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关于人生的随笔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入分析理解的书籍或文章,并加强理解和记忆。这里给大家分享关于人生的随笔,方便大家写关于人生的随笔时参考。

关于人生的随笔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1

路遥出生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陕北的一个农村家庭,和《平凡的世界》一样,《人生》也是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展开的,不同的是《人生》只对主人翁年轻时期的人生经历进行描述。

高加林,故事的主人翁,高中毕业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看完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点是遇事永远要有自己的道德原则。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在公社小学当民办教师并梦想着熬成公办教师时,被别人背后陷害,一下子被同村村长的儿子三星所取代;就在自己回到农村失魂落魄之时,同村漂亮又深爱他的刘巧珍终于鼓足勇气向他坦白心扉,他们深深的陷入爱河,在他最落魄时这个善良又挚热的女子温暖了他,他也打算和刘巧珍生活一辈子。这时高加林在部队工作的二叔回来地方当了劳动局局长,副局长马占胜为了讨好他二叔,走后门安排高加林进了县委当了一名通讯干事;就在他在县委宣传部里干得红红火火,准备和黄亚萍一家去南京,追逐自己的梦想时,又一下子被张克南的母亲揭发,不得不回到农村,老老实实的当一名社员。这时她想起来她最亲爱的人——刘巧珍,但为时已晚,被他抛弃的巧珍已经在绝望中嫁给别人。爱情是纯白无暇的,不能夹杂任何杂质,你可以考虑现实,但爱对方的心必须是真诚的,负责的。不然翻船后,倒霉的是你自己。

另一点,人的命运瞬息万变,要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年轻时期关键的几步。高加林在现实面前显得弱小无力,但他是一个有能力、有热血、有思想的人,在现实面前他有些顺水推舟。如果当时他和刘巧珍结婚,好好的过一辈子后面的悲剧和懊悔也就不会发生。但,可怜的人啊,他有自己未满足的梦想,有一颗不甘一辈子当农民的雄心,他希望自己是可以展翅高飞的雄鹰,但刘巧珍跟他没有共同语言,于是他选择了黄亚萍,一个城市高干女儿,他也更希望黄亚萍可以帮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大城市发展。这时他工作被揭发,一切又回到原点。如果对于工作,多听听周围长辈的意见,对于工作也许会更慎重。如果他工作后依然能够坚守自己对刘巧珍的爱情和责任,也不会被揭发。可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他考虑了自己的欲望和梦想,但并没有考虑到现实。引用文中的一段话: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路遥《人生》 他对社会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也看不到自己的差距,仅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不管现实是怎样的,已经晚了,他的人生就像电影上映一样,很快把他年轻时期最重要的几步一扫而过,最终他又回到了原点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来大家老生长谈的话题,想起筷子兄弟那首《老男孩》,在现实面前,你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或者说,你还记得当初的愿望吗?我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不是因为你不愿意坚持,而更多的原因是现实。就比如我,中学时期,那时自己的梦想就是以后当大老板,成为有钱人,但后来慢慢的就演变成现在在学校上学,与以前的梦想相去甚远。不同时期人们都会我自己的梦想,或者通俗的说,不同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你希望是怎样的。青年时候,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但那时候的梦想更多的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为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深刻,所以后来有变化也很正常。如果再有人问你,当初的愿望你实现了吗?你可以很坦然的回答他,不管结果是怎样的,我们不需要背负违背初心的愧疚感。当初的梦想我没有实现,但至少我努力尝试过。我感谢生活,在我回头的时候,一切还在原地等我,感谢男朋友对我的不离不弃。但作者文中的高加林就没有那么幸运,等他回到现实时,他亲爱的巧珍已经嫁给别人,这也许是上天对他对爱情亵渎的惩罚,而我永远不会拿爱情开玩笑。

但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渴望像马云一样通过努力富甲一方,我佩服这样的人,不管你的起点是怎样的,你总有一腔热血,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直至成功。考虑梦想之前先要认识你自己,你认识自己吗?认识现实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我真心的祝福你早日成功!社会需要这些人!

也许是个人性格原因,自己认定的事就必须去做,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更多是因为对自己的盲目自信,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意听别人的劝。但生活很多时候是不容得自己儿戏的,就像文中光棍德顺老汉说的:我知道年轻时候自己走错了,所以才不希望你再错,毕竟人生不能重来。是呀,人生不能重来,但生活依然需要折腾,需要梦想,需要信念,不然该多没意思。你的人生可以有N种打开模式,但不管哪一种打开模式,只要你有这样不安于现状的决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差,这个决心就是对更美好的生活的信念。但折腾的同时,也要听听周围人的意见。文章最后在高加林无限的懊悔和痛苦中结束,其实他的人生依然可以有美好的打开模式:他成为了农民,但凭借他个人的能力和学识,可以很快成为村子中数一数二的领头人,他也可以走出农村,向大城市的发展,再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唯一的缺憾就是巧珍没能陪在他身边。

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成长了很多,不再详述。感谢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613,感谢陪伴我的朋友。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完全把过去抛下,空着自己,迎接生活中更多的精彩。人生的精彩只是属于人心中的一个念想,落实起来就是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新的一年,

我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成,实现目标。

我希望自己在感情的世界里更加成熟,对爱人,对家人,对朋友能够包容仁爱。

我希望自己注意饮食,注意身体。

我希望自己变得更加稳重、豁达。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2

  人生,好像一片海,时而波涛汹涌,叫嚣着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时而又平静死板,似乎星球毁灭也打不破它的安宁。也许有时,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暗蕴藏了凶猛的海啸;也许有时,狂暴的风雨却预示着和平的讯息

  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了,他对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高考落榜如果说是挨了一巴掌的话,那下岗无疑是一闷棍了。然而,落榜了起码还当上个民办教师,也算是生活补偿自己一个甜枣,心里不至于太绝望。况且这两年自己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刻苦学习,既赢得了学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爱戴,又给自己继续上进打下了坚实的铺垫。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偏出了这么一挡子事儿,心里能不难受么!可是生活好像永远会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于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表白终于给了这受伤的心灵一块灵异的膏药,况且这膏药的愈合作用真好,好到可以让高加林放弃曾经的理想,甘愿作一个农民。在此时,生活似乎又归到了平静,却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高加林的叔叔回乡当了领导,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走后门给加林谋了个城里记者的职位。高加林曾经的已经变灰色的梦想,又鲜活的闪在眼前了!这先抑后扬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对生活感恩戴德了,并且拼尽全力,很快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在缥缈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求空中的楼阁。加林不就是这样吗?经历一番挣扎,他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异常的圆满,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它也决不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转了一个圈子后,又回到了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最可爱的姑娘,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在生活那头操纵这一切变局?难道人,永远只能作被动的承受者?抑或物极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聪明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过分贪图,不过分软弱,终于赢得美好而长久的幸福生活。无奈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拥有了一些,便觊觎着更多。贪婪的心,就算倾尽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满。总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却不注意自己的丰满,这样,即使很富足了都不会快乐,而且往往到头来,追求的东西到不了手,连已经拥有的都保不住!

  你见过在在记忆里保持永恒美丽的昙花吗?她拥有一瞬间的精彩,而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媚的身影,却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时刻繁忙不停息,却怀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驾的力量,就不该有过分奢侈的理想和贪得无厌的心灵。拥有一些,注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舍。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人生,无非短短几十年。静心冥想,百分之几的生命赢得了快乐与精彩,百分之几的生命耗费在患得患失的恐惧中?生活是充实的感恩,还是不满的惶恐?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3

当今社会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心也开始变的浮躁,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拜读了麦家作者的《人生海海》,感怀颇深,“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叫勇气。”

对于作者麦家,或者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肯定看过翻拍过他小说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风声》《暗算》《解密》等等好多经典影视作品。麦家出品的影视作品我真的是如数家珍,拿到《人生海海》这本书本以为也是颇有谍战意义写谍战英雄主义的小说,当我翻开小说才知道,他所讲述的也是一位英雄,是一位经历起起伏伏最后归于平静的英雄。

“人生海海”取自闽南的方言,意思是“人的一生犹如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起伏伏,漂泊不定,但是不管怎样总还是要好好活下去。”小说主人公是上校,也是“太监”。之所以叫他上校,是因为他是一名军医,靠着他精湛的医术和纯金打造的一套手术刀在抗日战场、国共战场、朝鲜战场不顾生死救人于危难。同时他还叫“太监”是因为不知什么原因,本该高官进爵的他却返回家乡,整天养着一对猫,也不娶妻生子,不去工作却吃香喝辣的活似神仙,时间久了别人就认为他是“太监”。虽然有人背地里喊他“太监”,他却仍然是全村最受尊敬的人。

在__时期,面对他的身世,毫无意外成了红卫兵争相批斗的对象,故事的高潮就是红卫兵要扒开看他腹部那让人捉摸不透到底写的是什么字的刺青。也正因为这个刺青,改变了上校一生的命运。那是他这一辈子都不愿提起也是最想抹去的黑暗记忆,对于他而言这是屈辱是伤害,这个一身正气在战场不惧死亡的他却栽在了他腹部的这几个字上面。

最后,上校疯了,而且这一辈子都没有再清醒过来。而且到了故事的最后小说也没有说上面到底刻的什么字,到了晚年,再见到“我”时,却主动想要给我看。对同一件事态度前后的变化,不禁令人唏嘘心酸。其实对于我来说到底是几个字到底是什么字已经不重要了,同时我是欣慰的,与自己和解,回归最初的样子才是他想要的最好的样子吧。上校最终在电灯、油灯、烛光的交相辉映下,安静的死去,这生命的温暖和寒冷交织着,归于最深的黑夜里。

故事里有很多很多人物:懵懂的我、明白了一世却到最后做了糊涂事的爷爷、看着糊涂却活的比谁都通透的老保长、木讷而又倔强忠于朋友的父亲、精于算计善于发现人致命弱点的小瞎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整个小说更加的有血有肉。上校传奇跌宕的一生,也通过周围人对上校的态度和个人的命运,让我看到了人生百态和人性的善恶。上校的故事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但是一个个小人物都能在我们身边看到他们的影子。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4

抛得开的人有幸福,抛不开的人没有。有云:放得下,就可以立地成佛。可是世上有多少人放得下的?放不下,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抛开或放下,其实,全在自己。外来的压力,在一个有决心的人来说,是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难道真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在实际上制裁追求爱情的男女?可以说没有了,就算有,也不过是所谓“舆论”的“道德观”而已,但那是可以全然不加理会,也拿人无可奈何的。

然而,为什么还有放不下,抛不开的情形呢?那全然是在自己,自己不想放下,不想抛开,旁人有什么办法?想帮忙也帮不上,就像想阻拦也阻拦不来一样。所以,不必责怪任何人,责怪自己好了,自己想怎样做就可以怎么做的,偏偏不去做,那怪得谁来?真正的阻碍,是在自己的心底深处!

有人说,每一人,都用自己的思想,筑成一个囚笼,把自己囚禁起来,但是却又拚命想脱出这个囚笼,这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事。

怎么决定?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阻你!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5

人生如云,历经漂泊不定的旅行,终成甘露滋润世间万物。

人生,总会有许多无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过了,才知道甜蜜;痛过了,才懂得坚强;傻过了,才会成长。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年轻的民办教师高加林在那年的农历六月初十被三星顶替,没有了工作的他也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活。没过多久又遇到刘巧珍,他爱上了巧珍,巧珍也爱他,同时也知道马栓爱着巧珍。本以为生活就以此定型。漫长的农村生活就像漫长的夜,美丽的憧憬和幻想,常使他短暂的忘记了疲劳和不愉快。之后高加林靠马占胜的帮助成为国家正式工人;虽然说再次来到县城工作但依旧认真而出色的完成上级给的任务。同时又遇到已有男朋友的黄亚萍,于是又爱上黄亚萍和巧珍分手。可生活事事不如人意,黄亚萍男朋友克南的妈妈知道后大火,并查出高加林的工作走“后门”得来的,于是让高加林失去了工作。最后巧珍也与她不爱的马栓结了婚,黄亚萍与父母去了南京工作;他再次回到了农村。

读了《人生》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我敬佩高加林对生活的坚毅,敬佩他那坚持不懈敢爱敢恨的精神。读懂了人生就像浪潮时涨时落,无法预知的道理。

在成功的道路上,激情是需要的,志向是可贵的,但更重要的是那毫无情趣的近乎平常的坚守的毅力和勇气,不管前方有多少险滩暗礁荆棘,你只要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生活中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选择,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怎样面对。

征服困难,就是荣耀。困难是一块顽石,对于弱者它就是绊脚石,对于强者它是块垫脚石。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6

人生,是不可预测的。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在曲折中向前延伸。没有“曲”的积累,“直”永远是危险的。

生活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就象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和缓和,有时又是那么曲折和汹涌。

路遥在《人生》中,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体现着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人生,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这无关对与错,而仅仅在于你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的后果。

高加林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青年人有信念、敢于追求,但也有自身的弱点。甚至有些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连基本的做人原则都出卖了。人生都会走弯路,跌倒了,但你要敢于爬起来,因为人生的路还要继续。

虽然高加林最终还是回到了高家村,但只要他梦想不熄灭,以往的经历就会成为他最宝贵的财富。因为痛苦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7

看过《风声》,看过《解密》,才知道都是麦家的作品。在直播间抢购的一本书,风格绝对不似之前的谍战,就当做一个故事读。

偏远的村子里,有一个上校,古怪的很,不干活居然也生活的很好,有一套金子做的手术套装,谁家有事都会去找他商量,但是传言很多,好多人背后偷偷叫他“太监”。上校似乎并不在乎什么,只在乎他养的两只猫,而整个村子里,只有父亲与上校关系最好。可是,红卫兵的时代,打破了这样的平静。上校疯了,爷爷因为告发被村子排挤上吊自杀了,而“我”的家,也散了,父亲为了让我们活下去,都偷偷送到别的地方生活。但是命运没有给大家圆满的生活,二哥二嫂,母亲,父亲相继去世,最后上校也在他后半生智力仅为七八岁的儿童的生活中安详去世了,陪伴他的还有一直照顾他的林阿姨。

书中经常提到“报纸上说”,读到最后才明白,那是源于书中“我”在国外艰苦生活的经历,被人欺负的时候,认识了前妻,她就用报纸上面画了一句话安慰我,从此,那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每个人的大脑容量能记住多少,人的一生那么长,到最后我们会记住什么呢。而每一段记忆都是我们选择的路。上校的人生跌宕起伏,如果在小说里,那的确是精彩的人生。而如果这些事真实的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时,我觉得那是悲剧。上校的生活,他选择记忆了什么,或者说,他不得不记住什么。记住的那些他承受了太多,被人误解,被人辱骂,但是就是不能让人揭开他曾经的耻辱。最后的疯癫是对他一种解脱,上天让他不记得了,才是救赎。痛苦的源泉是揭开回忆,不是不想忘,是越想忘记越是记得牢固。谁都想把痛苦的记忆挖去,但是它们却像绵延的根,驻扎在了我们细胞的每个角落,但凡触及一点类似的东西,那回忆如同海啸,侵袭整个思绪。

“生活是部压榨机,把人榨成了渣子,但人本身是压榨机中的头号零件。”小瞎子是个无赖,借着红卫兵开始作威作福,审讯上校,编造谣言,挑拨离间。他的人生开始的确挺惨的,但是,压榨别人可能是他认为或许补偿的一种方式。大家的悲剧,或许不完全是他造成的,但却是他引起的。活着难吗?真的挺难的,虽然我还没到下有小的地步,但是也有中年危机的压力。从出生开始,我们的生命曲线是上升的,但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的曲线就到达了顶点,开始向下走。曾经我们对生活充满向往,但是生活却无情的压榨我们,我们用尽力量去热爱生活,却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不是我们付出多少,生活一定会回报多少。最终,我们向生活低头,麻木的任生活在我们身上肆意划下伤痕,同时,也压榨别人来获取平衡,最后,不知道是生活压榨了自己,还是我们相残压榨了彼此。

“生活是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兴高采烈地活着。”上校被抓起来后进行审讯,各种侮辱和传言屡屡不断,逼疯了他,但是林阿姨照顾他,虽然智力不高了,但是人却精神富足,甚至成了养蚕能手。小瞎子被上校割断了舌头,手筋脚筋,依旧活着,后来甚至学会了上网,甚至有人迷恋他。“我”被迫离开家乡,到国外求生,机缘巧合遇到了前妻,开了自己的店,后来又遇车祸,怀孕的前妻和孩子一起离开了。虽然过了几年捡垃圾的生活,但是又遇到现在的妻子,慢慢开起了公司。生活不停的让我们遇到劫难,还好,我们用自己那仅存的坚持熬了过去,即使当时很难很难,还好,抱着一点点的希望,我们走到人生尽头。不一定是兴高采烈地,但最起码,活着。

我不知道对于生活不抱有更好的期望,继续活着如同行尸走肉是否正确,但是人生下来就背负了责任,选择死亡也许真的可以一了百了,但是对于别人,我们有亏欠。只有活着,才能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弥补过错;只有活着,才能遇见。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8

做人应喜,还是应悲?首先关于“人”,先人们就有不同的说法。荀子说人性本恶,贵是以礼制恶;孟子说人性本善,礼是人本性的延伸。圣人就连“人”也未曾弄清楚,那普通人“做人”岂不更加迷糊。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古人又有三大不幸事: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做人可谓是悲喜交加,万般无奈。

做人可谓真是难,做人最高境界只会是“圣人”,做人做不到神。人生中究竟什么是最美好的事呢?我一直向往于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高贵而宁静的国度里,夕阳西下时美好和煦的无际田野上,旁边是更加美好的人儿,再加上合适轻柔的抒情音乐,那样便拥有着一副安适惬意的心情,这样该是多么美好的意境呀!人生所有美好的事都只在那一刻,那真真是令我只在乎曾经拥有,何必要它天长地久呢!

我们也可能只是一辈子都被这凡尘俗世所累,一辈子都处在一种生命状态中。聪明的人从来活的丰富多彩,他们从来不会被限制在某一种状况下,总是在寻求突破。在人生中,爱旅游的人和爱尝试多种职业的人往往是那些最懂得如何享受人生的人。

更何况万事皆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事物一成不变。喜事,悲事,皆是事。只是个人对于事物的心态不一样罢了,或因人而异,或因物而异。只是圣人从来镇静,常人向来不安。无人不爱喜事,无人不恨悲事,这只不过是人类最普通的情感罢了。因喜事到来,而富有情感,激情四溢,不同凡响。这是令人最开心的一件事了。激情被带动起来,而开放自己,毫无拘束,真令人好不快哉。一切皆被燃烧,无所避免,充斥着内心的没有不快,只有喜悦。之所共得,希望非是人体激素之共同作用。为自己心之所发,无拘无束。

快乐本不需任何理由,只为心中那股无名之“火”,炽烈激昂地迸发着。挥动双手,舞起双脚,借舞蹈音乐迸发着自己。感怀人生,我们的心态由此变的不同寻常。没有污秽,或推迟了它的来临,心儿得到片刻的洁净,却也很久着滋养着心灵。只有这样的心态才令人变的不寻常,不是俗物。

若懂得悲伤,这样人便变得丰富起来了。因为悲伤,所以懂得珍惜。人生本是喜忧参半。做人应喜,也应悲。做人有喜,也有悲。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9

昨晚看完了平凡的世界,今天看了人生,路遥先生的书都是悲剧,可能是悲剧更能引人深思吧,喜剧都是一笑而过,但是人生不总是喜怒参半,蔡康永老师说过,开心和难过不是生活,平和才是生活最好的情绪。

说回这本书,很短的一篇小说,男主角高加林本来是农村的教室,被别人走后门挤成农民之后,每天郁郁不得志,总惦记着自己在当时可以说是光鲜亮丽的教室工作,对务农赶集这种农民生活嗤之以鼻,却在期间收获了巧珍这个单纯善良,用情至深的纯真感情。不久其叔父从军归来在地方当官,叔父的手下人自以为是的帮高加林安排了县上记者的体面工作,加上高加林本来外形不错,会打篮球,也有墨水,在县上都成为了明星,和以前高中的旧相好亚萍重新相遇,亚萍不比巧珍,是城里孩子,见多识广,谈吐高端,于是高加林决定抛弃巧珍和已有男友的亚萍走到一起,巧珍在伤心欲绝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一个老好人。后来高加林走后门被曝光失去了工作,和亚萍分手,回到了乡里,巧珍还是为着他好,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不知道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不敢妄自猜测,也觉得对读者来说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点值得思考的

首先是站在高加林的角度,他在失去一切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巧珍,那如果他没有被举报走后门了,他会哪天醒悟吗?我觉得应该不会。当他失去一切,他觉得自己又是个农民了,巧珍的好才被无限放大,占据他所有的心,如果他和亚萍去了大城市,他级别越来越高,他就会觉得自己当初和不识字的巧珍分手是正确的,哪怕巧珍多么爱她,可是他们没有共同话题啊,巧珍不会和他聊国际冲突能源危机啊,这时候如果再出现一个人,比亚萍还见多识广,谈吐高端,讲的都是火星移民,飞船动力,他是不是又会变心?那爱情究竟是什么?难道换一个环境就要换一个能聊的来的伴侣,你进步快了伴侣没跟上就要换一个?那人一辈子如果不断进步,不断迁徙,得换多少伴侣?人生有太多问题没有答案了,哪怕没有答案生活也会继续,你的答案也会被时间所翻译。

巧珍,好姑娘,嫁给了不爱的老好人,也许结婚生子有一天终会被感动,就像润叶一样;和高加林在一起也许有一天人老珠黄就会被厌弃,加林在我眼中还是比较好高骛远的,你说哪一种好?都不好!有更好的吗?没有,哪有那么多选择啊人生!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说了,路遥先生写的书很现实,也许我过几年再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哪怕到时候的体会不一定是对的,人生真的没有绝对的对错,有些东西,你今天觉得是对的,明年的今天可能又不对,难怪诗人要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了。

我们总是想寻找人生的标准答案,总是希望有人可以告诉我们标准答案,可是人生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果有,只能时间来告诉你了。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10

偶然间,翻开路遥的《人生》,被一行行淳朴的文字所吸引。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从主人公高加林的一生经历,我看到了他的跌宕起伏与无奈。从教师到农民角色的转换,使他难以面对现实,痛不欲生,而在这期间,她却收获了一份最纯真而美好的爱情,陪伴他度过最低谷的时期。而没过多久,这个农民走进了城市,由于信念的不坚定,使他放弃了单纯善良的农村姑娘,选择了高中同学黄亚平。谁又能想到,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使他重返农村。他的一生,在得到中失去,在失去后得到而又失去,正如小说中路遥所说:“生活啊,有时候让梦想变成现实,有时候又让现实变成梦想。”

什么是人生呢?我认为人生就是在你这一生中面对的种种选择,以及作出选择之后,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所承担的后果,选择或对或错,后果或成功或失败,但这都无可厚非,因为都是自己的选择,也正是在种种选择中,才有了感悟人生,收获经验的机会。

谁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知足,方能长乐。愿我们在作出选择时能不忘初心、满怀理性与道德。也希望在多年之后回望自己的人生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愿老去之后,有一个嘴角上扬的青春。

关于人生的随笔篇11

第一章,将人生划分为三个部分,(1)人的自身;(2)人所能控制的财产;(3)人所展示于外的形象,也即他人的看法。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在于第一点,人自身内在的素质。拥有不同内在素质的人看待对于同一客观事物的角度与内涵就不同,由此人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主观意识。

第二章,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是无聊和痛苦。痛苦是由于外在的匮乏所造成的;无聊是由于内在的空虚所造成的,因此无聊也一般是生活富裕、安定的人所面临的,因为他们不需要被生活匮乏所苦恼,但内在素质不丰富的人容易感到无聊,从而需要寻求外部刺激来排解无聊。人之一生都在追求闲暇时刻,只有在闲暇之时能够享受到自我意识与自由,而除闲暇之外,人的一生都在忙碌与劳作中度过,所以不要为了挣钱而放弃了闲暇,这是本末倒置。产生快乐的有三种生理能力,(1)满足机体带来产生的快乐,比如吃饱、休息;(2)发挥肌肉力量带来的快乐,比如运动;(3)施展感觉方面带来的快乐,包括阅读、观察、写作、学习、冥想等。而第三层次由感觉带来的快乐是最幸福与长久的。

第三章,不要挥霍财产,学会储备财产,保护财产。

第四章,对幸福至关重要的是平和心境与独立自主,要减低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度,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看法和意见的奴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只有在他们的看法影响到他们对待我们的行为的时候,才会对我们产生直接影响。因为人是生活在群体社会之中,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合作,而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决定了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从而决定了他们是否会与我们展开合作。由此,在前述这个角度上,看重他人的看法本质上仍是从自我出发。所以,如果因为过分奴性地看重他人的看法,而放弃了自我则本末倒置。(我们喜爱比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为人们的敬重给我们的好处。)

第五章,(1)对待自己的态度,学会独处,享受独处,每一天都是独立的一生;勤于反省;知足常乐,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人生的幸福在于没有痛苦,而不是获得享乐的机会;另外,不要追求太多、计划太多,事事常处于变化之中,并且想法也随着环境在改变,也就是说我们未雨绸缪的计划也许到未来并不会用上,而我们为此付出的损失可能过大。(2)对待他人的态度,人的性格无法改变,学会容忍;对待朋友,不要太多迁就与热情,要保持一定的傲气与疏忽,与人交往的优势在于在任何方面都不需要对方,并且让他认识到这一点;注意到他人的缺点是认识我们自身不足的机会;与人交谈时,要学会沉默,不要诉说太多自己的东西,否则容易成为他人手中的利剑。(3)对待命运的态度,精明、时运和力量是人生中重要的因素,而运气是至关重要的;对人生不要太过执念,一切事物都存在不确定性,任何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理由,只有转化变化才是永恒的;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不要透支时间否则会尝到恶果;人之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痛苦与困难,对于人际关系中的琐碎烦恼,学会放宽心,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当做锻炼的机会,并且对不幸的事物要有预判与防范,以减少不幸带来的损失与痛苦。

第六章,童年时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是在意欲的驱动下去行事,所以儿童看待客观事物总是十分专注,心无旁骛;教育儿童,要让他们通过直观体验去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直接告知其概念,并且要尽可能在小范围内给予他们准确清晰的认知,以此不断地拓宽,而避免以后需要纠正重新认知的过程。但与对青年人,更多是在意欲驱动下,所以追求与欲望也更多。而到了老年时期,认清了人生的幸福不过在于减少痛苦,而不是寻求欢愉,也更能拥有闲适与平静的心态。因为对于青年人来说未来是漫长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未来则是死亡。

1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