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1000字左右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掀起的一场“散文热”,散文的创作群、读者群、图书市场和报刊阵地都迅速扩大,盛况空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1000字左右的散文,希望你们喜欢。

  1000字左右的散文1:秋屋

  这个秋,秋水伊伊,秋雨绵绵。下了一周的秋雨,吹了一周的秋风,似乎云上的文墨没有泼墨尽兴,云上的笔没有画尽秋雨的秋意。可我那个一室的小租屋,前些日子看起来,还算明媚,能摆个旧货市场掏来的旧桌子与旧电脑,对着窗口写一写业余的诗作。如今,却被这雨天与雨的拥挤,弄得破自行车、小煤灶要进屋,就显得多了我这个写字台的心;也多了一个时时望着窗外的那个往事秋绪。

  是的,一间租屋装着我近八年的生活影子与自得其乐的笑声。屋子里门虽小,但总是看到窗子的口大,尤其是那个对着窗口的那空间,老显得比屋子所有的位置大。时常想放点什么,是花、是草,还是一张椅子,能在此借着向外的窗,讨点与窗外一样的风光。后来,随着生活用品的增多,这个位置逐渐被挤掉,放上了一台廉价的冰箱。屋子里因冰箱的个子挡去了一半的光,屋子的阴沉也多起来了,沉闷的空气如一个罩着盖子的压力锅,生活就在这个门外晃进来,在这个窗口挤压,说不起来,是笑多或是沉寂多。因一个夏季大雨,这个租屋因苍老而滴泪,刚好窗口这个位置下起了窗外的雨。我不得不,我把多余的物品变卖掉,把窗口的位置腾出来,当成一个窗外的天。自此,这个屋子的窗又亮起来了。

  因我喜欢看书,也喜欢写点什么,也想在电脑上写写诗稿,就想办法用一张塑料薄膜把窗子滴泪的地方张起来,随后,就放上一张旧桌子与旧电脑。从此,我看窗外的云多了,看窗外的星星多了,我看电脑里屏幕上的窗口与我向光的窗口,在梦中就多起来了。

  窗子的心事,如这一周秋雨的池水涟漪。想起了小时候,那个草屋。草屋是祖辈上,给我父母分家时,分得的唯一家业;房屋不大,但也是窗口开得大,窗口向南开,估计是也想多借点太阳光罢!我上学比较早,家里条件也很拮握,当然就没有什么专用的写字台了;我那时,就偷邻家几个土坯,自己垒起了一个离地只有三尺高的写字土台,在这个土台上,我把字写进了窗口里的光。对窗的秋风、秋雨的记忆也是在那草屋滴水的滴答声里。

  想起那些年,我如今有一台旧电脑,有一个明亮的窗子,还能时不时,写点心里窗的诗字,虽是流浪的生活,但心里面也如窗外的阳光;三月的桃花,六月的初夏,装进了我对窗的深深眷恋与无数夜晚的梦花。

  向窗、恋窗、梦窗、爱窗,成为我花甲之年的窗恋。虽人渐老,伤怀多,但我却把窗内窗外,写成诗花,诗恋、诗韵;把窗子的光,把窗子的瞳孔,把窗子的梦,用烛光揉和,用心光书写,在教案上抒发,在诗句里启发。

  一生在窗子里,看云朵、看星天,多的是梦,装的也是梦,乐的是梦,笑的也是梦,种的是花梦;青春脚印踩在书案,年岁披在灯光下,四季如春夏,不见冷冬,不见伤秋;闲适时,把人生茶语,借一枝草杆,燃成一支字香,无憾这一生的窗恋。

  1000字左右的散文2:切莫错过人生不写醉

  秋染湖心叶正红,寒月钓梦仍碧绿,荷莲虽枯有清风,岂在空门谈人生。在喧哗、浮躁、迷惑、沉寂的人生旅途中,你可能会因丝丝的旧事,或一件痛彻心扉的伤痕,或因人生的沉浮,或因一个记忆而难以忘却的一段情感纠葛,就会像是一个坐秋的叶心,撩拨起内心思絮的无限感慨与顿悟。在心绪的挣扎与逃脱中,你常常学会用超然的处世态度,来保护你那仅有的一点脆弱。

  是的,人生的短途,我们装载的太多了,不是岁月厚了你的光阴,薄了你的缘份;而是我们的视角与我们能触摸的心境色彩,要么有了色差,要么有了落差,要么滞步在昨日的阴影而无法自拔。这时,飘浮的情感纠结与一片风中的花絮一样,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归宿,在空荡荡仅有的那点呼吸中,无穷无尽地咀爵,是苦涩的无奈么?你可能会选择一种超然,屏蔽了所有的一切,像一个沙漠中走失的脚印,换得一个暂时的焦躁安静。然而,我要说的是,何不用秋的绯红雅韵,染上一片彩霞的云彩;何不用荷的淡雅与清香,清纯一下心的湖水呢?

  我这里所说的,不是那个“禅心垂在两字音,莫问春风拂柳心”;也不是“闲庭坐看灯火书,两耳只闻窗前声”;更不是“东风倒在西风吹,随尘飘俗无是非”。而是,在志向梦想上,要“人间灯笼花正浓,何不信步摘花枝,溪鸟噙来青云途,只管捉衣登高处”;在心境上,要“静心听得雨落处,随它流水拾雨音,风卷云飘终有晴,管它恶风不动心”;在情趣上,要“竹林吟风茶正香,松骨坐听空谷音,袖怀清风看灯书,一枕睡在自然醒”。

  人的一生就是转世轮回时,佛送我们的一本空白书,书的厚度与色彩,不是前世的翻印,也不是留在下世的遗憾标注,更不是让别人帮你去填写;而是,在每一个字中,我们通过笔划,写真、写实,直立、站高;我们都是通过不会写、写不好,经过无数次的痛与沉思,才慢慢地懂得人的心灵与灵魂的对白,那才是真正的人生一世的无憾回归。

  河水细长,终有归,叶青千时,也有坠,花开花落有几回,切莫错过人生不写醉。人生的厚度不比年岁,花的芳名不比艳姿,人生的真实不比功名,人的淳朴良知胜过碑文。

  1000字左右的散文3:微笑的花栎

  一 环境

  ——总有沟壑,会收留你的漂泊,总有泥土,会滋养你的峥嵘,总有花栎,会搭起你的大厦。

  微笑是一所我曾工作的学校,一个与山水很近,与喧嚣甚远的地方。

  学校的原名应该叫做“魏校”,因与微笑谐音,再加上塑造学校主题文化的缘故,久而久之,魏校便成了微笑。

  生活和工作中,总是要讲点精神的,微笑无论是作为工作的地方还是一种生活的表情,显然都能够折射出一种精神的。在这个偏僻到有点荒凉的地方,能够安下心来工作四五个年头以上,每天还能面对日出日落洋溢出微笑的表情,那精神层面和人格魅力是要升华到一定高度的。微笑着起码证明你还生活在一个岁月安好的世界。

  在微笑,常常会看到距学校二三百米的山嘴处有一颗花栎树。那是一棵有着几百年的老树,四五个人合抱的树围,二三十米高度,盘根错节 ,虬枝交错。四季更迭,或春芽初长,或夏荫如盖,或秋叶飞舞,或冬枝沧桑,总有着那么几分精彩呈现在山头,独木成林,自成一景。远看,学校后山似一俯冲而下的巨龙,这棵花栎天作之合成一昂首腾飞的龙头。在中国,是讲究风水的,龙又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于是,这棵花栎便成了学校及周边群众的守护神。

  花栎是山区一种非常普遍的树种。耐寒耐旱,质地坚硬,高大挺拔。随便一个山头,不管泥土如何单薄,山崖如何嶙峋,只要栎籽滚落到了那里,不出几年,便可成片成林,俏生生的长出一片茂密、峥嵘的森林模样。

  花栎全身都是宝。树干可以当做屋檩,椽子,加工成家具;树皮可以制成栓皮;叶子、枝条可以制成香菇、木耳、天麻等菌种;栎子,可以加工成凉粉。儿时常常在坚硬椭圆的栎子上安一个把儿,便成了一个精美的陀螺,在随便一个光滑点的地方转出半天的快乐;即便个别扭曲了很不成器的栎树,也会成为农人灶膛、火炉里的宠儿,做饭、取暖经烧紧火。

  花栎很容易让人误解成南方的一个名贵的树种---黄花梨,其实它们有着天壤之别。它们除了名字有着高度的契合,其它都相差甚远,一个喜爱南方的温暖湿润,一个爱好北方的温寒干燥,一个平凡常出农家小院,一个高贵常登大雅之堂。

  我常常想,每个人自出生那一刻起,都无从选择自己的故乡,但我们可以选择安之一隅、峥嵘繁华。就像这花栎一样,即便身处荒凉,仍可独木成林,成为人们赏景、休憩、膜拜的圣地。

  其实,这个社会,我们大多数都生存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但并不妨碍我们成长为一棵平凡而有用的花栎。贫瘠也罢,荒凉也罢,只要你始终不渝的保持坚硬的质地,总有沟壑,会收留你的漂泊,总有泥土,会滋养你的峥嵘,总有花栎,会搭起你的大厦。

  你若安好,即便朝夕相处于平凡的花栎,仍是如歌的岁月。

2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