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堪称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赏析,以供大家阅读。
兰亭集序赏析一
关于王羲之书法的基本风格,历来都有定评。虽说象《兰亭序》这样的剧迹其可靠程度尚有疑问,但对大王书风的继往开来之功,却是无人能予以否定的。《兰亭序,在真伪方面的争执,并不影响它是一本极优秀的学习范本,学习行书以它作为门径颇可收便捷快速之效。
与汉、西晋的其他书法作品相比,《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里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消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以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墓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强调主动迫求,强调风格的个性,强调技巧的丰富性,使。兰亭序》、《奉橘帖》、《得示帖》、《丧乱帖》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魏晋式审美风度。对于学习行书的同志而言,努力注重在这方面的追索与体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甚至不妨说;行书之学大王成功与否的标志即看学习者能否淋漓尽致地、深入细致地把宇帖中最细腻的用笔动作和线条效果表现出来。粗率的临攀决然得不到真谛,而丝丝入扣的体察与反映,则是熟练掌握大王书风的第一个步骤。因为(兰亭序,本身就是对以前书法作品的高层次发展—我称之为是从粗到细、从疏到密、从大概到精密、从拙朴到华关的审关发展.在唐人的书论中,大王式的风格被冠以一个纯摔爽义的词:“巧媚”。《兰亭序》等的成功之处是正在子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草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成熟,因为我们希望能由此而进入书法(行书)的技巧王国。
《兰亭序》的“巧媚”与它的细腻特征,在与被翻刻的《圣教序》相比时呈现得更为明显。柔软的毛笔与坚硬的刀石相比,后者毕竟会更趋向规范化的处理,而这对细腻而言却是个大to害。由是,学《兰亭序,者似乎更应该注意和了解这一特定现象,把握正常学习方式。说学《兰亭》是囚为它被封为“天下第一行书’,这自然是毫无意义的空泛话,艺术是没有“天下第一’的。但学
《兰亭》是为了掌握它那种精巧的笔法,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法语汇,这却是每个学书者应该建立起的学习观。
兰亭集序赏析二
王羲之《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或《兰亭)。晋代人称之《临河序》.取文中“流M曲水,列坐其次”之意。唐代人称之《兰亭诗序》,因为《兰亭集》是诗集。这部诗集是兰亭雅集的产物。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担任会稽内史(太守)的王羲之,行“修楔”之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游宴兰亭,畅叙幽情,酒酣耳热,赋诗咏怀。王羲之等II人,各成诗二首,嘟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王献之等16人,未能成诗,各罚酒三大杯。26人的37首诗,编成(兰亭集)。王羲之栩笔和墨,当场作序,写下了‘.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的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至宝,留一F了清新流畅,情景交融的美文。《兰亭集序》以书法和文学的双重美誉流传千古。可惜,《兰亭集序》的书法真迹已经不传,仅见摹本,而文章则永世长存。
《兰亭集序》分两部分,前为叙事,后为抒情。叙事的特点是简练,抒情的特点是深沉。
先说简练。这一次修楔,是42人的盛大集会,与会者大多是官员,余者也属名流,如后来登上宰相高位的谢安也参加了。王氏家族来的也比较多。作为雅集,以文会友,不是比赛官位、地位的高低,所以文中对人物的介绍只有八个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摒弃了介绍官职的庸俗手法。这表现出王羲之清高的品性。景色描绘,只提山、水、林、竹。三月该是花季.蛇紫嫣红,繁花似锦,可文中不见踪影。这表明王羲之的美学情趣,排斥浓妆艳抹,追求清出淡雅。写宴饮,曲水流筋,有别于铃誉豪饮.这表示文人之雅。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沉浸于大自然之中,面对宇宙辽廓,万物踊动,既有襟怀的宽阔与开拓,又有勃勃生机之感悟。王羲之用简练之美,写出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皆备。简练之中,体现了他的情怀。
这种简练的笔致与魏晋清谈风气有关。魏晋文人清谈成风,我们只要读《世说新语》就知道了。清谈的内容是玄学,主要以惕经》、《老子》、《庄子》为本而加以申论。清谈讲究仪容风度之美、论辩表达之美和言辞声调之美,成为魏晋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清谈误国”,后人都持批判态度,但它对各方面的影响是不能抹煞的。它对文学,至少培植了文学的简练风格。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清谈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最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词句表达出来。”简练与清谈的关系可见一斑。
当然,王羲之是反对清谈的,他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但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必然受到制约。《世说新语·文学》有一段记载,王羲之刚到会稽任内史,孙绰(兰亭修楔的参加者)向他推荐善于清谈的支道林,王羲之拒绝接见。后来,孙绰带支道林到王羲之处,王不理,支只好告退。但是,有一天王羲之准备外出,车已停在门门,支道林拦住说:“你不能走,我和你略说儿句。”“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支道林清谈的妙言新语,滔滔不绝,连王羲之也被吸引,敞开胸怀,直抒己见,留连不止。清谈影响了王羲之,有助于形成简练的文学风格。
再说抒情的深沉。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信可乐也”。而后半抒情。却是感叹人生短促的生死之悲。似乎有点突兀,但作者娓娓道来,顺理成章。他由眼前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普天下友朋相处的情境:好静的相聚一室,晤言清谈,好动的山林遨游,不拘形迹。不管何种方式,只要情投意合,便会心满意足。但是,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会短离长,情随事迁,自然乐极而生悲。进而想到生命短促,盛会难再,死生大限,更令人痛心。由兰亭一群到普天之下的人们,由生离到死别,特殊化为一般,悲痛的广度大大扩展了。
不仅如此,作者更深一层,由现在回顾过去,古人从来就为生死而悲叹,再由现在推向未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将来的人也会悲叹死生。生死之感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死生亦大矣”,深沉至极。
这种感伤,是古人对人生哲理的追索。其间有积极的一面存在。如果真是置生死于度外,无所作为,哪里还会伤感?伤感蕴含着对生的执着,对生的迫求。王羲之文中高呼:“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这就与虚无主义划清了界限。庄子的“一死生”“齐彭疡”将人生归之于虚无,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王羲之反对这种虚妄之言,将深沉的伤感托到了新的层面,不是单纯的悲叹,而是执着的追求。王羲之处于玄风甚炽的时代,敢于批判庄子,表现出他的胆识。
《兰亭集序》在艺术上是一首散文诗,在思想方面又有独树一帜的卓识,千古风流,不亦宜乎。
兰亭集序赏析三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了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祖”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荡”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兰亭集序赏析四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三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醒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四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