试成绩虽不太理想,但我也懂得了这不是随便考考就九十多分的,而是需要正真下功夫的,钻研、翻透的。我更加努力地翻了翻仅有的《大学 中庸》和《诗经》,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那几张薄薄的纸瞧,总希望能看出什么名堂来,一旁的母亲看着我,吓呆了,似乎从来没有看过我这副模样,她却一边说:“我们家温馨真用功啊!”经过一番考试前的“垂死挣扎”和临时抱佛脚,我凌然进入了第二次考试,终于比前一次考试高了几分,这让我十分高兴。所有的考试都像起伏不定的旋律,一会儿沉淀,一时轻浮,在往事里慢慢锈化,叫人捉摸不透。哦,不,考试成绩是自己把关的,都要靠自己努力!

最后几次考试,虽然成绩不太好,但至少拼尽了全力,也因此异常满意自己的成绩。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 当然,其它经过汗水与智慧调和而成的著作也一样啊。 我只能在墨香里静静徜徉,伴随着阵阵朗读,将成长在岁月的洗涤中漂白、膨胀,然后晾成飘渺无间的书卷,在回忆里浸润,蔓延……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9

《诗经》给人一种神秘、古老、穿越千年美感。它美在自然纯朴,没有过多华丽词藻,只有娓娓道来清新自然。

读一篇《诗经》,仿佛看到青石板上涓涓细流;仿佛嗅到流转千年竹筏依旧清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朦胧婉约美,淡淡清香如一杯清茶,回味了几千年。我常想:千年之前当年,一见倾心伊人该是多么美丽动人,素心相赠,在水一方伊人,又是否明白?

读《诗经》,心上空一片晴朗,阳光如桃花般明艳动人。

透过《诗经》行走在这些字里行间,我学会了如何更淡然去领悟人生内涵,更深刻理解人生哲理。

诗经经典读后感篇10

每个人都有诗性,都沉睡在慢慢的阅读路上,等待被唤醒。而《诗经》就叩响了我通往诗意世界的大门。

《诗经》犹如中国的《圣经》,虽一篇短短数十字却承载了深厚的文学底蕴,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王小波说过:“人光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初识《诗经》,缘于一部电视剧,剧名已忘,但那主角,他所吟的《关雎》却深印脑海。

翩翩一公子,踱步桥上,手持折扇,抹额垂下,眼含笑意,一边摇头一边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笑声沉醉,仿佛在抚摸着沉醉在春风里的柳枝。那一景,朦朦胧胧,却让我的笔端开始有了一丝画意。

再见《诗经》,是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讲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仅一句,十六字,誓言,依稀看见了两鬓霜华,相互依偎,那么美好,那么让人神往。那一刻,清清晰晰地,给我的文字添上了一分诗情。

而今,深交《诗经》,是在背诵“我爱记诗词”时,邂逅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简短的诗词,饱含的深切祝愿,让我动容,古人真情流露那么朴实,又那么雅致。

于是,我便买了一本《诗经》,闲时读读品品。读来,发现《诗经》的作者大多都是佚名的,为什么呢?疑惑在我脑海中盘旋,促使我顺着诗句,浮想联翩……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好像听见了来自一位久经沙场,身体千疮百孔的战士,豪饮一坛浊酒后略带醉意的嘶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让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站在城墙上,穿一身素衣,青丝舞动,望穿秋水,却不见意中人的女子,低低吟着“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使我领略了一幅人民繁重劳作的风俗画,她们劳累的神态好像在哭吟着一段沉重的历史……

这么看来,当时不论身份地位,谁都可以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而现今,我们的诗意,哪里去了?

这一角,大多拿着手机,那一角,大多敲击着键盘,都沉醉在忙碌中,忙着追求金迷纸醉的生活,忙着捕捉灯红酒绿的.喧嚣,独独抛弃了那份本应在骨子里的诗意,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迷失了自我。

我想,可否静下心来,慢慢翻阅一本《诗经》,倾听来自古代民间那些朴实无华的劳动者的故事,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方方面面……都在《诗经》中浅浅吟唱。

愿《诗经》的墨香能浸透每位读者的灵魂,永远憧憬着“诗和远方”,寻找生活中的诗意。

17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