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现代作家 > 郭沫若 >

郭沫若女神

时间: 淑贤2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是郭沫若的系列诗作:《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女神,希望大家喜欢。

  女神基本内容

  1、《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

  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不过,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是模糊的。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因此,女神要去创造新鲜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时期,它曾给了广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2、《湘累》序幕:洞庭湖。早秋,黄昏时分。 君山前横,上多竹林芦薮。有银杏数株,参差天际。时有落叶三五,戏舞空中如金色蛱蝶。 妙龄女子二人,裸体,散发,并坐岸边岩石上,互相偎倚。一吹“参差”洞箫,一唱歌。

  3、《棠棣之花》人物:聂政年二十岁。其姐嫈年二十二岁。景:一望田畴半皆荒芜,间有麦秀青青者,远远有带浅山环绕。山脉余势在左近田畴中形成一带高地,上多白杨。白杨树上归鸦噪晚;树下一墓,碑题“聂母之墓”四字,侧向右。右手一条陇道,远远斜走而来,与墓地相通。

  女神品简评

  (一)、《女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有:

  1、 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

  2、 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

  3、 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4、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5、 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

  (二)、艺术价值。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郭沫若的《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

  (三)、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四)、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女神创作背景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诗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等。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1892年,出生在四川乐山沙湾。郭沫若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郭朝沛主要以经商为业,略通医道;母亲杜邀贞是一位没落官宦之家的后代,因此粗通文字,知书达礼。在这样一种开明的家庭环境中,郭沫若不但学习了《四书五经》、《古文观止》、《春秋散文》、《史记》、《汉书》等古代文史经典,而且有机会涉猎《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当时所谓的“闲书”,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国的诗、词、曲等作品以及国外的许多文学作品,尤其酷爱诗歌。这些对郭沫若今后在文学、历史以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大影响。郭沫若不但钻研书本,而且自幼就有很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政治意识,他在中小学期间就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

  1914年春,郭沫若赴日本留学,主修医科。在此期间,他接触到泰戈尔、海涅、雪莱、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剧烈浪潮,激起了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为此他不断地从事着文学活动,并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合集《三叶集》。

  从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空前的高峰时期,收获了大量的诗篇。1921年8月,郭沫若将这一时期所做的154首诗歌结集出版,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诗歌集——《女神》。《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出版后不久,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在日本完成学业,而后放弃医务事业回到祖国,在上海从事《创造周报》等刊物的编辑工作。

  1924年,郭沫若在翻译过程中,接触到了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由此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1926年,郭沫若受聘到广东大学(即现在的中山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同年夏,随军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此后又参加了1927年的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郭沫若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28年起,郭沫若去到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流亡生涯。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并写了有关的学术著作,对学术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时还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心急如焚的郭沫若告别家眷,只身一人潜回祖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筹办《救亡日报》,历任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抗战胜利后,仍然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坚持参加反抗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看过“郭沫若女神”

2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