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州的散文
关于苏州的散文篇1:苏州水乡
从古到今,许多人向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苏州水乡几乎成了江南水乡的代名词。
苏州就是江南水乡最美的地方,那的美景如烟如雾,如诗如画。有溢翠流全的田野,宁静安祥的水村,更有园林野台楼阁太湖之美景。苏州古城里,小桥,流水,人家这般清新宁静是从古城骨子里传出来的,苏州城到处是桥,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谁也不清一路上经过多少座桥,所以在苏州“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就失去了夸张色彩了,苏州城大概有桥三百,在水陆频繁割据的地方飞起一道道彩虹。
桥是了解姑苏风土人情最好处,伫立桥头,看傍水人家,绿树掩映。水巷女子在河旁浣衣,一杵起落声音远远传来,慢了半个节拍,如空谷回音,使人恍如隔世。看苏州姑娘上桥来了,对襟小衫几尽是丝绸,潇潇洒洒。琵琶扣盘得雅致古朴,一级级石阶走过来,风情万种,还有挽满篮沾露香花的卖花姑娘,大桥走来,空气中飘流这一路的花香,你看,小桥上的姑苏风情是如此的美,桥走多了,生命的步伐调便会从容自在,所以苏州人都悠哉游哉的,好像生来就有一种闲情逸志。姑苏人有了好心情,便有了消受美好自然的辛福感。
苏州城最让人难忘的是水巷,觉得它是城里最大方最自然的,房子一幢幢清水出芙蓉般在河边亭亭玉立着,河水想流就直截了当的流下来,想出门就访友了,走出家门踏上河埠在跳上船就凌波而去。每天看到河里的是来来回回的船。甚是一番热闹。闲下来,安安静静对着窗外的水和天读书,读唐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读宋词“过尽千帆皆不是”。苏州的水巷里的河上没有帆,只有橹,那就改成“过尽千橹皆不是”吧。你想起许多发生在苏城里缠绵悱侧的故事,对着静静的流逝的河水发呆,有丁丁冬冬的评弹索弦声。隐隐传来不知唱的又是哪一对才子佳人的命运。苏州的水巷是万千变化的,神奇莫澈,春秋晨昏,各有不同,苏州水巷的写不尽,画不完的!水巷还有低低的河埠和高高的风火墙,还有石库门,石井和河畔人家…。那都是一道道优美的风景。
我们开始踏进苏州小巷,人们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是的,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少了一份浮躁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 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这让人静的苏州小巷的清幽之气由来已久,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飘逸而出的,或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或从古城庭院深深的园林里散发出来的。那伴昆曲票友们咿咿呀呀的笛声里回环往复的,是穷极一楼阁廊台之变化的苏州园林里修炼而来的,在茫茫的夜里,看月光下故苏城,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馨。
看着河里划过的船,感觉从“梦中摇来,向梦漂去”苏州的桥。水巷,小巷让我在苏州城里踏这静谧与惬意。看这枕河的寻常百姓家的花也枕河,再看到村池里的鸭就知道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古宅上空的绿树与繁花,让姑苏城更加的静谧。
柔情荡漾的故苏水乡让你感受活在当世的人间天堂,是最美,最静,最清幽的地方。
关于苏州的散文篇2:苏州记忆
昨夜,又梦回了水城苏州,在梦中,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是那么的清晰。
提起水城,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联想起在威尼斯水城乘坐着贡多拉穿梭在城市的中央,观赏那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的优美建筑。可我却会常常想起苏州朴实的民居来,还有在苏州、或者其它水乡所乘过的江南特有的小船。如果说威尼斯的贡多拉既纤巧又豪迈,那么苏州的小船则显得很精致、温婉了,还有难忘的是坐在船上看风景的人,这便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
记得第一次真正接触苏州,那是我到苏州上学的第二年春,同班同学华邀请我到她家做客,她是苏州本地人,家就住在县府街,在我的印象中,离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已经很近了。在那一段地区是典型的老苏州的建筑:房屋大多临河而筑,铺在水中的是石块和石阶,暗白的墙上是红的发黑的褐色木窗,窗子上是已经灰白色的明瓦,瓦楞中间长着那种特有的“狗尾巴”草。房子一般是两层,后窗对着河水,幽深带着古味,有的大户人家,会有一阶河埠通向小河。
多少次,我会想象,一个纤纤少女,一手握着诗册,一手托着脸腮,坐在幽暗的窗下,看一条小船慢慢地从身边划过,驶向那桥洞,水面上留下一道漾漾的波痕,或许那桥上有一抹亮色,或许那桥上有二三顽童嬉戏,不远去传来的那一阵轻轻的琴声,仿佛在诉说无尽的思忖。
苏州多巷,尤以水巷闻名。水巷是水从临河而筑的房子间穿过,屋子多为两层,风格也雷同,青砖白墙,许多石阶朝水里铺去,留在岸上的也长满了青苔。街巷就不同了,大多是用长条的苏州地产的“花岗岩”铺设,下面就是水道,所以不管下多大的雨,或者下多长时间,雨水会自然地流向众多的河道,在巷子里从来不会有积水。
我同学华,第一次带我游览苏州,既不是热闹的观前街,也不是著名的拙政园、留园,而就是这曲径通幽的小巷。正是这四月的天,天空中下着丝丝小雨,烟雨蒙蒙。我们打着雨伞,在巷子中走着,听着一声声清脆的脚步声在巷中回响,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细雨无声”的境界。
关于苏州的散文篇3:苏州的心情
苏州的虎丘区虽然和紧靠渤海的连云港千差万别,但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这倒是可以和海岸风光相媲美的风景。
我到了苏州已经将近两个月了,至今还没有走出苏州的虎丘区,一方面我还没有太多闲暇时间遍游苏州,另一方面我对苏州实在是太陌生了,出了校门就要寻求导航的帮助。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虎丘区的上方山和石湖,家门口的美景尚且没有完全吸收,怎么能觊觎整个苏州城的风景呢?
对我来说,上方山无时无刻不呆在我身边。大清早起床往宿舍阳台小站一会儿,看到的是上方山在朦胧中的周身绿袍,听到的是上方山未知地境的奇声乱鸣,闻到的是上方山幽暗深处如莺歌般的芬香。石湖在上方山的沉稳中显得底气不足,略带羞涩,但也丝毫不失灵动。
上方山与石湖的感情似乎比我想象的要浓厚,它们总是要联起手来把一天的开始打造的很清爽。
11月份的苏州比连云港要柔和许多,丝毫感觉不到气温的冷漠,一件小西服就足以应付了。早晨6点半的时候从宿舍出来,上方山就立在宿舍正前方迎接早起的鸟。而石湖的水紧紧环绕在宿舍周围,把上方山的墨绿全都揉在手心,清风从山上滑下来的时候,也舍不得揉碎石湖心里对上方山的映像。
不急不慢的走在上方山的包围里,毫不吝惜的吮吸着从山上溢出来的空气,轻薄如棉花糖一般,吸到肺里就化开来,一层一层的铺上来叫醒周身每一个熟睡的细胞。早晨的阳光从不肯躲在上方山的背后,从一片一片的薄云中泻下来,驱散笼在上方山周围的雾霭,阳光慢慢把触角伸到石湖的水中,空气中随即又漂浮着如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的劲凉。
然而,苏州的风无可辩驳的输给了连云港,怀想连云港的海风,从渤海的心窝深处涌上来,夹着海水固有的暗潮,扑向空旷的海岸。裹着潮湿的海风抹上清晨新鲜的阳光,便成了海岸的特产。如果连云港的风是为了迎接英雄的降临,那么苏州虎丘区的风只比连云港的风少了英雄的力量,越过了上方山的风无可奈何的被山的沉稳气势压了下去,柔弱的好像醉倒在英雄怀里的美人,甚至连揭开石湖面纱的力气都没有,饱含柔弱美的苏州的风比起连云港雄浑的海风,稍有逊色却不失美感。
我该沉醉在苏州呢?还是感念连云港?
生活似乎很不愿意我去感念曾经,于是让我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用疲劳攫取我轻松的表情。想起一起毕业的卖萌哥熊小顿对大连的女朋友的怀想,又想起一起毕业的弟妹对留学韩国的男朋友的怀想,我似乎琢磨出我们感念的方向似乎已经脱离了乡土情怀。
苏州的风景让我应接不暇,虎丘区的上方山与石湖的唯美爱情让我妒忌,我开始感谢苏州的日子,满满的全是火热心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