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家的散文
家是一日三餐,一碗米饭,有肉有菜,二两烧酒,家是两个人,相互依靠。关于家的诗美丽,散文同样感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写家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写家的散文篇1:家在哪里
常有人问,你的家在哪里?是呀!家在哪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
故乡是家。故乡沧州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柳绿花红的春季,微微的暖风里弥漫着潮润的泥土芳香。大清早,在百鸟鸣唱的晨曲里背上草筐,走到村外广袤的田野上,一色绿油油的麦苗,直撞人的眼,心在绿色里沐浴,徜徉。早有孩童爬上路边的柳树,折三两枝条,做成大小、长短不一的柳笛,鼓足腮帮子,可着劲吹啊,伴着太阳升起、伴着炊烟袅袅……
那时我在想,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样平展展地通向远方,一个村庄连接着一个村庄,星罗棋布在上面,马走日,牛走田,鸟儿隔着房顶,千万里追逐……
到塞外钢城宣化工作,算起来已近20年了。期间每年回家,一路上,火车穿越山洞,总有时空遂道的感觉,至北京再往前,一下子开阔起来,到天津就连空气也变得那么熟悉,家越来越近了,从车窗探出头去,一弯弯似曾相识的池塘,一片片久违的庄稼地,一处处葱葱的枣林,甩过去,又涌上来,让人思绪万千,不能平静。
日月穿梭催人老。父母随我移居宣化至今也已三年了,虽然常常想起老家,但一直没再回。家,在我的脑海里也变了样,成了一处居所,一个供我吃饭睡觉的地方,虽然也不乏生活的内容。
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来到宣钢的前身--龙烟铁矿参加工作,当时的矿区环境恶劣,同村来了5人,不到两年就有3个跑回家,而父亲留了下来,一干就是37年,退休了,又让我接了班。父亲跟我一提起单位,总爱说“龙烟家”,虽然退休金不多,他却说“不干活了,给钱就不少。”
在家的思维变迁中,我曾思索:“自然界物竟天择,茫茫人海,人生四季,见面是缘,处处无家处处家。”
关于写家的散文篇2:家
雨墨的家跟学校就隔着一条胡同,走路两三分钟就能到。学校里的广播经常响起,在家里就能清晰地听清楚。那时离着学校近,看到别人走路要走很长时间,雨墨心里还滋生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好像离着学校近赚了大便宜一样。
二年级的时候雨墨的父亲回来了,那时他父亲已经刚好四十岁了。主要原因是长期的两地分居,根本就照顾不到家,有时过年都回不来,雨墨的母亲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还要照顾老母亲,吃了多少苦可想而知,想想就忍住眼角酸涩。那时的生活条件家家都很拮据,跟本现在的生活质量,什么品牌、名牌、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雨墨父亲从小山村走出去当的兵,然后转业分配到某地煤矿,那时煤矿可是国营好单位,雨墨父亲在部队表现出色才得以分去,结果一呆就是十几年的时间。等人到中年回到家乡,两鬓也添了很多白发,当父亲捧着一把玻璃球给雨墨的时候,雨墨说他看见母亲哭了,很伤心的哭了,而且父亲也流泪了。雨墨的父亲调动到了母亲的单位,从那以后子墨的家庭才算完整了。因为是双职工,所以分一套房子也就理所当然了。那个年代没有私有住房,单位住房全是免费居住的,都要按照级别层层往下卡,因为单位职工多,而住房就那么多,根本不够分的,所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时单位住房叫家属院,不叫某某小区,家属院跟单位南北挨着,中间隔着一条马路,路的北边是单位的南大门,南边是住宅区,全是一排排红瓦白灰墙窄窄的房子。雨墨家就在第三排,第三个住户,数字很巧合,不知是不是天意。
刚搬过去窄窄的两间屋子一个天井,就这样住了四口人,一住就是十多年。这之前也搬过家,都是雨墨母亲一个人在操持,有过搬家经历的都会知道搬家有多么辛苦,那时并不像现在找个搬家公司就齐活了。需要到处求人仰面的帮忙,还要一点点的把存储的东西一点不剩的规制,不像现今一扔了之,那时连柴火、稻草都不舍得丢弃。雨墨说她母亲烦闷的时候也会唠叨,杂七杂八的说一通,经常眼圈红红的很是令人心酸,雨墨懂事后,就再也不会好奇过去的事情了。虽然看着母亲伤感心里不舒服,但是雨墨说他每次都会耐心听完,雨墨说小时候因为理解不了什么,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宽慰的话,也许母亲根本就不需要,只是单纯的倾诉而已。说起母亲的过日子,雨墨撇撇嘴说:“母亲是个收藏家,只是收藏的东西没有一样值钱的。”他母亲不管什么都收藏,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过惯了苦日子什么都有用,不能随便浪费。
后来雨墨姐姐大了,需要单独住一间屋子,原先雨墨母亲根本做不到,因为家里少了顶梁柱,母亲工作的格外辛苦,老人孩子的纠缠着,更是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雨墨说他根本不敢想这些,想起来就会心酸,替母亲难过。父亲回来后,终于实现了。雨墨父亲回来没几天,就想办法弄齐了砖瓦、木头、然后起早贪黑的利用工作之余,亲自动手为姐姐盖了一间小屋子,如今姐姐还是会偶然的说起,看得出姐姐对父亲的那份浓浓的感激。一间小小的北屋,到底凝聚了多少父亲的爱啊!不得言说。同时雨墨父亲还顺便在本就窄小的小院子里砌了两个小棚子放杂物,一边一个。姐姐有了自己的屋子,里面放一张单人床,一张老式书桌,也就没剩下什么空间了。只是雨墨的姐姐到底是女孩子,把小屋布置的既温馨又干净。这可能源于女孩子特有的天分吧!屋子里摆放一小盆水仙花,洁白清新,有淡淡的香味充塞其中,书桌上一排整齐的书籍,几张明星的画报贴在小花布床帘之上,既温馨又清雅。
在雨墨姐姐屋子外面有一颗老榆树,不知多少年,树干粗壮高大,枝繁叶茂。每年都会结榆钱,雨墨小时候常爬到树上去摘,生吃甜甜的,还是不错的食物呢?吃不了就摘回家交给母亲,他母亲就会和上“面”做出各种小食品,油炸榆钱,榆钱面汤,榆钱炒蛋等,小小的天井里种棵丝瓜,很快就爬满了两边放杂物的小屋顶,绿绿的藤蔓在收获的时候结出长长的丝瓜,悬垂着一根根的煞是可人。住在我们家负责看护雨墨姐弟的姥姥经常给做丝瓜炒鸡蛋,是姐弟两最爱吃的大餐了。还栽种葫芦,葫芦长成熟了就摘下来,劈成两半用来做瓢,瓜瓤晒干用来刷洗碗筷什么的,瓜子晒干用来闲嗑。可以说在母亲的智慧中什么都是有用的,碰到卖鸡崽的,母亲总是会买上那么几只。刚孵出的小鸡跟个毛线团一样,叽叽喳喳的不停的叫唤“饿了”“饿了”母亲总会疼爱的小心翼翼放在天井里,即当我们的玩伴,也是家里打牙祭的主要菜肴。
年轻时雨墨母亲的手巧着呢!在雨墨的眼中母亲好像就没有不会做的事情。虽然才一米五几的个子,做起事情来却不属于男子,雷厉风行的,干脆利索极了。雨墨可把母亲看的好高大好高大!雨墨母亲年轻时并不喜欢唠叨,退休后却变的话多了起来,可能一下子清闲下来,很不适应吧。随着雨墨断断续续的话音,我能看到雨墨心中对父亲、母亲、姐姐和那个曾经小小家的热爱,而雨墨自己的眼神却逐渐变得湿润幽远了……
关于写家的散文篇3:温馨的家
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是一个让我们受不到任何伤害的地方;爸妈是呵护我们成长的灯塔。是家的缔造者,是给予人们幸福的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的中心,但是随着一天天地长大,各种各样的念头使我跟家、爸妈这两个中心点的矛盾越来越大,击起层层波浪!而我为了挣脱这个束缚,就好像水面的波纹一样,不断地向外荡漾,离这个中心越来越远••••••但是,离家的时间越久,那种对家对爸妈的思念会缠绵无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让我读懂了“家”、“父亲”、“母亲”真正的涵义!那是我们永远都离不开的人,离不开的地方。
“亲不过父母”的确,父母对于我们,不论变得怎么样,都是最亲近的;最疼爱的。始终对我们都不离不弃,但是我们作为子女,却并不这样想。年轻,使我学会了叛逆,想挣脱父母的保护,觉得离开父母身边的感觉真好,没有了他们的束缚,我们自由了!其实,即使我们不叛逆爸妈也会狠心地放飞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长大了!
家,对于爸妈来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是希望的所在,他们一生奋斗都是在维护这一个字。对于长大的我,家不过是一个避风的港口,是在外漂泊,累了,受伤了,才会想起,才会回去的地方。记得刚二十出头,在自己的眼里,爸妈和那间老屋没什么两样!跟他们是没什么好谈的,跟爸妈说话,就好像跟这间从小长大的老屋一样,没必要,因为太熟悉了,熟悉到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知道。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错了,我对爸妈根本就不理解,因为我从来都没有为他们想过。
随着年岁景迁,我们都离开父母,出外闯荡,我们还年轻,记忆中,小时候,可以什么都不在乎,更何况那些幼稚的记忆?但对于爸妈,那些不削的记忆,却成为他们最珍贵的记忆,有事没事就捧着相册,看着一张张的照片。对于爸妈来说,我们几兄弟的记忆就停留在照片里,而我们对爸妈的记忆就停留在离家闯荡的那一刻,停留在电话的声音里。
还记得爸妈在电话里说过“你们的工作就真的这么忙吗?要注意身体,别累坏了!晚上多添一层被子,天冷!”我很惊讶,离家千里之外,妈又怎样知道这边的冷暖呢?爸告诉我,你们从离家到工作的地方起,你妈就一直看着那的天气,就是怕你们不知冷暖。都成习贯了。原来,父母的心也跟着我们到了外乡生活的地方。长年累月没回家,没见过爸妈,那种滋味其实并不好过。想家的时候,只有靠拚命工作,来冲淡那种思念;都没用,那种思念是割不断的,半夜醒来,依然泪湿枕巾。
难得回一次家,没踏入门坎,爸总是第一个出来帮忙拿行李;妈走出来,摸一把我的脸,难过又心痛地说:“瞧!又瘦了!”然后走进厨房,洗锅刷碗,忙得不亦乐乎,弄了满满一桌菜。坐到身边倍我吃,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夹肉。“多吃点,难得回来一次,多补补身体,多长长肉。”夹到碗里满满面都是菜,笑咪咪地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满足地笑了!我抬头,发现他们没动筷子就问怎么不吃?“你吃!你吃!我们在家少不了吃的。”
帮着收拾碗筷的时候,发现碗柜上放着一小碗炒得有点糊的肥肉,我问怎么不拿出来吃?妈说:“这是前天的,有点坏了,怕你吃了会坏肚子”那就倒了吧!干嘛还留着?“还能吃,倒掉可惜!”听着妈这句话,我愣在那里好久没动,如果我没回家,跟本不知道爸妈的日子竞是这么简朴,一点肥肉都能吃上好几天,坏了都舍不得倒!还不知多久才买上一次,想像爸妈在家,就一人一碗饭,一点青菜,也不用摆桌子,坐在屋檐下就能应付一餐饭。餐桌不知何时用到现在,上面蒙上厚厚的一层灰尘,想到是这样,我真的想大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