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成都的散文
成都美丽,有着热情的人们,有着秀丽的山水,令人向往之。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成都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成都的散文篇1:成都的雨
见雨,睹物,恋景,思人,惜缘。——题记
初识成都的雨,绵软、细约、雅致,淅淅沥沥,而又悠然深长,轻滑过锦江河畔翠绿的叶、洁净的窗、五色的伞,伴着她独有的韵律,在白皙的肌肤上轻轻地跃动,在明亮的黑眸里畅快地舞蹈,这是自得其乐的闲适,这是无忧无虑的安逸。
又见成都的雨,细时如纱、大时如幕、厚时如被,拢压着辽阔无边的广袤平原,在静寂的草堂中,唱着千年不变的寥落梵音,穿越厚重的时空,与伟岸而落魄的诗人和而歌之;在灰黄的灯影下,徘徊、洒落、汇聚,流淌着无尽的落寞和孤独,低诉着万年积淀的离情与愁绪,哀怨与忧伤。滴滴雨水,沁凉彻骨。
再见成都的雨,值芙蓉花开,雨中蓉城清新中略带芬芳,迷人地展示着百闻不倦的质朴情怀,宽容地滋哺着天府之国的万物生灵,即便是墙角深处的幼嫩新芽,她也倔强而略带执拗地轻抚、呵护。珍贵的美丽决不抛弃,她坚持。
呵!这就是安逸、忧伤而又坚强的成都的雨!她是上天独一无二的恩赐,早已雕琢在成都平原的山川沟壑上,融入到成都人的血液里,铸就进芸芸黎庶的品格中。
可爱的成都的雨哦,你总是悄悄地潜入梦乡,让人难以忘怀……
描写成都的散文篇2:温和的成都
凡是对成都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成都是个“温和”的城市。那是因为这个城市无时无刻不透着一种闲适和温和,城市人的生活不紧不慢,松弛而有乐趣,以至于当年《华西都市报》有人撰文说,凡步履匆匆走在成都大街上的人,肯定是外地人。
成都人爱耍,耍开心了,用四川方言说,那叫“巴适”和“安逸”。
涮火锅、在茶楼打麻将、老茶馆看川戏、府南河边玩“干瞪眼”纸牌游戏、周末扶老携幼,呼朋唤友去城郊的“农家乐”吃“点杀”,那是常规的耍,家家户户都经常这样耍。有岁数大的老人在公园、巷角下棋,有钱人晚上在领事馆路、棕北小区一带的酒吧、咖啡馆喝着洋酒咖啡泡妞,年轻人疯狂地蹦迪可能还吃点摇头丸。这样的生活搅和在一起,在外地人和本地人眼里,怎么说都是温和的。
我有幸去过成都很多次,第一次飞机降落双流机场,我还错以为那里就是成都,那只是成都外围的一个县。当我真真切切走进成都时,它不经意中的温和就开始包围了我。
这是一个有着600万人口的都市,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顶着鱼鳞瓦片、木板墙壁的老民居。常年在外跑动的我,看惯了一个模子出来的盒子一般的高楼,我更想看到一个城市历史的痕迹。听惯了电视里标准的普通话,到了成都,你还想听么?“好烦”、“飞飞儿”、“日不拢耸”“惊风火扯”、“耙耳朵”、“雄起”……类似这样的成都方言,一方面让我好奇,一方面感觉这语言如唱歌一般有抑扬顿挫的美。
城郊“农家乐”里的“点杀”有种鲜活在飞扬。所谓“农家乐”其实就是一个个竹林围起的路边小院,院里有石桌供你打麻将,青花瓷碗茶给你供好,几个笼子里装着兔子、公鸡(川人称为鸡公),客官点好哪只兔子或公鸡,然后你就打牌候着,牌打好了,几样烧法的兔子和公鸡也就热腾腾地端上了桌子,这时候,当然少不了举世闻名的川酒。
98年我在成都住了一个月,在红星路惜字宫南街租了一套房子,这房子的外围就是一片老屋子,木质墙壁都浸润着岁月的年轮,临街的基本成了店铺和麻将馆。小小的麻将馆生意都还不错,都是街坊在酣战。午饭后人就多了起来,常常是人满为患。老板收每人2元茶钱,一杯茉莉花陈茶,开水是冲了又冲。喝惯了安徽绿茶的我起初喝不惯这样的茶叶末子,几次喝下来却觉得有了特别的味道,而且特别解渴。还有开着“广本”的街坊,把车就停在狭窄的巷子旁,让老婆回家做饭,自己径直走到麻将桌上。看到这些街坊们大部分时间都耗在麻将桌上,而且输赢都不算小,我就纳闷,他们都不上班么?不上班还能赌得这么大,真是奇怪了。那是我奇怪,成都人早已是见怪不怪。不仅打牌的人多,观战的也多,一个戴着眼镜,瘦骨嶙峋的街坊是骑三轮载客的,每天下午,他宁愿很早就结束生意,跑来观战,或是和其他街坊“摆龙门阵”。生意无所谓,有的吃就够了,关键是人的心情要好,这应该代表很多成都人的想法。我记得那时成都的消费也特别低,猪小排就3。5元一斤。那时我就想,如果到了晚年,来成都生活肯定很不错。其实啊,成都是个公认的宜居城市。节奏缓慢,生活特别悠闲,没有别的城市那种为生活发愁和焦虑的压力,那种所谓“亚健康”的现代生活症态,在这样的城市里应该很少出现。
那年记得是全国大型的糖酒会,我陪一个客户在宾馆房间聊天,一会儿进来一个标标致致的女孩子,脸色雪白干净,颊边泛着点微红。成都女孩的面色大多如此,和这里湿润的盆地气候有关。客户把我支了出去,我明白是什么意思。完事后,我看那女孩子骑着一辆电动车驰去,这么漂亮而且穿着得体的一个女孩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做小姐的。后来客户告诉我,当地的女孩子在这方面观念比较开放,而且比全国其他地区开放的早,所以,成都这样的城市,色情文化相对比较繁荣。
人们整天忙来忙去,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有的人临死的那一刻还奇怪自己到底为了什么那样拼死消耗自己的生命。对生活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为社会多做点贡献是没错的。关键是如何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人活着,活出快乐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不能说成都人是人人为己的,那不现实,但他们应该是最会生活的人,他们温和,所以他们快乐。如果你还是不明白,尽可以来成都,这里能让你找到答案。
尽管是这么“温和”的成都,在这次汶川大地震来临时,这里成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大本营。在巨大的灾害面前,一个生性“温和”的成都,裂变出截然相反的城市性格。他们积极勇敢地投入到抢险救灾之中,生活的节奏骤然改变。他们大义奉献自己的财物和鲜血,献血的队伍排上几百米,免费支援重灾区的出租车队一下子堵塞了几公里长……有人说,无论如何,经历这次悲痛,成都的城市性格必定会悄然变化。或许,它会更加的团结,更加的友善,更加的坚强不屈与从容。
描写成都的散文篇3:成都,阡陌纵横
一直以来,我对成都的两条广告欣赏有加,“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平常心、竹叶青”。如此精致的广告,必然来自更加精致的山水。前不久终于有幸随国家局的培训班成员踏上了这片土地。所到景区都在群山环抱,苍松绿竹之中。清澈的河水或急或缓的缠绕或穿行在脚下,让人不得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取道乐山,只见山体斑驳如离,佛家的尊严在百年的风雨沧桑中愈见厚重,络绎不绝的朝圣者虔诚的一步三叩,据说隔岸相望的三江源聚汇处新建的高档楼房因了主楼高度超过了弥勒佛71米的标准,至今也无人敢买,足见他在人们心中的神圣。随处可见的出租车车头一律是大佛的标志,让我深信佛教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兴盛是不可避免的。
都说成都是“天无三日晴”,又说“蜀犬吠日”。我们到峨眉山的那天,万里晴空。坐在全国最先进的索道上,远处的景致历历在目。金碧辉煌的普贤菩萨造像,在阳光下异彩流光,与身后的两座金银大殿组成了一幅吸浩然之气的佛家道场,据说这一道场耗资76亿,开光之日,有上万人参加,仅大德贤能就有几千人。站在山顶的平台山,极目远望,深山沟壑之间,雄伟苍健,让人不得不感叹,人之渺小。峨眉天下秀,此之谓也。真称得上是“天之长子,山之领袖”。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在雨雾中看都江堰。无数次的在史书上读过的故事于眼前鲜活起来。都江堰锁在烟雨之中,静静的让人品味和评判着,分江堤、宝瓶口、鱼嘴和地震中垮掉的秦月楼,仿佛都在诉说那个叫李冰的太守和那段大地震的悲剧——-
离开都江堰,赶往青城山,心情豁然开朗。青城天下幽,不错的,拾阶而上,古树参天。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青城道观不显山不露水的藏在深山之中,完全没有了峨眉山的大气磅礴。“大道无为”的道教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最难得的是如此大名鼎鼎的山至今还有着世界上最原始的索道。有不少景点在地震中损毁无法开放,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曲径通幽的好奇探索。返回的路上,逗着成群出现的猴子,不知不觉就到了山脚。回头一看,雾气已经弥漫开来了。
成都之行,一个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到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便觉得这次山水和宗教场所之行少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有一种错过的感觉。错过也许是一种期待,是另外一种美丽。
看过“描写成都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
2.描写成都的游记散文阅读
3.关于成都的散文
4.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诗
5.写成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