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旦的散文
关于元旦的散文篇1:我的元旦
元旦,自然就是一年的开始,几乎每个人都还是知道。而对于“开始”,人们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新的想法,总是希望未来的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加甜美;自然,我也不例外。但我的元旦具体怎么过,我还从未仔细想过。对于这个问题,我以前的确思考得很多,而且常常总是心血来潮,激情澎湃;而现在,已经不再有那种情形,不再有那种“激情澎湃”,因为我始终知道,今天总是昨天的延续,未来总是今天的延续,如果今天的动静过大或者过小,都未免有点夸张,恐怕都不是一种真实而合理的状态,在我看来,真实而合理的状态大约就在于,把“昨天”的东西合理而有机地继续下去,达到自己今天或者明天的目标。
于是,我就想,如果有来世,今生过得如何,我可以不怎么在乎,完全能够寄希望于来世;但是,我又偏偏是一个“执迷不悟”者,从来就不相信有什么来世,所以,对于今世,我就不得不慎重。世界缤纷异彩,别人的生活,我自然不想去过问,又何须劳我过问呢?而于我,则要好好地思索一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那种理想“状态”。当然,我的理想“状态”究竟是什么,我也不曾多想,只是糊里糊涂地生活罢了;但在糊里糊涂之中,也还似乎有些明白,总觉得,自己的日子,始终不是很多,就是百岁,也毕竟有限。因此,我就妄想着,自己的这一生,大体应该这样度过:一是无论如何,不至于贫困或者贫困而死,不至于落入古时诸多文人墨客的悲剧;二是能够喝点小酒,摆弄点小小的爱好,而无毫不相干的人的干扰;三是不需要“加官进爵”,不需要“专家学者”,不需要“哗众取宠”,只要最底层的、最朴素的人们默默认可就行,同时,在大浪冲刷时,也还能够闪闪发光或者坚如磐石;四是不畏惧什么,也不顾忌什么,“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自己的道德与良心永远还在;五是自己、亲朋及一切善良的人们都能够安然无恙,无忧无虑地生活;六是自己的生活既悠闲又充实,在充实中悠闲,在悠闲中充实;七是享有无上的尊严和自由,任何时候,都不会违心地生活,也不受无理的骚扰;八是有梦想并能够逐步实现,哪怕步子很慢,哪怕路途很遥远;九是日子有情趣和味道,有美好的回味也有美好的畅想;十是心怀阳光,快乐而幸福。当然,所有这些,也还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底线,并能够力所能及地做点小小的奉献。而是否实现,也不必去深究,只要朝着这样一个状态前行就是了。
这样想着,似乎还有点玄虚,而每一个日子,都毕竟还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这个元旦,我就陪着妻子值着班,也做了一些自己的事,不知不觉便到下午了。正在想着下午如何过节的“科目”,便有村民杀年猪,电话相邀去吃“庖汤肉”,盛情之下,只得驱车而去。丰年与否,没去过问;年猪多大,也不问及。只是,在欢欣之中,几桌人无拘无束,有说有笑,话语还是那样质朴,笑声还是那样纯真,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也大块地吃肉,大腕地喝酒,酒足饭饱之后,便微醉回家,酣然入睡。
我想,这也不是什么神仙日子;但是,作为人的日子,大概就得这样过吧。
关于元旦的散文篇2:元旦絮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伴着灰蒙蒙的雾霾刚跨越了西方的圣诞节,侧耳倾听,元旦的脚步声临近了,翘首东望,夜风夹杂着腊月的清冷挤过窗楹的缝隙,吹落一脸落漠的温暖,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的日子——元旦。
午夜的黑暗愈发浓重,零点的钟声尚未敲响,清脆的鞭炮声已经连成一片,沉闷的巨响炸开了二踢脚的威猛,或粗或细,交相应和,时时震哑着视频里——启航2014晚会传来的歌声、乐声、欢笑声……千万朵色彩斑斓的焰火不甘落后,瞬间华丽绽放,九天玉女舞落漫天仙梅,朵朵精致,瓣瓣绚烂,旋即消逝,如梦如幻;丝丝缕缕的白色烟雾携着淡淡的火药味缓缓消散,片片破碎的纸屑如断翅的彩蝶悲壮坠落,这就是短暂辉煌的代价么?
站在新年的边沿,细细将生活中的点滴再次回味,感慨人生犹如这四季的轮回,永远都不会缺少哪一个季节的登场。生命真实地存在于岁月的年轮中转了一圈又一圈,在度过每个岁月的过程中迷惘重重,曾经的路上,不管历尽多少坎坷,收获多少欢愉,时间绝不允许你选择或接受与否,它很公平地将我们带到人生的下一个驿站,现实将生命向着人生的终点节节促进,这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岁月无情”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印痕的增深,阅历的增加,心怀也随着岁月的轮回更加宽广、豁达。捡拾起那些被岁月残破的生活点滴,不免深深地感谢曾经的苦难,赐予我更加强烈与从容;曾经的拥有,赐予我更多快乐与自信;曾经的经历,赐予我一份独有的沉稳与淡然……
也许,使我们逐渐成熟的不是那悄悄流逝的岁月,而是那一次次永远难忘的经历。那曾经的夏花春绿秋实冬雨,当化作文字时,依然还是那样让人觉着美轮美奂,依然还是会让人在画卷的美妙虚无中,去忽略四季曾固有的那点缺陷,如夏天的炎热、春天的松散、秋天的萧条以及冬天的寒冷。
也许,人生在世,总会有着太多不随我们个人喜恶而改变的事情和环境,人与自然就是这样,喜欢与否,你都要去经历,这似乎和季节的冷暖无关,这似乎也无碍于每一次岁月的轮回。有时你觉得应该那样的,没那样,有时你觉得不该那样的,反倒很意外的那样了。伤心时的泪、开心时的笑,也许都是因曾经有过的执着,才让如今的回味尤显可贵。
诗人说过: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是啊,人生一世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尽心的过程也许有时要比完美的结果更有价值,尽心的感觉同样也是一种完美。
漫步四季更迭的台阶,流年继续将斗转星移,在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日渐丰富的却是人生的阅历;在经历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日臻完善的却是越来越豁达的人生心态。随和地坚持自己,宽容地善待他人,热爱自己的热爱,珍惜自己的珍惜,坚持自己的坚持,在心灵的感悟中,开始慢慢学会了豁达而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开始学着如何淡然地去用真实的幸福去化解曾经在眼泪滴落时带给内心的那几许沧桑和来自心灵深处的那几分沉重。
走过四季,走过自己,走过不断轮回的人生,眼角的那些皱纹和心中的几多感悟都恍若视频中的一个个片段,如果说自己曾是这影视中的主角,却又觉着有点牵强,毕竟回忆中的点点滴滴涵盖着太多的角色,哪些自己是主角?哪些自己是配角?真的说不清,道不明,只是随着这蹉跎岁月的慢慢流逝,人与心都曾有过疲惫、有过沧桑,当然,也有许多新的希望在不断重生。
关于元旦的散文篇3:话说元旦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元旦的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元旦还有个传说,据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中华民国时期,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是,在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各个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不过,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地域、民族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