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故乡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我们虽然会离开故乡,但它永远留着我们的过往。关于描写故乡的散文有哪些呢?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故乡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故乡的散文篇1:故乡

  躺在热乎乎的土炕上,生命就有了底气。静夜中的一声狗叫,黎明里嘹亮的一声鸡啼,打造了山村的品牌。

  这里,是我温暖的出生地。

  老屋盛满了童话与梦想,我的生命有多长,老屋就有多久。斑驳的岁月,北方的凛冽织就了厚厚的棉衣,手套与棉帽,就像蚕茧,结了一层又一层,长了一辈又一辈,硬是让北方的汉子大碗喝酒,豪爽出回肠与荡气。

  散步在故乡的土路上,三面环山绕水,写满了诱惑,总有一种声音在悄悄的呼唤我的亲近。绿草氤氲,青山覆盖着茂密的树林。野花呀,温馨了多少疲惫饥饿的亲人?

  猫与狗,猪与鸡,牛与羊,放牧着我的童年。真诚的野菜与山果奢望了我的季节,走进山里,我就融入了童年,就像漂泊在外的游子醉卧在母亲的怀抱。

  饥饿严寒锤炼了童话的坚韧。山路弯弯,拉长了几辈人地叹息。

  记忆中,父亲是一棵大树,圈圈年轮写满了坎坷与泥泞。树干清瘦,树皮龟裂,遍布褶皱。烟袋锅响着滋滋的焦虑,脚边飞动着岁月风霜。外表的羸弱与眼神的坚毅,空白了歌唱,眼泪,悲伤与诉说,我无法想象父亲,就一如母亲只有默默的辛劳与朴实,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忽然有人喊我三叔,还有人叫我三爷爷,(注:在村里,我家辈分大)舒畅的亲切,就像那一张张真诚的阳光般的笑脸。立时顿悟,为什么老母亲一刻也不愿意撇开这小小的留恋。

  家乡的名字默认了困苦与贫瘠,看不见清泪,却依稀泪湿的倒影。瑟瑟寒风中,是谁背着行李的背影在村口匆匆?是谁的目光在深冬窗户久久眺望?

  要走的山路很长哟,十二岁,独自步行,我走进了并不遥远的城市,自信延伸了四十里。

  河水蜿蜒流淌,岁月的脚步轻快流畅。柏油路边,山村的蘑菇美食了城市的矜持,马鞍山的绿水青山又徜徉了多少慕名游客的梦想?

  静对夕阳,仰视苍穹,沧海桑田,才绽放出故乡的美丽。

  描写故乡的散文篇2:我的故乡


我的家乡在金山村,那是位于一个三县交界的小村落,别看村子小,这里却是名茶金山时雨的核心区域。这里背靠山,面对溪。呈金字形,故得名金山村。大部份的房子多是座北朝南,基本上多是砖木结构的老式房子,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村中大部份以叶姓和王姓为主,村口的古树见证两姓的恩怨。

  说起金山时雨,我要说一说它的历史,金山时雨原名金山茗雾,茶叶创建于道光年间,外形如银钩,泡开似兰花,首泡沉底,茶尖朝下,香气醇和,先苦后甜。余村人汪立政在上海开办了汪裕泰茶庄,使山中处子征服上海茶客,著名学者胡适的祖辈在上海浦东川沙经营茶叶,卖的也是金山时雨,在慈熹太后六十大寿金山时雨入贡,从此名扬四海。

  在村口,有一座单拱石桥,别看它现在不起眼,可它建造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在桥的下面,石壁上刻有记载,整座桥均以石头砌成,上面铺上同一大小的青石板,横竖有致。在桥头的石壁上刻有本村老师的诗一首。两边古树高参天,有时经过可已看见几只松鼠在嘻戏,古桥下溪水清澈见底,小石斑鱼在穿过水草,游入了石缝中,几只幼鸭正在水中玩耍,不远处一个牧童正在放牛,真有一种诗情画意。

  踏上石板路,登上一个个台阶,来到了大塔凼,这里环境优美,翠竹凌云,松杉参天,云天雾海,兰花飘香,。在路边的草地上睡上一会,听一听大自然地声音,那是一种愉快地享受,看着蔚蓝的天空,山谷中各种鸟地鸣唱,各种各样的蝴蝶漫天飞舞,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静一下自己地思绪享受自然地馈赠。

  登上大塔山顶,可以看见邻县的乡镇,尽收眼底,汽车的喇叭声都能停得见,前面不远处,一座小山像一顶帽子,马路象飘在麦田地彩带,曲曲折折,标致极了,回头望金山。远处上庄村,余村一缆无余。近处金山像一个花环,油菜花围着村子,茶园包村子。竹园绕着最外面。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层次分明,颜色绚丽,一片云飘过,随着云地飘动,景色也跟着变,若弱若显,若明若暗,美不胜收,以为进如了人间仙境。

  这就是我的故乡。上庄镇金山村。

  古桥溪水人家,茶园梯田竹林,时雨咸肉干豆,都是记忆,思乡人在天涯。

  描写故乡的散文篇3:故乡是什么

  也许是未老先衰的缘故,退出工作岗位一年多,写出了多篇关于故乡的拙作,散文《故乡的炊烟》被吉林省文联主办的《参花》杂志采用;诗歌《故乡的夜》等被《辽宁职工报》《蒙古贞日报》及多家网站采用,同编辑聊天,被采用的主要原因是“作品有浓郁的思乡情结......”。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浓的思乡情结,为什么总想写故乡。

  故乡是什么?让我给故乡下个定义还真的有点难。但我想起来一段歌词“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安慰,故乡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有儿时的梦,有真挚的情,更有父母的爱......”虽然也很不全面,但从一个侧面给故乡了一个小结。

  什么是故乡?我曾问过一有名的作家哥们,他告诉我:“故乡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的思念;失意时想到的是地方,淡淡的乡愁让我们继续奋进,稍有成就,第一个想到的地方......”

  故乡,这是一个多么亲切、多么熟悉的字眼,三江土,我出生的地方,养育我的地方,我的故乡。她如同我的名字,忘不掉、写不差、读不错。不过,前几天还真的出过一次笑话,我的导航仪没有我故乡的三个字,我很恼火,是什么原因?我冥思苦想,后来几经重试,原来导航仪的老家名同我输入的差一个字,这是为什么?我询问了有关的地名专家,专家告诉我:我的老家是蒙古语“好脾气人居住的地方”的译音,而“好脾气人居住的地方”用蒙语发音“三江吐”更贴切,因而在自治县最后一次地名普查时上报相关单位,将“三江土”改为“三江吐”。这才让我这个工作在外地的老“三江土”找不到家了。

  我的故乡离我工作的地方本来不远,但我总想回去看看,让故乡大大方方、亲切热情地走进我的眼睛,走进我的心里,走进我的梦里,招之即来,挥之不去。

  “三江吐”——我的故乡,你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就那样安详地站在我们的眼前,慈祥、微笑向我频频招手。给我讲故乡故乡的昨天。我随便一伸手,就能捞起一桩桩记忆,让我甜甜地咀嚼回味;随便地一弯腰,就能捡起一把把饱满的粮食,让我欣喜不已,强壮我的骨骼,启迪我的智慧,开发我的智力,增长我的才干;随便地一声问候,就能掀起一阵阵幸福的欢歌,挽着一缕缕浓浓的乡情……

  过年回家,邻居80岁五姑那浓浓的乡音还在耳畔飘荡:“你们这是做啥哟!怎么这么能做,年年过年都给我买衣裳,我穿了吗?你们看看我柜里有多少件还没上身。你们来看看我就知足了,怎么非得买东西?我同你们说多少回了。你们没忘了我,没白拉帮你们一回,看着你们有出息我比啥都高兴!你们孩子大人也都怪好的吧?一晃都要到60了,这也太快了!快上炕里,这炕里热乎.。”老太太说话的声调太像母亲说话的声调了,深深地打动了我。

  邻居二大爷,90岁了,身体还那样硬朗,要不是两络雪白的长长的长寿眉在飘动,真看不出来是90岁的老者。说话大嗓门,瓮声瓮气:“哥儿几个都回来过年了?你们真和气,年年回来。孩子们也都回来了吧?他妈了巴子的,都成大人了......”在老人的眼里我们还是小孩子。老人的语速快的让人插不上话。当老人喘口气的时候,我抢着问了一句:“老爷子身体还这样好?”“干活的命,一直这样。还能扛装满高粱的麻袋”。说真的,我是扛不动。老家的水真养人。90岁了还能扛麻袋,我想一定能活一百多岁。

  故乡是生养我的地方。我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在向世人郑重地宣誓:我来到人世了!那哭声,是我向故乡发出的第一声亲切问候,也是我开始人生许多第一次的地方:第一次笑、翻身、第一声妈、爸,第一次摔倒爬起,认第一个字......穿着开裆裤蹒跚学步、咿呀学语,不经意间,站了起来,剃着小光头,在村子里欢乐地玩耍。不管这个村子是贫瘠还是富庶,小村的风雨、粮食、朴实的民风喂养了我,把我一点一点地拉扯长大,更是让我在那里度过美好的童年、少年、青年,甚至是让我在小村里扎根一辈子。

  每次清明节回家要看的有许多,但只有父辈的墓地,一次也不能落下。故乡掩埋了我的祖辈、我的父辈、也许将来还要掩埋我。在那里的山梁上、土坡上、林带头,或者是小河边,一片片坟茔,记载着昔日的辉煌,让我们在清明节,有个烧纸上供、磕头行礼的地方,有个祭奠祖先、念想先辈的地方,有个寄托哀思、寻找灵魂家园的地方。只有掩埋我们祖辈、父辈的地方,在心底里,才承认是我们的故乡。

  
看过“描写故乡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故乡的经典散文

2.描写故乡的散文

3.最新描写故乡的经典散文

4.关于故乡的名家散文

5.描写故乡的思念之情散文

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