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古镇的散文范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古镇是有味道的,一种历史的味道。关于描写古镇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古镇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古镇的散文篇1:古镇青城

  青城古镇历来被称为“黄河第一古镇”,是一个充满传奇和历史的小镇,位于兰州市东南100公里处,古镇三面环水黄河之水横穿老街,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古时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是黄河流域有名的码头,这里盛产水烟,做工独特口味甘醇,曾一度畅销海内外。因此小小的傍河小镇曾经繁华旖旎,灯光浆影霓裳云衣,直到现在仍可以看到那斑驳厚重的旧居古巷。

  古镇象一个洗去铅华的女人,曾经的容颜被岁月雕刻上深深的皱纹,曾经的浪漫如今弥漫出苍凉的慈祥,古街老巷就象撒落的珍珠,不经意拾起一串,就会有一个很长很长很美很美的故事,诉说着古镇失去的峥嵘岁月。

  走进高家祠堂,这种感觉愈加清晰。高家祠堂始建于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高大雄伟的门楼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清道光帝御赐高鸣桂“才兼文武”匾额,咸丰帝御赐高鸿儒“进士”匾额,一门曾出23位进士,一株穿檐而上的百年老松仿佛见证着这段辉煌的历史,曾经的辉煌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淡去,而是激励着小镇上的子弟一代代发奋图强,从这里走出过进士、秀才,也走出了博士、硕士,他们是小镇的骄傲,也是凝聚成小镇浓浓文化的情愫。

  走过曾经的码头,看过百年的影壁,品过华丽肃穆的大宅,聆听风吹过的脚步,白灿灿的日头照耀下的小镇,恍然如有隔世的错觉,飘飘然穿越时空,明月如樽清风似风,指点江山尽风流,匹夫竟也有此豪气逼人之感!大概凡夫俗子为了抛却烦恼,总喜欢留恋于千年古迹之地,感悟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期翼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品味人生宠辱一念,大抵源自于此吧。

  然而,古镇牢牢抓住我思绪的是另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传说古镇青城是明末闯王李自成的最后归宿。

  对于李自成的归宿,历史学界一直无法做出定论,九宫山、茂林都自称有李自成的陵冢。

  据当地人说,李自成兵败被追杀四处逃匿,最后逃到甘肃青城小镇。当然李自成逃回青城是有原因的,一是兰州榆中是李自成的起兵之地,二是李自成的叔伯兄弟们当年怕受牵连满门抄斩,曾逃亡兰州,最后在青城定居。况且当时青城古镇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所以是逃亡的李自城最佳的选择。有人指给我看被称为是李自成一家住过的四合院,这院落虽然已经破败,却依稀显出曾经的豪门、富足,据说李自成逃亡带有大量的金银珠宝。

  青城李氏世世代代流传着自己特殊的身世来历,有人保存着一本通过鉴定是康熙年间抄录的李氏家谱,据说古旧发黄的纸页上记载着一个非同寻常的家族的历史,传说旧时的李氏家庙中曾栽有一棵“倒李树”,寓意“李氏永不造反”。古老的家庙在__中被毁,“倒李树”早已荡然无存。

  李自成的墓只远远望了一眼,并没有皇家陵墓的恢弘与雄伟,而只是一冢黄土堆而已,静静的横卧在黄土坡上,就是这小小的一捧黄土,禁不住让人泪洒衣襟,虽然莫辩真伪,但我还是默默地拜祭传说中的闯王墓,因为对于我来说无论睡在里面的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和这古镇一样千古流芳,安然地看着一代生命的消长更替,永远保存着一份深深的遐想和追思。

  当我将要离开时,幕蔼里万家灯火,古镇似乎在低声呢喃着又一个传说。

  描写古镇的散文篇2:古镇暗香

  如果不是这样春去春又来的季节轮回,我又怎可能会走进当年你我百转千折的长廊?现实只是残梦而已,你我又何需太认真,又何苦要如此在意?花开一季落英缤纷,同样的季节里有着同样的温度,不知道此时此刻此景,如若诉与现在的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会不会还是如初般的美好。

  无意间翻到一张旧照,照片的背景是那拱桥与茶楼,对眼望去,不知不觉思绪越过千尺浪般浩浩荡荡把自己丢进那曾经你我走过的长廊,断然扯开一段记忆的珠帘,将那段过往从新翻阅直至走进那曾经的画卷。

  也知道物是人非,可能原于老街的缘故,想了许久也忆了许久,终究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思绪,索性放逐心情,任其随画面一一的展开,如若不是前台的电话一直响铃,真就以为还是曾经。

  很多事很多人走过了路过了,从相遇相识到相知,感慨缘来如此投缘。然而生活的种种渐渐的疏远又各自走向陌路,终究只道是过客,但纵然只是过客,有些遇见便就是真的一辈子。那曾经一起走过的路依旧会不经意的在记忆的脚下铺开——青石板、石拱桥、木长廊、小乌篷……

  春色渐失想来人比黄花瘦,看着凋零的花瓣随风飘零,尽也无言相对!信手提笔,也许最近的漫无头绪的堕落这笔也好似被生活的琐屑压抑太久,变得不够犀利,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谈起笔倒也欲休不止。奈何,如今命运就如同这手中的笔,也只得听从自己的思绪去摆布罢了。

  时常觉得人有时候很古怪,明明就在眼前的风景却无暇顾及欣赏,偏要将目光锁定在遥远的没有镜头的远方。

  每逢周末,古镇总是显得比往日拥挤许多,偶尔走进古镇,看做从身边过往的游客那份对古镇的欣欣赏阅的心情和笑容却不知道说自己什么好。是啊,多美的景致,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你却可以视若无睹一般麻木与不仁,难道是你真的不懂得欣赏?也或许犹如人们常说的视觉审美疲劳?相信你不是个麻木不仁之辈呀?其实不然,此景此景怎能不有所冥思……

  可又或许旅游不过是想把不开心的东西丢进别人住的地方,还要假装很欣赏风景一般去故意拿着相机扑捉一番吧。常言说,旅游不过是从一个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到另一个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做一次考察而已。想想也是,总归是带着些许浓厚的尘埃出发,然后满载笑容轻盈而归罢了。

  古镇其实就坐落在我一眼就可眺望的距离,然而有时候视乎它离我的生活距离却又好似漫无边际的遥远。尤其对于我一个方位感不强的脑残人来说,真的常常问自己,究竟你是坐落在我居所的哪一个角度!为什么我总是对你模糊不清又似清凌剔透?试问自己可曾当真抵达过你的灵魂?你为何总能走进我的梦,千百次梦里牵魂絮绕的把你携刻。梦里,犹如《我和草原有个约定》那般动情、动听的与你一起走过光阴的隧道。

  描写古镇的散文篇3:古镇记忆

  国庆回家本打算去尧坝古镇看望多年未见的亲人,却因未买到1号的车票在绵阳多踟蹰了一日,路途又耽误了两天,眼见假期已去小半,便打消了念头。

  回想这几年,去尧坝的时间越来越少,倒怀念起小时候每个假期在古镇渡过的无忧岁月。

  尧坝古镇历史悠久,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有“川黔走廊”和“小香港”之称。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清嘉庆年间武进士李跃龙、清末反清斗士任大容、近代革命斗士梁自铭、著名导演凌子风、美学奠基人王朝闻、著名作家李子英、打工文学扛鼎者周崇贤、著名美术设计师杨洪烈等一批优秀名人。吸引了凌子风、黄建中、郭宝昌、苏崇福等著名导演,相继在这里执导拍摄了《狂》、《大鸿米店》、《山风》、《泸州起义》、《英雄无界》、《功夫骄子》、《酒巷深深》、《红色记忆》等十余部影视作品,成就了许晴、尤勇、陶泽如等影视巨星,续写了邵兵、马伊莉、刘蓓、童蕾的银屏神话,成为著名的“川南影视基地”。古人赞曰:“物华天宝称福地、人杰地灵占尧天”。

  但这些都是官方的古镇介绍,与我记忆中的古镇无关。

  岁月无声无息,古镇在如晦的风雨中,安静的向人们诉说一段陈旧的时光,一个斑驳的故事,微笑着陪伴一代一代古镇人。

  我算得上是半个尧坝人了,母亲就生长在这个古镇上。小时候的我最爱跟在外婆屁股后面,从进士牌坊穿到古榕树,从王朝闻故居一路赏景到大鸿米店、油纸伞铺。想找点乐子,便花2毛钱的门票,坐在东岳庙风化的石阶上看川剧,像《义妖传》、《珍珠塔》这些故事就从那些被岁月腐朽只余下斑驳痕迹的雕栏画柱间流出,住进心里。小孩心性来了,学着川剧里的扮相和唱腔模样,仔细表演一通去。要是渴了,便坐在古镇转角处的茶馆里,泡一杯盖瓦茶,学着大人们的模样,用杯盖撇两下茶叶,嘬着嘴轻轻嚯一口。要是饿了,干脆到朱大姐的豆花铺里吃一碗豆花,在郑孃孃店里吃几块油糍或者黄粑。不厌其烦的央求外婆讲“24个望娘滩和24个半边山”的故事,小小的人儿有了感恩、回报、善良和邪恶的初级认知。那时候,因外婆性格泼辣但极易相处,倒是几乎半条街的人都认识我这个小跟屁虫。

  先祖们的故事没落了,或许人们想挽留住半点时光,对古镇进行了一番修缮,将医院恢复成了周公馆,昔日电影院成聚宝古城,大鸿米店的天井里表演起了歌舞,尧坝名声再度大起来,往来的行人多了,在进场口设置了收费处,需花费30元的门票才进得去。到此拍电影的人也多了,外婆的日子倒跟着热闹起来,乐此不彼的当起群众演员。只是,在牌坊下再没有纳鞋垫的婆婆,在东岳庙的戏楼上没有了一出出川剧,取而代之的是一拨又一波的香客。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古镇商业味不浓,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原始风貌。

  我尽管不愿意,却不得不承认,古镇生活离我越来越远了。

  两年前,老二还在电视台工作,发来一段他们制作的《尧坝古镇》宣传视频,欣喜之余不免隐隐的有些担忧,许多关于古镇的记忆一齐涌上心头。中央6套播放电影《狂》,我仔细盯着画面不肯错过一个镜头,搜寻熟悉的场景。很久以后,终于理解,在心里留下的,其实只是对故去时光的怀想。

  
看过“描写古镇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古镇情怀散文

2.关于古镇的散文

3.古镇散文随笔-古镇随笔6篇

4.关于描写古城的散文

5.关于古镇的散文

3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