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赏析
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是一首美丽的生命之歌,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浣溪沙晏殊赏析,希望对你有用。
浣溪沙晏殊赏析一
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历来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的说是表现年华易逝的伤感,有的说是抒发故旧之情。应该说二者兼有。
“一曲新词酒一杯”起句描绘眼前环境:对酒,听歌。词人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仅这一句,读者几乎无法猜出词人的心理活动。 “去年天气旧亭台。 ”
第二句还是对眼前环境的描绘,不过已由人事转向节气、场所。是饮酒听歌的人与事和同样的天气、亭台,触发了词人对“去年” 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 “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台在一起了: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作者的眼前分明幻出去年唱者的动人,听者的动心和不能言传的动情场景。这眼中景、心中事无疑维系着那位意中人,尽管未着一个“人”字。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也是去年情事的再现。 “天 气”“亭台”“夕阳” 、 、,一切都与去年无殊。然而, “几时回”三字却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难以藏抑的怀人之情。作者即景兴感,由岁月流逝和与此相关的人事的变化,扩展到整个人生,有前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意蕴,低回流连,怅惘和希望交织在一起。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 的感伤。 “花落去”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 “燕归来”是故地陈迹所引起的依稀之感。靓姿幽芳,飘逝无回,去者何其无情;残踪剩影,朦胧仿佛,遗存者又何其有情。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象征的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复,它只是‘ ‘似曾相识’ ’ 罢了。这两句对语工整,是晏殊的得意之句,也受到后人的推许。
“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落英缤纷的小园里,在去年携手同游过的小径上,词人孤身只影,踯躅徘徊,在寻觅旧踪,重温旧梦,也是在对所见、所忆、所感作深沉的反省与思索。词人“独徘徊”的身影,既见其惜春怀人的绵邈深情,也把读者带进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正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种含蓄的结尾,无疑更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浣溪沙晏殊赏析二
殊,北宋著名词人,与欧?修齐名,他们打破了词坛几十年之沉寂,使之恢复了生气,将词这种艺术形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作品有文集《晏元献遗文》。
这首词的妙处在于不作态,不用典,不做作,通过时间和景物对比,不言愁苦,而愁苦自见。尤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人称道。
“一曲新词酒一杯”,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闲雅,欲抑先扬,构思独特,令品读者以为是一首书写词人内心愉悦之情的词作。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随着词人的笔端蒙上了些许淡淡的哀愁。虽然摆在眼前的还是那些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不足为哀,但是与词人年事已老联系起来;词人那心中的哀愁就不难理解了。紧接着一句“夕?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依然是对眼前环境事物的描绘,春天要随落花去了那是毫无办法,好在还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姑且可以聊以自|慰,然而词人已随着岁月流年带走的东西无奈是追不回来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看似聊以自|慰,实则内心愁苦更加强烈。“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有徘徊香径,在记忆中寻回逝去的年华而已。
通观全词,我们不难看出,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在警醒后人,应努力抓住今天,不要给自己留下日后的无奈和哀愁。
浣溪沙晏殊赏析三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