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昆仑山的散文
描写昆仑山的散文篇1:我的昆仑山情结
我没有见过你的真容,却时常在梦中与你相逢,巍巍昆仑,万山之祖 ,你为谁白了头?
总能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那么遥远,仿佛来自昆仑之巅,咿咿呀呀却又像在耳边,是李娜的《青藏高原》还是袅袅梵音,我分不清楚。
尘世间,所有独一无二的事物都能在不动声色中美得令人心碎,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昆仑山如此,月亮如此,昆仑山的一草一木皆如此。那天不经意间在好友相册里看到了真实的昆仑山,心里无限欢喜和激动,山下飞沙走石一片荒芜,但这荒芜却让心更加澄澈和豁达,远处山顶的雪洁白如玉,不觉间已是泪流满面,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因一座山而热泪盈眶,因一片雪而动情。或许昆仑山上的雪和西藏一样,是我心中最后的圣洁之地,对昆仑雪的留恋,或许也是对人性最善良部分的一丝留恋和不舍,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永葆心中的那一份纯真干净之地。
昆仑山在遥远的边疆,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守着昆仑山的是顶着高寒气候在生命禁区的天路卫士。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昆仑山,喜欢它冷峻的脸庞,喜欢它伟岸的身躯。昆仑山冷漠不容人靠近,它孤独却曾不倾诉,它寂寞却从不曾哭泣,就那样默默的屹立,而那些驻守边疆的英雄战士不也和昆仑山一样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孤独和寂寞,亦从不抱怨,面对高原高寒气候,他们没有惧怕过,依然默默的驻守在祖国的边疆。在那里也许他们更黑了,更瘦了,手裂了,嘴唇裂了,但不要紧,男孩子黑了更耐看,瘦了沧桑了那是岁月的沉淀,他们依然是最帅的。青春的岁月里,或许没有人把他们记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在祖国和人民的心里——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战士。
我想看一看昆仑山的月亮,它是不是像故乡的月亮一样明亮,月亮不寂寞,因为还有一个望月的我,昆仑山不寂寞,因为还有守护它的边防战士。昆仑山,圣洁雪是你白色的披风,很漂亮,我看不到你在风中颤抖,但我能感觉到你的寒冷,我想用我手心的余温温暖你,多想给你一个拥抱,紧紧的把你抱住,或者让我依偎在你的怀里,听你讲很久以前的故事,陪你守着边疆的月亮,这样你不会孤单,而我也会很快乐。
我常想,在昆仑山山顶上有雪,有傲然屹立的松树,也一定有坚韧的绿草,还有我从来没见过的紫色野花,当太阳倾斜而下,山顶、雪、松树、野草一定会显得更加壮丽,那一刻,站在昆仑之巅,任彩云从身旁轻轻飘过,如梦如幻......心温暖整个世界也会明媚起来,但愿那小小的太阳能温暖昆仑山的每个角落。
思绪回到现实,把脖子缩在大衣里。这个城市已入冬,夜晚显得格外冷清,昏黄的路灯下树木枝干的影子纵横交错,像生命中的相聚别离,缘来缘去。或许不会相逢,或许此生匆匆,飞鸟过尽,落叶归去,你不在,他不在,抬起头,天边的那轮明月还在,冷清的夜,孤单的月亮,它用尽所有的力量把夜空照亮,温暖着这个城市,温暖着我小小的左心房。
在我心中,昆仑山是巨大的天然盆景,而昆仑山洁白的雪是我纯纯的祝福,任时光流转斑驳了岁月,任花开花落带走了流年,三年五年之后,或许很多人、事都已物是人非,但请记得——昆仑山依旧,祝福依旧。
你看,巍峨的昆仑山它在孤独的屹立,即使白了头也窥然不动,它是在等待吗,等待一个归人,还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漫漫人生路,难过的时候就看一看昆仑山,看一看那一轮明月,和它们比我们的伤心委屈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和它们比所有的一切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渺小得不足以提。我要为了我心中的昆仑山而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你也一样,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
描写昆仑山的散文篇2:昆仑山,飘过爱的思念
遥远的西部边陲,苍茫的雪域高原,横亘着冰峰林立的昆仑山脉!一个传说中的美丽的地方!
昆仑山,四季冰封雪飘,瑞雪迎春又一年了!
雪花儿飘飘新年到!山那边的青春儿郎,一年的时光又匆匆的过去了,可否梦回故乡?可否在梦中见到久违的父母风中的期盼?可否在没有月光的晚上忆起家乡的牵挂?可否也有星夜划过的泪痕?可否也有阳光下的久久等待和期盼?期盼一个久违的报平安的电话,期盼一个来自家乡温暖的包裹和写满爱的家书?
九曲十八弯,环绕在昆仑山边的山路崎岖险峻,颠簸的山路,车队行进在大坂(高原)上,像茫茫孤海中的一叶扁舟,天苍苍,笼罩着缺氧的高原气流,地茫茫,一望无际的茫茫黄沙,风吹过,看不到来时的路,只听到风沙掠过的苍凉的孤独声!
昆仑山,用一成不变的季节风和神秘的寂寞风沙迎接着一支支走近它的年轻的神秘来客。每一年的六月中旬,是你繁忙的日子,也是你化雪为雨滋润大地的日子。
那几天,过节似的热闹。绵延婉转的山路上,换防的大部队前后排开,用整齐的军列为你致以崇高的军礼,那几日,无数个英姿飒爽的青春儿郎带着年轻的梦想第一次走近你,看你几千年亘古不变的苍茫,看你崇山峻岭鬼斧神工的斑驳,看惯了繁华城市的灯火璀璨,听惯了热闹街道的喧哗,看惯了大自然满目的青山绿水,听惯了莺歌杨柳细雨的呢喃,突然间走近你,昆仑山,让人不自主的呼吸急促,血脉喷涌,你让年轻的一代代戍边军人产生无数的遐想和敬畏!
走近你,昆仑山,心跳加速的时刻,铺天盖地的忧郁和苍茫!何时你的肩上也有满目的青绿色?让人流连忘返;何时你的身上繁花似锦,鸟鸣柳翠?何时你眼中不再流淌茫茫的黄沙?何时你脚下牵绊着成群的牛马羊群?何时你不再让人有风雨飘摇的感觉?何时不再不分春夏秋冬的飘落苍茫的雪花?带走一个个家乡有春天的记忆!
分享一点家乡温暖的灯火,为你点亮前行的脚步,青春的儿郎,此后行程将不再遥远,不再落寞;裁一片城市的繁华,铺满昆仑山的沙石路面,九曲十八弯,每一段都鲜花盛开,耀眼满山坡,让前行的脚步不再孤单;点一个太阳送给你,昆仑山,此后每天阳光灿烂,不再雪花纷飞,不再满目阴云,用你阳光的微笑迎接青春的儿郎凯旋归来!
昆仑山,飘过爱的思念!
描写昆仑山的散文篇3:巍巍一昆仑
我先讲一个我中学时一个同桌的故事,作为本文的开头。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夏天,我俩第一次参加高考,我没考上,分数差老鼻子远。他刚好入围,但最终仍未能录取。我决定重读,他也很想再读一年,但他家里很穷,父母又都残疾,实在无力供他继续上学。他只好面对残酷的现实,断了读书的念想,抹泪告别学校,准备到外地去打工。在长途汽车快要开动的时候,被闻讯赶来的一位老师,把他从车上拉了下来,劝回学校,并为其垫付了学费。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同学现在已经是国内大名鼎鼎的专家和学者。那个当年穿蓑冒雨赶到车站,把他从暗淡无光的世界,拉回到光明大道上来的人,叫刘光兰,这是一个英语老师,一个深知弱小民族苦难的归国华侨。
在光兰老师光辉灿烂的人生轨迹上,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事实上,受过光兰老师如此“偏心”厚爱,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关怀培养的学生,何止一个,哪怕你用十个手指来数,也数不过来,只要他认为是好苗子,便一个都不能少。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光兰老师所关心的,又何曾狭隘局限于这几个学生,而是这个祖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这得从光兰老师的出身讲起。
光兰老师出生在海外,1930年回国,那年他还不满十岁。一个人一生走什么,就看他少年立什么志,这使我想到了陈景润,幼有奇志,方成奇才。幼年的刘光兰,跟着父亲在国外谋生,父亲在那里兴办实业,中国是个弱国,华人企业倍受外国企业的欺凌,他跟着父亲跑来跑去,小小的他便目睹了大多华人受外国人歧视的苦难,他渐渐明白,这是因为祖国太落后,祖国必须学习外国的先进东西,要学习外国的东西,就必须懂得英语,他的英语非常好,他决心回到祖国去,教人懂英语。这些朴素的想法,虽然有点幼稚,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他回国来了。他在国内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中文,仓颉造字,夜有鬼哭,中文实在难,他的祖籍在兴宁罗岗,他就从家乡的私塾念起,他这人相当聪明,学习又认真,很快便考入龙田中学,再跳至兴宁一中,旋又被梅县华南中学录取,并在这里读完高中,正准备考大学。此时日本鬼子打进来了,大学内迁,他只得远赴贵阳去求学,考进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学的最后一年,抗战胜利了,学校迁回上海,他也来到了上海。以为可以和平建国了,可是蒋委员长不这样想,内战终于暴发。他不喜欢战争,他仍然抱着科学兴国的梦想,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去教书育人,走科学救国之路,这是他终生不易的初衷,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祖国强盛,民族崛起。如果他当时留在上海,至少也可以混个教授之类的头衔,但他更愿意相信,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从孩子开始,少年强,则中国强。他决定回到广阔的乡村去教书育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步入新时期,光兰老师先在兴宁宁塘中学担任英语老师,后调入龙田区,这一调差点毁掉了他毕生的事业。组织上安排他去搞行政工作,他不喜欢,他更喜欢教书。上级部门尊重他的意见,作了重新安排,放他去龙田中学任教。不久,又因教育形势发展迅速,兴宁县政府决心在兴宁北片组建一所完中——兴宁二中,就是现在的罗岗中学,县教育局指派李清根任党委书记,李清根不愿意来,他怕成绩上不去,辜负了党的信任,他提出了一个条件,除非让他来点将要人,否则不干。教育局也大方,同意了李清根的请求:你要谁,我都给你。英雄惜英雄,李清根便点名要了刘光兰老师,加上刘明方、陈寿珍、曾庆仁,李展英、罗绍振、赖金茂、叶云章、黄秉均等人,一时间,罗岗中学人才济济,阵容齐整。59年夏天,罗岗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誓师出征,首次参加高考,一鸣惊人,取得了全省第十名的好成绩。61年更跃居全省第二,轰动全省,南方日报为此作了专题报道《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刘光兰等老师便是当年的凤凰缔造者。他们的名字将永载岗中史册。
在我的印象中,光兰老师样貌清奇,可以说他把毕生都奉献了心爱的教育事业,他在罗岗中学执教三十多年,跨越了__前、后两个时期。__,按照当时的阶级划分,光兰老师出身不好,又是从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臭老九,理应在打倒之列,但他师德高,好人坏人都敬重他的为人,所以他没怎么受冲击,只是闹学潮,不能再讲课了,这对一个视教书如命的教师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__结束,听说可以教书了,他又焕发了青春,逢人便笑逐颜开。刚一恢复高考,光兰老师便主动请缨,担起了开办英语班的重任,就是把英语好的学生集中起来亲自授课课。为给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光兰老师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每一年的外语班上。那些年,国家急需外语人才,主动搬掉了数学这只拦路虎,为外语专业打通了一条快速通道,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可以不考数学,或者数学只作参考,不计入总分,这是当时的真实情况,数学0分也没关系,外语好就行,这样外语班在光兰老师神奇般的辅导下,捷报频传,有好些同学高二都没读,读完高一便提前考上大学,离开中学了。继61年后,罗岗中学又一次创造了辉煌,而这一次几乎是光兰老师一个人在最前沿指挥作战,真可谓艰苦卓绝,我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老师。那时的外语班好象有两个课堂似的,一个在教室,一个在光兰老师的房间,不分白天黑夜,他都在给学生讲授英语,连吃饭也没闲着,周公吐哺也只不过如此吧。光兰老师将自己对祖国教育事业全部的爱,具体细化到他的每一个学生身上,他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亲生孩子,悉心教导,却把自己置身度外。光兰老师一向身体不是很好,且家庭累遭不幸,这些他都无暇顾及,他终日手不离书,脑子里昼夜转着的全是英语,英语班就是他的战场,他的家。有很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他便把这些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伙食匀出来,给这些学生补充营养,有好几个男同学干脆就跟光兰老师同吃同住。我虽不是外语班的,但这并不妨碍我这只野蜂偶尔混进他们的蜂窝里去感受一下学习的紧张和甜蜜,所以到现在我还能想起这些同学,他们除了英语,其他各门功课都是跟我们文科班一起上的,也算是同班同学,相互比较了解。事实上,光兰老师有时也教我们普通班的英语,他讲课时,把书的半边卷起来,拿在手上,右手拇指跟食指,捏成莲花指的样子,捏住粉笔的前端在黑板上写字,态度相当认真,教室里也出奇的静,能清楚地听到粉笔在黑板上擦出唰唰的声音,但我天资差,外语总也学不好。我们都很羡慕英语班的同学们。一辈子能遇上这样一位好老师,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我敢说这帮同学中的很多人,如果不是光兰老师,他们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这不是我武断,我问过光兰老师的很多学生,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回答仍然惊人一致:如果不是光兰老师,他们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考上了大学,最开心的不是他们,也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光兰老师,他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几乎都是光兰老师亲自送达的,扶上马,再送一程,想想都让人感激涕零。
正是无数象光兰老师这样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构成了中国的脊梁。时光匆匆,不知送走了多少届毕业生,光兰老师也老了,他85年离休,88年才离开岗位。有学生去看望光兰老师,发现这位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高级老师,竟然连间象样的房子都没有,他一辈子慷慨助人,不争福利,晚景清贫,家无四壁。学生们都流泪了,他们悄悄集资,为老师建了一座小洋楼,总算安顿下来。如今,光兰老师已经是93岁的老人了。他的学生遍布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群星熣灿。师范与龄高,桃李满天下,风烛残年时,犹有严师貌,呕心育英才,沥血忘其身,魂铸岗中史,巍巍一昆仑。这是光兰老师一生的写照。光兰老师是罗岗中学一座永存的丰碑。唯愿他长寿健康。
看过“描写昆仑山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冰的散文
2.当代名家写景经典散文
3.赞美中秋节的优美散文欣赏
4.关于万里长城的散文
5.名家写景状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