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现代作家 > 郭沫若 >

郭沫若 梦与现实

时间: 淑航2 郭沫若

  梦想跟现实之间总会有一些差距的。下面请欣赏小编带来郭沫若的《梦与现实》。

  郭沫若《梦与现实》原文:

  上

  昨晚月光一样的太阳照在兆丰公园的园地上。一切的树木都在赞美自己的幽闲。白的蝴蝶、黄的蝴蝶,在麝香豌豆的花丛中翻飞,把麝香豌豆的蝶形花当作了自己的姊妹。你看它们飞去和花唇亲吻,好像在催促着说:“姐姐妹妹们,飞吧,飞吧,莫尽站在枝头,我们一同飞吧。阳光是这么和暖的,空气是这么芬芳的。”

  但是花们只是在枝上摇头。

  在这个背景之中,我坐在一株桑树脚下读泰戈尔的英文诗。

  读到了他一首诗,说他清晨走入花园,一位盲目的女郎赠了他一只花圈。

  我觉悟到他这是一个象征,这盲目的女郎便是自然的三美室。

  我一悟到了这样的时候,我眼前的蝴蝶都变成了翩翩的女郎,争把麝香豌豆的花茎作成花圈,向我身上投掷。

  我埋没在花圈的坟垒里了。─—

  我这只是一场残缺不全的梦境,但是,是多么适意的梦境呢!

  下

  今晨一早起来,我打算到静安寺前的广场去散步。

  我在民厚南里的东总弄,面着福煦路的门口,却看见了一位女丐。她身上只穿着一件破烂的单衣,衣背上几个破孔露出一团团带紫色的肉体。她低着头踞在墙下把一件小儿的棉衣和一件大人的单衣,卷成一条长带。

  一个四岁光景的女儿踞在她的旁边,戏弄着乌黑的帆布背囊。女丐把衣裳卷好了一次,好像不如意的光景,打开来重新再卷。

  衣裳卷好了,她把来围在腰间了。她伸手去摸布囊的时候,小女儿从囊中取出一条布带来,如像漆黑了的—条革带。

  她把布囊套在颈上的时候,小女儿把布带投在路心去了。

  她叫她把布带给她,小女儿总不肯,故意跑到一边去向她憨笑。

  她到这时候才抬起头来,啊,她才是一位─—瞎子。

  她空望着她女儿笑处,黄肿的脸上也隐隐露出了一脉的笑痕。

  有两三个孩子也走来站在我的旁边,小女儿却拿她的竹竿来驱逐。

  四岁的小女儿,是她瞎眼妈妈的唯一的保护者了。

  她嬉玩了一会,把布带给了她瞎眼的妈妈,她妈妈用来把她背在背上。瞎眼女丐手扶着墙起来,一手拿着竹竿,得得得地点着,向福煦路上走去了。

  我一面跟随着她们,一面想:

  唉!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那围在腰间的两件破衣,不是她们母女两人留在晚间用来御寒的棉被吗?

  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人生的悲剧何必向莎士比亚的杰作里去寻找,何必向川湘等处的战地去寻找,何必向大震后的日本东京去寻找呢?

  得得得的竹竿点路声……是走向墓地去的进行曲吗?

  马道旁的树木,叶已脱完,落时在朔风中飘散。

  啊啊,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

  我跟随她们走到了静安寺前面,我不忍再跟随她们了。在我身上只寻出了两个铜元,这便成了我献给她们的最菲薄的敬礼。

  1923年冬,在上海

  有关郭沫若诗歌阅读推荐:

  《黄浦江口》

  平和之乡哟!

  我的父母之邦!

  岸草那么青翠!

  流水这般嫩黄!

  我倚着船围远望,

  平坦的大地如像海洋,

  除了一些青翠的柳波,

  全没有山崖阻障。

  小舟在波上簸扬,

  人们如在梦中一样。

  平和之乡哟!

  我的父母之邦!

  一九二一年四月三日

  《诗的宣言》

  你看,我是这样的真率,

  我是一点也没有什么修饰。

  我爱的是那些工人和农人,

  他们赤着脚,裸着身体。

  我也赤着脚,裸着身体,

  我仇视那富有的阶级:

  他们美,他们爱美,

  他们的一身:绫罗,香水,宝石。

  我是诗,这便是我的宣言,

  我的阶级是属于无产;

  不过我觉得还软弱了一点,

  我应该还要经过爆裂一番。

  这怕是我才恢复不久,

  我的气魄总没有以前雄厚。

  我希望我总有一天,

  我要如暴风一样怒吼。

  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

  《血肉的长城》

  爱国是国民人人所应有的责任

  人人都应该竭尽自己的精诚,

  更何况国家临到了危急存亡时分。

  我们的国家目前遇着了横暴的强寇,

  接连地吞蚀了我们的冀北、热河、满洲,

  我们不把全部的失地收回,誓不罢手。

  有人嘲笑我们是以戎克和铁舰敌对,

  然而我们的戎克是充满着士气鱼雷,

  我们要把敌人的舰队全盘炸毁。

  有人患了恐日病,以为日寇太强,

  我们的军备无论如何是比它不上,

  然而淞沪抗战的结果请看怎样?

  我们并不怯懦,也并不想骄矜,

  然而我们相信,我们终要战胜敌人,

  我们要以血以肉新筑一座万里长城!

  《战声》

  战声紧张时大家都觉得快心,

  战声弛缓时大家都觉得消沉。

  战声的一弛一张关于民族的命运,

  我们到底是要作奴隶,还是依然主人?

  站起来啊,没再存万分之一的 幸,

  委曲求全的苟活快不是真正的生。

  追求和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天性,

  然而和平的母体呢,朋友,却是战声。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日晨

郭沫若 梦与现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