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成都生活的散文
成都舒适,惹人常住。关于在成都生活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成都生活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成都生活的散文篇1:宽窄巷子·最成都
“走进宽宽的窄巷子,你已唱起老四川的歌谣……”哼着曲儿走进自己的记忆,走进成都的记忆——宽窄巷子。
这里就如同一段梦,一段由古老、沧桑、原始编制起来的梦,美得让人迷惑,潇洒得让人舒畅。很难想得成都这座在笼罩繁华下都市,还能有宽窄巷子这片净土。宽窄巷子能够体现最真切的成都,成都人最现实生活这一点也不为过。
【过去】
手捧盖碗茶,叼根叶子烟坐在榕树下摆龙门阵,谈笑声贯穿整条巷子这时宽窄巷子的一道风景。偶尔孩童们一群一群地从巷子的那头跑到这头,哦哟风车车恐怕就是这个样子来的,嘴里还喊着:“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把旁边坐到抽烟的老头子头上烟圈圈都喊直了。听着身后有阵零铛响,下意识往旁边一闪,果然刚刚耍朋友的邻家哥哥唱着《黄杨扁担》笑嘻嘻得骑着他的自行车拽回家去了。这时旁边喝盖碗茶的闲不住了,对着那邻家哥哥指手画脚,有的更是直接冲着那哥哥喊:“哟,强娃子(对那哥哥的昵称)回来啦!咋样嘛,那个女娃子?哪天也带回来给我们看下噻,大伙帮你参谋一下,啊!”说罢同一桌的人还在那起哄“就是就是,带回来帮你参谋一下,哈哈。”那哥哥也就只有笑着说,好好,摆摆手扬长而去。
不一会儿这里又恢复了宁静,有时也会有敲木板和金属碰撞的声音回响,老四川人都晓得那是擦皮鞋和掏耳屎的人来拉生意了。那些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活,因为在这里喝茶的人高兴了就会掏几块钱擦个鞋或掏下耳屎。那些掏耳屎的会先把耳朵周围洗干净,然后把干净的长镊子伸进耳朵,那些被掏着就闭着眼享受阳光的照射和掏耳洞的美妙。偶尔人们也会被一阵疼痛惊出自己的小世界,那是因为镊子伸得太进去,被掏的人就会发出“哎哟哟”的叫声,眉毛也会皱起,但是这对于他绝对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痛快身心的舒畅。
这些只是宽窄巷子的那些常客休闲生活的一些剪影,还有太多的趣事需要大家身历其境去感受。
【现在】
现在的宽窄巷子恐怕与以前有太多的不同了,加入了很多的现代元素。以前水泥地都不是的地铺上了石地砖,墙壁都被装饰地颇有氛围,记录起了老成都的故事。周围的房子也都有了木梁和白色外套,告别了青砖的它们仍然风貌不减记录着这里的沧桑变化。但是这里除了往日的茶馆,还多了饭店、咖啡屋、纪念品店,呵呵一切变得美好无比。
但是成都人的休闲心情依旧不减,懒懒散散地坐在那里神侃,依然大大咧咧地对谁大喊然后哈哈大笑。往年的那个邻家哥哥已经拉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来回忆从前的美好生活,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宽窄巷子使他们非常满意,他踏进自己往日的家看着它现在已经是一家店面他堂堂七尺男儿也红了眼。宽窄巷子承载着他的记忆和他的幸福,如今的生活是从宽窄巷子起步的,小时这里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全部。而现在他长大了,他迈开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宽窄巷子也同他一起迈向世界,打开那扇尘封已久的窗,开启了常年未开的大门,吹进了清新的风,也告诉了世界成都这座休闲之城还有着样一个简单得美丽的角落。
描写成都生活的散文篇2:成都——文人可爱的家园
谁不说咱家乡好,这是中国人很有情感的一句老话。我出生在北京,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对她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的。何况皇城根下的人傲视天下,总觉着哪儿也没咱北京好。可我打小儿就不太认同这句老话。理由很简单,上小学时学的几首唐诗,击起了一颗童心中无限向往的波澜,那是古往今来受过文化启蒙的中国人一辈子都会背的几首诗啊。那诗中描绘的令无数人向往的仙乡画境就是——成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家入画图”之境,“都江堰水沃西川”,“仙经最说青城峰”。美得让我心驰神往,美得让我梦绕魂牵。长至弱冠,在我崇敬的老舍、朱自清等老先生的文章里,我又惊奇地发现文化大家们如出一辄,都发自肺腑不吝笔墨地赞美成都,认定她是宜居之地、理想家园。以至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还在美国当过教授的老舍先生表达了强烈的归隐之心。由此,早已神游九州的我,开始执着地关注、了解、比较、鉴定这西南一隅的天府之都。
其实,成都的魅力,在很多时候,我是在远离她的地方感受到的。在计划经济年代,上海的服装和成都的饮食同样享誉全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我在北京四叔家吃年夜饭,席中,婶婶端上了一盘青炒豌豆,一碗豌豆尖汤。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在那个年代的北方严冬里,根本不可能有的尤物。那青翠圆润的一盘绿珠,那一碗嫩绿鲜香的翡翠,在陈久单调的白菜萝卜的北方菜品里是那么夺目诱人。婶婶说:“这是一个大首长坐飞机从成都带来分给我们的。”于是,我第一次终生难忘地尝到了成都鲜美的滋味。
又过了一年,我在郑州,春节前一个铁路局的朋友借调到跑成都的列车,行前说回来要带一件礼物送我。几天后,朔风肆虐之时,她累得娇喘嘘嘘地把一盆盆景送到我家了。我又一次震撼,这那里是盆景,分明是一盆绿色的精灵啊。一株白花如雪、青翠欲滴的六月雪,婀娜多姿地生长在被盈盈的厚厚的绿苔包裹的花盆里,摆在案上,与窗外萧疏冬景的反差何其大也。朋友说:“这是我在花市上买一个青城山花农的。”于是,我第一次终生难忘地嗅到了成都清新的气息。
迫于生计,辗转南北,以后的十几年里,我一直没有到成都的机会。此间居江浙,游汴洛,走京津,叩齐鲁,下湘粤,甚至已溯江而上到了奉节。华夏文人公认的文化沃土和宜居城市只差蜀地没实地考察过了。说考察,好像不是我等文人口中之词,但既然用了,当然就是慎重之择。因为,我早以一个文人的口味和标准,在选择一个文人理想的生活和发展家园。其原则就是,她必需具有一个文人喜爱的全部元素,具备物质到精神,自然到社会,传统到现代的所有优越条件。即从历史传统——人文环境——四时气候——自然生态——山水风貌——民情民俗——饮食娱乐——农林牧渔物价水准——通讯交通等等都是我要考察的。而已到过的地区,都因为有重大的缺憾被一一否定了。
1993年11月,我终于在过了不惑之年后,第一次飞抵成都。尽管只有短短三天行程,还是在成都作家安知的安排下,走马观花地游览了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青城山等名胜.汉赋唐诗宋词中的生动文字逐篇演化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我如饥似渴地调动一切感官来享受这迟来的盛宴。然而,三天后,又回到黄土地,大开眼界的兴奋和杯水车薪的不满纠缠在一起,我面壁长叹,展转反侧。郁闷几年后,我痛定思痛,决心以断腕之魄圆成都之梦。1998年至1999年中,又经几次来蓉,终于在新世纪之初,放弃了“落叶归根”的机会,抛开了身外之物和市井之虑的我,追寻无数先贤的足迹来成都安了家,新宅取了很诗意的斋号——“登临庐”。几年后,我在为成都画家罗巨白画作《芙蓉小鸟》的题诗中表达了此时的心情,诗云:“系马停舟即是家,行吟卅载遍天涯。八千里路入西蜀,为看芙蓉九月花。”
描写成都生活的散文篇3:春,在成都;住,在成都
住在成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成都又称为“锦官城”“蓉城”,不过最出名还是后者。在五代时期,蜀国有一位美丽非凡的花蕊夫人,因她喜爱芙蓉花,蜀国国主便命人将全城都种上芙蓉花,蓉城由此得名。所以,成都给人的映象常常是一些关于美的事物。
人们常说“繁花似锦”,不知我可否理解为:在成都,极目望去,入眼都是一片片花海荡起的波浪,由远及近,次第的在眼前绽开,就如春色一般,依次到来,美不胜收。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花的节日。春,却是最热闹的。从年底开始至春分,到幸福梅林赏梅听雪(虽然成都很少下雪,不过这意境却是很美的);三四月的时候,龙泉的桃花节﹑洛带的杏花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新津的梨花节﹑金堂的油菜花节﹑石象湖的郁金香节……春,都住在成都了。
在这个季节,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府南河边上茶廊。在午后,坐在河边的紫藤花架下,泡上一杯清香淡雅的花茶,在暖洋洋的阳光下闻着丛河面吹来的湿湿的气息,中间夹杂着淡淡的花香。时而微风拂面而过,发丝轻扬落在脸上,一阵酥痒。闭上眼,聆听春风拂过的声音,花串相互推攘,落下一朵朵粉紫的花来。落在地上,落在茶桌上,落在我的身上,落在我的心上,轻轻地荡开,漾起一圈圈涟漪。
在这个季节,也是一个爱下雨的季节。细细的,软软的如牛毛般的雨丝斜织着,轻轻地飘在衣服上,白沙糖似的雨珠停一会儿便沁到了衣服里,熨贴着皮肤,湿湿地带着一些微凉。在成都,空气里总是带着这样的湿润的雨水的气息。你若不喜欢,带上一把伞总是不会错。因为成都经常是“东边下雨西边晴”。漫步在雨后的宽窄巷子,踩着青灰色的石砖,古色古香的石雕壁画,川西民居的青瓦房下,见证了水滴石穿的神话。墙内爬出来一片春色,却也零落了,亦如雨后蔷薇花一样,被打落的七零八落,冷冷凄凄地躺在地上。不经意的一瞥,却瞧见那花瓣上的雨珠折射着雨后的阳光,正熠熠生光。
在这个季节,也是一个爱美的季节。成都人爱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只要是美的事物,成都都会接纳她。爱美人的,到春熙路看看;爱美食的,到锦里,一品天下尝尝;爱美景的,去都江堰,青城山转转;爱美丽成都厚重历史文化的,有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爱清新自在田园的,有农家乐可以坐坐……美,在成都。春,在成都。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春,在成都,常住。
看过“描写成都生活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
2.描写成都的游记散文阅读
3.关于成都的散文
4.写成都的文章
5.关于简单生活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