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怎么写出优秀的人生的经典读后感?这里给大家分享人生的经典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1

人生海海,谁主浮沉?

麦家的这本书让我一直以为是他的自传,直到叩问度娘才死了这条心。想来也是,什么人才能拥有上尉一样的人生呢?经历战乱而独善起身;多朝更替而名声泰然;偏居一偶却众望所归。

再讲故事,已然没多大意思了。这是小说,任何复述都是对原文的赘述。格物致知,能悟出多少,正确与否尚且不明,这只是个人见解。

我看到人的深深局限性,像是上吊的绳子,勒死人的脖子,动弹不得。爷爷一代乡绅,英明聪慧,却被名声勒住喉咙。为了还儿子“鸡贼”的清白,不惜出卖好人,惨淡收场。爸爸重情重义,又为情所伤。因为内疚,草木皆兵,被折磨半个世纪。上尉一位名医,悬壶济世。却为猫所困,处处被人拿捏。

稻盛和夫曾说了一句很有哲思的话:人生的意义,大致就是让你的心志在自己死去时,要比出生时更加完善。简而言之,人生海海,世人浮沉,不过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心志,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性罢了。

就如柴静说的:一代代人都是相似的存在。世到如今,依旧有人歧视同性恋,依旧有人视牲畜性命大于人命,依旧有人忙于名利,受不得脸上半点污渍。我们人类,依旧在大海漂泊,进化的彼岸远在天边。

时代由一个个人构成,人生海海,人是水,构成了海,但人作为水,却控制不了海。如果人性具有劣根性,那么时代也还在轮回。战争从未熄火,党派争执从未停止,阶级压迫从未放缓……我已经不看新闻了,世事让我厌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人有人的局限,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我眼拙,看不出这个世界是在螺旋式上升,还是圆圈似的往返。就像是学校长跑,一圈又一圈,跑到力竭,跑到气喘,跑到扑倒。一圈圈都是相同的风景,梵天一梦,今夕何年。

人生海海,但总有一天也会海枯石烂。在单调贫乏的生活,我们的跑道越来越小,已然没有机缘去突破自身局限性。麦家,你是拓荒者,你的海很大,但我只有一片湖而已。湖很浅,很小,很安宁,也很无趣。

我羡慕你海的波涛汹涌,你垂涎我湖的波涛荡漾,我们之间,有一栋围墙,无论在那边都不会满足。这大概就是人进化的动力吧,也是一个个大写的圆圈。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2

在这次暑假期间,我读了路遥的一本名为《人生》的书,令我感受颇深。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是一位虽有一身才华但无用武之地的人,本过着平凡安逸的生活却被他人所打搅。这怎会不令人惋惜,不心痛呢?在他人生最低落的时候,一位善良的女孩——巧珍走进了他的世界,并给他原本暗淡无光的生活带来了一束光,让他捡回来了失去的那份信心。

两人本会携手平平淡淡的走完这一生,但偏偏老天又给了高加林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野心本就大的他怎么会放过?于是,凭借着记者这一职位,他总算是混出了头。可自命清高,爱慕虚荣的他,却为了与自己尊贵的身份相称抛弃了那位陪他走出低谷重振旗鼓的女孩,转而去选择了一位在他眼里饱读诗书的黄亚萍。他靠着这段关系攀上了更高的地位。可惜了,老天又怎会让这样有着肮脏思想的人幸福美满?他那与黄亚萍靠着利益而维持的爱情又怎会长久?最终高加林靠关系的事情败露,不得不重回以前那个小小的村落,没有了钱和权的他理所当然的被黄亚萍所抛弃,回到了那个小小的村落后他去找回巧珍,可物是人非,巧珍早已成为别人的新娘。一切都是高加林咎由自取罢了。

读罢全文,我不禁感叹:世界上有太多的如同‘高加林’一般的人,当你选择了某件你认为更有利更美好的事物的同时,必定会丢下那些原有的可能真正适合你的事物。当然,如果你追求的那些美好事物是真正属于你的那必然是最好的,可若是你的选择没能让你走上你想要的那条路时,回过头你会发现,最初所拥有的便是那些羡煞旁人的,所适合自己的啊,可那些早已被你丢弃,又怎么有资格去后悔呢?

反过来看巧珍,她是一位受条件限制读书较少的农村女孩。她淳朴自然,善良的心地如同一片清澄明亮的湖水。少年时期的她就对高加林有了爱慕之心,本以为毫无色彩的她这辈子都不会和他有任何的关系,但在高加林处于低谷时照顾他的巧珍,第一次有了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巧珍用他她最深沉的爱陪着高加林走出低谷。就算最后她被抛弃了,对他也没有任何的怨言,而是及时的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时的她,依旧是善良而令人惋惜的。

最后,无论是“高加林”也好,“巧珍”也罢,人生总要面对大大小小的选择,在做出这些选择前,总归还是要好好地衡量选择后的舍与得。无论选择的结果如何,不违背自己的初心,不会让自己后悔就好。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3

第一章,将人生划分为三个部分,(1)人的自身;(2)人所能控制的财产;(3)人所展示于外的形象,也即他人的看法。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在于第一点,人自身内在的素质。拥有不同内在素质的人看待对于同一客观事物的角度与内涵就不同,由此人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主观意识。

第二章,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是无聊和痛苦。痛苦是由于外在的匮乏所造成的;无聊是由于内在的空虚所造成的,因此无聊也一般是生活富裕、安定的人所面临的,因为他们不需要被生活匮乏所苦恼,但内在素质不丰富的人容易感到无聊,从而需要寻求外部刺激来排解无聊。人之一生都在追求闲暇时刻,只有在闲暇之时能够享受到自我意识与自由,而除闲暇之外,人的一生都在忙碌与劳作中度过,所以不要为了挣钱而放弃了闲暇,这是本末倒置。产生快乐的有三种生理能力,(1)满足机体带来产生的快乐,比如吃饱、休息;(2)发挥肌肉力量带来的快乐,比如运动;(3)施展感觉方面带来的快乐,包括阅读、观察、写作、学习、冥想等。而第三层次由感觉带来的快乐是最幸福与长久的。

第三章,不要挥霍财产,学会储备财产,保护财产。

第四章,对幸福至关重要的是平和心境与独立自主,要减低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度,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看法和意见的奴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只有在他们的看法影响到他们对待我们的行为的时候,才会对我们产生直接影响。因为人是生活在群体社会之中,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合作,而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决定了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从而决定了他们是否会与我们展开合作。由此,在前述这个角度上,看重他人的看法本质上仍是从自我出发。所以,如果因为过分奴性地看重他人的看法,而放弃了自我则本末倒置。(我们喜爱比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为人们的敬重给我们的好处。)

第五章,(1)对待自己的态度,学会独处,享受独处,每一天都是独立的一生;勤于反省;知足常乐,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人生的幸福在于没有痛苦,而不是获得享乐的机会;另外,不要追求太多、计划太多,事事常处于变化之中,并且想法也随着环境在改变,也就是说我们未雨绸缪的计划也许到未来并不会用上,而我们为此付出的损失可能过大。(2)对待他人的态度,人的性格无法改变,学会容忍;对待朋友,不要太多迁就与热情,要保持一定的傲气与疏忽,与人交往的优势在于在任何方面都不需要对方,并且让他认识到这一点;注意到他人的缺点是认识我们自身不足的机会;与人交谈时,要学会沉默,不要诉说太多自己的东西,否则容易成为他人手中的利剑。(3)对待命运的态度,精明、时运和力量是人生中重要的因素,而运气是至关重要的;对人生不要太过执念,一切事物都存在不确定性,任何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理由,只有转化变化才是永恒的;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不要透支时间否则会尝到恶果;人之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痛苦与困难,对于人际关系中的琐碎烦恼,学会放宽心,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当做锻炼的机会,并且对不幸的事物要有预判与防范,以减少不幸带来的损失与痛苦。

第六章,童年时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是在意欲的驱动下去行事,所以儿童看待客观事物总是十分专注,心无旁骛;教育儿童,要让他们通过直观体验去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直接告知其概念,并且要尽可能在小范围内给予他们准确清晰的认知,以此不断地拓宽,而避免以后需要纠正重新认知的过程。但与对青年人,更多是在意欲驱动下,所以追求与欲望也更多。而到了老年时期,认清了人生的幸福不过在于减少痛苦,而不是寻求欢愉,也更能拥有闲适与平静的心态。因为对于青年人来说未来是漫长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未来则是死亡。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4

对幸福观的讨论是永无止境的,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它对我们的生存状态和心态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叔本华认为幸福只能寻求于自身,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难以填平的欲望之壑会阻碍人感受幸福。对财产和荣誉之类的需要是没有止境的,要满足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有许多人即使知道这一点,依然不能够摆脱对这些外物的追逐。受困于此真是个悲剧,可真正付诸行动却需要巨大的勇气,毕竟外界的压力是十分强大的,有很多痛苦不得不面对。

叔本华说:“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因此,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我不知道痛苦的本质是不是肯定的,但至少幸福快乐地生活的确不容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存的压力已经让人痛苦不堪,减少痛苦已是奢望,还奢求什么幸福快乐。但我觉得生活的痛苦是应付不完的,人总该趁着还有享受能力的时候抽点时间体验一下生活的乐趣。叔本华也认为受困于痛苦甚至为此去做未雨绸缪的努力是愚蠢的。他引用了贺拉斯的话:“为何耗损你的灵魂!它远远应付不了你定下的永恒的计划。”即使是那些“富二代”,他们也一定有自己的痛苦。生活在几乎什么都不缺的环境里,空虚和无聊想必会找上门来吧。

我想,对任何人来说,只有关注起自己灵魂的需要,幸福才会莅临。叔本华说:“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闲暇独处的时候是最能体现人的灵魂丰富程度的。“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的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对于灵魂丰富的人,闲暇是人生的精华。“只有闲暇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而那些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变成了他的包袱。”

所以,经常充实自己的灵魂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如果喜欢看书就多去图书馆,如果喜欢旅游就多出去走走看看,有空能做自己的喜欢做的事就好好享受,趁着还有能力享受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后悔。最重要的是多思考,因为读书学习都只是在灌输,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东西才能化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幸福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痛苦不幸的。”也许生活是很痛苦,但绝不能让这妨碍我们经常关注与净化自己的灵魂,否则幸福就是遥不可及的。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5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秒。

在大山里面,有一个心怀大志,一心向往城市与自由的年轻人高加林,还有一个朴实善良,脑子灵光但没上过学而略显低文化的年轻姑娘刘巧珍。他们俩身边,有一群性格各异的人,加林的母亲和父亲对他宠溺,而身边的刘之本等人对他却是冷眼无视。他有着顽强的精神却被迫仅以耕地的方式去获得地位、获得在村里的尊重、获得一个正常人的称号。高加林生活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地方,但是矛盾中又给高加林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与巧珍的相遇让他享受到了爱情,让他的心不在局限于耕地的痛苦当中,而且在向现实乞求的转角,阻止了高加林往错误的方向一直走去。巧珍代表的,是所有人都代表不了的自由和善良,她恳求高加林,让他在极其局限的情况下找到了精神的力量。他开始得到了机会,是高明楼为他走后门找到了报告员的职位,这让他开始得意忘形。高加林逐渐喜欢上了高中同学邓亚萍,二人开始相爱,但始终是沉醉在由仰慕组合成的恋爱感觉,缺乏自由和善良。没有这些的支撑,高加林的未来变得越来越迷茫,最后因人举报,一下子回到农民,重新开始了他的闯进城市之路,多了一份真实,不在向往虚假的自由。

说了那么多,造成高加林这种命运的原因有很多,一种压抑的社会环境下,一种自身精神也没有的整洁的条件下,才会使高加林失去了最后的胜利。他追求了虚假,高加林没有自己真正追求的社会目的,没有真正的爱情观。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的。自由,平等,和谐,富强,民主,文明,诚信,友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追求,这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一个农民,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他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他能够活得出色,像高加林这样的文化人,更能获得出色的生活。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我们似乎从不在意,但生活中的处处体现。我们向往着衣食无忧的未来,向往一种自己做主的生活,这就是富强民主。喜欢与人交往,行为文明,这就是文明和谐。在社会受到不平等待遇,有法律保护,这是公正法治。保护国家荣誉,坚守自己的岗位,这是爱国敬业。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要做到的就是文明和和谐,爱国和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层面就是富强民主,公正法治,自由平等,高加林处在一个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我们则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应正视这种正能量,正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引导我们,为我们的未来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处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我们将会以最大的努力努力学习,去工作,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努力实现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6

人生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对待人生?不同的我会告诉我不同的答案。

当我受到才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彷徨,我苦闷,我眼前的世界仿偟,我苦闷,我眼前的世界仿佛也陷入了悲哀。只有痛苦和悲伤……当我获得成功,我兴奋,我欣喜,我眼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时的我会告诉自己,人生充满了乐趣,应该去拼搏,去奋斗……当自私与贪欲的魔爪抓住我的时候,我懒惰,我斤斤计较,在我眼里,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活得“舒坦”。这时的我会告诉自己:“人生就是享乐,就是为自己而存在……”当我在国歌声中用目光拥抱五星红旗的时候,崇高的理想会占据我的心灵,我心潮激荡。这时,我会对自己大声说:“人生就是奉献,为了着鲜艳的红旗,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啊,人生究竟是什么?我观察,我思考。

我看到:10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不屈的民族,为了解放,百折不屈的斗争着……

人生,绝不能被自私自利,贪欲所控制,所支配!

人生,就像那个伟人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7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路遥的书《人生》。我从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在想人的一生会是什么样的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许人的一生就像一道选择题,选择不同的答案就经历不同的人生。也许人的一生会经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这本书的作者是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1992),1973年进延安大学读中文系,而且这本书还是一个电影,还对马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本书让我更加怦然心动。

主人公高加林没考上大学,用自己的努力当上民办教师,但他村的“大能人”高明楼开后门让儿子当上了教师,把高加林职业顶替了。高加林回到故乡,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当农民。过了几天才从残酷的现实中走了出来,他第一天干活就把手磨出了水泡,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样干他的活,他觉得要先苦后甜,只要把最累最苦的活干完,以后什么苦也不怕。

后来马战胜帮助高加林找到了一个记者的工作,要去乡下一个村子里,因为是夜晚,还发了大洪水,高加林不管路上有多么艰难困苦,都会克服种种困难快速前进,脚破了一直在流血,也没有感到一点点疼痛,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那么任劳任怨的种地,也做不到在夜里进行调查工作,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就会放弃,还会各种埋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高加林永不退缩的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

高中生高加林回到家乡离开故乡,他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互相纠缠,催人下泪,十分感人。

人生道路虽长,但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时,人生的道路曲折蜿蜒,有失败,有成功,有挫折,有无奈……如果走错一步,有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制定我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管路有多么艰难困苦,我们都要勇敢的面对,勇往直前。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8

  人生,好像一片海,时而波涛汹涌,叫嚣着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时而又平静死板,似乎星球毁灭也打不破它的安宁。也许有时,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暗蕴藏了凶猛的海啸;也许有时,狂暴的风雨却预示着和平的讯息

  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了,他对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高考落榜如果说是挨了一巴掌的话,那下岗无疑是一闷棍了。然而,落榜了起码还当上个民办教师,也算是生活补偿自己一个甜枣,心里不至于太绝望。况且这两年自己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刻苦学习,既赢得了学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爱戴,又给自己继续上进打下了坚实的铺垫。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偏出了这么一挡子事儿,心里能不难受么!可是生活好像永远会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于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表白终于给了这受伤的心灵一块灵异的膏药,况且这膏药的愈合作用真好,好到可以让高加林放弃曾经的理想,甘愿作一个农民。在此时,生活似乎又归到了平静,却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高加林的叔叔回乡当了领导,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走后门给加林谋了个城里记者的职位。高加林曾经的已经变灰色的梦想,又鲜活的闪在眼前了!这先抑后扬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对生活感恩戴德了,并且拼尽全力,很快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在缥缈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求空中的楼阁。加林不就是这样吗?经历一番挣扎,他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异常的圆满,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它也决不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转了一个圈子后,又回到了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最可爱的姑娘,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在生活那头操纵这一切变局?难道人,永远只能作被动的承受者?抑或物极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聪明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过分贪图,不过分软弱,终于赢得美好而长久的幸福生活。无奈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拥有了一些,便觊觎着更多。贪婪的心,就算倾尽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满。总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却不注意自己的丰满,这样,即使很富足了都不会快乐,而且往往到头来,追求的东西到不了手,连已经拥有的都保不住!

  你见过在在记忆里保持永恒美丽的昙花吗?她拥有一瞬间的精彩,而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媚的身影,却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时刻繁忙不停息,却怀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驾的力量,就不该有过分奢侈的理想和贪得无厌的心灵。拥有一些,注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舍。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人生,无非短短几十年。静心冥想,百分之几的生命赢得了快乐与精彩,百分之几的生命耗费在患得患失的恐惧中?生活是充实的感恩,还是不满的惶恐?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9

—ZXM 人生很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个,要慎重选择。

就像路遥的《人生》,高加林选择了刘巧珍,就是选择了土地;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就是选择了城市;然而最后,高加林被迫离开城市,回到农村,也正是由他这之前的选择所造成的。

所以,人呀,还是要有远见。如此,你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上面,才不至于迷茫,才不至于盲目。人生要做正向积累,不走弯路,便是捷径。

除此之外,高加林这个人,优点不少:质朴、肯吃苦、努力等。然而缺点也比较明显:离开刘巧珍,说明他不够仁义;选择黄亚萍,抛弃刘巧珍,说明他比较自私;最终选择错误,又重返农村,从头做起,说明他考虑不周。

故事并没有完结,他现在最大的资本就是青春,他才24岁,完全可以从头再来。我们现在也正值青春年少,虽然拥有者这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宝——青春,但我们也不能够随意浪费,要且行且珍惜,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去提升自己,要浪费宝贵年华。做人的话,不能够太自私,要讲仁义,要有感情。要么就不动情,动了情就要负责。否则,且不说报应不报应,但就自己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的。那么路遥的《人生》,虽然讲的是上个世纪的事情,虽然说的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织,但就我而言,借鉴意义还是很大的。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我读过之后,收获之处最大在于两点:一是要有远见,慎重选择;二是要讲仁义,要负责任。远见仁义,与君共勉!

人生的经典读后感篇10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在这个世界上,我生活了十几年了,我常常思考,人生是什么呢?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呢?读《人生》这本书,我找到想要的答案。

路遥在序中说道,“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中的高加林就是这样的典型,他高中毕业后回村教书,然而好景不长,教师职位被高明楼的儿子挤掉了,不得不回到农村种田,忍受着精神的折磨。这时深爱他的善良的刘巧珍用她那甜蜜的爱情抚慰了高加林的伤痛,就这样,两人的恋情一直持续着,直到有一天,高加林通过走后门到县城参加了工作,因为奢侈生活带来的虚荣心,他抛弃了不识字的刘巧珍却和家境富裕的高中同学黄亚萍恋爱。遭受到失恋的打击后的巧珍和一个老实的庄稼人马栓结了婚,与此同时,高加林和黄亚萍正处于一种罗曼蒂克式的热恋之中。终于,高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的事被揭发,回到了农村,他和黄亚萍的恋情也随之结束……高加林只是在花花世界逛了一圈,最终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黄土地,但是他失去了亲爱的刘巧珍,他走错了事业和个人生活的岔道口。

刘巧珍,善良的女子,她淳朴,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有一颗像金子般的心,她的善良之心让每一个人赞叹,她对爱情的执着让每一个人感动,她在失恋后的振作和坚强让每一个人敬佩……用刘巧珍的精神品质去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我想着是这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高加林的失败给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一味地追求安逸和享乐而忘了自己的真实面目是错误的,轻浮带来的后果是惨重的。走人生之路最重要的就是本分、诚实、珍惜。高加林不应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他不应该为了“体面”而辜负了巧珍,他不该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而走后门,找关系。只有本分、诚实、珍惜,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岔道口中找准方向。

还有热心善良的老光棍德顺老汉,他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感化别人,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教导别人,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德顺老汉将他的毕生都献给了黄土地,先给了他爱的人们。珍惜并奉献,感恩并回报,这也是打开人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一生的成功就在于我们在岔道口面前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向,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也要奉献。把握人生才能享受人生。

18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