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工地的散文范文(2)

时间: 超财2 散文

  关于工地的散文篇3:烈日下的坚守——写给建筑工人

  一直以来都想为我的过去及现在做一个总结。

  终于,有了空闲下来的时候,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在纸上刷刷地写,旧时光又在脑海里渐渐显形,那些曾经念念不忘的人和那些无法释怀的往事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在我身边并不稀缺农民工苦难的故事。苦难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词汇。对于什么是艰辛,我能说出一二,对于艰辛的真正认识还是那次刻骨铭心的记忆,唯有现实的艰辛才是真正的苦难。

  我永远无法忘记2013年那个被太阳炙热得近乎窒息的炎炎夏日。白杨树被炙烤的聋拉下了蔫叶,往日被窗户分割的支离破碎的天空似乎被分割得更密了。

  7月11日,放假那天,我早早备好行李,四处托人打听工作的消息。终于,在当地的建筑工地寻得了份做小工的工作,开始了一段艰辛的打工历程。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建筑工地,我被安排到了一间潮湿阴冷的窝棚里住。门前杂草丛生,屋门是块大芯板,门框,是用几根木条钉巴起来的,向里探去,屋内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凭借昏暗的灯光,进去之后扫视了下周围,很是简陋,所谓的床,用砖块和废气木板拼置而成,黑乎乎的塑料布和杂物堆了一地,一片狼藉,屋子里发出的全是令人作呕的气味,我心中一颤,忍不住心酸地想到,难道这就是辛勤工作地建筑工人所居住的环境?比想象中的还艰苦,让人心酸。

  由学校到建筑工地生活环境地巨大落差,一下搞得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对自己说;“出来就是为了尝苦头的,不经历现实的磨难又怎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自我宽慰一番后,我开始打扫屋子里的卫生,铺开自己的床铺,床头搁着几本自己喜欢看的经济学书籍。再对比下周围的摆放,总觉得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然后,躺在床上,静下心来默默地规划自己的假期生活。

  晚上,所有的民工们下班回来,用一双惊诧地眼神看着我这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很是不解,为什么会选择来这种地方工作?吃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端着煮熟的白菜,萝卜外加两馒头,狼吞虎咽吃着,看了下我。其中一个民工看着我说;“先让大学生看看我们这里吃的饭菜,看能不能吃的下这份苦不?”白菜,萝卜的饭菜,溢满了艰辛的笑脸,他们吃的很简单,只要填饱肚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这里生存会很艰苦,在心里一遍遍为自己加油,再难也要坚持。

  第二天,早晨我点起床。住的地方离施工工地还有一段路,得提前准备,简单地洗漱一番。早餐,馒头夹着生切好的洋葱,虽然很不习惯这样吃法,但一旁做饭的阿姨不停嘱咐我说:“孩子,工地的劳动量很大,你最好填饱肚子才有力气干活。”为了保持体力,硬是仓促咽完。那个时候,天微凉,这座城市刚刚苏醒,周围死一般地寂静。五点四十左右,工人们就开始向工地出发,等到了工地,已是六点,机器轰鸣,人员吵杂,整个工地立刻沸腾起来。

  清晨上班,看着这凝聚了建筑工地人的智慧与汗水的一栋栋高楼时,内心不由为之震撼。

  一座小山似的沙堆,我被安排在这筛沙子。在太阳下卖力地干着,不一会儿,衣服鞋子全被浸湿了。沙堆依然那么高,那么大。工头走过来说:“一个工人一天至少能筛一汽车的沙子,你这还多着呢!你好好干别偷懒啊!”我低着头,不语,用铁锹用力铲着沙子,一直不停的重复着这一个动作,几个小时后,终于筛出一大堆沙子,心里有种成就感。砖厂的砖轮流向这里卸砖块。又得忙着搬运砖块了,只顾搬着底下的砖块,冷不防,上面的砖块塌下来了,正好砸中了我的手,疼痛难忍,我疼得直跺脚。过了一会,整只手都变青了,手指头肿的像个馒头一样。这点苦不算什么?后来得当心了,自我安慰后,又推着车子运送混凝土。几圈下来,累得够呛,手上出了水泡。

  不到中午十二点,整个人已经饥困交迫,没有一丁点力气。等到了午饭时间,刚回来工人们一窝蜂似的将饭菜抢至一空。只剩下些菜汤,我只顾了洗手,转过身,虽然有一种想要哭的冲动------

  简单的吃过午饭,工人们开始休息,头一挨枕头就呼呼地睡着了。不知何时,有人喊着,赶快起来,该上工了,其他工人们下意识的坐了起来,脖子上挂着浸湿的毛巾,带着水杯,工具,开始下午的施工。下午两点,太阳释放着它滚烫的热潮,炙烤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往日热闹的街道现在冷冷清清。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里享受这凉爽。

  曾经,搅拌机,混凝土,脚手架,钢筋水泥------这些东西仿佛离我很远。如今,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建筑材料,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和工地人员的喧嚣,一切又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来回传送各种材料,卖力的干活。火辣辣的太阳把脸晒得红通红通,脸上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冒出来,流入眼睛,嘴角一种咸涩的感觉,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吧!

  偶尔我抬头仰望数米高的脚手架上,他们的身影仿佛在半空飞舞。只到隐约看到黄色的安全帽在跃动。每一处的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他们对工作的尽职。

  三天后,我被调转到了旁边另外一个工地进行修建。在这里,我结识了一些至今仍念念不忘的人。

  “老阮”

  在这里,第一个见到的工人就是他。那天将行李搬到住的地方,里面坐着个年龄尚长的民工,抽着雪茄,一番打量,我猜他应该有六十岁左右,上身赤裸,古铜色的皮肤黝黑又略微弯曲的脊背特别明显,黝黑的脸,如同黑色的煤炭一般。说话的时候,那稀疏又不整齐的牙齿特显眼,脚上穿着建筑工人常穿的军用塑胶鞋,和他打招呼介绍,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方言。告诉我,他常年在外打工,已经两三年没回家了。后来,见其他民工都喊他“老阮。”就这样,我也跟着叫他“老阮叔”,他叫我“小侯”。老阮是这样的长工,负责工地里的各种事项。他的外号在工地里一天会听到很多遍。老板叫他,工头叫他,工友叫他,所有人都叫他。他喜欢喝酒,经常见他晚上下班回来独自喝着白酒,他说劳累了一天,喝点酒可以解乏,喝酒的神情很是享受。他也喜欢戏曲,时常佩带着台唱戏机,唱到高潮处还会跟着吼几嗓子,这时,大家乐了呵呵的------

  “老王”

  老王是个虔诚的____人,在工地干活每天都会听圣经福音。却常常成为其他工友们调侃的对象。现在还记得,他说过,当一个人有坏的想法的时候表明他已经在做坏事,人只有不往坏的方面想,才不会去做坏事。他善良,厚道,没有杂念,在工地干活也很照顾我。记得有次回来吃午饭,做饭的阿姨可能是起床晚了的缘故,没有烧稀饭也没有烧开水,大家都很有怨言。老王吃完饭用水杯去接开水,结果,所有的保温杯都见底了。老王很是生气,过来把水杯狠狠得往桌上一摔。喊道:“稀饭没有,水也没有,吃都吃不饱,还干什么哩,不干了,不干了。”说话的时候特像个孩子一样,在那执拗着。那是我第一次见老王发火,很不情愿。那天,工人们都没有吃好。在工地里埋怨着。半会儿,都不见老王来,他不会是真的不来了吧?工人们寻思着。过了一会儿,他扭扭捏捏地来了,大伙又是一阵笑声。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一碗稀饭”,为一碗稀饭而罢干,何其笑哉。工作期间,偶尔的一阵玩笑便是他们最大的乐趣。那天,我有事匆匆回了家。后来,听其他工友说,老王干活劳累过度腰部受了伤,回家疗养去了,之后的日子,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不知何时再能见到那个虔诚的老王?

  “木匠”

  早晨在工地搬运,碰见以前的工友一个木匠。胡子拉碴,眼神呆滞,我忽然觉得他很可怜。见到我,他很欣喜,说我不容易,能吃下这份苦。他满脸是灰。黝黑的皮肤,推着满车的木料在楼层上忙碌着。记得以前晚上总会为我讲他年轻时的理想,经历。寒叙之后,又各自忙各自的工作,望着他忙碌的身影,我更读懂了心酸。坎坷的经历,艰辛的生活,生活沉重的压力压在了中年的他身上,变的现实麻木。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闰土,那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在岁月的打磨下在中年最终变得懦弱麻木。工作在“高层”,生活在这个社会的底层,曾经,他和年轻的我们一样,对生活充满各种幻想,现实硬是慢慢地将他身上的棱角磨平了。他也曾梦想着住入高楼,过上体面地生活,但生活的各种不如意偏偏 被他碰上,那些修建的好了的楼房,当完工以后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不在属于他们。在现实的刺激下,他的感情麻木了,或许只留下一份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但他必须麻木,他若像我一样的多愁善感,那一个个迎面而来的鄙夷神情会告诉这个承载了太多负担的心里再无情的加上一副沉重的枷锁。

  “文宏”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印象里记得,一个黑黑的人,总是乐呵呵的,笑的时候,露一口白牙,这才看出来是他,就一口白牙。长时间在外打工,被太阳晒得跟电视上常播的非洲难民无异。文宏干活很卖力,建筑工地当小工,扛水泥,拉沙子,搬砖块。一个人可以顶几个人用。他家里情况不是太好,要供俩个孩子上学,家里还有妻子看病买药,压力比较大。生活的艰辛,令他格外节俭,五块钱一盒的烟,也很少见他抽。有时,中间休息的时候,见他一个人在那里吧嗒吧嗒地抽着,抽得特别香。文宏干活老实,工地上的人缘很好,就是老结不上账,工资老拖着。

  “老张”

  老张,他总会和我提起她的儿子,他儿子今年刚毕业,在铁路上工作,和我年龄相当。每次提到他儿子的时候,老张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老张干活的时候,几乎不说话,专注于砌墙,瓦刀,砖块在他手里应用自如,看得出来,他是对建筑的热爱,对工作的尽职。有时候,文宏情绪低落时,应该是想家了的缘故,老张就会拍着文红的肩膀说,你媳妇打电话说,家里的事,她会照顾好的,你就安心在外赚钱,孩子很懂事,牲口也好这哩。文宏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坚定了信念,又忙碌在工地上。记得那天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老板临时安排,说第二天会有雨,晚上不能休息,要加班至通宵。吃完饭,老张什么都没说,拿着工具和其他工人一起去了工地,将围墙下的地基用机器一层层垫上土,夯平,刚修建的十多堵墙,由于之前没有考虑给水排水,遇雨天,很是危险,老张他们用钢管木板顶起,就这样,又忙碌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们回来了,全部都瘫倒在床上,吃饭的时候,任凭怎样去叫醒他们,都无动于衷。我知道,白天黑夜不停地工作,他已经很累很累了------那天,雨下得很的很大,他们挽救了工地的财产。

  “ 亚宏”

  他在工地里年龄算是比较小的,家里就种了些玉米,平时在外打些零工,工地上的工资要比打零工高些。他生活比较节俭,赚的钱要经常往回寄,一身迷彩服是他经久不变的工作服,宽大的挂在他佝偻的身上,铺满灰尘,似乎永远也洗不干净,每次晚上回来,进门就说;“今天下午又和了几十罐,累疲了。”话还没落音,人已经趴在床上,早晨六点,又跑了。在这里干活的人,没有人会笑话谁,谁家条件稍好些都不会吃那苦。

  夏季炎热,热得让人出汗,让人烦躁,这就是夏季的特点。要是一直像七月份低温阴雨的话,哪有显得有些反常,但是当我们所工作的生活的这座城市温度在四十度左右的情况下,当我们坐在空调里喝着纯净水或饮料也有出汗的感觉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起那些依然坚守在高空中作业的建筑工人们是怎样的工作着的!他们工作的地方没有空调和风扇,只有那火一样的炙热阳光无情的舔舐着他们黝黑的皮肤和偶尔吹来的自然风带给他们丝丝凉意,他们没有纯净水,只有随时都有可能被太阳蒸发掉的白开水来补充体内水份的缺失,他们工作的地方不是窝棚就是破旧的窑洞,为了给家里买两袋面粉,为了给老婆添置一件新衣服,为了给爹妈寄上生活费,为了让孩子上学,他们毅然踏上着危机重重的征程,拿起瓦刀,扛着建材,开着机器-----可是,当我真正去接近那些建筑工人生活的时候,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在如此炎热的工作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却不是浮躁不安,而是豁达乐观!

  八月十一日那天,在这座城市的修建告以段落,他们又要去另外一座城市开始新的工作,临走的那天早晨,大家就像商量好的似的都不怎么说话,默默地收卷着各自的铺盖,行李,装进沉重的包袱。八月,家里的农活也开始忙碌起来,我选择回家忙农活,顺便准备收假的事情。他们仍然背起沉重的包袱踏上未知的远方,车子缓缓地启动了,载着这些漂泊异乡的建筑工人,旁边的施工工地,还在喧哗。我坐在车里,一阵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夏天的味道,一路上,我都在注视着城市两边飞逝而过的崛起的楼房,陷入沉思------在每个城市的角落里,都会看到那些默默工作在一线的建筑工人,他们心怀梦想,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他们又不仅仅是在等待,他们还在拼搏,在用他们劳累的肩膀努力地创造生活的机会,他们就像泥土一样朴实,在城市里,他们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一个绝不平凡的群体。车子到达了我所在的地方停了下来,我下了车,拉着行李,站立在原地,向车内望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移在我身上,我顿时明白了许多,此时无言胜有言,朝他们挥了挥手。天好热,远方的天空很蓝,抬头的时候,有一种晶莹的液体淌过我的脸。

  很快,车子又重启动了,载着他们,载着新的使命,去了远方------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我也不清楚,写的是好是坏,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而已。生活往往是在经历了之后,才会有刻骨铭心的体会。苦难,对一个人来说,是精神的财富,从内心深处激励一个人不断向前努力。回到大学,我也将珍惜这即将逝去的校园时光,很多事情,对我来说,都是个挑战,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实在不是件坏事。本事追梦年龄,又岂能过于安静,枉自蹉跎岁月!

  
看了“关于工地的散文"的人还看过:

1.工地散文感悟3篇

2.关于工地生活的文章

3.我的理想建筑工人散文

4.关于工厂的散文

5.建筑行业励志文章

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