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朗读3分钟内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我期盼秋天时回到故乡,看望那个美丽的你。关于朗读3分钟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朗读3分钟内的散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朗读3分钟内的散文篇1:秋时

  一觉醒来,一是早晨6点多了。终于清静下来了,不用怕有人打搅这清晨舒适的早觉了。因为一连两天听不到在大田里吼叫的拖拉机声音了,这声音像是突然间消失般,自9月底开始到10月7日,几乎每个晚上都能听到或远或近,它粉碎玉米秸秆和旋地时发出的拉得长长的粗重的如耕牛般的哞哞声,开始还觉得呱燥,到现在没有了它陪伴的夜倒是有些让人不适应了,也是因为它的缘故,时常半夜被劳碌的农机手喊醒,拿这样或那样的机器配件,毕竟节令不等人,一年中农机手们也只有这样一个好时候不是。也是因为他的存在,公路上的农用车辆也骤然间多了起来,拉玉米秸秆的,拉玉米的,在公路上、乡间沙石路上来回穿梭着,秋收开始了。

  这时的玉米田里便从早到晚不会断了人迹,因为有在厂子打工的乡亲往往便趁着起早或中午休息的当,到自家的地里赶紧干上几把活,为的是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早些将成熟的庄稼收回家中,这时每个家庭中常年在家闲着的老人们也不愿再清闲了,都尽其所能的帮助儿女们将收回的玉米棒子运到房上,或将带有玉米皮的玉米棒子的皮剥下下来,以方便晾晒储存,这时的农家大门口前、庭院里、村内的街道里,到处都是收回的玉米堆或运玉米的机动车,即使一是堵塞了道路,大家也大多相互一笑,各自在重寻去路,毕竟都是因为忙的缘故,相互理解这时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已经是常态。

  只两三天的功夫,即使没记得太清,最多也不会超过四天的光景,地里的玉米秸秆便看不到了,被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碎沫平平的、整齐的如一张张硕大的绿色的地毯平铺开去,在这地毯上,一辆辆新式的农用拖拉机,在农机手的操作下,拉着长长的声音奔跑着,后面便又裸露出大地那健壮肥硕的肌肤,尽情的让人们欣赏着,仔细打理着,任那一台台播种机在胸怀中忙碌着,奔跑着,绘绣出一幅幅充满着希望的工笔画。

  又 七八天的功夫,无意间放眼望去,远处那裸露的肌肤上好像是有了些许绿意,再近前些,仔细观察,是的,确实是这样,嫩嫩的单单的小麦尖尖露出了地面,开始萌动了,种子开始发芽了,小麦开始行动了,农民那充满着憧憬的丰收的画面又开始描绘了。

  朗读3分钟内的散文篇2:期盼春天

  江南一月梅送春,塞北五月落桃花。此时,江南也是万树繁花,草长莺飞的季节,北方的天气还好寒冷,前天还下了一场好大的雪,看着飘飘舞舞的洁白的雪花,那一刻倒是忘记盼着春归了。

  今天走在街头,满地都是雪融化的身影,望望已经有一丝暖意的太阳,心也暖了,感觉春天要回来了。我不喜欢冬天,满目萧条、枯枝败叶、水瘦山寒没有一点生机。街头巷尾,看见的是僵硬的如死尸一般的树木、缩在棉衣里的人的脖颈、车尾部散出来的团团气浪------大地都忍受不了冷的残酷,身心裂开了一条条口子,冬天冷得让人无法形容。

  终于三月了,春天不远了。脚下被冻得干裂的土地,已经在渐渐的愈合着伤口、如死尸般的树木,也要渐渐的苏醒了、人们缩在棉衣里的脖颈伸出来了、车尾的气浪也淡了-----这就预示着春天不远了,春天正在向我们悄悄的走来。

  又要见春天,麦芽儿青青

  又要见春天,柳芽儿弯弯

  又要见春天,溪水儿潺潺

  又要见春天,鲜花儿灿灿

  又要见春天,布谷儿声声

  又要见春天,人心儿绵绵------

  春风已绿江南岸,塞北花开已有期。料峭的寒冬即将过去,明媚的春天正在翘着脚走来,春姑娘羞羞答答的,如青春的少女、如宋词里的女子、掩面含羞一步三回首的把娇容掩在轻纱后,慢慢的、轻轻地、缓缓地、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当有一天,春姑娘不小心,面纱被风儿轻轻吹去,好漂亮的“春娘”袅袅娜娜的、风姿万种的、脉脉含情的拥抱着你-----河水解冻了、鸭儿戏、鹅儿歌、草儿青了、柳芽儿弯了、花儿红了、禾苗出土了-----

  那一派春光啊,我期盼着,我期盼着春天的麦芽儿青青。

  朗读3分钟内的散文篇3:西安,我的第二故乡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长了,就难免会产生感情,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就会产生很深的印记;而一旦离开了那个地方,又会心存念想,时间久了,就变为一种思念,而这种思念是挥之不去的,有时是支离破碎的,有时是较为长远的,我对西安的思念就是这样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中涌动,这大概就是因为在脑海中的“第二故乡”之缘吧。

  大凡当过兵的人都会把部队所在地称为第二故乡,于我而言,西安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先后多次辗转于西安及周遭的周至、蓝田等地,也进驻过号称八百里的秦川,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梦想”、“军校梦想”、“就工梦想”,梦想五彩缤纷,令人幻想向往;那里,是我冲向前线的驿站,给我勇气和力量的地方。那里,还是我告别心爱的部队,奔向家乡的地方。从此,这与我不同寻常的地方,就不只是十三朝古都历史踪迹对我的吸引,也不只是震撼的兵马俑、美丽的华清池对我的诱惑。我的心中增添了一种超越于风景名胜的精神力量,在我与西安之间平添了一种感情色彩,并且随着时间的久远,就如同那陈年老窖,越品越香,让我慢慢品读一下驻留在我心中已久的西安。

  让时光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的西安在我心目中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字眼,不经意间会听别人说起过西安,就知道了那里是多个朝代建都的地方,还听说过周遭有华清池、兵马俑等名胜古迹,再其它的就不得而知了。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我,还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也就刚刚当了两年兵,也就是在枯燥的军营里憋闷了两年,当一听说部队要往西安进发的消息,我的心早已飞出去了,此时的心情就如同笼中的鸟儿要飞向蓝天一样,急不可待地倒数着天数,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部队顺利联系好了列车,首长宣布了留守人员,要求看守好营房,管理好菜园。大部队就出发了,我们乘坐着一辆辆绿色“大解放”,鱼贯来到了许昌火车站,我和战友们兴高采烈,很有秩序地踏上了许昌至西安的列车,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十几个小时的集体行军似乎感觉不出劳累,我向往已久的西安快要到了,这个时候的陕西兵就开始坐不住了,家住周至的士兵就用浓重的陕西话不停地喊着:“西安马上到了,西安离我(发e音)家不远了”,家是临潼县的部队通讯员田临潼就兴奋地介绍着华清池的胜景,就好像导游似的。这个时候,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恨不得马上就跳下火车,奔向西安古都。及至真正到了西安的时候,刚才那股热度反而冷却了不少,大家还是很有秩序地下了火车,整齐列队刚走出西安火车站,就看到部队“大解放”已等候在这里,我们便一一上了“大解放”,沿着陌生的古都大街,到达了部队临时营房,各就各位,在美丽的古都安下了家。从此,西安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西安才有了质感,慢慢地对西安有了深深的感情。

  到了西安,与西安有了亲密接触,才真正了解到西安的厚重历史,使我受到无比的震撼,也深深感到自己过去对这个古都认识的粗浅。西安古称长安,意为“长治久安”。西安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京”的城市,被外国人称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故乡。西安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南倚终南山,东邻骊山,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西安堪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达的古城墙,有总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的周秦汉唐四大遗址,这里还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是:不到西安,不知道中国有多古老,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的中国古代文明。

  刚到西安的几天,我怀着向往、好奇的心情,漫步徜徉在方位很正的西安大街上,随处可见千年遗址、踪迹,引发了我的奇思幻想,我在想,脚下这片土地是哪朝哪代皇帝走过的地方,所见的千年遗址是哪朝哪代所建,仿佛在思维深处追寻它的历史踪迹。目力所及处有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市区的周遭,还有半坡、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等风景名胜,置身于这先秦之地、十三朝古都,似乎古韵之风拂面而来,仿佛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浸染,在博大厚重的千年历史古都面前,我顿觉出自己的低微和浅陋。

  部队安扎下来后,便组织游览了大雁塔、半坡、秦陵、华清池、兵马俑。那时,钟楼还没开放,只能在车上远眺,这次集体游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大雁塔,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我了解到高高耸立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为坐落在慈恩寺,所以又称为:慈恩寺塔,到现在已一千三百多年。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我还听到一个新奇的故事,那就是唐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就是他亲自督造的,我在心中顿生感慨,思绪起伏,浮想联翩,思绪在神话与现实中飘荡,巍巍大雁塔铭记在我心里。

  

3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