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可以增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小编给大家分享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参考,方便大家参考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怎么写。
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篇1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对安娜这个形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我觉得对她应该既有赞美又有批判,因为她是一个性格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读完这本书,一种苍凉感不觉涌向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_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是幸福的,因为上帝给了她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以及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每个人对幸福却有着不一样的&39;定义。安娜感到自己是不幸福的,她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她好,可这些“好”只不过是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那种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涸。
火车站上的相遇,让她已死的心重新点燃。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与热流的相涌,冲破了她的堤防,让她陷入了爱的泥潭,不能自拔。可是他们的爱情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既违反了婚姻制度,又失去了母亲的职责,最可怕的是他们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也不回的拥有了爱情,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悲悯,安娜自杀了,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生活到与伏伦斯基的相遇,拥有了他们的爱情,而这个爱情却带走了她的一切,包括她的生命。她诚实,勇敢,有人格尊严,她拥有了爱情后,却不能容忍自己原来“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勇敢地向丈夫决裂。她曾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中,她追求真正的生活。
安娜的一生是美丽的,她的一生都保守了这种美丽,虽然流言蜚语践踏了她的人格,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力量改变她内心的持守,她只是很真的做着自己,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的个性,她的勇敢,使她就像一个天使,只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不允许。现实很残酷,真诚的人们往往活的很辛苦,她的悲剧也说明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必须遵守它的原则去生活,否则安娜的悲剧将会重现,我们也看到,世上的爱情本就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但在爱情面前,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真心爱过。
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篇2
看过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然后就看书啦。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可是我我依然很喜爱她,因为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虽然她有时所作所为让人不理解,我欣赏她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她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着,有着快乐也很辛苦。
现实生活中,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纵使爱情一直存在,没有保障的爱情让人恐慌让人累。我欣赏安娜的勇气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纯粹,我喜欢她的真。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去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认识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好像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面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因为“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诚实…”我爱安娜,她是一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当她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喜欢欣赏她。
可惜可爱的安娜还是自杀了。因为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安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她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如果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咽下风流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如果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如果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安娜的一生是美丽的,她的一生都保守了这种美丽。虽然流言蜚语践踏了她的人格,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力量改变了安娜内心的持守。她只是很真的做着自己,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没有错,喜欢她的个性,敬仰她的勇敢,她就像个天使,只是那个环境那个时代不允许。现实是残酷的,真诚的人们却活的很辛苦。无奈,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压抑着自己过活,披着人皮在人群中穿行,我们很无可奈何的。我们的真被残酷现实压抑着。安娜只是我们的崇拜者,她的悲剧说明了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必须遵循它的原则去生活,否则安娜的悲剧照样会重现。
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篇3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毫无疑问,安娜很漂亮,满活力和活力,热心又善良。一出场的女神气质无疑虏获了所有人的好感。她漂亮,所以在社交场合独领风骚;她诱人,所以弗龙斯基对她一见倾心。可是她不够聪明,聪明的女人能够像穿花蝴蝶一般游刃有余,安娜卡列尼娜却随着她的感情心意去走。世上最不幸的事情就是一个不聪明的女人还那么贪心。
确实,安娜卡列尼娜是个贪心的女人。安娜迷恋弗龙斯基,于是不理会世俗舆论和他同居、出国;她又舍不得她的儿子廖秋沙,所以死活不肯离婚;她不愿离开以往令她变成众人焦点的社交圈,她一边像祥林嫂一样乞求朋友亲人的理解和宽恕,一边像个放荡的女人一样以自我的魅力勾引每一个来访的男人,包括基季的丈夫列文。她渴望把她想要的一切都抓在手中,一样都不能放,却不明白质量守恒的道理,没有人能够享尽一切好处,安娜不是千手观音。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空虚寂寞冷的俄国上层阶级贵族妇女,离开上层社会的社交和吹捧就无法存活,她收养了一个农家女孩,像个小宠物一样置放在自我身边,却不愿意给自我的亲生女儿些许关心,在乡村建学校对她而言更是无稽之谈。她高高在上也凄凄惨惨戚戚,因为失去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安娜几乎是病态地抓住自我想要的,憎恶自我不想要的。大概是中国传统的那种“一夜夫妻百夜恩”的说法的影响,我不觉得她的丈夫做错了什么,让她一向骂他是个恶魔,卡列宁即使痛苦,也不曾把妻子极尽贬低。那种典型的隐忍与安娜无节制的索求构成强烈比较。可是也是,一个女人,一个年轻好动,魅力四射的女人,是永远不可能安于现状的。她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太美了。当美本身就是一种错的时候,这种美必然要走向毁灭。
安娜自杀了,意料之中,只是我没想到她离开的理由是这样可笑,因为她总怀疑弗龙斯基要出轨,当弗龙斯基要回去看他的母亲,星期一才能回乡下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她是个把感情完全依附在别人身上的女人,对弗龙斯基寸步不能离,当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安娜在走向弗龙斯基的过程中不断在失去她所想要的、她所拥有过的东西,弗龙斯基是她最终一根救命的稻草了。如果失去他,她真的就一无所有。
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一书还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提醒了当代女性应当具备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永远不要把自我的感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盲目的把感情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理性处理自我的感情,毕竟人生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为了感情就寻死觅活的实属不值。
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篇4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花了两小时把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体上来说,电影拍得不错,就是节奏快了点儿,以两小时来概括安娜的一生显得如此仓促,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能够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个性。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纷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表达到位的话,电影显得有点空洞苍白无力了。然而,电影也足以把整个小说人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因为抓住了精华所在。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爱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爱他就应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己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电影我才发觉生活中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子,为人处事存在他们的痕迹,我只希望不要有人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快快乐乐活在当下不是更好吗?
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篇5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读书课上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事情,让人看得很很难受,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篇6
一直很喜欢《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
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39;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
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悟篇7
重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弥补了一个大遗憾。说是重读,实际上是新读。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上中学期间,是初中还是高中已经想不起来了。那个年龄、那个年代读这本书,至多了解个故事梗概,留下的唯一印象是安娜非常可怜,卡列宁非常令人讨厌,其余的统统忘光了(也可能当时就没有理解)。
有朋友对我说,很期待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写出的读后感。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面对伟大的托尔斯泰,我写不出读后感。但是读完厚厚的、80多万字的(上下两部)《安娜》后,还是想写点什么。
读《安娜》的过程中,我完全被人物命运吸引住了。托尔斯泰写人物写到了人的灵魂深处。他似乎完全没有用什么写作技巧,就是忠实地记录了书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忠实地表达了这些人物的内心独白。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人物就是这样生活的,内心里就是这样想的,甚至这些人物的下一步会有做什么样的事、会说什么样的话,都可以估摸个大概。然而,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生活都不同的,因此,下一刻、下一步、明天、后天……,在这些人物身上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又是难以预料的。越是难以预料,你就越想知道,于是,一页又一页地读下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许多个夜晚就是在读《安娜》中度过的。
读《安娜》的时候,托尔斯泰是不存在的;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托尔斯泰就出现了。这有点像看时装模特表演:模特在T台上不停地走动、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展示结束后,模特不见了,服装设计师出来了,同大家见面。“原来这些漂亮的时装都是他设计的啊!”,对,就是这样的感觉。
《安娜》给我的感受是什么?说不清楚。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吉娣、奥勃朗斯基、陶丽、柯兹尼雪夫……,这些人物和我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关系,我为什么会被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伟大作家写出的伟大作品,深刻地写出了人性。就《安娜》来说,我感觉,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就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光明的追求上,体现在对俄罗斯民族的忧患上,体现在对复杂的人性的探究上,而且这些探究是那样地真实、生动、准确,那样地符合逻辑。
安娜的美丽、高贵、高雅、生动、生机勃勃,与卡列宁的刻板、冷静、理智、毫无情趣、没有感情温度、一心只想着向上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面上看起来安娜生活优裕、风光无限,实际上安娜是生活在令她窒息的家庭氛围中。窒息的人总想透透气,于是,当她遇到端正俊美、英姿勃发、体格强壮、雅致洒脱并且是单身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时,顿生好感。伏伦斯基在见到安娜的那一瞬间,即刻就被安娜的风度、气质、魅力迷住了——绝不仅仅是美貌。托尔斯泰是这样描写的:
伏伦斯基跟着列车员登上车厢,在入口处站住了,给一位下车的太太让路。伏伦斯基凭他丰富的社交经验,一眼就从这位太太的外表看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道歉了一声,正要走进车厢,忽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经过他身边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他转过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过头来。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接着又立刻转向走近来的人群,仿佛在找寻什么人。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种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伏伦斯基就爱上了安娜,美貌、风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伏伦斯基在那“一眼”中读懂了安娜。伏伦斯基反悔了和单纯可爱的吉娣订婚的约定,开始疯狂追求安娜。“窒息”中的安娜抗拒不了这来势凶猛的爱情,她接受了伏伦斯基的爱情。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安娜再也不肯回到令她窒息的环境里。于是,她不惜抛弃家庭和儿子,同伏伦斯基出走。这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无异于是个“壮举”,这个壮举令有的人肃然起敬,令有的人异常愤怒,但公开表现出来的却都是敬而远之。这一切,对安娜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她是因爱情而离家出走的,聪慧过人的安娜当然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面对“窒息”和“新鲜空气”,安娜选择了后者。出走后的安娜,爱情就成为她生活乃至生命的全部支柱。在我看来,伏伦斯基也是深爱安娜的,原本从没想过要成家的他(包括和吉娣谈情说爱时也没想过),原本年轻有为、升迁在即的他、原本无比享受单身生活的他,为了安娜,放弃了这一切。走到这一步,度过了最初的幸福“蜜月”(两人不是夫妻关系)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特性、不同天性就出现了矛盾。女人放弃一切就是为了爱情,得到了爱情,女人就心满意足了;为了爱情放弃一切,这一点男人也可以做到,但爱情往往不是男人生活的全部。伏伦斯基拥有了安娜,感到幸福无比。但享受爱情甜蜜的同时,他却丢不下社交圈、丢不下朋友圈。这对于伏伦斯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但对于安娜来说,就等于生命的支柱晃动了,不稳固了。安娜为自己的痛苦犹豫过、自责过、斗争过,但犹豫、自责、斗争之后,还是不能容许这根支柱有丝毫的晃动。当两个人的矛盾发展到公开,继而是冷淡、冷漠的时候,对安娜来说,也就是这根支柱被抽走的时候。没有了支柱,安娜的精神大厦岂有不坍塌之理?
我也曾设想过,安娜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是如何?但想来想去,低三下四地留住伏伦斯基,那就不是安娜了,另找新欢,那也不是安娜了,回到卡列宁身边,那更不是安娜了。
对我的这个设想或者说疑问,翻译家草婴在导读里说了一段话,足可以验证我的分析是正确的: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给安娜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有人责怪他对女主人公处理得太残酷。对这个问题作者解答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他对一位朋友说:‘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说来,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我本意的事来: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托尔斯泰说这话首先是表明他的创作信条:严格遵守现实主义方法,忠实表现生活的逻辑;同时也说明他对安娜的态度。(《译者导读》,草婴)
读《安娜》,我有一个发现:在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中,凡是痛苦、焦虑、不安的人都是向善的、有着美好心灵、对生活、对人抱着真诚的态度的。安娜、列文、吉娣,甚至包括陶丽莫不如此。(本来伏伦斯基也应该算在内,他真心爱安娜,从未动摇过,但就是他的疏忽和大意导致了安娜的卧轨而死,我不能原谅他)
列文是我最喜欢的男主人公。他善良的心地,诚实的品格,他敏感、内向的心理特点,他勤奋勤劳的生活态度,我都非常喜欢。他为找不到“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答案而痛苦万分,甚至想到过自杀。他是地主,但农民都不怕他;他愿意把土地收益与农民分成,以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产量,农民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这是列文的理想,他甚至想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国、全世界;他憧憬过用这样的模式会使俄罗斯农业迅速壮大起来,并为此著书立说。但在现实中却屡屡受挫,贵族们笑话他,农民们不相信他,书稿得不到重视。于是,他深陷痛苦之中。吉娣的爱情和儿子的降生都给列文的生活增添了幸福,但这些幸福依然不能解决他的痛苦。直到小说的结尾,列文似乎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信仰,才逐渐让自己平静下来。
据说在列文身上有托尔斯泰的影子。不管有没有,这个人物我都喜欢。
列文与上流社会的人格格不入,喜欢呆在自己农村的家中。他喜欢田野,热爱劳动。托尔斯泰用了大量的篇幅、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列文的家乡,实际上也是描绘了俄罗斯广袤的农村。几十年前读到这些内容都是一带而过的,现在就不同了。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我甚至闻到了干草的味道,听到了牲口的叫声。
作家阿来(《尘埃落定》作者)说:“如果没有把托尔斯泰(还有福克纳)看完会遗憾。”看来还要重读当年读不下去的《战争与和平》,重温《复活》的故事,然后再读读托翁的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