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江苏的散文
为何人的坏情绪难以出来呢?就如同江苏的美景一样让人难以忘怀。关于描绘江苏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绘江苏的散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描绘江苏的散文篇1:记江苏的寒山寺
寒山寺坐落于苏州市市区。因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下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名句,使寒山寺名扬天下,游客络绎不绝。
进入市区大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寒山寺。碧瓦黄墙,几棵参天大树,随风飘来的香火味,还有那悠扬久远的钟声,让人感受到一股股浓浓的庄严和肃穆。
站在寒山寺的门口,我抬头仰望,只见“寒山寺”这几个带有书法韵味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走进寒山寺的大门,踏上台阶,就能看见两个巨大的香炉。听导游说,能把硬币扔到香炉越高的那层,得到的福气和财气就越多。我试着扔了一下,耶!我居然扔到了最高的那层,看来我明天要发大财喽。当我还做着发财梦的时候,老妈和老爸早已跟着导游走远了,我连忙跟上他们的脚步,进了外殿。
外殿很窄,大约只有4米深。露台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鼎,正面铸着一本正经,反面则着铸着百炼成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外殿里供奉着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佛像背面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画像。佛像前铺着垫子,供大家烧香拜佛。游客和香客多的时候,外殿更显拥挤,整个大殿烟雾缭绕,热浪翻滚。大家挨肩擦背,才能勉强通过。
走出外殿,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树木枝繁叶茂,一缕阳光都透不进来,凉爽极了!
穿过正殿,眼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古塔,大概有二十余米高。旁边有一条走廊,直通钟楼,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钟楼,里面一片昏暗,只有窗边隐隐约约透进来的几丝光线。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摸索着上了楼。哇!好大的一个钟啊,有一人多高,连三个大人都合抱不过来,据说有两吨重。在钟的旁边放着一根长约一米,直径大约30厘米的木棍。我将木棍轻轻地向前一推,“咚——咚——”,钟立刻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这就是钟楼。
天色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寒山寺。
描绘江苏的散文篇2:无锡之旅
素有“太湖明珠”美誉的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这个寒假,爸爸妈妈在浙仑海外旅行社报了名,带着我去领略领略这江南的秀丽风光。
这回的导游和我们所要游览的地区有关。他姓“吴”,就叫“吴锡”。我们跟着小吴哥哥开始了二日游。
无锡是全国有影视城最多的一个城市,既然到了无锡,又为何不去看看呢?无锡的景点第一站就是“三国水浒城”。
三国水浒景区坐落在葱茏苍翠的军嶂山麓、风景绮丽的太湖之滨。景区里的建筑大多都具有浓郁的汉代风格,如“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旱寨“、”吴营“、”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三国城门高大、威猛,旌旗随风飘展,配以广场上天禄和辟邪两尊神兽,更显得门楼的庄严与肃穆。水浒城共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平民区,另一个是景城区。可惜来得不是好时候,就没能细细游览。
由于早上起雾,封了三个多小时的道,直到午后才真正开始“游”。等把整个水浒景区走完时,天已经慢慢暗了下来,只得开始晚餐。
晚饭过后,我们又来到著名的锡惠公园游玩。锡惠公园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体大型园林。优美的园区内峰峦叠翠,景色斐然,堪称无锡的“天然博物馆”。
锡惠公园里的主要风景就是“天下第二泉”和“寄畅园”。明代的寄畅园已有百年历史,取园主寄情山水,豁达畅快之意而得名“寄畅”。园内借助天然景致而略加修饰,而整合出人文与自然浑然天成的园林精品。园内景致多样,假山秀石、石栏雕、小径通幽、参天老树结合得天衣无缝,编织出了一幅“锦江漪塔影摇曵“的清秀风光。出了寄畅园,顺着用石头铺成的路一直往前走又能见到更美的景色。整个锡惠公园在夜晚又显优美风彩。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去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去游赏。太湖是国内的第三大淡水湖。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大的石头突入湖中,像鼋正翘首而得名。我们坐着船,一阵阵的风佛面而来。向远处望去,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向下面看去,几阵水波在不停地轮番交替。这时,从旁边飞驰而过一艘快艇,一下子在快艇行过的水面上又泛起几朵雪白的水花。
过了一会儿,船靠岸了,我们陆续下了船,继续欣赏两边的绮丽美景。走上风雨桥,抬头一看,每一个横槛上都画着祥云和神兽等等向右边望去,有一个老渔夫正在钓鱼的石塑,这也说明了当时渔文化的昌盛、发达。过了一个多钟头,我们又汇聚在一起,乘船回去 接着,我们又去了灵山景区。灵山景区位于无锡马山的太湖之滨,临太湖,倚灵山,挽得青龙山,牵取白虎峰,地灵形胜,为难得的佛国保地。 灵山景区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灵山大佛。佛像立于小灵山上,建造时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比耸立于纽约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神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三倍;比矗立在四川乐山的大佛――“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7米。 灵山景区还有修筑着有名的动态雕塑“九龙灌浴”。下午2午,随着专门为之创作的《佛之诞》音乐响起,四大金刚托起的巨大莲花徐徐绽开,通体鎏金的佛祖小时佛塑像立于莲花之中。同时27只凤凰口中吐出圣水,九条大龙喷出水柱直冲佛像,使佛像愈发沌静、神圣,场面甚为绚丽壮观,这时水柱也向周边洒去很多,有不少人被淋了落汤鸡。 灵山大佛已是这回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了,我们的旅程也将结束,坐着汽车返回宁波。 几缕金色的夕阳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照到一片又一片的平原,最后停在了汽车的玻璃上。晚霞把一切都带进了红的世界。它把天边的云朵染成红色的;把房子的屋顶涂上红色的;把人们的脸颊洒成红色的。随着车轮滚滚地开在公路上,我们的旅途就将结束。再见了,美丽的无锡!
描绘江苏的散文篇3:江苏来的裁缝
小时候,家里住了个江苏来的裁缝,大人叫他细(小)丫头,我们叫他细叔。自我有记忆起,直到我到外出上学他一直住我家。
听外公说,很多年前有一个裁缝挑着缝纫机,带着两男一女三个孩子,最小的只有七八岁来到村里,他们无处可去,外公把他们请到家里,从此这一家人就落(住)在我家。这个裁缝姓徐,从江苏的苏北来,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就是细丫头,我记事的时候细丫头已经是大人了,孩子比我小不了多少,他说当地话与我们本地人没有任何差别。那时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农村小孩子只能盼望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村里人基本不会买衣服穿,都是买布请裁缝做。乡里没有别的裁缝,而且细丫头手脚快,每天最多可以做十几件衣服,当地人都请他上门做衣服。每年秋收后他都来我家,越到年底越忙,经常有人来我家请他,或请人捎信来请,没见着他我家人就帮传话给他。忙的时候,着急的人怕请不上就在他做活的人家等着,眼看着做完了就把缝纫机挑到自己家里去。那时乡下人结婚还有些老讲究,男女相中后先要去买布给女孩子及她的家人做衣服,这在乡俗里叫“穿红”,“穿红”比较隆重,请的人家另外还要给红包,饭菜也格外好些,遇到“穿红”的人家请细丫头会比较高兴。
按照老家的习惯,手艺人上门做事,一天要包三顿饭,细丫头住我们家,每天一早就出去,晚上回来,有时候做的衣服多,要很晚才能回来,外婆在大灶的鼎罐(一种锅)里给他留些热水。细丫头称外公、外婆为同爷、同娘,同爷、同娘是本地的称呼,比干爹、干妈要亲近一些。细丫头的哥哥大丫头落在邻乡,有时来看他弟弟,家里像客人一样招待他。偶尔没有人请细丫头做事,他就像家人一样和我们一起吃饭,后来细丫头的老婆也来了,我们叫她倪婶,和我们相处得很好。大人的事情,小孩子没有过问,我不能确定家里收不收细丫头房费,按照当时的人情以及外公的为人,我想大概不会收。四乡有不少江苏人、安徽人像细丫头一样,每年来江西做手艺,落在一户人家一住就是几十年,邻村有江苏来的木匠还做了本地人的上门女婿。在穷困的年代,他们远走他乡,靠着一门手艺赚点养家钱,但是他们是幸运的,不用走村窜巷四处流浪,不用担心孩子们会露宿野外,总能遇到像外公这样的好心人收留,用我们乡下话就是“落下来”,就像燕子落在人家不再担心风雨。江苏的经济发达了,细丫头再也没有来,那个做了本地人女婿的木匠也带着家眷回了江苏。我做学生的时候从西安回南昌特意从南京转车,懵懵懂懂去苏北找过细丫头,他一家子都非常的高兴,前几年弟弟从上海开车带父母还去看过他。
当我再次从学校毕业时,工作已经相当难找,去上海找工作,一再被盘问有没有上海户口,在上海的公交车上听到上海女人破口大骂“乡巴佬”。在对外地人相对宽容的北京,直到现在戴红袖套的老太太满眼狐疑死死盯着陌生人,政府还在限制外地人,变相将被认为素质不高的外地人挤出北京城。现在城市的立交桥底下被特意浇铸了尖锥,地下涵洞也被封闭。如果江苏来的徐裁缝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今天的城市想通过手艺养活一家人,不知道是否有一个涵洞和立交桥让他们在瑟瑟的寒风中铺下一张凉席,让他们遮风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