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陶渊明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关于陶渊明的散文篇1:读陶渊明

  闲时翻翻古书,觉陶公形象非一般君子之所比也,于是细细读之,连缀成篇以为学习之楷模。

  陶渊明一生,大约可分三个阶段:出仕前(公元365--392年),出仕中(公元393--405年),归园田(公元406--427年)。他所处的时代,正值东晋末季。其间战乱频繁,国无宁日。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刘裕建刘宋王朝,陶渊明成亡国遗老,时55岁。刘义龙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十一月,他含恨离世,享年63岁。

  陶渊明出身于名门贵族,其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豹,父亲淘贻曾做过太守,县令。到他时家世没落,江河日下。他在29岁时才出仕,任过一些小小祭酒,参军职务。直到41岁时,其叔太常陶夔见其贫苦提用于小邑彭泽县令。

  一个大司马的后代,最终成为“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寒士,可悲,可叹!然而这样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宁困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他在作彭泽令时,为何只在官八十余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会君遣一督邮至见,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孤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在那个时代家世没落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疾恶如仇,是他又一性格特点。《读山海经》是其代表作。共十三首,第一首发端,二至十二首咏读书之所记,末首写了齐桓公不听管仲而任用奸臣易牙竖刁,继而为乱,桓公饥渴而死。他大呼“明处天鉴,为恶不可履“!在他心里“猛志固常在”,他要效仿刑天,他要学习精卫,其济世壮志不亦显乎!他欣赏荊苛,“其人虽己殁,千载有余情“,封建时代,剑客轼君为大逆不道,正因他认为秦始皇独裁,残忍,自然也就该杀!不然这些诗怎会被鲁迅评为“金刚怒目式”诗歌呢?

  性格决定人生。陶渊明最终与统冶者完全决裂回归园田,当起了“隐士“。隐士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归园田诗》是他仕途终结,归田生活的开始。他以出仕为“误入尘网”,为“久在樊笼里”,而田园则成为他宁静闲适的修身养性之处,虽有人指责他“乐天安命”“洁身自好”,我们不妨看看那狂放不羁的上代“竹林七贤”之一的稽康,那西晋文学家张华,不都因得罪司马氏而遭杀害吗?那素有济世之志而守正不阿的阮籍,也不得不发出“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慨叹,在“终身履薄冰“的恶劣环境下纵酒谈玄,佯狂放荡度余生!陶渊明也有过“弱龄寄事外“之志,他何尝不想以自己的才华济天下苍生,但在那尔虞我诈,卖官鬻爵贪腐成性的时代,凭着他的性格情趣,归隐或许是其最为明智的作法。我们又怎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去要求那个时代的人呢?

  陶渊明憎恶统治者,但他却是非常爱国的。宋亡晋后,他“不复肯仕“,他“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不书晋氏年号,“唯云甲子而已“。他“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其爱国守节之情可嘉!

  陶渊明渴望理想社会,57岁时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充分反映了他这种思想。有人说他的“桃花源"有点像欧州人莫尔的“乌托邦“,错!因为它是和平的,是宁静的,在那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的时代,这里正是诗人精神的寄托。虽是幻想,也是作者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们实现了陶公的愿望,应为他的宏图伟略而感到高兴才是。正是由于世世代代人们的追求,奋斗,才有了我们不是桃源,而又胜似桃源的社会主义今天!

  关于陶渊明的散文篇2:怀念陶渊明

  人的精神世界是极其神秘的,且深不可测,历史上的文人]们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其情其境早已灰飞烟灭了,那有关精神世界的博大精深我们不能妄自忖度。人是复杂的。有一位著名的文人说,个人(他指的是八大山人)的精神世界是个孤独的小天地。我不愿意附和这种说法。我能举例子证明,个人的精神世界的豪气可以冲击浩大的宇宙和整个人类世界固有的且固守着的文明。

  东晋那个不愿意在樊笼里的诗人,他归田园隐居,原因仅仅是性本爱丘山,当然也是猛志溢四海的壮志没有能够得以伸张,理想不能实现的逃避。但是他能够告别历史文人的进亦忧退亦忧的入世思想,真正的舍弃了居庙堂之高和退江湖之远的一切烦恼,把自己真正的放到自然里,以动物的纯洁的生活方式,追求幸福平等的没有等级门第观念的生活,他的超然已经达到共产主义的境界了。寄情于天地之逆旅,我不知道他的精神世界是大了还是小了,我不去冥思苦想旁征博引,他的乐趣我不知道我不懂,我也不因此烦恼。陶先生在南山种豆时的欢乐,是没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郁闷情怀的,是他炒了皇帝老儿的鱿鱼。我从心理佩服他的勇气钦佩他孤傲的骨气的。他的精神世界与治国救世无关,却也热热闹闹的红火了上千年。如果说这种精神天地是小的,那么怀才不遇忧思无边志向不的伸张的有志之士的精神世界也大不了哪里去。先是想赢得身前身后名,接着就可怜白发生,不管是为国为民还是留名青史,这个名,就像千斤磐石压在心头,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轻松快乐起来!这种忧伤

  实在不如天子呼来不上船只愿散发弄扁舟的自在和潇洒。那匹白鹿驮着的不应该是个梦境。

  前几天和四年级的孩子一起欣赏陶先生的《归田园居》、《饮酒》、《咏荆轲》和《桃花源记》,没想到孩子们是那么的贴近他,似乎是旧相识。那诗他们很快就会背诵了,我给他们介绍的诗人中他们最喜欢陶先生。陶先生也不可能想到几千年后的孩子会喜欢他超过别的诗人啊。有一个孩子对他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境况深表同情。我当然不敢这样猜测今后学生们会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误入学网中,一去几十年。来应和陶老先生的淡定的情怀。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著,所以我想陶先生的精神世界是下小了。他的世界是古代文人在疲惫的时候,走入心灵驿站小憩的梦,长路漫漫,他们需要这种慰藉。我影影绰绰的觉得现代的人们开始追求一些纯真的东西了,是饥渴的追求着真实的一切的时候了。人性中本来该有的东西,让我们饥渴的等待,这是悲哀的。物化的追求梦想的光辉,在生之苦旅中苦苦的奔波挣扎,需要我们的精神世界小一点,真一点,纯一点。如果你累了,就歇一程吧。

  有许多个人的东西,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无法和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相抗横。布鲁诺的学术冒天下之大不违,所以要受火刑 ,他的精神世界不受世人所接受,可是其精神世界是不小的。还有达尔文、王安石、柳宗元。。。。。。但真理(也就是他们首先发现的精神世界的东西)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神圣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多少个人的精神的精髓,灼灼其华,让渺小如蚂蚁的我不敢仰视。

  今天的世界与陶老先生是大不相同。以手工来个果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可是生活贫困的人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费用也令他们摧眉折腰了。心中暗暗的对陶先生的恋情就粘染上了许多的红尘。应了那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以便奔波在物欲横留的世俗,以便暗恋但使愿无违的诗人,不知道我在这里真的纯的东西能有几许?

  我只能是怀念陶渊明,仅仅怀而已。灵魂里的东西在字里行间酝酿的浓酽如酒,酣畅淋漓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我不学隐逸的高士,在繁华的市廛,灯红酒绿的住所里,我的生活很便捷。能时时读到一个又一个意境不同的精神世界,逼仄我惶惑的精神空间。斑斑驳驳的精神的身影总是撞响我的沉重。

  关于陶渊明的散文篇3:时光里的陶渊明

  陶渊明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梁启超先生说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体味人生的妙味。作为中国古代士大夫在无路可走时退守的精神归宿,陶渊明一直备受推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潇洒的隐士风采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坛的一道淡远的风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文人从政时进与退的原则,换句话说,得志时他们选择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失意时他们要做的是“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的出世。陶渊明不走寻常路,对他而言,仕途的压力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不愿意整冠束带见督邮是因为灵魂深处的清高提醒他不能折腰,所以陶渊明在短暂的入世之后没有选择做官场上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而是像一个离家的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一样“载欣载奔”地回归田园。于是酒成了他的朋友,菊造就了他的品性,诗涵养了他的灵魂。

  也许有人会说,陶渊明是一个政治上的弃儿,选择归隐是无奈之举,至少,归隐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回归田园之后的陶渊明有着短暂的自我陶醉般的快乐,他时而“引壶觞以自酌”,时而“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时而“登东皋以舒啸”,时而“临清流而赋诗”。但也有过“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惶惶欲何之”的苦闷和自我安慰。恰恰表明诗人在浪漫的田园生活中内心也隐伏着一种痛。更何况在东晋那个群雄逐鹿,战火频仍的年代又如何能找到一块田园乐土呢?所以陶渊明过着的是一种“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的生活。陶渊明他真的很快乐吗?

  我想陶渊明的选择是否积极,要看他的志向,如果他的志向在官场,显然回归是消极的;如果他的志向在田园,那么回归则是积极的。就像一个哭着闹着要去河边游泳的孩子被你活拉死拽地摁在凳子上看日落,你说说去河边游泳是积极的呢,还是坐在凳子上看日落是积极的呢?在陶渊明看来,官场生活是“误落尘网中”,是命运和他开的一个玩笑。陶渊明不是屈原,如果说屈原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执着的背影,那陶渊明则是一个和往事说再见的人,更准确的说,陶渊明是和“心为行役”的官场说再见。所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才是诗人理想的归宿。至于诗人心中的彷徨,我觉得这恰恰是“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诗人本色。不要以为诗人内心的彷徨就否认诗人选择,就像不要以为夫妻之间有争吵就否认的爱的纯正一样。

  今天,当我再一次走近诗人,耳边又响起欧阳修的“两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不禁热泪涌出。庄子愿意做一只在泥地里曳尾而行的乌龟而不愿意做楚相,是因为他向往着那份人格的自由,陶渊明呢,不也是这样吗?在中国,不乏隐士,但又有谁像陶渊明那样穷的叮当响仍然吵着闹着去隐居的洒脱呢。简单的陶渊明要的就是一份简单的生活。陶渊明的那份“种豆南山下,戴月荷锄归”的快乐又有多少今天站在窗前眺望自然风景的人能懂呢?陶渊明血液里流淌着的那份不折腰的清高又有多少知识分子能做到呢?这让我想起了阿尔卑斯山口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面朝大海的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望之弥高”的人。

  

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