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有关的散文
和书有关的散文篇1:书香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唯有凉风吹起书页,烟雨让尘封在书卷里的词章和故事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我们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真实和美好。
在小的时候,没有发达的电脑游戏,也没有现在低价亲民的旅游路线。书,便在无形中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从插图式的文学名著开始看起,到一些诙谐生动的儿童文学,一直到今天的海纳百川,可以自由随性地选择。我很感激书本给我带来的一切,她所散发的幽香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充实和快乐。
在书籍宽阔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不朽的昭君情断西域,用泪水换来了边疆百年的安宁,让无数男子汗颜;我看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无数的傲人才子在前途的路上极力奔波;我看到了清朝的腐朽,在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中咒骂着历史留给我们的伤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无数人以为就从此失去了你,他们认为加快了的生活节奏再也画不出那样的诗情画意。但我明白,这只是你改变了姿态的存在,从前你潇洒的痕迹依然潜伏在这小小的电子书或电子报里。在新形式的潮流中,我听到了网络小说《暗访10年》里人民的伤痛呼喊;我听到了连载经典《少年金田一》带给我的推理的紧张与刺激的旋律。而更让我兴奋的是,便捷的网络从此与实体书店沟通在了一起,让即使远在千里的彼此也能交换享有书籍的美丽书香。
是的,也许身处微时代的我们可能从此难以再像过去的那样,简单的慢下来,有的可能也只是对功能性书籍的浅阅读。但书籍无论深浅,它终究能给予人智慧的启迪,这便是它的香气之源,也是我们应该抛弃争论喋喋不休的快慢,应该迎着时代节奏的理由。
毕竟,花香总有一季会悄然淡去,但书香却能逝水流年,淡墨永恒。
去分享和拥有书香吧,朋友,对人,对己,都是一种幸福。
和书有关的散文篇2:震撼心灵的一本书
大人们常常说我们这一代大城市里的中学生真苦:居住在高楼大厦的“鸽子窝”中,回到家后几乎没有玩耍的伙伴,而且,每天还要面对似乎永远做不完的作业,从来不知道童年的乐趣是什么。
我倒不这么看。虽然我无法切身感受父辈童年的无忧无虑,但我觉得自己的童年同样充满了快乐。尤其当你将烦人的作业暂时丢开,一个人躺在床上看上一会儿书的时候,真是最大的享受,也是放松精神的最好方式。所以,这几年我看了不少文学类的书,什么《哈里·波特》,什么《少年文学》,什么世界名着,还有秦文君系列小说等,从中获得不少乐趣、知识和道理。但是,今年3月妈妈给我买的一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却是那么的不同,似乎从心灵深处震撼了我。那以后的很多天,我的脑海里总是出现卓娅和舒拉的形象。
我这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是北京出版社出的“世界少年文学精选”系列中的一本。它是一个发生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着名故事。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突然发动的战争,打破了卓娅一家的平静生活。仅仅16岁的女孩卓娅告别母亲和弟弟舒拉,投身到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中去,她参加游击队,深入敌人后方,破坏敌人的补给线,不幸被捕。面对法西斯的严刑拷打,卓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被敌人绞死,牺牲时只有18岁。卓娅的英勇无畏,激励起更多的前苏联儿女投身到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去,弟弟舒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姐姐牺牲之后,告别母亲,参加红军勇敢作战,屡立战功。就在法西斯德国即将投降的前夕,舒拉壮烈牺牲。而《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的原作者就是这两位少年英雄的母亲。
看过那么多小说,只有这次我哭了。不光是悲伤,更多的是悲壮,是感动,是感慨。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原本属于大人的责任,并在战争中,成长、成熟、****,最终成为英雄。而他们的母亲同样值得敬佩。在忍受了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后,这位伟大的母亲,化悲痛为力量,用心灵之笔,绘出已不仅仅属于她个人的一双英雄儿女。也正是她的书,让卓娅和舒拉不仅长留前苏联,也永存全世界。我从中读出:爱国、勇敢、正义、付出,不管到何时都是做人的标准和人生的幸福。而对于回到现实的我来讲:努力、认真、信念、理想,也许是我在平凡而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品格。我庆幸我生长在一个和平、富裕的年代。尽管它没有卓娅和舒拉那样非凡,也没有父辈那样惬意,但我们却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力量。
和书有关的散文篇3:温暖如书的女人
女人如花,终有谢期,女人如书,百读不厌。一个懂读书、爱读书的女人通常温润如玉。脾性、气质、举止无不透着优雅的魅力,这种魅力不带任何压迫,却非常具有摄魄力。你可以静静的躲在某个角落恬静的欣赏,也可以很热情的迎上去知音彻谈,可不管怎么样,你都会感觉暖暖的,沁人心脾。
——题记
做一个散文一样的女人,的确不可置否,如女子般飘逸,灵韵的散文。
能带给人们一种恬适的淡然。关于女子如什么最好,也有人比喻如酒,如烟,如
字典。但我觉得,如同散文,或许是最贴切的比喻吧!做个像散文一样优美的女人,用飘逸的灵韵醉醺那些解读者吧!
“如果把女人比喻成一本书,你喜欢的她是什么类型的书籍?”他也不假思索很随心地说道:“我喜欢的女人像散文,首先是散文比较真实,其次,散文有感情,它是在真实感情的基础上随心而发出的,欣赏时候感觉也很惬意自在,所以很美。”
一直以来,我也喜欢写些随笔,感觉都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记录身边的事情,因此我也比较喜欢散文的轻逸,散漫,无拘无束,纵然是伤感痛苦在散文中也总是能演绎出不绝的美感,何况是美妙的极富生活情趣的幸福和温暖呢?
如果女人像散文一样,那么她一定是安详和美丽的。即使她没有雍容华丽的外表,但是,眉宇之间流淌的气质一定会淡雅简约,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视觉享受,最主要的是,这种类型的女人能够让你浮躁的内心也显得平静淡然,因为你会自发的受到她的影响,不知不觉间就能受到感染和熏陶。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女人,装点着美丽的自然,有了大自然和谐的衬托,女人也因此显得更加美丽。
有人说女人如水,有水的坚韧、有水的清灵、有水的温柔、有水的宁静;有人说女人如酒,有酒精的烈性、有红酒的迷人、有鸡尾酒的典雅;也有人说女人如颜色,有火红的热情和蓝色的忧伤、有白色的纯洁和粉色的温馨、有黄色的灿烂和淡青的羞涩、有绿色的活力和紫色的浪漫。女人,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形容词来描绘,因此,世间的女人都显得风情万种,美丽万千,于是,就有人说了,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看来作为女人也是幸福的,女人也天生就是美丽的,那种骨子里头与生俱来的美丽,让人们记住了很多美丽可以修饰的词语。因此,我喜欢的女人也像散文一样,希望自己也能做如此从容淡薄的女人,自然点缀人间。
大家都知道,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仿佛它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但是要写好散文也不容易,要达到行散而神不散的确需要功夫。
散文没有童话的纯洁无暇,让人充满幻想,也没有小说的丰富想象,让人感到离现实太远;更没有诗歌的瑰丽飞扬,让人感到心思缥缈。散文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只是意境。好的散文,可以诗情画意,也可以朴素温情。语言朴实无华、准确逼真、简洁流畅、清新绚丽的散文,让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人们都说散文式的女人是自由的,很洒脱。淡妆浓抹,皆不为人,只为心境。读散文需要的只是一种心情,只要你能坐下来,静下来,最重要的是心静下来,至于在什么地方读,在白天还是晚上读,无论读谁的作品,都没有多大的关系,只 要你读得进去,无论是读三毛、泰戈尔、托尔斯泰、余秋雨、朱自清还是张爱 玲,全凭你的心情,全凭你的感觉。
好女人是一篇散文。没有小说的媚俗,却有小说的从容;没有诗歌的轻狂,却有诗歌的优雅。有人把女人比喻成文章,也能妙趣横生。他们说:“性格开朗,幽默风趣的女人像诗歌;温柔典雅气质不凡的女人像散文;为人处事讲究原则的女人像论文;遵循顺序的女人像记叙文;特有情调的女人像小说;一篇不太满意的文章通过修改可以变得完善,最后能在世间流传。一个不太完美的女人通过完善自己,可以变成美丽的天使,把女人的美丽留在人间。”
我很赞同平凡女人的生活是散文式的生活,闲散而真实;幸福女人的心情是散文化的心情,轻缓而淡雅;经典的散文要常读常新,需要你用毕生的心情去体会,那肯定会如水一般的婉约,如红酒一般的浪漫,如颜色一般的善变,而美丽的女人不是只靠外表获得长久的美丽,外表的美丽不会永恒,只有如散文一样真实闲淡的女人才能经受得起岁月的考验,沉淀的时间越久,才更风情万千,才更加美丽淡然。
如果你是在人群中无意间浏览到她,她会像优美的散文一样,平静、矜持、淡漠,甚至冷峻,也许眉目间还会有一点点的忧郁,这时的你也许会觉得她是另一种人,是你不曾了解的一类人,很神秘,不熟悉,不能游刃有余把握的,独立的,仿佛来自遥遥的世界。而如果她在你的身边坐下来,开始说话,或者开始微笑,你又觉得很亲切,很温情,仿佛一触即热,可感,可触,从发际,从眼神,从腰身,从表情的部位的颤动,散发着温度,一种实实在在的妥贴,唤起你心灵深处对于温情的久已遥远的记忆。
无论女人是一所好学校,还是一篇美丽的文章,亦或是一本耐读的书,更像东海制药的胶囊一样实在有用,我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散文一样优美的女人,真切地活在生活之中,也许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甚至有点不合适宜的伤感,但是,善良的心,也能足够从容和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