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宋代诗人 > 陆游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时间: 适佳2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时所写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陆游【宋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注释:

  1、 将晓:天将要亮了。

  2、 篱门:篱笆的门。

  3、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4、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5、“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rèn):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6、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7、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8、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9、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10、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1、南望:远眺南方。

  12、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13、将晓:天将要亮。

  14、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15、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16、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17、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

  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金兵占领地区的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

  他们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作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陆游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当时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他的心平静下来。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陆游在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鉴赏: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遗民苦盼,年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后一层意思,在诗中虽未明言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可见。

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