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家庭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家庭的散文篇1:珍爱家庭

  人的一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婚姻的成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家庭的幸福;最伟大的亲情,莫过于夫妻之情;最重要的沟通,莫过于夫妻间的沟通;最为重要的理解,是夫妻间的理解;最有价值的宽容,莫过于夫妻间的宽容;最有成效的忍让,是夫妻间的忍让;最不容忽视的关心,是夫妻间的关心。”

  婚姻就是个杯子,提供一个容器,把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依靠相互的渗透,让本来很苦的生活散发出香味来。而结婚后,随着生活中的琐碎繁杂,不可避免要产生磨擦,生活久了,感觉自己的妻子不如别的女人漂亮,也有的男人,因有了名气和金钱的时候,就要选择放弃,去寻找第三者,就把目光转向了更年轻的女性呢?因为她们漂亮、年轻?你想到过自己的妻子吗?她也曾经年轻、漂亮,她为生活、为你付出了一切。男人,请不要问你的女人窈窕身段哪里去了,请回头看看你的孩子,因为她成了你孩子的母亲;请不要问她美丽的容颜哪里去了,因为她让你在外打拼的时候如此放心;请不要怪她不去逛街,不要怪她不去卖漂亮的衣服,不要怪她总是不修边幅,不要怪她没有别的女人那么靓,因为她倾其所有给了家,给了孩子,给了你——他的男人。

  妻子为家庭、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不需要回报的,她是世界上最爱你的、最懂你的、最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女人;她是一个和你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女人,却为你深夜不回家而牵肠挂肚;在你贫穷的时候,她不会嫌弃你,默默地在你身旁陪着你,鼓励你,支持你直到你成功;当你生病时,她会守在你的身边,整夜守护着你,直到你痊愈;妻子是一个家,是一个能给你浮躁的心带来安抚的港湾;任何一种男女之情都不能同夫妻之间的真情相比。好好地爱惜自己的妻子吧,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闲给自己的妻子,不要忽视她为你做的一切,爱一旦拥有就一定要珍惜,不要到失去了才感觉到她的美好。

  男人,好好爱自己的妻子吧!

  描写家庭的散文篇2:家庭塑造人

  说到双亲对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个故事叫临江之麋。讲一只小鹿从小与几只小狗作伴,在它看来狗是一种友善的动物。长大以后,主人带它重返自然、回归森林。不久,它将凶猛的猎犬看作朋友而惨遭恶运。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种印刻效应,即刚睁眼的小鸭会把孵蛋的母鸡看作妈妈;长大的鱼会游回它的出身地去产卵。人类在幼年时期,双亲与环境对其心身体验产生的影响很像这种印刻效应。如果说孩子的心理、个性出生时是一张白纸,五岁时已被双亲想当然、胡乱涂鸦到无处可再下笔。一位女性告诉我:“儿时非常痛恨母亲因为烦心之事打我出气,曾经发誓为人母时决不动手。不想世事难料,我的女儿依旧成了我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儿泪眼汪汪且胆颤心惊,我真感觉是造化弄人”。不妨记住,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来源于你对儿时经历的反刍。

  记得小时候,我的邻居娶了一位二十岁的漂亮媳妇,行为乖巧,深得大伙喜欢。但她有个怪癖极其怕猫,怕到望猫即逃的地步。住宅院里,本有两户人家养了猫,一黄一黑,习惯了邀欢取宠,游手好闲。看到那女子避猫时那种风声鹤戾、草木皆兵的慌乱样,邻居们甚觉好笑,常装猫叫来逗趣她。一晚纳凉,大家围坐天南海北谈兴正浓。突然“猫呜”一声那只黑猫从天而降,正好掉在这女子的头上,只听一声惊叫人便倒了。肇事者这才明白玩笑开过了头,急忙送往医院,守了两天两夜她才从歇斯底里的状态下复原。从此,人们逗她的胆子已不再有,两只骄傲的猫也被主人送往它乡退避三塞。后来才知这女子的母亲有洁癖,厌恶一切小动物,从小就经常危言耸听来恐吓她。若干年后,女士虽不再怕猫,但她的儿子长到十二岁连刚出壳的小鸡都不敢碰,可谓青出于兰。恐吓也许是家长教育孩子最经常、也是最无赖的杀手锏。使用不当,孩子心灵深处就会留下难以消除的惊恐体验。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我有一个朋友,她出身于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与博爱。她的丈夫却是东北人的后代,夫权意识明显。他们在大学相识、相爱。恋爱时节,两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结婚后,角色变了,尘封多年儿时耳闻目染的陈规陋习似乎顺理成章地来了个借尸还魂。家庭中优先权之争给这段原本美满的婚姻画了个句号。家庭两个字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华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尚的,这似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精神和文化沉积,一种荣格笔下的集体无意识。但家庭常常也在伤害人,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例如,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你的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你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倍受折磨的自悲和自贬。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两个极点,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极端常相伴而行。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描写家庭的散文篇3:谈家庭教育

  如果家庭教育连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给下一代造成压力,那么,有心理负担不仅是孩子必然的结果。更是造成孩子心灵扭曲处事极端的重要因素。这是我去年总结出的一句话。也说明了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是何其的糟糕。

  我虽没结婚,但常听人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父亲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再多的努力只希望我能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过上轻松幸福的生活。”我想这也是天下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很感动,也很感恩,真的,自从我到重庆读书,家里负担一下子加重。对于我们农村来说,这种压力犹如巨石重重的压在肩上,但我父母还是把这沉重的巨石扛了起来一直持续到我毕业。说明了父母希望我们能出头的决心。然而,就是这样的决心使很多父母只看到我们做事情的结果忽视了我们做事情的过程。并没有从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造成一些孩子宁愿把问题的原因憋在肚子里也不会和父母沟通。这就有了代沟。使两代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导致一些孩子叛逆,严重的可能还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对父母的不满,比如,离家出走或在网吧呆上几天不回家等等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

  有人说家庭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我很赞同。何谓适当?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孩子鼓励,在适当的时间给孩子一定的压力。何谓合理?教孩子的文化要合理,方法要合理。当然这仅仅只是我的片面的推敲,家庭教育在中国仍需家长们总结加以思考。用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教育方法教育下一代。

  
看过“描写家庭的散文”的人还看:

1.家庭散文

2.关于家庭的散文

3.关于家庭幸福的散文

4.描写家的温馨散文

5.关于家的优美散文

3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