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寺庙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关于寺庙的散文篇1:我去寺庙

  用近乎三十分钟的时间读完了白落梅的《我不去寺庙好多年》,心突然变得很沉静。骨子里的一些不安分,在此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如一尊坐禅的佛,闭目,凝神,连一贯以来的小情绪也变得遥远起来。爱读她笔下的那些小章节,把一个女子淡淡的忧伤,演绎得很生动。

  喜欢那些穿行于庙宇中的女子,并不是我对俗世看得有多么开,只是觉得去那里久了,人身上似乎沾染上了佛的气息,多半是娴静如云,亦或是境界超然的。羡慕她们能够在氤氲的香炉面前,虔诚膜拜;能够怀揣寂寞,搁浅尘世纷扰。大概我不能如此,因为有着太多的放不下,所以去寺庙的机会并不多,想必很多时候去寺庙也是一种随波逐流的观光吧!

  那一次,去灵隐寺,本没有多少虔诚的心,大殿里不许照相,我匆忙而进,绕着佛像环顾一周,森严的气氛,让我怯然而退。与佛,我只有一步之遥,就是这一步却无法走近。我不敢怠慢佛祖,怕他的笑容洞悉了我所有的心思,让我无地自容。因为,在慧眼的佛祖面前,我渺小如蝼蚁,为生活,为自己而奔波,总有一些不妥当的事情,在灵魂里游荡,挤压不出来,骚动,不安,缠绕着。这些年,我慢慢学会了不去计较,不去争辩,坦然中我感到心淡,却似乎变得温和。

  我知道佛祖无法保佑我们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心底澄清,才是拯救自己唯一的办法。但,我还是虔诚地又去了一次寺庙,弥补那次在灵隐寺的仓促。少华山上的潜龙寺,一年到头,香火就春日的四五月比较旺,来膜拜的不一定都是香客,很多是旅游的过客,他们也只是短暂的停留,看看热闹。这里,环境清幽,离家不远,我却不常去,这次算是头一回吧!天气还算安分,没有阴晦和雨落,晴好的晌午,一个人,一个包,简单到一无所有,就这样与佛再次接触。仿佛,木鱼声在召唤着我,一步步前行。

  我想,拜佛不一定要走远,或许之前的狭隘才让我远走千里去灵隐寺,追寻更著名的佛家禅院。在红尘人的俗眼里,连寺庙也被打上了豪华和粗糙的标志。只要心中有佛,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虔诚。其实,我去寺庙,不是像那些老太太们去还愿,去祈求,我没有目的,也不知道想要求什么,更不知道要救赎什么?似乎带着很大的盲目性。

  踏入寺庙的那一瞬间,我很清楚自己不是与佛有缘的人,却想在尘世的纷杂中寻得一丝超脱。其实,我是带着满身的尘土走向大殿的,我无法在殿外扫去所有的灰尘,因为我知道佛的眼睛具有穿透力。大殿内,我烧了一炷香,捐了一些香油钱。而后,绕道去了厢房,喜欢看他们清洁简单的住处,那里也散发着檀香味。这里很难找到像我一样年轻的香客,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搀扶着一走一拐,她们或者祈求福寿安康,或者祈求子孙满堂。我呢?祈求什么?不知道。若,真要佛祖保佑,我希望一生拥有一份稳妥的爱情,直到终老。

  看来,我还是带有目的的拜佛,只是却没有向佛祖坦露心思,我相信他犀利的眼睛。其实,爱情,来得早,来得晚,都无法预料,红尘中谁是渡谁的人?对了,就是一生幸福,不对了,就是一生悲哀。然,日子都要端正着过下去。

  喜欢寺庙后面的一株千年古树,枝繁叶茂,不曾有半点枯枝。总私下里以为,长在这山灵水俊的佛光之地,是会受到庇护的。我也想沾染一丝一毫的气息,好在烟火尘世能幸福如一。

  关于寺庙的散文篇2:寻梦平等寺

  平等寺,单单“平等”两个字,就让人沉思和温馨、惬意。悠然千载,弹指瞬间,如梭、如箭、如白驹过隙也罢,人们追求的平等之梦,冬去春来,在不经意间消失殆尽,灰飞烟灭,但是人们还在期盼着为霞满天,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福临门,光耀祖庭,显贵人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和评说悠悠万事,“平等”二字情何以堪?纵览九州之内,平等寺有多处。有名的是河南洛阳和陕西长安的平等寺。无独有偶,打开网络,居然见到日本今年亦新修一座平等寺。

  甲午仲春,天清气朗,鸟语花香,秦岭拥翠,渭水流韵,白云悠悠,紫燕翻飞,春意盎然,草青树碧,只身携来挚友前往平等寺一走。户县县城东二十里有秦渡镇者,乃陕西重镇、古镇、名镇是也。在秦渡古镇中心医院门前下了公交车,径直问摆自行车摊的一老者平等寺怎么走?老者爽快地说:从路北那个古门楼向北走不远,就能看见平等寺,有名的很,我小时候就经常去那里烧香拜佛。

  果然,出北门一百多米,就清晰地看到了巍然的平等寺。穿过一片果树林,顺着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小路,渐渐地走近了孤立、高高在上的平等寺。站立寺旁,平心静气,静观古寺,令人窒息。三千多年前的周王朝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狼烟纷纷,厮杀震天情景浮现眼帘。是啊,平等寺下,作为周文王的灵台,这里惶然埋藏着一个王朝的赳赳大梦。( 文

  平等寺,文王灵台,几千年来已经融为一体。诗意,融入了禅意。诗情,暗淡了红尘。诗味,寄托了胸臆。诗心,陶醉了浮云。诗志,坚强了斗志。诗影,拉长了岁月的韵味。轻读、细品、回味,忽然觉得平等寺的博大精深。虽然眼下没有新建寺庙的阔绰,但是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却时时绽放着智慧与仁爱的光芒。

  我们站在平等寺东门外古遗址上,呼吸着原野新鲜的空气,极目繁华的乡村都市,俯视四周绿茵茵的麦苗,畅古说今,感慨万千。黄灿灿的油菜花,长满灵台的半坡上,向我们招手,还欢欢喜喜地露出喜悦的笑容。那些古老的树木根茎,在春风的鼓励下,顽强、坚忍不拔地萌芽。平等寺,一点儿不感到孤独。寺庙北的墙外,有一条小道,周围的村庄人们去秦镇赶集,都会经过这里。一高,一低,幽径通向繁华热闹的秦渡古镇。忽然,眼前觉得这里俨然是一副乡村美丽的油画。最美寺庙是平等,仁爱二字昭千秋。

  平等寺外,一园桃花盛开。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洋溢着勃勃的朝气,释放着温馨的气息,承载着博大的厚德载物仁爱情怀啊。夜深,回想着那天的采风和礼佛,我深深地祝福住持释彻安法师安好,祝福天下所有热爱平等、自由、博爱的人们幸福安康,祝福在我苦难人生和岁月低谷的日子里给我帮助、希望的朋友们、老师们、亲人们。

  平等寺,虽然属于长安区管辖,但是她南依秦镇,东临沣水,西望中华诗词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鼓舞之乡、中国楹联之乡户县,北眺涛涛渭水和汉武大帝茂陵,沉浸在丰京故里的怀抱,历史的脚步时而轻盈,时而沉重,时而飞快。户县秦渡古镇,以大米面皮已经扬名中外。但其北不远的平等古寺也因文王灵台而驰名。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相信一切都会人意如春,和风永驻。相信平等,相信平和,相信等待是一种大美、至爱、真情。

  关于寺庙的散文篇3:钟鸣寒山寺

  一直以为寒山寺只是烧香念佛的去处,好像不怎么引起关注,没曾想自从今年五月真去了寒山寺以后,才知道寒山寺里还有那么多的幽深和玄妙。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古运河畔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成为吴中名刹。

  我们一行从下榻的酒店出发,边说边走不一会来到了寒山寺。

  来到寒山寺景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那两个镌刻在奇石之上的“和”“合”二字,单从字面上看,合,应是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和,应是相安,谐调和谐,和气的意思,教育后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度,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要逆流而上。

  观罢合,和二字,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掏。寒山寺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这部《金刚经》是他为追荐亡父而书,苍劲古拙,透出英武刚烈之气。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神采纷呈,各有千秋。

  

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