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江南古镇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江南古镇的散文篇1:古镇印象

  帶著一份期待,帶著一絲激動,背上小包,獨自流浪。

  印象揚州

  清晨上海下著毛毛細雨,當動車緩緩開出,啊,美麗的古城揚州,我就要來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看的是景色秀麗,秀色可餐,這次出行我只是想追逐古代詩人的影子,帶上自己,走進古巷深邃中,靜謐!

  揚州的美麗,體現在了她的悠久和人文風情,那美麗的女子,婉轉般的江南女子,撐起一把小傘,在細雨綿綿中,走入畫卷,走進夢裡,夢裡花落知多少!

  在古色古香的城牆下靜靜佇立,只是想感受一下這歷經百年風吹雨曬而依然屹立的城牆所帶來的堅強和威武,舉起相機,記錄下歷史給這個城市留下的斑斑印記,大明寺,瘦西湖,你們在等我么?

  輾轉來到東關古街,威武的城牆前,有兩門重型大炮,曾幾何時這裡是否也發生了生靈塗炭的戰陣了呢?緩步走入古街小道,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時期留下的磚瓦琉璃,蠟黃包車的小司機,格外顯眼,古城,故人!

  一條街道走到頭,便是揚州市區,市區多少增添了一番現代生活的情調。很久以前就聽說過揚州人的生活與水密切相關,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此次旅行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好好過一回揚州人的小資生活,或許對於古城揚州,我永遠只是一個匆匆過客,匆匆的來,然後匆匆的離去,相機記錄下的只是一個影子罷了,一個人,一座城,一段故事……

  揚州,期待下一次的重逢吧。

  印象南京

  汽車到達南京東站的時候,心中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南京,終究我還是回來了。

  一直很喜歡南京這座城市,曾經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上海比作一個奮發努力的青年,節奏感特強,那麼杭州就是一個溫柔而雅的女子,委婉惆悵,而南京,則是一個年過古稀卻依然朝氣的老人,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現代化的文明。

  走上南京的街頭,喜歡在被城牆環繞的小道上漫步,一排排莊嚴威武的大樹,屹立在道路兩旁,黃昏,讓人矚目肅靜,南京這座城市,遭遇了太多的炮彈重創,每一寸土地下都躺著為國為民捐軀的戰士們,夜晚狂風呼嘯,這是被日本鬼子殘殺的30萬南京市民的慘叫與哀怨么?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明孝陵,中山陵,這裡埋葬了太多的尸骨與靈魂,陰森但是我卻瘋狂的愛上了這座城市,所以回憶起去年某時登上400多米高的紫金山,注目眺望整座南京城的時候,我親親的對自己說,南京,我愛你,愛上你的堅韌,愛上你的古老,愛上你的現代化文明!

  最喜歡的方式,是生活在南京這座城市,每天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大街小巷,夫子廟,秦淮河,中華門,新街口,鼓樓,南京的每一寸土地,我都希望有我佇立的背影,因為我太愛這座城市,南京南京!

  印象中,這是一座陰森的城市,南京上空,有無數的靈魂在哀訴,但是現代化的快速,又讓這座城市的人民生產總值不斷增高,個人覺得,除了不去考慮高額的房價,南京還是挺適合居住的。

  每個人都有一座棲息的城市,上海,十點四十分等我回來!

  描写江南古镇的散文篇2:活着的历史——周村古镇

  周村古镇,是一个商业古镇,就在我们山东省淄博市的周村区内,离我所在的城市不过200多里。过去总是往外跑,祖国边疆、南国风情、北国风光·····感叹祖国的辽阔和大好河山,这几年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都放慢了脚步,喜欢上了古镇小村和民俗文化。

  由于离得很近,我们选择了自驾游,起了个大早,初秋的清晨有丝丝凉意,青青的小草、绿绿的树叶上挂满了露珠,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令人神清气爽,带着一天的好心情,披着初生的阳光向着鲁中古镇——周村前行,去追寻鲁商文化的足迹。

  临进周村远远便看见“天下第一村”的牌坊,巍然矗立。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周村,正逢正月十五。大街一带各商号张灯结彩,请来了旱船、狮子、高跷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乾隆帝见此龙心大悦,钦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进入古镇大街,便看到右侧矗立着一个匾牌,上面写着“旱码头”三个大字。史载周村古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明清。清朝中叶,周村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旱码头”(陆上商品贸易、物资流通集散地)。

  沿着古街往前走,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历史的隧道,回到了600多年前的商城。映入眼帘的是大街两旁的明清建筑,长街短巷、黛瓦粉墙、店铺林立、青石板、老字号、旧牌楼、马车、轿子、书局、酒肆、客栈、染坊、票号、银号、绸布庄······家家古香古色,处处悬灯结彩。一刻恍惚中仿佛听到自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商城繁华的喧嚣声,来自那个年代回响,一直萦绕,而且昔日商贾云集的影子也仍斑驳可见,时至今日今也还在延续着她的辉煌。

  很难想象在淄博这个现代化城市中,还有一座保存如此完好的原址原貌、原汁原味的古镇,不由的我生出几分好奇。据说周村古镇,原有商业老街巷36条,还有许多小胡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拆旧建新”大潮汹涌,尽管一些民间有识之士极力为古街保护呼吁奔走,但仍难逃厄运,绝大部分荡然无存。也听说淄博市在城市改造中因资金短缺而保留下了古镇的这条街,还听说那年张艺谋巩俐他们在这里拍《活着》也是保留下来的一个原因。不由的我又生出几分感叹:万幸,万幸!因此,这条古街才得以成为活着的历史,鲁商文化才得以更好地传承广大,也才成为当下稀有的旅游资源。

  徜徉在古街,品味着古街,房子是古老的,气质是古老的,觉得房子里的人家看上去摸样也是古老的,并且做着同样古老的生意——原始工艺、手工作坊、印染、雕刻、古玩、奇石、字画、烧饼、蜜罐、煮锅······虽然同样是做生意,但却没有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广告牌,没有叫卖声,没有口若悬河地宣传推销声,也不像当今商海中拼搏的人们那样匆忙紧张,此刻还真有一种不知是何年何夕的感觉。店主人们慵懒、休闲、从容地摆弄着小狗、摆弄着鸟笼、三三两两下着棋、打着牌·····我想莫非是他们完全沉浸在老祖宗为他们留下的这快风水宝地之中,享受着物质的非物的质文化遗产,不需要努力,便也会财源滚滚,所以才如此神定气闲。

  的确是这样,周村古商城古朴而神奇,蕴藏着许多秘密,满街流淌着故事。据说居民魏女士的大姨早年送给她一只碗,她一直当饭碗用了五六年,专家一鉴定,却是一只“康熙斗彩花卉纹碗”,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居民吕先生下乡搜集旧物,一个老大爷50块钱卖给他一把破椅子,却原来是一把价值一二十万的明代古椅。

  逛了很多商铺,最热闹的是烧饼铺了,人们排着长队等待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即将出炉的烧饼。周村烧饼可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就有了周村烧饼。虽然各地的超市里也有卖包装精美的周村烧饼,但是都不如这里的好吃。这种烧饼只有在古街的烧饼铺里现买现吃刚出炉的才最有味道。我也加入到排队的行列中,终于也买到了新鲜出炉的烧饼,正如传说的那样:小小的圆饼薄如纱扇,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丝绸店里也是个热闹的地方。周村是我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清末各地丝商纷纷到周村投资办厂。周村逐渐发展成为山东丝绸业的中心。如今丝绸店仍旧保留了古老的经营方式,进门仍是封闭的红漆木板柜台,各色花样的丝绸仍是卷成长条布卷排列在柜台上,柜台里边的人,手拿了木尺,剪刀,招呼着顾客。这里的气氛很舒雅,偶尔,还会听到一曲琵琶从店铺里飘出,或是一阵京胡拉的有板有眼,好不惬意。

  周村的丝绸织染业也是相当的繁荣,《大染坊》正是当时印染业的一个真实再现,这里也是大染坊拍摄地。浑然天成的明清建筑群和布局合理的深宅大院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张艺谋执导的《活着》让古商城走上荧屏,之后《闯关东》、《中国商人》、《旱码头》等影视剧组也都纷纷在这里取景。

  描写江南古镇的散文篇3:情定古镇

  都说中山古镇是心灵的净土,我寻着歌声,搜寻那世外桃源的踪迹。

  古镇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在青石上踱步,在巷尾间观光,已成为人们心照不宣的时尚。古镇建筑多为两层“吊脚楼”,全系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风韵。“与旺客栈”里,不知是否有佳人独坐窗前,回忆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事;街头巷尾间是否还在上演风流才子和冷浸佳人的爱恨缠绵?

  古镇依河而建,似江南水乡,两旁的大树郁郁葱葱,温柔的包裹着她那可爱的孩子们,明媚的阳光躲过碧翠的叶儿,留下班驳参差的影儿,是那样的宁静致远。

  端庄质朴的民居古庄园、古寨、古堡、古寺庙、古桥、古墩等古建筑似乎把我们带回了从前,龙塘庄园更是庄园代表中的经典,建有天井、鱼缸、花园、青瓦白墙、柱础撑弓、斗拱、顶梁全是雕花而成,庄园四周为葱绿的林荫,每日早晚成千上万的白鹤、白鹭飞舞在林中,一年四季与人为友,形成一幅天伦共享的风景画。在这样的环境中,打一壶好酒,做几个下酒菜,对月独酌,岂非人生一大乐事!

  老旧的房子,老旧的样子,周式咸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名声远扬,搀嘴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老镇咸菜的味道。李太婆烟熏豆腐,让人一闻便觉流口水,望君不妨一试!

  远处青山隐隐,一轮红日,半掩窗门,似红尘一笑,默默行走于岁月中,打捞着历史的沧桑,鉴证着古镇“爱情天梯”的美丽誓言。

  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山小楼紧相拥。你确定你到这里不是为了回忆,却可以给明天制造回忆!

  
看过“描写江南古镇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古镇的散文

2.关于古镇情怀散文

3.写江南古镇的文章

4.关于江南水乡的散文

5.描写江南美景的经典散文

3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