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有关的散文
菊花多美丽呀!但关于残菊的散文你们有看过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残菊有关的散文篇,希望对你有用!
残菊有关的散文篇1:寒秋
近日已是寒风瑟瑟,满目的萧条了!不知不觉间,冬天已经开始施展他的拳脚了,他呼啸着向所有人宣告了他的到来,可是我更喜欢称这为寒秋,片片的枯叶凋零,只留下突兀的枝干矗立在那里,没有了一丝生机,相比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初春,炎炎酷暑的夏日,这又是多么的别具一格啊,余独独钟爱这深秋的萧索与荒凉,给人一种沧桑感而引人深思!
在邢台这个发展相对落后而空气质量相当不好的城市里,虽看不到晴空直上的鹤影,却也能充分的展现深秋的寂寥,静静地徜徉在校园中,看着飘落的枯叶在瑟瑟寒风的吹拂下追逐嬉闹,铺满了整个道路,掬一捧黄叶在手,便可以嗅到深秋的气息,散向空中,似枯蝶般翩迁起舞,脚踏在落叶之上,油然产生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情怀,让人抛去了诸多烦恼!
这个季节经过了秋收后的辛勤耕耘,也无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地打理庄稼,人们得以清闲下来,而此时此刻,天气尚未寒冷,最宜做的事就是三五结伴而游,登高而远眺,尽情的品味这深秋的天高云淡;置身于枫林图中,欣赏那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必然心旷而神怡,流连而忘返!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深秋的寒夜,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空旷而静谧,点点的繁星镶嵌在夜空,更增加了夜空的深邃;仰望星空,那银河相隔的牵牛织女啊,你们的故事激励了多少男女去勇敢追求自油的爱情啊,每年一度的鹊桥会时,你们可曾道尽情话的缠绵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季是同样一个令人悲伤的季节“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不仅仅有衰木枯叶,也有残菊哀雁,触景而生情,满目的萧条却能给人以深深的失落之感 ,由物及人,人生中各种挫折与困难浮现于眼前,无限的酸楚涌上心头!不免感慨万千。而那旷野上郁郁葱葱的麦田,却给这萧条的深秋平添了几分生机,让人感到即使在这悲凉之秋,生活也大有希望!
俗语有言多事之秋,却也不假,温度骤降而气候干燥,是多种疾病肆虐之时,愚前不久也曾饱受秋疾之苦,在此殷勤告诫诸位,天寒多加衣,气干多补水,宜吃些水果滋喉润肺,加强锻炼强健体魄,方可无疾而快乐的生活!
残菊有关的散文篇2:此花开尽更无花
转眼又到了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正是携家带口登高远眺的时候,也是一年中赏菊的大好时节。这时,在公园里、在机关单位和大型商场的门前,都会摆放一些色彩鲜艳、迎风怒放的菊花。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花)之一,它也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一员,菊花同时也名列“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并且它的产量居于首位。
在中国,菊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尔雅》。《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山海经》里有这样的句子:“女儿之山在今河南宜阳,其草多菊。”战国时期的屈原留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的名句,来歌颂菊花的高贵品质,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胸怀。在汉代,已有家栽菊花。晋代的时候,人们开始把菊花广泛地栽种于庭院之中。南北朝时期,菊花已经开始入药。在唐代,人们已培育出黄、紫、白三色的菊花,并把它们传播到朝鲜和日本等国。
中国是花的国度,自古以来和花有关的佳话数不胜数,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的民间流传很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河南南阳的郦县(今内乡县)有一个叫甘谷的小山村,村后的山上长着许多硕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股带着清香的山泉水,他们一般都能活到一百三十岁左右,最少的也可以活到七、八十岁。汉武帝在位期间,每逢重阳节皇宫中上上下下的人都要饮菊花酒,说是能“令人长寿”。
在我国也有很多服菊成仙的记述。南北朝时梁朝的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大概意思就是说,东汉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的恒景跟从一位叫费长房的道士学道学了好多年。有一天,费道士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你)应该马上回去,叫家里人每人做一个红色的袋子,装上茱萸,系在臂上,登到高处,喝菊花酒,这个灾难就可以消除了。”恒景照他的话做了。到了晚上,恒景一家回来的时候,发现家中的鸡犬都已暴死。费长房知道了说:“这是代替(承受了灾难)。”从此,重阳节登高饮菊酒便成了民间避祸消灾的传统习俗。
明代学者冯梦龙编撰的《三言》之《警世通言》中的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宋朝的苏轼(也就是有名的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出众,被后人称作“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善诗词,工书画,洋洋洒洒,落笔千言,但他恃才傲物,因此一生屡遭打击。王安石作宰相的时候,东坡因为得罪过王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苏东坡回京复命候职。有一天,当苏东坡去拜见王安石的时候,恰巧王安石外出未归。东坡就坐在王安石的书房等待,他看见砚石下面压着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见诗大笑,心里想:黄花是指菊花,菊花开于深秋,其性坚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即使老而枯干,终究是不会落瓣的。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
苏东坡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为等了很久,王安石还没有回来,苏东坡就回了寓所。晚上,王安石回来后看见了续诗,听家人说是苏东坡写的。王安石心中大怒,又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苏东坡赴任以后,因团练副使是个闲职,他就日日与朋友陈季常等人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有一天,陈季常来拜访苏东坡。苏东坡约季常一起去花园赏菊,他看到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就大为惊愕。陈季常问明原因后笑道:“不同地方的花是不一样的,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苏东坡这才知道王安石因为东坡续诗嘲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让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出现了许多咏唱菊花的佳作。东晋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融融。“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就是人们对菊花的赞美,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花,他曾经写下一首《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诗圣杜甫在《云安九日》中这样写道:“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朝的白居易在《咏菊》中写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和白居易齐名的唐朝诗人元稹也写了一首《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曾写下两首著名的菊花诗,一首名为《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其中的那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霸气十足,有一般的文人诗作难以企及的气势。黄巢的另一首菊花诗是《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表达了黄巢不满黑暗现实,立志改天换地的决心。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设计了一组菊花诗。他在第三十八回中写道,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薛宝钗作了第一首,名为《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贾探春作了最后一首,诗名《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宝钗为十二首菊花诗排顺序时说:“……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就说得很明白,“盛”要以“残”作结。大观园金钗有十二个 ,菊花诗也恰好作了十二首,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这些咏菊诗实际是在咏人——咏十二钗总的命运,最后是叶缺花残,万艳同悲,归到“薄命 司”去。 《残菊》就暗含着一败涂地时群芳的最后结局。吃肥蟹,饮醇酩,赏艳菊,作佳诗,何等富贵风流!然而透出的气息却是如此凄凉惨淡。这正是作者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宋末诗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不愿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他写了一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托物言志,借描写菊花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拒不臣服异族统治者的情怀。
菊花的适应性强,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能栽种菊花。菊花喜欢凉爽的天气,较耐寒,生长的适宜温温在十八至二十一摄氏度之间,最高不能超过三十二摄氏度,最低不能低于十摄氏度。菊花花期时最低夜温应不低于十七摄氏度,开花中后期可降至十三至十五摄氏度。菊花喜充足阳光,也稍微能耐阴天。菊花比较耐旱,最忌积涝,尤其喜地势稍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据园艺师介绍说,盆栽菊花的土壤要求土质疏松,腐殖质丰富。菊花最忌连年栽在原地或使用栽过菊花的老盆土,因为连作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对菊花生长不利。所以,每年都要准备新的培养土。
菊花的栽培形式、外观和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差别很大。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单色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颜色,有一些菊花品种一朵花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比较丰富。园艺工作者为菊花取了一些美丽的名字,我们常见的菊花有礼花、羞女、雪海、朱砂红霜、紫龙卧雪等。
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花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晋代的名医陶弘景就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菊花味苦、甘,性微寒,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本经》记载:菊花能治疗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本草纲目》也说:菊花能养目去盲,作枕明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菊花中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药用菊花主产于我国的浙江、安徽、河南等地。花农们在九月至十一月菊花盛开的时期分批采收,然后阴干或焙干,或者在熏蒸后把菊花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等。药用菊花因为颜色的不同,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黄、白两种菊花,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相比较而言,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常用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还有些人更青睐于野菊花,因为比起人工种植的菊花,野菊花的花较小,味道更苦,但清热解毒的效果更强。
菊花茶在我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们就开始有了喝菊花茶的习惯。明朝的时候菊花茶就作为清凉茶饮用,到清朝已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菊花泡龙井茶被称之为“菊井” ,菊花泡普洱被称之为“菊普”,菊与茶合用,相得益彰。冰镇并加有冰糖或蜂蜜的菊花茶,具有清凉、降火气、润喉等功效,十分受人欢迎。下班回到家中,坐在沙发上喝一杯清香扑鼻的菊花茶,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惬意的事情啊!
残菊有关的散文篇3:菊花
菊花,清雅淡泊,不畏霜寒,独自怒放于秋风落叶之后,与梅、兰、竹一起合称花中四君子。曾以其高尚的情操和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而倍受世人青睐;因不合时宜的开放受到了高雅之士的赞赏,晋朝的陶渊明可以说是堪称写菊花的鼻祖,他的“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以其悠然自得的恬淡心境而被隐逸者视为知音,也因此而赢得了清高志士的推崇。
菊花这不屑与百花争春的花中君子,曾以其不妖不媚的风姿和清雅素洁的花韵及其花品成为中国墨客画士笔下常常获取的素材,也曾为墨客画士留下不少的丹青妙笔传世佳作。那一株株、一丛丛的菊花经过丹青妙手的一番侍弄则显得栩栩如生,清香四溢。
菊花不但在画家的笔下吸引过多少人的眼球,而且在中国的诗坛上也是光芒四射,久开不衰。曾以其不畏霜寒的精神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而博得了历代诗人的争相咏颂,因此在中国的诗坛上同样留下了不少关于描写菊花的不朽诗篇。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把菊花描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一篇千古传颂而又脍炙人口的菊花诗佳作。他的另一首中写道是“……。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也是后人争相咏颂的名句。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有十二首关于描写菊花的诗,让人读起来,就如同是在翻阅一幅描绘菊花的菊谱。诗以各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境,而去表现不同的思想。可以说是从静态去描写,从动态去形容,以各人的观点,各人的看法,从不同的审视角度去描写,把对菊花的描写和形容都推向了高潮。在十二首关于描写菊花的诗中,其中犹以林黛玉的菊花诗更是出群拔萃,她写的《菊梦》、《问菊》、《咏菊》,以自然新奇而一举夺魁。《咏菊》中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就显示出林黛玉高超的艺术景界超凡的才华以及不同凡响的见解。难怪史湘云会说:“真个把菊花问的无言以对”了。对于她的《咏菊》中“一丛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诗句,今天提起来我都还记忆犹新。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一向不拘泥于形式,收放自如,以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而别具一格;以任情任性,下笔大胆,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也因此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难怪宝玉评判林黛玉的诗是别开生面,她的菊花诗更是她写过的诗中的佼佼者,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过目不忘。
宋代苏轼的“ 荷尽已无摩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则展现出当荷花随夏天的离去而逝的时候,而菊花却是迎霜怒放的情景。
我国早期的女革命家秋瑾对于菊花的描写,更是另辟溪径,表现出非凡的见地,一首“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就让世人自叹弗如。菊花,在这位鉴湖女侠的笔下被赋予了顽强的抗争力和坚强的战斗力。菊花在这位鉴湖女侠的笔下既不是忧怨缠绵,也不是恬淡闲逸,而是历经磨炼,屡挫不衰的风中英豪;菊花在这位鉴湖女侠的笔下既不是逃避现实、与世无争的消极主义者们的精神寄托,也不是独自隐逸于秋风落叶之后独善其身的隐士风格,而是傲骨铮铮,充满着意志风格,敢于向世俗挑战的烈烈西风中的的霜中奇葩。
一代老革命家陈毅也留下了颂扬菊花的不朽诗篇。他的《秋菊诗》“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不但道出了菊花傲霜耐寒的本性,而且表现出菊花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和百折不挠的无畏精神。
菊花将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在文人画士的笔下,被赋予时代气息、时代的风格。
愿菊花这枝久开不衰,永不言败的奇葩,在中国的文坛上光芒四射,放出它应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