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丽江的散文
丽江的美丽没有去过的人是很难感受到的,但这也不是遗憾,毕竟还有优美的散文可以感悟。关于描述丽江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述丽江的散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描述丽江的散文篇1:丽江惊艳
郑长春
没有去丽江前,我一直在想:丽江一定是条美丽的大江吧?或,一座江边的小城!然而,我真正地到了这里,却不禁大吃一惊……
彩云深处
所有的地理资料,都不外乎这样的介绍:丽江位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处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衔接地段。丽江兼有两种高原地形特征,地貌多样,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观,气候变化显著,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内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有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有虎跳峡等著名景点。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之一。
丽江有中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县内居民以纳西族为主,兼有白族、彝族、僳僳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雪山、草甸、松林、牦牛……仅有这些生命的物象是永远不够的,也是不足以抵达人们期待极限的。它的魅力,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小桥、流水、人家、歌舞之外的精神高蹈。当然,还有那些充满宗教色彩的传奇!
由玉龙雪山冰雪之水汇聚而成的漾弓江,是一条润泽万物的大河,河内沉积多种滋养生命的矿物质,清澈见底,碧如翡翠。河两岸簇拥着彩云与高山,植被丰厚,牛马欢腾。这里的黄昏,落日熔金,丽江古城被神秘的橘红色的柔辉层层包裹着,天半参差的山雪浸染着烁烁红晕,绽放高空,像一朵魅力四射的玫瑰。当夕阳的余晖,把老城的诗意与雪山的峰峦连成一片时,万物流金的灿烂把丽江点缀成一座祥和的天地之域,既耸立在苍茫大地上,又悬挂于浩渺天空下。
午后,光洁的石板路上,走来一两个淳朴的纳西少女,背着大竹筐,端庄而素雅的皂衣,显出一派穿越时空的召唤。还有,扎着彩色腰带的白族姑娘,头上亮丽的头巾,蓝的、红的、白的,两端结在鬓角附近,形成漂亮的猫耳朵。偶尔,还可见三三两两曳长裙、云鬓高启的普米女或摩梭女。我突然想到“香风熏处,春暖花开”这八个字。我自信,我不是大唐的蹩脚诗人,也一定配得上个“触景生情”的宋朝墨客。
南宋真是一个很会保养的朝代。不仅成就了富丽的苏杭,不仅诞生了婉约的宋词,而且也保养了在云之南的丽江。这个建于南宋时期的丽江古城,多么像从宋词中走来的词人,只要轻轻地,撩一撩那几缕迷人的秀发,就足以醉倒几拨红男绿女。在云南,在中国,在世界,有几处这样的经典?有谁可以重复这样的“唯一”?除了丽江。还是丽江。
阳春白雪,诗情画意。丽江就是这样的一位才女,她的身上,不是随便撒几滴香水,或涂抹些胭脂,就可以轻易装扮的那种气质。别人永远也无法模仿。但谁也挡不住去模仿,却从来没有被超越。如果你有意地去呵护她,反而,对丽江成了一种残忍。她玲珑质朴,天生丽质。不需要任何多余的雕琢与修容。因为,她的美,脱俗于自然。道法自然,自然法万物。
我的理解,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大解脱、大自在。这世上,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我认为,“丽江”蕴含着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实际上,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改造一个地方、一个群体的效果是有限度的。智慧的做法是,不是试图消除这些缺失,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免他们的缺失,并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去放大其中有益的部分。
这是万事万物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运动变化的最后依据。
学会顺逆从容的自然选择,感受祸福相倚的因果效应。创造静躁合一的人生状态,掌握进退自如的生存智慧。领悟刚柔相济的处世策略。玄机一旦在心,谜底不言而喻。现在,丽江这颗高原明珠的前世今生,在我们眼前便一目了然了。
说她简单,是因为她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说她不简单,是因为她聚“万千宠爱于一身”: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天造地设,历史与现代的巧妙衔接,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灵的有机融合,成就了丽江的尊贵和品质。
描述丽江的散文篇2:丽 江 古 城
丽江,我最初从字面上理解,还以为是一条美丽的大江。后来看了好多风光片及介绍文章才得知,它是一座位于滇西北,有着“高原姑苏”、“东方的威尼斯”美称的的古城。
从丽江机场,乘40分钟的车,来到丽江古城,古城不古,所见却是通衢大道,高楼林立,只有瑞雪灵峰玉的龙雪山,在证明这确实是丽江。下了车,在导游小姐的招引下,拐了几个弯,只见两架庞大的水车在“咿咿呀呀”地转。这么一转,似乎有一种时间错位的感觉,一瞬间,我们已置身古城了。
街面一律五花条石铺成,经历千百年人来车往的打磨,已是平坦如砥,光滑如镜。
两边的店铺,多是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以土木结构为主的两层瓦房,还完善地保留了自宋、元形成的历史风貌,集汉、白、藏、纳西、普米等民族建筑精华为一体。
当地的居民也颇具特色,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之说,即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
我们参观了李家大院,就是这样一处舒适温馨的所在。这里有清雅安逸的房间,幽静雅致的廊道,花木扶疏的天井。站在楼顶,还可俯瞰古城的全貌,但见瓦屋鳞鳞,杨柳依依;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岭。
“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养花。”居民都喜欢在庭院、天井种植树木,摆设盆景。盆景以虎头兰居多。虎头兰叶片光洁碧绿,披散飘逸,花朵淡黄色或深绿色,有紫色脉纹,清香悠远。
古城街沿水而建,水沿巷而流。你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水气氤氲的感觉。
古城北依狮子山,西靠象山、金虹山。发源于象山的玉泉河水,流到玉龙桥下,一分为三,三分为九,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街绕巷,钻墙过院,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临水,户户垂杨的景观。城中水网之上,有廊桥、石拱桥、木板桥不下500座。颇为著名的有大石桥、锁翠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往东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大约100多平方米。据说是模拟土司大印的形状而设计的,象征权镇四方。千百年来,四方街是滇西北最大的贸易集市,也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乾隆《丽江府志略》记载:“环市列肆,日中为市,名曰坐街,午聚酉散,无日不集,四乡男妇偕来。商贾之贩中甸者,必止于此,以便雇脚转运。”以四方街为中心,延伸出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街街生出众多的小巷。
古城的大街小巷,灯笼高挂,珠宝、金银、茶叶、牦牛肉等商品琳琅满目。
在四方街总有老人在无所事事地上晒太阳。曾有一个外国人问一位纳西族老太太:“你们整天这样,不是等死吗?”老太太说:“我晒晒太阳也活80,才不像你们你急急忙忙,去赶死呢!”
有人说,来到丽江,不进古城泡吧,就很难说真正领略了丽江的风情。你可以坐在茶座里,看着清凉的流水,品着醇厚的普洱茶发呆;也可以品着各种特色菜肴,饮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还可以坐在柳荫下,请那些流浪的艺人给自己画个漫画,或弹一曲目前最流行的歌曲《有没有人告诉你》。
夜色降临,古城的红灯笼,一盏接着一盏的亮起来了。酒吧的吉他声、手鼓声、歌唱声,响彻云霄。街上游人如织,擦肩摩踵,纷纷走向了酒吧,走向了迪厅,走进了纳西古乐中……
描述丽江的散文篇3:我在丽江等你
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深埋心底。 如爱情,如丽江。
遇见一个友人,才又忆起了丽江。有人说,爱上一座城因为城里住着那个人。不尽然, 爱上丽江,是没有理由的。
很早以前去的丽江,提起仿佛就在昨天。
我总担心自己的文字写不出它的韵味,一直放在心里。一如有的爱情,放在心底的才是最美的。
这样的一个下午时光,我们说着一些关于丽江的话语。
在丽江,除了自然风景以外,还有一些人文的风景。丽江的客栈是最具魅力的。除了四合院,秋千和小桥流水以外,几乎每个客栈都有她的故事。如果你仅仅是走马观花的过一遍,是看不到也听不到的。
他问我:在丽江有一个叫“我在这里等你”的客栈,你听说过吗?
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着我熟悉的东西。
我们娓娓道来的话题,由远及近的说来。
当初,在我居住的城市有一个法官,因为不满上级的工作作风,一怒之下去了云南的丽江。起初是给别人打打工,做点小事情。偶然的一个机会,把他推向风头浪尖上了。
原来法官的一个朋友,想在丽江开一个客栈,找人帮取一个名字。刚好这个流浪法官练(叫田生志)练过书法,就找了块破木头,从中间一开两瓣,在平整的一面随手写了几个字“我在这里等你”。
因为当时田生志正处于流浪状态,穷困潦倒,带着梦想去的丽江,所以渴望有一个心爱的姑娘能够来到他身旁和他共同追寻梦想,随手给店子取了个这样的名字。写完后就自然的摆在了该客栈的门口。
谁也没有在意,后来,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名人,看到这块牌子后,感觉很有诗意,就写了一片游记记录自己的这趟旅行。很快,这个店名就飞向了大江南北。
09年,我的这位友人去拜访了这个田生志,现在在大石桥旁边开了书画咖啡馆,他没有介绍自己,就在咖啡馆里点了一杯咖啡,听着丽江自由歌手们唱的歌曲,感受丽江的自由和随性。咖啡馆的一楼是田生志卖字的地方,二楼是个咖啡馆,然后就在那里坐了一个上午,充分的享受了柔柔的阳光。
我说:你是一个人去旅行的吗?
他的回答让我很满意。他说,找不到合适的旅伴,我宁可孤独的旅行。孤独的内心是宁静的,健康的享受这份孤独。
我懂,这份孤独。
在这样的下午,听一个友人,说着关于丽江的故事。只是因为那份懂得。
想起了丽江小巷里流传的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