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绘西安的散文欣赏

时间: 超财2 散文

  名城西安,底蕴深厚,美丽在心头。关于描绘西安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绘西安的散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描绘西安的散文篇1:西安行

  2016年我拉着春的衣襟,与春共同迈进古都西安。西安这座城市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地方,是有着中国历代的文化渊源的名城。她风光旖旎,美丽整洁,她处处渗透历史文化的底韵,走进西安就走进了《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走进西安,就走进了远古,就翻开中国古代史那灿烂,辉煌的篇章。来到西安你看见远古的文化,看见远古的辉煌……仓颉是从这里造字的,使我们中国的方块字使用至今,而且传扬世界,在世界上用这种字的人最多;张骞是从这里走出的,风餐露宿,艰苦跋涉走进西域。用那双坚韧的铁脚,开创了我们的古丝绸之路,使当时的文化有了更好的流通,经济有了更好的发展;文成公主是从这里进藏的,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的。

  走进了西安就走进了《唐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回望长安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似乎看见了高力士正在给李白脱靴, 似乎看见了李白仕途走向了低谷,而诗作走向了巅峰。

  西安对你似曾相识的,不是华清池杨贵妃的美色;不是西岳华山的奇险;不是兵马俑的呼唤。是从历史中相识;是从古文中相识;是从唐诗中相识……西安很早就想见到你了,因为是牵挂,因为是旧相识。

  西安名胜古迹很多,明城墙是那么的宽厚,护城河是那么的幽深。看着这城墙的坚固,城池的幽深。不由想起一朝朝的固守,一代代的风烟。多少帝王,多少豪杰演绎着乾坤的变化,指点着历史发展,推动着社会前进。这宽厚的城墙,如同这帝王之都的文化底韵;这宽厚的城墙,又如同热情好客的西安人品行。

  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里面,它是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和象征。它也是玄装对佛教业的巨大贡献的具体体现。

  钟楼、鼓楼、小雁塔、碑林……都呈现着一代代的丰功;一代代伟业。描绘着一串串故事;一缕缕云烟。书写着曾经的辉煌,曾经的繁荣与昌盛。寻找吧!寻找那遗失凌烟阁,寻找那二十四功臣的风流,那二十四功臣的勋业。

  西安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但有深厚的古典韵律,而且还有浓重的现代气息,一流的现代的超越。

  看对外开放的大明宫遗址公园,那个大气,那个干净。那个恢弘,那个整洁。人们在里面游玩,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大雁塔音乐广场,周围的建筑,都是仿古的建筑群,是仿唐朝时期的建筑。给人视觉别样的感觉,如若穿越唐朝,进了唐城。有一种,庄严幽静的感觉。

  大雁塔音乐广场,无论是南广场、还是北广场。无论是雁塔东苑,还是雁塔西苑、或是雁塔南苑。都是那么的整洁,那么的绿树茵茵,雕塑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浮雕是那么活灵活现。虽然游人众多,但是一尘不染。卫生,不是用笤帚扫出来的,而是用水刷洗出来的。夜晚音乐喷泉飞花四溅,五颜六色的 灯光,变换着,闪烁着,璀璨着,跳跃着。如若一排排仙女,轻轻盈盈地走下凡来,微微笑脸,翩翩起舞,频频撒花。那个明呀!那个亮呀!让你感觉是美的享受,光的享受。让你足贮着,欣赏着,不忍离去。

  西安的小吃也很有名的,回民小吃一条街也是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所有的小吃都在这里体现着。人也最多,外地人来了必去之地。很有名的肉夹馍,羊肉泡馍,面皮,胡辣汤…..。来了一定要品一品,尝一尝,饱一饱口福。西安人的方言也古灵精怪,明明是馍夹肉,可偏偏 说成是肉夹馍。明明是面条,可偏偏说成是面皮。

  西安这座美丽的城市,如一阕阙泛着古韵的诗;如一首首婉约现代的词;如一曲曲悠扬动听的歌;如一幅幅水墨丹青的画。让你真情地品读着;让你倾情地吟诵着;让你动情地歌唱着;让你尽情地欣赏着。

  西安这座美丽的城市,有多少人仰望,有多少人梦寐,有多少人留恋。

  西安你也留下了我的眷恋,留下了我的情愫。西安我会再来的。用李白的一句诗作结尾吧!“长相思,在长安。”

  描绘西安的散文篇2:古城西安

  春天的关中平原,到处弥漫着桐树花的芬芳。刚过一场春雨,和风暖阳,照耀着这块肥沃的土地,春风吹起,绿油油的小麦地里,翻起了阵阵麦浪,一层接着一层,拍向远方。一支熟悉的旋律在心中响起——“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绿色的麦浪……”。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用丰硕的果实,孕育出我们的祖先,远古的黄帝部落,就在她的怀抱里诞生、辉煌。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蔓延开来。周礼时代,礼仪之邦。诸侯臣服,天下太平。历史风云骤变,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诸侯争霸,群雄并起,最终天下归于一秦。行走在这块土地上,浮现起当时的富饶景象——男耕女织,仓谷丰满。正是如此丰厚的实力,才能让秦国的铁骑踏遍大江南北,立于不败之地。始皇出巡,浩浩荡荡,出咸阳,登泰山,临碣石,至会稽,刻石记功,德垂千古,“皇帝建国,德并诸侯,初平泰壹。卅有二年,巡登碣石,照临四极”,该是多么的霸气!车同轨、书同文,市同币,使得华夏族从此聚拢,永不分离。他不想失去这一切,所以,筑长城、御匈奴,建阿房宫,修骊山墓,派童男童女出海寻丹,掘地三尺,封存千军万马,以为万世之君。

  天下事,盛衰替。待秦二世昏,项羽兵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已是后人哀之。望着兵马俑上的黑炭,我仿佛听到了项羽的胜利的怒吼,和着始皇欲哭无泪的哀鸣。大火熊熊,成王败寇。楚汉争雄,败寇成王。

  梦回大唐,长安盛景。东市西市,商贾不绝。亭台楼阁,歌舞升平。玄奘西游,使臣东进。西域宾客向东来,东瀛谴唐不断绝。世界文明的中心,世界经济的源泉。大雁塔下佛经藏,芙蓉园里皇帝游,大明宫中天机断,华清池水贵妃裳。

  骑行在城墙上,环视西安城,高楼大厦,泾水渭水,历史已深埋地下。日落月出,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只有日月。

  描绘西安的散文篇3:西安印象

  提到西安,你会想起什么?是兵马俑,秦始皇陵,大雁塔……还是其他的什么?我在想,所有没有到过西安的人对西安的了解也不过如此。以为这些就可以代表西安,代表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

  记得第一次到西安,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当时为了中转火车,在西安车站下车后,穿过厚厚的城墙去吃了一顿饭而已。对西安的认识,仅是有高大灰黑的城墙。

  今天终于有机会再次接触西安,走近西安了。一进入西安城内,看到它的建筑,看到它的布置,你就感觉到西安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它以广阔宽大包容的心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朋友告诉我们,在西安很不容易迷路。因为西安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弯曲九拐的岔路很少,几条笔直的大道横贯东西南北。果然如此,西安的街道都非常宽阔,在路两边人行道旁都种上了高大的乔木,好象是枫树,站在路中一望,仿佛能从这端望到那端。在西安你问路,热情的西安人总会告诉你:往东一直走,到岔路往北边拐,或者往南走就到了。这样的回答对于我等不辩东南西北的人来说不得不是一种折磨。

  内地的人常以看见外国人而稀奇,可是在西安,只要你愿意,在任何一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各种肤色的外国友人。他们似乎已成了西安的一份子,有的悠闲地散步,有的狂吃路边的小吃,有的着急地挤公交车,有的奔赴各旅游景点……

  西安是有着十三朝历史的古都,又以唐朝为最盛。看西安的建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总会有唐朝时代的建筑模式:红墙,黑瓦,雕花的窗户,格外给人不一样的赏心悦目的感受。

  到了西安,不得不说它的小吃。可是小吃我却不敢恭维。有人说到西安如果不吃贾三灌汤包的话,那就等于白来西安了。慕名而去,高朋满座,好不容易等到两个位置,迫不及待的要了包子。端来一看:瘪的,瘦小的的包子躺在松针上,跟我们当地的小笼包子没什么区别,哪有传说中的神气呢。放入口中,除了肉馅多一点外,味道和其他包子似乎没大的区别。汤呢,闻名的灌汤包,怎么会没有汤呢?不会只是夹包子时皮破了流走的那点汤吧?如果是,那么贾三灌汤包也不过耳耳。和人们吹嘘的一些风景区一样,到此一游,不过如此。

  西安不言语,任由大家评说。

  西安的名胜古迹实在太多,只能挑其中的几个说说。首先说大雁塔吧。大雁塔的原址不在西安,而在印度。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传说佛主的弟子在做功课的时候想试一下佛主究竟灵不灵验,就想:如果现在有肉吃该多好啊。恰好此时天上飞过一群大雁,就掉了几只大雁在那个弟子身旁,把弟子吓到了,连忙忏悔。后来就在大雁落下的地方建起了雁塔。唐三臧去印度取经回来后,也依样画葫芦,在西安建了雁塔,并担任了第一任主持。他的许多经文都是在这儿完成的。在雁塔前加上大字,是为了与小雁塔区分,同时也是为了显示这塔的特点:高大健壮。一共有七层,每层有九米高,相当于现代化建筑的21层楼房。雁塔的外观是灰黑色的,高高的矗立在宽阔的广场中央,成了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听说站在塔上可以纵观西安全景。但我们没有福气,因为塔在5。12地震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毁坏,正在维修,谢绝参观。

  再说秦始皇陵吧。这真是一个庞大的建筑!《阿房宫赋》写尽了它的奢华与阔气。一个人每天使用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花费近四十年的光阴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可以想象它的巨大无比,华丽无比。也许就是秦始皇当时都城的缩影,生活的模仿,秦始皇陵占地一万六千多平方米,阵容强大的兵马俑仅占陵墓的万分之三点五!如果秦始皇陵的地面部分没有被烧毁的话,那该是一座多么宏伟壮丽的都城!也许比埃及的金字塔更能闻名于世吧?而地底部分也根据史书的记载把始皇帝的一生的功绩都展现了出来,可以想见中国2000多年前的强大与霸气!正如一篇文章《2000年前的中国》中所说的那样:我骄傲,因为我是人,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中国人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我想,我能体会作为那时的中国人的自豪。可是后来以及现在呢,中国人怎么不以为荣反以为耻了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秦始皇陵冢是一座高达120米的人造土堆,全是从异地——咸阳等好几个地方用人工配制好土,再运送过来的。当时的土冢上是寸草不生的,因为秦始皇害怕树根会钻进他的身体里。能在陵墓周围种上一棵树的都是些达官贵人。后来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土冢上还是长满了草和树。现在我们看到的满山石榴树是1976年陕西政府组织人民种上的。在石榴成熟的季节,如果要吃一个始皇帝陵冢上的石榴,沾一点灵气,得掏十块钱呢。当地农民们非常感谢始皇帝,因为始皇帝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迅速地致富。

  兵马俑如同导游说的那样:不懂的话,仅仅就是些泥人泥马,没什么看头。对一般旅游者来说,观后感的确如此。一号坑发掘了一大半,一个个步兵站得整整齐齐,手握兵器,仿佛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开赴前线。这些泥人都梳着向右的发髻,据说这是右为大的标志。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但似乎没有看到一个愁眉苦脸的,他们为始皇帝效忠好像都心甘情愿,也许这只是始皇帝的一相情愿吧。二号坑是车马坑,也就是驾战车作战的部队。三号坑是现代的指挥所,是当时的幕僚坑。这些军官的穿戴与士兵的大相径庭:头上有官帽,身上铠甲更精致,脚上都是脚尖往上翘的鞋。军官的腹部都有些微微隆起,这是当时待遇不错的一个证明。或许肚就是从这里开始叫出来的吧?这些兵马俑现在全身灰黑,其实刚发掘出来的时候他们都是彩色的。经过空气的接触,全都氧化了。要是现在展现在眼前的还是一个个彩色的徐徐如生的人与马的话,那又该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最后说说骊山。导游介绍说骊山像一匹正在奔跑的骏马,所以秦始皇把陵墓建在了骊山脚下,唐玄宗也把他的寝宫建在骊山中。在被称为夫妻树的皂角树上挂满了游客们所扔的写着心愿的红色布条。这两棵树树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确是夫妻楷模,相伏相携经历人生风雨。在树的对面,是夫妻树曾经见证过那场悲苦恋情的主人公——唐玄宗与杨贵妃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长生殿的遗址。只可惜现在已是荒草凄凄,哪里能看出一点当年富丽堂皇以及凄婉清丽。物是人非,事过境迁,凭空给后人增添故事笑谈罢了。

  骊山上的捉蒋亭是大家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那是一道怎样的夹缝呢?又高又陡,稍不留意,就可能掉入前面的悬崖,不知可爱的蒋介石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是如何躲进这夹缝的?几乎来到这地方的游客都要与这道夹缝合影,以至铁链与石头都被磨得光可鉴人了。夹缝右边的石壁上写了许多的句子,都是些国民党要员的题词,都在为蒋先生的狼狈开脱,雪耻。

  站在骊山上看山脚下的华清池,能看到华清池的全貌。一潭清亮的水中央一块四四方方的平台。平台上有许多图案,想象中应当是雕龙画凤才对。当时的俏丽佳人是如何楚楚动人的在那平台上载歌载舞,讨得玄宗的欢心的呢?

  这只是我的东线一日游。

  

3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