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望生命的散文
关于守望生命的散文篇1:守望生命
公元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发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号召,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守望生命,是因为生命在于关爱。守望生命,是每一个中国人二十天来最真的感受,是最诚的祈祷。面对从天而降的灾难,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倾注爱心,付诸行动,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向灾区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十三亿中国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十一万解放军、武警战士、公安人员、消防官兵等,响应党的号召,冒着生命危险,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他们克服艰难险阻,迅速及时到达灾区,拯救生命,抢救伤残,转移老弱;谱写了一曲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画面,展示了团结友爱、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守望生命,是因为生命就是使命。守望生命,是每一个中国人民最高的责任,最深的真情。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人民的急匆匆地赶紧到了灾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忙碌的身影;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关切的话语。大震无情,大爱无边,在音讯全无、交通隔断的危急关头,大山深处传来了的声音:“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会尽百倍的努力。”那急促行进着的脚步,从四面八方传来了兄弟民族血浓于水的爱心奉献;为了人民的生命,为了灾区每一个人民的生命,海陆空子弟兵不辱使命,坚定信念,牢记党的教导;他们爬山涉水,冲锋在前,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民族魂魄,书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丽诗歌。
守望生命,是因为生命就是爱心。守望生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最纯的情谊,最高的奉献。面对不可预知天灾,每一个中国公民,用自己的行动,付出自己的爱;广大海外同胞、远洋侨胞,同国内同胞血肉相连,慷慨解囊,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深知,同饮一江水,同是一个根,同是炎黄子孙,同胞有难,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有信心、有能力,帮助自己同胞,帮助自己的亲人,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面对难以估算的国难,只要我们整个民族坚定信念,同甘共苦,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战胜艰难,共度难关;我们深信,顽强拼搏、奋斗不止、愈挫愈坚的中国人,在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帮助下,一定能重建家园、建好家园。
守望生命,我们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激动,太多的震动;守望生命,我们关爱生命,爱护生命,维护生命,捍卫生命的尊严;守望生命,我们彼此骨肉相连,奉献真诚,心心相通,珍重生命的脆弱;守望生命,我们挺起民族的坚强脊梁,坚定信念,奉献爱心,重塑生命的坚强,创造更加美好的灿烂明天!
关于守望生命的散文篇2:守望生命的下一个秋
夜凉如水,月淡风清,片片苍翠逐渐脱去绿的裙摆。望天空,蓦然高邈;低首疾走,方觉察一叶知秋!
——题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曲《西厢记》曾传唱了几代人。人们总喜欢用多愁善感的语言表达自己一份淡淡的秋思,尤其是在这个孤寂寥落的时节。然而,我却钟情于它的唯美。
秋的美是含蓄的。它不像春那么妖艳,百花齐放、万象更新;它不像夏那么火辣,赤日炎炎、海天云蒸;它不像冬那么萧条,天凝地闭,皑皑白雪。它美就美在一份含蓄,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眉宇间透露着一种别样的气质,又像一位出水芙蓉的小家碧玉,言语中传达着一份清新可人。我喜欢秋天,喜欢它的含蓄。
秋的美是成熟的。不管是收割一穗一穗的金黄还是垛起一斗一斗的粮仓,总之在季节的边缘站成的姿势和角度都是喜悦。寒来暑往,播种的都是向往,孕育的都是希望,收获的都是金黄。如果把四季比作人的一生,春天正如稚气未脱的孩童,一切都在萌芽之中;夏天恰似花枝招展的姑娘,充满活力;冬天就像垂暮年迈的老者已接近生命的尾声。唯独秋天,判若一位高大魁梧的硬汉,风华正茂。我喜欢秋天,喜欢它的成熟。
秋的美是飘逸的。几团闲云悠然的停留在天际,一缕清风安详的擦拂过脸颊,股股花香弥漫在这天宇间,摇曳在这清风里。是信手拈花还是独舞天涯?其实都不是。既然有怜悯之心又怎么忍心把这罕至的秋花自私的包揽于囊括之中最后香消玉损。怪只怪自己愚笨没能学得“一招半式”自然也就舞不出游蜂戏蝶的壮观。但这毫无瑕疵的清澈,腾空于世的飘逸我还是记下了。我喜欢秋天,喜欢它的飘逸。
其实秋的美何止含蓄、成熟和飘逸,然而我却不能用语言一一去罗列堆砌。总以为我可以停下脚步慢慢享受、静静陶醉,遗憾的是霜降过后秋的脚步就渐行渐远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听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似乎觉得自己也要进入了冬眠。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秋天,开心着、快乐着、进步着、成长着!
记得有一句网络流行语曾这样说:“老天既然给了你梦想就不会再给你翅膀。”我曾经一度埋怨为什么我没有生得富贵、长得俊俏、才华横溢?然而老天却赐给了我一只笔,闲暇时还能拎一卷细碎的心情去捕捉一下季节的影踪,彩绘一下灵感锁住的瞬间。也许这只笔就是我的梦想,每天漫步在文字的丛林中,跋涉在语言的纸墨间就是在为自己寻找一双翅膀。只因为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憧憬与幻想,所以才会把一生的守望都系在上面,在这最深情的秋天双手相合许下一份真情心愿:生活本就甘之如饴,我愿丰满羽翼!
关于守望生命的散文篇3:守望生命
他们是地震后第六天到达北川县城的。其时的北川县城已经戒严,满目断垣残壁,横七竖八的瓦砾,在太阳的强光下闪烁着斑驳的光。被人力和铲车翻覆过的废墟上,有不少家什杂物和破旧衣被弃在上面,一片狼藉。几具用过的空尸袋,上面洒满了消毒石灰,石灰上隐约可见少许透出来的黑黑的血渍。稍远处一幢倾斜了五六十度的楼房,像一尊正在坐化的雄狮,邋遢而惨烈。
戴着防毒面具,行动不方便不说,干活的时候,汗水一会就湿透了内衣。小向偷偷地打开面罩,想透一口气,可空气里明显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尸臭。与消毒药水散发的药味混在一起的尸臭,是小向从事法警工作以来从未领教过的恶臭,直呛得眼泪光光的。立马紧好面罩,不敢造次。
小向和战友们的任务是对新发现和挖掘出来的将腐未腐的尸体,更多的是残缺的尸体进行DNA鉴定,这项工作的意义,就在于给痛不欲生的死者家属最后的心里慰藉。
脚下的废墟里有一批残尸,一些武警战士还在不停地挖掘。小向累了,独坐在废墟上。阳光下,一本相册引起了他的注意。本来,出于法医的职业习惯,他们从进入灾区的那天起,就尽量麻醉自己的神经,麻木个人的情感,在尸体面前,把自己演变为一个机械人。所以,检尸的时候,目不斜视,心无旁骛。然而此时,眼前这帧相册实在很精美,小向随手拿过来翻看。扉页上是一张全家福,一眼就看出,这曾经是多么和睦幸福的一家人。有老人,有丈夫妻子,有可爱的孩子。再往后翻,更多的就是这家女主人的个人照:美丽,青春,开朗,不足三十岁,满心的热情全写在嘴角和眉梢。最惹眼的是她怀抱小狗照的那张,宠物狗的眼里全是温存,而女主人明丽怡和的脸庞上,展露出来的是对美好人生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那拥着小狗的怀抱全是怜爱,善良在她的发梢和指间流淌。
小向越看越模糊,眼前的美女怎么蓦然之间幻化为自己的姐姐了呢!不知不觉中那泪竟然扑簌簌掉了下来,洒在面罩上,影像却更加模糊。阳光下,小向的身躯一抖一抖的,分明是在抽泣。在闷热的面罩里,在寂然的废墟上,在心灵最深邃处,小伙子终于哭了起来,释放出压抑了许久的属于人类最本质最敦朴的情绪。从警六年,见过、解剖过无数尸体,不论景象多么惨烈,小向从没掉过眼泪。这次来北川,看到那么多惨不忍睹的尸体,心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沉痛,看到骨肉同胞不幸罹难,小向的心滴血般痛,但由于职业精神支撑的良好心理素质,一直没有掉过眼泪。然而此刻,在这样一个闷热的中午,当小向独坐的时候,在无人的废墟,在面罩里,小向肝肠寸断般哭了,哭得如此压抑,哭得如此隐蔽。男子汉孤独的偷哭,悲切天地!不仅是因为照片的主人像姐姐,也不仅是因为“姐姐”拥狗的怜爱动作、、、、、、
擦干了泪,小向起身,环顾四周,空茫的废墟袭来一丝悲凉,在离相册不远的地方,卧着一只小狗,一只行将死去的小狗。从它强昂着的头和那双眼睛,小向认出来,它就是照片上那只温存的狗。这是他进入北川县城以后见到的唯一存活着的生命体。年轻的法医走了过去,想抱起它来,小狗的双眼已经熬红,眼角的泪还没有风干,沾在眼睑上,把毛结成小小的一绺,看到小向过去,它张了几下嘴,却叫不出声音来,显然,它已经绝食很久了。它试图站起来,那无力的后脚只是机械地梛了梛,小尾巴勉强摆了两下。可当小向的手伸过去的那一刹那,小狗拼尽全身力气,艰难的窜了出去,在废墟的另一端,如刚才一样卧着,两眼疑惑地看着小向,想表达什么。小向明白了,原来,它是在守望,守望一个永远不会再有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