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作品有感
在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史上,贾平凹是为数不多持续创作、影响巨大且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贾平凹作品有感,以供大家阅读。
读贾平凹作品有感一
近日从一位朋友的微信中看到贾平凹先生所题"读书有福"的勉励之言,令人感慨。如今时代瞬息万变,互联网超空间、跨时光,无处不入,传统读物正在面临电子读物的冲击,改变阅读习惯已时不可待,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已超逾它自身的内涵。环顾近五百年的历史,欧美国家一本<圣经>凝聚了人们的信仰,成为精神之光,永续世代;但是,托马斯•潘恩一本名为<常识>的小册子,改变英语国家所属殖民地人们的思维方式,作者若干个为什么的提问对比唤起民主、独立的革命,并影响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成为当时在欧美超过<圣经>的读物。正是这本小册子改变了世界,造就了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脱离英王的统治,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法属殖民地也独立为加拿大。由此,瞬间感言,平凹先生"读书有福"改为"读书是福"更为暇意。读书是福与己、与人、与党、与国、与世界均是如此。
读贾平凹作品有感二
2011年3月某日,我收到了厚厚一大包邮件。一看那粗重厚朴的笔迹,便知是盼望的稿子到了——贾平凹自选自编的新散文集《天气》原稿。真是意外的惊喜,虽然一向知道贾平凹写作不用电脑,但一般是会请人打字的吧?谁知竟然就把手写稿件复印了寄来。
说起来,编作家手写稿的稿件,比之电子文件,自是多了一些工作量,光录入后的校对工作,就花了大量时间,且很考验认字功夫。但是直接面对作家的手写体,上面还有勾勾画画的修改痕迹,也真是久违的一种编辑感受。
贾平凹的文字,一遍遍地看,一遍遍觉得好。看着不事雕琢,家常话一般,但是意味深厚又情趣盎然。我编着,常会停下一会儿,体会或者回味一下看过的文字。贾平凹到底是个有大情怀的作家,即使在散文中也处处可见,可感。比如《从棣花到西安》《六棵树》《一块土地》《定西笔记》《说棣花》等文,都体现着他对家乡、对中国西北的那块厚土、对土地和农民的切身入骨的爱。爱之深痛之切,为土地被糟践、农民被剥夺,他沉痛而又无奈,于是笔下每每苍凉。贾平凹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作家,他的《写给母亲》一文,我读一遍感动一回,再读还是感动落泪。
在每一部长篇完稿之后,贾平凹便出行,到处走走看看。是写长篇劳作后的休息,又是为下一部新作品在作准备。他要看到真实的民间、真实的底层生活,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落纸成文,成为《天气》中最重要的部分。还有一些日常不经意中写就的短文,体现着贾平凹的生活状态和情趣,那是平实又亲切、古朴又充满灵性的。
关于这部散文集,贾平凹在序中说:“小说可能藏拙,散文却会暴露一切,包括作者的世界观、文学观、思维定式和文字的综合修养。我以前研读别人的小说,总要读他小说之外的文章,希望从中寻到一些关于他的规律性东西,我现在编《天气》,又这么说,我把我的衣服就撕了。”又说,“以现在的年龄,如果让我评估我的散文,虽不悔其少作,但我满意我中年以后的作品。年轻时好冲动,又唯美,见什么都想写,又讲究技法,而年龄大了,阅历多了,激情是少了,但所写的都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悟的东西,它没有了那么多的抒情和优美,它拉拉杂杂,混混沌沌,有话则长,无话则止,看似全没技法,而骨子里还是蛮有尽数的。”
没有技法的散文,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了。
《天气》出版后,反响甚好,《人民日报》登载过胡竹峰的一篇评论,题为《铜绿斑斑,大象缓步》。文章写道:“《天气》所录者,叙事写情谈理,没有花架子,点到为止,如镜照人,其形态自现,又如古琴之音,缓缓而发……贾平凹下笔成文,长短自有定数,不求奇巧精工,但奇巧精工自来。”所论甚当。
最后还是借用贾平凹的话:“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而大情怀是朴素的,大智慧是日常的。”
读《天气》可作如是观。
读贾平凹作品有感三
假期里,从书柜里抽出贾平凹的散文集来读,虽然间隔较长时间,可是再次读起仍然深有体会。
最早读贾平凹的作品,是在1994年读他的小说《浮躁》,当时就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以致爱不释手。自认为贾平凹有才华,写得不错,印象也好,后来还买了他的几本书。
贾平凹的小说与散文相比,我更喜欢他的散文。他的散文都保持着比较齐整的艺术水准,而且都是纯粹的散文。象《月迹》这样的散文,纯净透明,浑然天成,通篇洋溢着轻松幽默的生活情趣,而《秦腔》以及《商州初录》中的大多数散文,在风俗画的描绘中,又透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顽强的生命意识。到了《人
迹》,贾平凹的散文又有所开拓,他进一步将日常生活引进散文,读起来又别有一番味道。总之读贾平凹的散文的确是一种轻松怡然的艺术享受。他的平中有奇的题材,曲折有致的构思,个性化的抒情方式,特别是他的“有味道”的语气,都很容易使人联想“五四”时期的散文和古代的笔记小说,而贾平凹对于佛道易经的感情以及他人格特有的淡泊和超脱,更给他的散文带来了“空灵”,“虚静”的韵致。此外,叙述的简略和描写的细腻,行文的明白晓畅与艺术的含蓄,以及静与动,虚与实,非与奇,贾平凹都处理得得心应手且恰到好处。
除了喜欢贾平凹的小说与散文,也喜欢他的书法。他的书法隽永、清爽、厚重。他的字基本一笔一划,横是横,竖是竖,不哗众取宠,不故作古拙,不巧装稚气,不作高深莫测。
读贾平凹作品有感四
他的散文确实和三毛的文章有一种相似,每念几句必然有一个惊奇,或叹其想象的瑰丽和怪异,或叹其对生活的理解的独到,或被其乡言俚语所逗前仰后合的笑。相比贾的作品更有余韵,最早读他的是一篇叫盼儿的散文,读后感叹其构思精巧叫绝,三毛自杀是在收到贾的来信的不几天,并透露烦恼来自于贾的文章,我想,台湾作家三毛的文章固然有一种浪漫旷远的味道,可是同贾相比,不论挖掘社会背景的深度还是思想领域的宽度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三毛见了贾的作品,如获至宝,可见台湾作家的眼量毕竟太狭隘了,视野相当局限,她的感觉,贾可作为大师了,看了那么多书后的三毛,仿佛又发现了自己的太多的无知和幼稚或者感叹自己天赋的不足,在贾的面前根本无法想起并论,所以在下了邀请拜见的约定后,又看到了贾的寄去的一大堆的沉重的作品,突遇一场大病,感觉前途迷茫,自我迷失,遂自杀,看着三毛的回信,内容相形见绌,感情真挚但是思想匮乏,深度不够,古文化功底显然不力,而且三毛的生活经历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和贾相比,虚无主义,飘渺恍惚,境界美妙,但有很浓的悲观情绪和厌世倾向,自杀是一种荒谬的荒谬,在看到了非洲奴隶生活的三毛的眼里,世界的不公平和她的善良的本性发生着无时不在的冲突,软弱的她只能选择死来闭上这个世界的丑恶之门,她不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而系统学习了西方哲学,西方哲学是喜剧的悲剧,中国传统文化却是悲剧入手的终结的喜剧,学习西方哲学是她无法承载太多情感经历的原因,而贾是传统中国哲学的信徒,他基本上是一个佛道通,毛泽东思想深度的先天不足,生活婚姻经历的坎坷和日益沉重的阅读量,使其像得了积食难以消化一样,思想和身体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贾经常手握道德经和诸葛神算,他的视野是多么的开阔,思想深沉又嬉笑怒骂,正像大西北的戈壁风光一样,辽阔、深旷,贾对三玄的钟爱和中国书法绘画、陶瓷的感悟很深,又能从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来由小见大的观测和推测世界的变化规律,喜欢预测,这很明显是一个旷世的天才,贾的文笔和鲁迅和巴金也视乎相近,明显的受到了红楼梦和水浒传等传统著作的影响,三毛在发现一位超乎寻常的大师后,原本很感情的本性受到了某种感染和触动,感叹山外青山之余,产生了人生疲劳和厌世的冲动,贾的作品的深厚和复杂使之望洋兴叹,无地自容,百般矛盾的心情和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导致了一个悲剧的结束,这个结束是那样的令贾为之震撼和叹服,它深深的打动了贾,在行为艺术上,三毛占了上风,三毛的一生可以说是艺术的成功的一生,她的自杀达到了艺术的完美!达到了一种奇特的人生和艺术境界!
读贾平凹作品有感五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爱好者,在高中的时候,每当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手里都是会抱着书或是手机,这样会方便我时时刻刻都可以看书,散文、诗集、小说等等我都有看。而贾平凹作品是我第一次看,以前是从来都没有接触到他的,看他的作品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以前看文章都是为了看个红火热闹也就马马乎乎,一目十行的看,囫囵吞枣的,就好象猪八戒吃人生果。看后没有任何的感想,也没有任何的感觉,充其量也就是喜欢,再就是娱乐,但静下心看文章,象是在品尝一道美味,品一杯茶,品一杯酒,细细的嚼,慢慢的咽,那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乐在其中,此时此刻和作品融为一体,一会哑然失笑,一会凄凄然落泪,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喜怒哀乐,同喜同悲可以说是最贴切不过了,我看“贾平凹作品集”就是这种体会。
贾平凹的文章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都会让我赞叹,文章中即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不炫耀,不张扬,贴近生活,既幽默又平实,最让我深刻记忆的是他写给他妹妹生日的一篇散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可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烟海,…………这么多年,兄并不敢奢侈,只是简朴,惟恐忘了往昔的困顿,也是不忘了往昔,方将所得数钱尽买了书籍,所以,小妹生日什么也不送,仅买一套名著十册给你寄来,乞妹快活。”文章中表达了父母之爱,兄妹之情。让人为有同感的同时产生敬佩之情。
贾平凹是农民的儿子,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的作品包含了他对故乡和母土的深切爱意,也是那黄土地,贫穷的黄土地酝酿和滋润了他的文章,文章中西北的地域特色,风俗人情,格调清新,明丽自然,他的文章和人格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看了他的文章就好象认识了一位好老师。受益非浅。 追问我说的读后感 是贾平凹作品集里的一篇散文来做读后感 不是贾平凹作品集全部。
读贾平凹作品有感六
读罢《废都》,心中甚是有一种悲痛,也有一种愤慨。就个人感觉而言,小说的主人公庄之蝶是一个值得思虑再三的作家形象。他为人所称道、所敬仰、所推崇,而恰恰是在他几十年岁的为人所称道敬仰与推崇中,庄之蝶变得腐朽与肮脏。以致最后所遭受的唾弃声不绝于耳,又终于在古都西京的火车站上撒手归天,不免令人痛心疾首,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一言不发。
不错,庄之蝶就是这样一个堕落腐化的文人。由正直变得歪斜,由善良敦厚渐渐地善使心计,由浩然正气到旁门左道,纯洁身心却去奸淫无度。
可他似乎又是对的。作家的心绪一般是细腻的,庄之蝶也不例外。他一心想着写作,客观上确实要有一个安静的地方。他有着自己的书房,在那里伏案,尽情地挥毫泼墨。后来却越来越难寻觅一个让自己心灵得以释放的 “安乐窝” ,便去了诸多小树林,凭借自己的名气搞了个 “求缺屋” ,当然还是离不了自己家里的床和文联大院的独居室。这些地方的开辟,是唐宛儿所说的 ” 让你的才华尽情地去释放吧,我可以献出我的一切,只要你爱我 “的居处。
可是,恐怕这些也是庄之蝶腐朽滋长的恶源。与唐宛儿之间无休止的奸情,使得庄之蝶感觉自己还是个男人,殊不知这等行为已经深深伤害了自己的妻子牛月清。而牛月清一时并未发觉,直到小说快要结束时方知自己的丈夫是如此之人。(个人感觉牛月清是值得同情的)
可是啊,与庄之蝶有染的并不止唐宛儿一个。柳月、阿灿等似乎都是发出了唐宛儿那样的 “庄哥” 之声。在这里,吻不算什么,摸不算什么,上床也不算什么。而她们忘了,庄之蝶不是她们的庄之蝶,不是庄之蝶的庄之蝶,而是整个西京城的庄之蝶!庄之蝶的形象就这样慢慢地滑落,落到了地上还不算,众人却要踩上去,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踩上去,终于,把 “庄之蝶”这个名人踩到了烂泥中!
在对待亲朋好友的问题上,庄之蝶还是很仗义的,处处想着别人。周敏、夏婕、孟云房等都依傍着庄之蝶,当然,庄之蝶也依傍着他们。用心去对待,以致后来龚靖元的去世使他悲痛欲绝。
所有这一切,都在拾破烂老头儿的吆喝声中慢慢地飘过去了。还有那,秘书长,黄厂长,阿兰等等,所有的所有,都随着古都西京的风雨,远远地划过天际。。。。。。
看过“读贾平凹作品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