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家的散文
天空中飞舞的雪花,像是远方的爸妈寄来的鹅毛信,片片都是爸妈日夜的思念。关于回家的散文会怎样诠释我们的情感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回家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回家的散文篇1:回家
山路九里十八弯,九曲回肠,翻过一个山丘又是一个山丘。路蜿蜒着向前,世上最美的风景正是回家的路,我喜欢行走在这光秃秃的山野间,因为这山的深处就是我的家。一个人静静的行走在这小路上,欣赏着满山的雪景,这白茫茫的一片,似乎是在迎接我的归来,悬崖边上倒挂着的冰凌,正眼望去隐隐的发着光。我的一声吆喝,惊起了一群在树上谐戏的鸟儿,从路边树飞到了那边的林子里,一块空闲的大田坝里,几个孩子正在里边堆雪人,放眼看去,雪人足有两米来高,堆码的有鼻子有眼的,煞是可爱。下雪是山里孩子们冬日里最期待的,或打雪仗,或堆雪人,玩的不亦乐乎,有时大人们也会加入其中,过一把瘾,享受儿时的乐趣。
还未到村口,就隐约听到前面有人叫我,快步向前走去,原来是母亲在村口的亭子里等我归来。记得每次回来,她总是会在这个地方等我,帮我拿行李。发财也摇着尾巴前来迎接,一会跳起来舔我的手,一会跑到前面带路。经过一片大竹林,足有一百多亩,竹子被大雪压的弯了腰,偶尔还能听到压断枝条的声音。过了竹林是几块麦田,幼苗被雪盖的严严实实的,谚语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我想明年定有一个好收成。
走完曲折的小路,终于到了家门口,推开门,一股暖流向我扑来。“快放下行李到火炉边来烤烤火,刚刚才加的柴,别冻坏了。”父亲边往火力加柴边指着板凳示意我坐下。话语间,奶奶从厨房走了出来;"前几天你妈妈唠叨着说你要回来,我就用自家的小米酿了点小米酒,我刚才尝了尝,味道还可以,你快喝了它,驱驱寒“。说着将一大碗正冒着热气的小米酒递到了我的面前。米酒是我的最爱,不多会功夫,碗就见了底,不知是这米酒驱寒快,还是这情景让人心地暖和,或者两者都有,一碗米酒下去,顿时寒意全无。
对山里人家来说,一家有客到,就是大家的客人,一家有外出人归来,就寄托着他们对自家孩子的思念。我回家的消息再村里不胫而走,不多时屋子里就聚满了村里的老老少少,他们不停的问这问那,嘘寒问暖,询问着是否有关于他家孩子或者孙子的信息。在他们的话语间,我能感觉到,孩子在外是否挣钱并不重要,有钱没钱也要回家过年才是他们最真切的期盼。
关于回家的散文篇2:回家
一
人生总是要一步步的往前走,这个过程中,曾经的家可能就变成了老家——人的审美总是很奇怪,当老家成为回忆,又常常的想起,但当初毅然决然的离开,何曾想过现在的情景。
父亲在两年前离我们而去,无数次的在梦中相见,就像以往一样。醒来,一切都是虚幻的,于是,清明,回家,成了自我安慰的主要方式。十多年前,我离开了老家,很少回去,也很少和父亲见面,电话上虽是经常联系,始终不如一见,见面,无语相对,不是不需要说什么,而是说什么都不必要,亲人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
周五的时候,天晴得很好,晚上,却下起了雨,第二天起来,细雨不断,有些凉意。想到大山包那段路可能有雾,心里不免有些担心,但一年就这么一次,担心归担心,还是上路了。
路上,雨水敲打着车窗,儿子健谈,说我们在春雨的交响乐中前行。儿子晕车,让他不断的讲故事,或是给我们“普及”科学知识,他也就兴致盎然的说开了。儿子对生物科技的东西很感兴趣,自学得来的东西自然就多,让我们这些只知道埋头教课本的人自愧不如。儿子说,人类不应该发展克隆技术,这有违人伦。让他举例,他说:假如你出门走在大街上,满大街的都是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你什么感受?他还说:假如克隆几个希特勒,世界将永无宁日。我们小老百姓虽也会关心政治,却做不了什么,且不去管它,但“物以稀为贵”,亲情以不能复制而倍感珍贵!
那段迷雾重重的路,好在车辆并不是很多。话虽如此,事情总有正反两个面,因为车少,所以,不少的驾驶员自以为是的占道行驶,也给安全带来了隐患,就让儿子盯住前面的路,随时提醒我。有了如此重要的任务,儿子就紧张了,注意力集中的盯住前方,随时给我发出警示!时间一长,儿子感慨:传说中,行走在黑暗里面的人,都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引路,要是这样,我就不用给你看着前方了。指引我们前进的不是什么,就是那盏亲情之灯,我没说出口,但心里默默的想。人生就是一条不归路,走出去了,再也无法回头,想到过往的轻狂和任性,不仅告诫自己,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是的,我们应该“多想想有了什么,而不是去想没有什么。”自己简单,所处的世界就会简单,简单就会快乐,这是基本的生活道理。所以,做自己的事,不要在意别人是否知道,更不必在乎别人的眼神,卑微的自我,不是演员,更不是明星,没有那么多观众,何必累心。
迷雾终于在即将到达老家的时候散去,我们就平安的到达,之前的担心也都多余——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打败我们的,往往只是内心的担心而已。
眼下即是记忆中老家的样子,山依然青翠,水依然缓流。停了车,和熟悉的人打着招呼,乡音依旧,却也物是人非,“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理,人也不能两次回到自己的老家,老家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每一次回家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忆中的老家,是你永远也回不去的过去,但任凭时光流逝,带不走的是那些依稀的记忆。
弟弟带着他的孩子来了,弟弟呐呐的,侄子有点害羞,躲着。我们一起走着,说些家常回家,感觉很好!
二
回家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加上长时间不走,身体因为缺少锻炼而少了韧劲,走起来就显得异常的艰难,原来只需要十来分钟的路大概走了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还歇息了好几次才到家。
很久没有回来,趁着天色尚早,四处的走了看看,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烙刻在记忆深处,似乎依然如故,但仔细一想,又几乎回想不起来。在岁月的长河里,一切都在改变,所以也就分不清是记忆错了,还是客观环境变了。
遇到一些陌生的孩子,弟弟和他们倒是很熟识,原来也都是附近的人,只因为这些年我很少回来,也就不认识了,小孩子们倒是没有笑着问我从哪里来,但是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不速之客”。也遇到几位老人,依稀还可以在脑海中搜寻到熟悉的图像,只是增添了皱纹、刻上了沧桑、染白了须发。相互打着招呼,熟悉的乡音和曾经的过往瞬间就浮现了出来,距离也顷刻拉近。我们虽然年龄不同,但也都曾经在这个地方经历过一段相似的时光,在同一片蓝天或是同样的雨幕下,平凡和平常的生活过。年迈的老人都会有些不寻常的过往,至少他们会认为,在他们那转瞬之间的几十年里,曾经有过一段或是几段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们并没有能力将一生中重要或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但表达和希望被人了解是常人常态,尤其是老年人,于是他们逢人便讲,今天,我幸运的被几个老人“逮住”,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轮流的讲述着,为了印证其陈述的真实性,还需要另一位老人加以证实;当然,这些都是他们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了,但他们的子女,或是很多的年轻人并不以为然,老人倾诉无门,好不容易遭到一个年轻的后生,终于在远走他乡后回来,愿意坐下来静静的凝听,他们深藏内心压抑已久的心扉终于找到一个敞开的时机。大浪淘沙和千锤百炼后留下的也都是精华,但所有人生至理也都返璞归真般的没有任何光亮和色彩,一段段精彩的人生故事讲述下去,一句句经典的人生哲理蕴藏在最朴实的语言中,人生几十年,几十年反复验证后的道理却是如此纯朴,于是我想:很多时候,关于立身处世,并不是我们懂得不多,而是我们坚持太少。
故事很难有讲完的时候,但看看天色已晚,想想回家可能还有要紧的事情,几位老人也就散了,有些不舍,是因为他们累积心底的话语还没讲完,还没讲够,或是还没给这个年轻人讲透,悻悻的表示,再有机会一定还要讲那些精彩的故事。我知道,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还隐藏着很多很多的故事,也一定个个精彩、段段动听。
山里人实在,很少有虚伪的寒暄和虚假的表白,说走也就各自走了,山里历来寂静,只留下我一个人静静的呆在原地,这么多年,这是我不曾有过的经历,刚才经历的一切,恍然就在梦中,甚至我怀疑刚才的这一幕是否曾发生过。好几年前回来,一位女老人,她模糊的视线已经认不出我来了,当我和打过招呼,她大胆的猜测我是谁,她为猜对了感到十分的高兴,马上历数我在他心目中的种种特征,末了又悲伤起来,呼着我的小名说不知是否还有可能再见到我。当时并不在意的一句话,不曾想真的应验了,如今,这个老人已经离世,就沉寂于这块黄土之下。刚才的老人们,他们也都年迈,就在脚下的这块黄土之下,不知埋藏着多少的精彩故事,永恒的在地下长眠,想到这里,我也不免有着一丝的担忧,我是否还能有幸的再次凝听他们的精彩呢?
山里本来就很安静,一个人,看暮云千里,叹乡关何处?人生几何?弟弟打来电话,叫我回家吃饭。
吃过晚饭,暮霭四合,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关了手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清闲和淡定。
三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我每一次外出回来,准会马上找他“报到”。他比我大六七岁,是邻居,准确的说曾经是邻居,现在,我离开了老家,白天走自己的路,夜深人静偶尔想起他及关于他的事,会感叹唏嘘,不仅是为了因为他。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的绰号叫“气功”,不知道缘由,大概是因为他有一个当兵退伍回来的哥哥带回一些关于武术的书籍,他随意翻阅之后略懂点皮毛,然后在同龄或是比他更小的孩子面前显摆,顺带欺负一下别人吧?还听说有人碰见他会在月黑风高或是月挂枝头的夜晚,在小树林子里面练功,听说而已,或是内心的猜测,现在都已经说不清楚个由头了,我想,他也搞不清楚这个名号的来历了吧?如今,只剩下一个名号,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绰号,有名无实带来的就是负担。
他,一个书生,十足的书生气,不仅以前,如今也在他身上。任何时候,潜意识里总感觉到自己读书比别人多,心底老是有一种要与众不同的东西作怪,以致于一个人的时候很正常,一旦遇到人就会行动奇奇怪怪,话语也变得文绉绉的,令人十分费解,然后引人大笑。
下一页更多关于回家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