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理散文
生活哲理散文篇1:有用与无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说,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用处。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用”和“无用”呢?这个故事会告诉你。
我校曾有一名男生,学的是音美专业,然而却最爱打乒乓球,只要有时间,总能在乒乓球场看到他,为此,专业课考试,有的科目还参加了补考。于是老师就批评他不务正业,说打乒乓球有何用,能帮你及格吗?可就是这样的一名学生刚过而立之年,就当了某中学的副校长。然而和他同龄的那些成绩优异的同窗,由于只重视当时的“有用”,而忽略了当时在以后可能产生更大作用的“无用”,至今也仅仅是一名普通教师而已。由此看来,当时学好专业课就是老师公认的“有用”,而痴迷于乒乓球的业余爱好则是“无用”。殊不知,随着时间推移,当时的“有用”远不如后来居上的“无用”对日后产生的用途大!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大意是说,有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却收效甚微;有人看似在做“无用”之功却流芳百世,引为大用。
又看到一则故事,说的是钱穆曾路过一座道观,看见一个老道士正砍去一棵槐树,重新栽一株茶花。问及缘由,老道士答道:“种上插花,我明年就能看到它开花;而这棵槐树,怕是我到死也享受不到它的阴凉了。”
钱穆摇头笑问:“你的前辈们种下槐树是为了当时享受清凉么?”
没几年,人死花枯,道观衰落。
由此可见,所谓“有用”,不过是目光短浅之人看见蝇头小利而迸发出的欣喜之词;而种下一棵槐树看似“无用”,却为后世撑起了一方清凉。
因此,凡事不能趋利前行,只看重当下的“有用”,而无视当下的“无用”。殊不知,凡事积累到一定程度,无用也可能变成大用。
据各大网媒报道:现就读于信宜市镇隆中学高一级年仅16岁的天才少年凌云登作的一组圆珠笔人物画如《岁月沧桑》《老人的笑容》《沧桑的手》《盼望》《母爱》《祈福》等,惟妙惟肖,逼真传神,俨然真人一般,被各大网络疯转,惊呆了网友们。殊不知,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用铅笔画画,当别的同学和伙伴在课余时间或在家里玩耍时,他却坐在教室、宿舍、家里琢磨创作画画,他专注时一天基本不出门,一连十几个小时都在画画,直到初中毕业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完全靠自己琢磨。直到进入镇隆中学读高一时,班主任才发现他画画的天赋,并向学校美术科组长推荐。由此,凌云登才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
很多人认为圆珠笔画只不过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画种,属“小儿科”,难登大雅之堂,其实这都是人们在对圆珠笔画艺术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由于不受重视,长久以来,国内圆珠笔画艺术创作发展十分缓慢。据其指导老师表示:“在国内用圆珠笔画人物的人很少,像凌云登这样画得如此逼真的就更少了!”凌云登透露自己创作一幅圆珠笔画一般需画50、60个小时,分半个月来完成,用时最长的一幅《母爱》画花了125个小时,一个月才完成。为圆梦想,多年来,他一直在将别人眼里的“无用”如何变为“有用”而不懈努力着!
试想,在别人眼里一直被视为“无用”的圆珠笔画,在凌云登手里,反而因其突出的才华成就了他,才使他名噪一时,是他将“无用”变得“有用”。他的梦想是能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殿堂深造。照此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他必能梦想成真,成为画坛独树一帜的人物。
一言以蔽之,对于一个一心只想做“有用”之事的人来说,应该尝试着做些看似“无用”的事情。看一本好玩儿的书,哪怕这本书不是一本能够提高专业能力的书,同时也不是一本马上就对你的生活“有用”的书。做这些“无用”之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好好放松心情,好好享受生活。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无用”也会变得“有用”。若能像凌云登那样初衷不改,矢志不移,坚持不懈,日积月累,说不定“无用”还真能变成“大用”呢!
2016年6月23日
生活哲理散文篇2:一个孤独者的沉思录
我可能记不清楚孤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我一定清楚选择孤独的价值于生命的功效与意义。老实说,一开始选择孤独还真不知道它是什么滋味,是苦还是酸,是甜还是辣,倒是环境、性格、爱好或许是天注定让我不由自主地与孤独相拥厮守。不经意间,二十年过去了,曾经年轻阳光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孩子眼里的老者。当然,老者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能成为老者应该算是幸福的,但岁月催人老那是供认不讳的事实。
好在我有年轻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执著追求的品质,这些足以让生命再孤独二十年。是的,不可否认,人有几个二十年,就算有但生命的状态和意志以及精神还会是从前的翻版?所以,只争朝夕成为我日后的主题。我不敢说,今后还能像从前一样在孤独的海洋里徜徉,但我敢说,只要生命还有精神和理性存在,我想孤独一定会伴随我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山一水。
面对孤独,我还是那句话,是心里的需要和生命向往高尚才让我心甘情愿地接受。是的,在孤独和庸俗之间做出选择,我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犹豫,虽然我对孤独还没有太多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心理上的准备,但从字面上去解读我还是明白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和差异。就这样,我就驾起孤独的车上路了,毫无疑问,车时常没油、抛锚现象时有发生,何况还有路面、风雨等始料不及的因素作祟,有些时候还真是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好在我有的是耐心、耐力,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闯过了横在路面的各种关卡。是的,仅凭着这一点,就值得我去欢呼,毕竟在没有师傅教的前提下,独自翻山越岭将车开回了家。
有了一个人开车回家的经验之后,在之后的岁月里我就轻车熟路,该停的地方停,该拐弯的地方不会长驱直入。累了,坐在路边休息片刻,喝口水,如果有可心的音乐就随意地放一曲,让心彻底地放松之后在前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行车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开倒车的现象出现过,哪怕遇上最难走的路,我也是学着东坡在《定风波》里所写的精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的,不可否认,独的前行,是有很多看不见的危险在前面等着,但生命靠着勇气和顽强的精神本质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险阻。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还少吗?卢梭、海明威、茨维塔耶娃、巴尔扎克、鲁迅、薇依、康德等,那个不是生活里的孤独者,尤其是那个被囚在笼子里的亡国皇帝李煜,更是孤独的彻彻底底,最后只能以文字来解忧并且释放自己。他心里的愁和恨还有孤独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许正是因为孤独的缘故,他们才卓尔不群、才鹤立鸡群,才成了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凤凰和生命之花!
说句实在的话,我也想成为生命之花才选择了孤独者的行列,这不是野心,而是生命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对自己有要求生命才崇尚孤独。孤独是自由的通行证,是获得深刻思想的前提或者说是唯一通道,它更是生命追求品质生活的开始。离开了孤独这一形式,生命所获取的一切包括快乐在内都是庸俗浮浅的。透过历史的事实让我看的很清楚,尼采和维克多雨果之所以笔下生风,犀利如剑,把虚伪和黑暗的面具撕得七零八落,还不是仰仗了孤独并且与孤独相谋。换句话说,孤独不是生来就有的,就像人的思想一样,它要靠生命的选择和历练才得以实现。当然也不可否认,生命的爱好与性趣决定了生命的走向。认识自我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当生命充分认识了自我之后,才明白自己的需要或者短缺。在此基础上,孤独才会自愿接受并且在接受的事实里渐行渐远!
是的,孤独者是生命的另类,是挖掘精神食粮的圣徒,并且以此为乐,以此为满足,以此为己任。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孤独者前行的脚步,他们牺牲的是个人的快乐来换取文明的进程。所以孤独者是人类的阶梯,有了这个阶梯,生命才可以将知识的火把高高举起,从而引导黑暗中生活的人们脱离低级趣味,做一个纯粹并且有信念、有追求、有担当的人。至少是一个明事理、分善恶、辩是非的有自己独特审美价值观念的人。
其实,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不能孤独,而不能孤独对于生命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损失,说句过分一点的话,人倘若不咀嚼孤独的滋味,他是永远得不到生命相聚的快乐。尼采的十年孤独生活,让他遍尝了孤独的况味,于是在生命以后路上邂逅了莎乐美而显现喜形于色、春暖花开。所以,尼采的孤独是真正的孤独、快乐亦是真正的快乐,尽管他只是一个第三者、醋意不能抹去,但于他就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满足。当然,既然选择了与孤独为伍,就不要后悔、更不应该半途而废,而是将它看作生命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即便遇不上可人的风景与美人也一如既往。我是相信信念的人,有信念的人一定有鲜花为他铺路,在路的尽头上帝必为他预备美丽的天使!即便生前什么也没有,声誉也好、包括喜爱的玫瑰在内,在坟墓里也可以安然入眠,因为孤独给与他的欢乐远比失去的要多的多!文森特梵高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孤独于我才是浓浓的乡愁,每每与它执手相看,有时还真是让己热泪盈眶、感慨莫名。在我看来,它就是一杯苦咖啡或者是酽茶,苦在嘴里,润在心上。通常遭遇这样的时刻,我生命的第一反应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不是在逃避,而是一种姿态是迎合的姿态,因为我知道,只有在这种遇境里生命和灵魂是真实的,而真实就是与孤独的滋味相一致、相吻合。更何况我所喜悦的表达从来不和伪满伪善相合。在写作的过程里,孤独是底色、阅读是元素、思考是骨节,它所支撑起的每一篇的文字都是沉甸的稻谷,给人以饱足和丰满的形象。无论遇到是人非人,都可伫立在阳光里而春风满面,沾花微笑!
我不得不承认,生命有时的孤独会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写作和阅读趋于厌倦的状态下,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得不偿失的举动,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放弃,而是如卢梭那样放逐在自然里,数星看云,或者选择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席地而坐,听风品雨,这样放松了心情也安静的灵魂,当一轮新月升起挂在天边,我在且歌且行里安然回家,迎合我的是一盏充满温馨的灯盏还有挂在窗台里风中叮当作响的紫风铃。
放一支月光奏鸣曲,坐在夜色阑珊里,看着自己留下的生命痕迹在微风里摇曳,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而后在记忆里寻找往日的过去,无论是不堪的还是略带甜美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我笔下的资源。普鲁斯特是我学习写作的榜样,虽然对他的所写有些东西有所不屑,然而,对他所提供的经验由不得自己的好恶。坦率地说,在阅读与写作上,我个人以为卢梭是我的良师益友,再说他的情怀属于自然和浪漫派的倾向也适合我的脾性,所以接受他要比接受其他人更爽快、亦更直接。是的,在我生命阅读的记忆里,孤独者卢梭是第一个进入我视野的西方作家,那本闻名遐迩的《忏悔录》让我认识了他,并且为他的坦荡而惊讶,同时为他的才能和表述而倾倒。可以这样说,他是我第一个被迷倒的西方作家,他所呈现出来的每一部作品都触及人类灵魂,所以他无疑是深刻的,这不得不说,与他长期孤独有关。如果没有孤独,自然就没有卢梭,没有孤独,就自然不会有社会契约论,不会有爱弥儿、不会有两情人,更不会有晚年写就的孤独者遐思录。面对卢梭,仅仅说喜欢是远远不够的,在我心里,卢梭就是上帝,他所写的每一部书籍都如同圣经一样,成为我孤独时解救自我、释放自我的生命宝典。
面对孤独,我还是那句话,既然命运选择了它,就应该义无反顾,就应该风雨兼程,无论生活里遭遇了什么困苦与困厄,都必须坚守和捍卫,不忘初心,即是生命力量的体现又是对自己心里所持有那份真理的敬畏。在很长的时间里,孤独让我想的很多,包括日常的生活起居以及对社会的观察与评判。是的,久而久之,孤独于我就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或许更确切地说是冲动和情怀。而这份情怀让我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感觉同时也找到了需要释放的出口。陆续写下的文字就是生命的窗口,当落地开花的瞬间,孤独也随着字里行间飞向远方,它究竟去了哪里,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总有一天会落叶归根,并且成为参天大树!这决不是幻象,更非奢侈,因为世间的真理已经总结:凡播种的都有收获、凡辛勤劳作的必有成果。这一点我相信自己就如相信上帝给我们的许诺一样。上帝说,凡耕耘的人我必成全他的福分!
最后我想说的是孤独了这么些年早已习以为常,不忧不惧是我生命的常态。前一个二十年不知不觉从指缝间流逝,留下了三四百万字的痕迹,后一个二十年同样会从指缝间流逝,但愿也能留下同样多的生命记录,甚至更多,这是我所盼望的,当生命站在夕阳里,我所念的第一句不是近黄昏,而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活哲理散文篇3:如花美眷,气质如兰
秋水微澜,云卷云舒,风,在秋日里潇洒而飘逸。静美的秋,像女子干净的微笑,秋风起,卷起层层涟漪。----题记
一个人,站在秋光里,赏雁影翩飞,看秋烟柔美,落日烟霞,多么的惬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多美的季节,多美的伊人,多美的画面,婉约的姿态,一个眼神里的凝望,都羡煞了秋光,醉了水中的涟漪,醉了秋叶里的静美。女子如是,多好呀!女子之美,不光外在,一定还要有内在。
女子的美丽,有两种,一种是来自灵魂的内在之美,一种来自外在之美。内在之美,是指的一个女子气质之美,德馨之美。外在美,指的一个女子的容貌之美,这种美处于视觉和眼观。外在的美丽,需要的是护肤品上的保养,需要金钱来滋补你的肤色,当然了,女子若可以保持豁达的心境,让自己保持最美,最愉悦的精神状态,也是减少衰老的最好良药。我比较喜欢一个人的内在之美,它不会让你视觉疲劳,它更加不会伴随时间成为衰色。美丽的皮肤,终究熬不过时间这把无情刀,也唯有内在之美,才会让你永葆青春。
太史公在《报任安书》中曰:“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悦己者,为美,那么不仅让别人悦己,更要让自己悦己,才最为快乐的事情。女子活着,不光要别人喜欢,首先要自己喜欢自己,豪放,温柔,静婉,可爱,总之要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女子,是世间最美的尤物。一个好的女子,内外一定是兼修的。
很久前,看过一篇文字,具体记得不大清楚了,只是脑海中依稀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女子,无论外在多么美丽,妖娆,但是若一出口满口脏话,行为粗鲁,亦或者说话彬彬有礼,行为温和,可就是蓬头垢面,一身脏兮兮,不管前者,还是后者,断然都不会引起朋友们的好感的。当时阅读这几句,心中颇有感触。由此可见,不管任何的一个女子,外在,内在兼修,是非常重要的。
女子,是多美的,也是多彩的,春天如蝶,灿夏如花,深秋如云,寒冬如梅。有春天的温柔,有夏天的奔放,有秋天的静美,也要有冬季的傲骨。如蝶的女子,生命一生如春,活在阳光灿烂里,简单而纯美,却不庸俗,干净透明,温婉如玉,全身散发着兰花的馥郁;生如夏花的女子,心事如花隽美,热情洋溢,对生命时刻蓬勃如朝阳,致使开到荼蘼,也是最美的一朵。
有一种女子,静婉中带着稳重,一生坚守一颗宁静淡泊的灵魂,却也如火如荼,她们是秋光里的女子,清风明月,是她们的温柔,即使凋落入泥土,也要捍卫最后的沉香,是她们的固执,她们不为飘落而苦涩,从优雅的开,到优雅的落去,无不显着一份静然的优雅姿态。很多人,都觉得这冬天,寒风刺骨,是沉寂的,是无声的,可是就有一小撮这样的女子,她们对人生的风雨,脚步依然坚定,任由飓风袭来,任由冰凉的刺骨,寒霜雪雨,都阻挡不了她们前进的脚步,快乐的把自己活成一朵傲骨的梅花,开到春暖花开。
女子的真正之美,是有外表,内在,睿智所组成,缺少任何一点,都不是臻美。当然,我所说的外貌,非倾国倾城,而是做一个外表整洁,纯粹的干净,着衣得体,大方的女子,不需要你花容月貌,但是要注意,浓妆淡抹总相宜,为最好。姣好的容貌,是优势,那么睿智和内在的气质,则是强势。很多时候,气质,睿智结合的美,会盖过一切浮夸的外在之美。有人则认为气质是天生的,我不这样认为,气质上天给你一半,自修还一半,我觉得任何的天才,除了上天恩赐给他的聪慧头脑,都是由后来的勤奋努力所成就。
真正的气质,是藏在书里。古语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么书中也自然有气质如兰。光阴可以夺走你的容颜,增加你的苍老,给你满脸岁月的沟壑,却夺不走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气质,是留在骨髓里的血,连着骨头,连着筋,时间这把刀,无论多么的锋利无比,也隔不断你的气质。优雅的气质,是女子一生的荣耀。一个女子,倘若不想老去,就让你的灵魂年轻,让你的气质丰腴。
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还有读好书,潜修自己的内在之美。不要沉沦于红灯酒绿,购物打牌,拼名牌,东家拉长,西家道短,要让自己活在世俗里,却不世俗,活在纸醉金迷里,却淡泊名利。闲暇之时,花点时间,给自己化上一个美美的小妆,不为取悦于他人,只为自己而悦。然后选几本好的,适合自己的书籍,很多人问我读什么书?才能很快的写出好文章。
无论什么书,只要是正能量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都是适合你,能够契合你的,就是你需要的书籍。文字这条路没有捷径,它需要多读,多理解,只有你真正的消化了,自然下笔如有神。往往我们羡慕别人,其实无需羡慕他人,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流年如影,花落无痕,在岁月里成长自己,在驰隙流年里,慢慢的陪着时光优雅的老去。在红尘之中,做一个如水的女子,静如秋光里的静谧,静守一片如兰的清雅之心。
文字·湘楚雁丽
以上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生活哲理散文,希望你喜欢!
看过“生活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