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笋的散文
关于竹笋的散文篇1:怀念竹笋
竹山青青,竹笋嫩嫩,风和日丽,行走在河堤上,对面山坳处绿葱一片,竹林可见,竹笋该破土而出了吧!
记忆起儿时的生活困苦,父母在生产队放工时,从回来的路上,采一把竹笋,姊妹几个忙忙碌碌地剥壳下锅轻煮,撕碎后放少量油爆炒一下,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为添饱肚子平增了许多乐趣。
到了后来,参加了工作,乡下的农村的周末平淡而舒适。放晴的下午,大家伙约着登山远足,极目远眺,看河流向远方,层层叠叠,欣赏山川美色,望村村寨寨,白墙高楼,鸡犬和鸣,田园生活,谢党恩浩荡,让老百姓幸福地生活,愉快地劳作,找到了活在人世间乐趣,生存的意义。走到农家竹林前,都为绿色感叹,忍不住走上前走,摸摸粗大的竹子,拍打几下,似乎遇上了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亲切。“好!真的不错呀!”与好客的主人攀谈上竹林的历史,为竹子的丰功伟绩感到自豪。临走时分,还深深地吸一口竹林之气,把清新的竹林气滞留在肺腑心间。
又是踏青季节,风儿与我们作伴,歌声与欢笑,洒落了一路的石子,脚踩飘落的柳絮与枯枝,头顶阳光明媚,解了衣扣,席地而坐,任春风拂面;随处可见的油菜花,粉粉黄黄,蝶舞其间,蝶恋花,花恋蜂,痴情于春光中。急走慢行,又是一片山竹林闯入我们的视野。
只见小小的笋尖从竹兜四周冒出,外面的壳儿还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簇簇,一丛丛,绿色连接到地下。弯身下腰的老杨指了指长得胖乎乎的嫩笋,“要在原先,这里早没有了。”“现在我们这儿的人晓得了,瓣不得,要一江清水送北京。”你一句,我一言,唠叨个不停;不扳走笋子,长成片片竹林,竹林绿肥,树木参天,山才秀美。也是大道至简呀,要是我们满足舌头的需要,却忽略了远方亲人的渴求,水是生命之源,不能有损于国家,顺其自然。保护环境,你我有责,防水土流失,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我们拿起手中相机、手机与竹林合影合拍留念。
斜阳西下,同行们拍打衣服上的叶卷儿,有说又有笑地从竹林旁走开。
别了,竹林,别了,竹笋!明年再相见!
关于竹笋的散文篇2:山竹笋
每年的清明过后,家乡的山山岭岭,小山竹笋就像破土的秧苗,一根根的从土壤中探出尖尖的小脑袋,吸纳着雨露阳光,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它们一茬一茬地接力般冒出地面,持续生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招引着人们在这个季节兴趣浓厚地一拨拨进山掰笋,收获野趣。
憨厚的小竹笋不仅是那清丽的样子可人,它原生态嫩生生的美味,更能引得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们的青睐。因而,每到这个季节,那些渴望归真自然的闲暇之人,尤其是小城镇清闲人士,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开着小汽车,集踏青、赏春、掰笋等诸多目的于一身,在春深似海的野外,一边饱览无边春色,一边收获一份原生态的野菜,享受着一举双得的喜悦。
刚冒出的竹笋,矮墩墩的样子,一拃长的身姿,青绿色的外衣,嫩生生的水灵,丛丛簇簇挤在一起,确实十分的惹人。一掰一声满空的脆响,更是令人乐此不疲。弄回家中,炒酸菜,煸腊肉,脆香可口,味道鲜美,有着别的野菜不同的滋味。难怪古代文人对食竹笋多有记载和描述。唐代白居易在《食笋》一诗中写到:“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来。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折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逐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躇,南风吹作竹。”清代李渔称竹笋为“素食第一品”,甚至认为“肥羊嫩乃,何足比肩。”由此可见小竹笋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欢的野菜,甚至将之与猪肉相比。
不过,在很多年前,在竹笋更广泛生长的年代,它的美味似乎还没有被农人所看重。农人更注重的是它可成为商品换钱的价值。那时的山丘没有被大片大片的开发,山山岭岭相连,郁郁葱葱绵亘,到了冒笋的季节,遍山遍岭都是小竹笋。大人们要出工,是挤不出多少时间掰笋的,这活儿自然落到了半大不小的间我们孩子们的身上。遇上星期天,就拉伙结伴,提着竹篮和袋子,三五成群地钻入山中。那种劳动不像现在一些人是带着悠闲的心情到自然中去寻找乐趣的采撷,而是身带着使命和任务的野外寻觅,是一项很辛苦的劳动。事先,我们在家中要穿上破旧的衣服,穿上不易被竹签刺破的厚底布鞋,带一顶旧的草帽,将自己“全副武装”一番才进山。
一天半日下来,尽管能掰得个篮满袋盈。但每个人都会不同成度的“挂彩”。那些嫩而肥的竹笋偏爱长在荆棘丛生的地方,好像要寻得蓬蓬荆棘的保护,但我们还是挚着地钻入刺蓬,将那些粗壮水嫩的竹笋采获。结果,不是手上划破了就是脸上划出了痕迹,毛绒绒的笋箨,还把手磨得粗粗糙糙的。掰一天的笋下来人就显得十分的憔悴。满篮满袋的笋在大人们的帮助下提回家中,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看到堆成小土堆一样的笋,即有收获的成就感,同时剥笋的烦忧又袭上心头。吃过晚饭,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我们小孩责无旁贷的也要开始漫漫长夜的剥笋劳动,有时要劳累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将白天掰来的笋剥完后,才能上床睡觉。小孩的剥笋技巧是大人们传授的,但速度一点也不比大人们逊色,一根胖胖的笋,在手上转动几下,就嫩生生地出来了。这种方法就是将竹笋尖的一头用两手捏着,用拇指和食指对着用力的揉搓,再将搓破处一分为二,先将一边用食指缠着,绕着食指转上几圈,一根笋就剥去了一半,另一半如法炮制,很快一根笋就去了皮,一根嫩生生白静静的竹笋就坦露出来。这样剥笋的速度尽管快,但久之就食指生痛,手脚麻木,浑身酸楚,但面对任务,只得无言坚持。好像这就是那个时代农村孩子的宿命,从稍懂事起,就要为生存而付出。母亲更加辛苦,我们睡后,还要将剥好的竹笋理齐,绑成小茶杯粗的一小把一小把,整整齐齐地放入竹篮里,一些停当后,才能睡觉。第二天清晨,起个大早,把竹笋挑到市场上去卖。若遇上贩子,整秤的调出,价格便宜些,但节省时间,撇脱。零售时,要守上一个早晨,一把笋的价格略高分把钱,也就是五分钱左右一把吧,一天的劳动,母亲一早能换回二三元的收获,可解家中用钱的燃眉之急。一个生长竹笋的季节下来,我们周而复始的辛苦劳动,多少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这些还得感谢自然的赐予。
关于竹笋的散文篇3:房子后的竹笋
房子的背后,有一片小小的竹林,这片竹林可以说是我的“世外桃源”。茶余饭后,到那里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借以驱散一天工作的疲劳。尤其是到了春天,竹林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像是经竹节滤过的一样,当你一走进竹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不用细细品味,你也闻得出清新里带着一股浓烈的竹汁芳香。呼吸着这样的新鲜空气,你会觉得浑身舒服极了!然而,这郁郁葱葱的竹林,不正是那尖尖的竹笋长成的么?
清明节前,一连下了几天的雨,我没有到竹林里去,可心里总是痒痒的,真想钻个雨空儿去看看我的“世外桃源”被春雨洗涤的怎样了!|
正当夕阳洒着余晖的时候,我走进了小竹林。咦?刚刚几天的功夫,就冒出了这么多笋尖尖!那些笔直的竹笋,长得高的像青铜剑;长得矮的像牛角尖,还有刚刚破土的笋尖,就像小鸡仔的嘴啄破蛋壳露在外面。我默默地数了起来,一根、两根。。。。。
倏地,我发现了一根奇怪的竹笋。它从石板底下探出头来,象千斤顶一样把石板顶得离地面一尺来高。我好奇地蹲下去想看个仔细,哎呀!沉重的石板把它压弯了腰。我心里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一种怜悯。当我伸手去办那块石头的时候,突然从竹林深处钻出了个小姑娘:“别碰石头!”我的手连忙缩回来。
“爷爷说,搬动石头。竹笋会死的!”小姑娘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说。
“为什么?”我不解的问。
小姑娘摇摇头:“爷爷说,不动它,竹笋自个会长好的。”
我半信半疑地:“是吗?”
“不信,半个月后你再来看好了!”
半个月过去了,那竹笋的的确确从石板底下长出来了,它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日以继夜顽强地和石板拼搏着。终于战胜了石板的压迫,沐浴到了春天的阳光,承接着大自然赐给它的每一滴甘露,坚强不屈地长高了,现在,为大自然这幅壮美的画卷抹上了一笔新绿。而然,更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而那块石板就像是一个天生的无赖、曲膝跪倒在她的脚下,仿佛在苦苦哀求似的。当你出现在这样的竹笋面前,难道你在感情就不会产生这种共鸣?难道你就不想到她的正直、坚韧、自信和不屈服任何压力的品格,这不正象中华大地上那些自强不息、苦学奋进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