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老家的散文
描写老家的散文篇1:老家印象
老家是黄土做的,屋子是泥垒的,瓦是灰色的,房门是敞开的,老家的民风是淳朴的。
老家的院墙也是泥巴垒的,墙上仙人掌花是黄色的。老家的屋子是油灯熏黑的,麻绳是灯下搓的,布鞋是用真情纳成的。
老家里一家办喜事,热闹了半个村;一家有难事,急坏了街坊四邻。东家的狗叫唤,西家的狗也汪汪,老家的人是善良的。
老家的烧火棍是木头的,炊烟是飘渺的,相片是黑白的,相框是挂在墙上的,老家的生活是平淡的。
老家的镰刀是挂在窗棂上的,大蒜是挂在架子上的,笑容是挂在脸上的,烦恼和忧愁是埋在心里的。
老家,我的老家,就算走到海角天涯,你也会把我牵挂,你不会忘记我是你的娃......
描写老家的散文篇2:老家城里
从老家到老家所在的城里20里,从老家到我长期工作的城市200公里。不管在老家的人怎么想,对于我来说,在老家城里工作也等于是在自己家里工作。可是我,曾经千百次地向往老家城里的工作,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始终是一个梦想。我在年轻时,曾经天真的想过,老家的生活虽然自在,可是毕竟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是不能经风雨见世面的。于是,头脑一发热,毅然选择分配在当时四个小时车程的外地城里。等到刚刚工作不到两个月,就感觉到自己的选择大错特错,我为自己的选择追悔莫及。可是,生米已然做成熟饭,木已成舟,我已如风箱里的耗子,两头都不是好空气:在外地工作,处处不方便,别人大部分说的都是当地方言,只有我如贸然迁入的生灵,别人是难以信任你的:表现得不好,别人说你外地胚子,好不了的;表现得好,别人说你出什么风头,臭美。加之老家的事情一点也关照不到,真的十分无耐。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于是十分思念老家城里。
老家城里有我曾经学习过两个学期的学校,有我无数次进出的图书馆,有我很多亲如兄弟的同学,有我熟悉的恩师,有我攀登过多次的烈士纪念塔。老家城里表演赣剧的旧剧场虽然早已经黄鹤远去、大楼再起,可我只要往这个老地方上一站,依稀能听见悦耳的乡曲乡韵。
我工作以后,我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到过多少次老家城里,我已无法知晓。可是,我一次也不能在老家以东道主的身份接待他们,这是多么无奈和尴尬啊。我常常想,要是我在老家城里工作该有多好啊,我的亲人们将会额外享受多少天伦之乐啊。
思念亲人,思念老家城里,思念那逝去的岁月。
描写老家的散文篇3:老家随笔
老家靠山,走出家门往南不足千米,便是大山,这山很深,连着秦岭,一直一直往里,便到了蜀地四川。老家的空气超清新,早晨的时候甚至可以嗅到泥土混着露水的味道。
这里的生活很原始,人们养鸡下蛋,养羊产奶,养猪吃肉,养狗看门儿。这里的生活也很安详,天气晴好的时候,你会碰到女人们在门口绣鞋垫儿、织毛衣,老人们在房檐下晒太阳、下橡棋,小孩儿在土堆旁玩弹球、拍洋片,母鸡在草堆里觅食,羊儿在旁边啃草。老家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挣的钱寄回来盖成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小洋楼。小洋楼很漂亮,琉璃瓦晶亮,瓷砖耀眼,但是洋楼里边依旧拉风箱,睡土炕,烧玉米秆。老家留下的人里多是些老弱妇孺,替孩子看家,照顾庄稼,闲时也打打麻将,逛逛县城。
老家也有公交车,但是出车晚收车早,一小时一趟,这里有一个商店,很大,东西很杂,从食品到农药,从棉布到五金,很全,也不贵,但是有很多山寨版。老家的人很朴实热情,会高兴的用大海碗替你盛饭、用积满茶垢的水杯请你喝水,会把手插到袖子里猫着腰咧着嘴笑着问你:回来啦!老家大多数人生活很清苦,会为盖一院房子省吃减用,为一块一斤的青菜喳舌,谁要是穿衣超过一百,绝对会被视为败家。但是老家的人很知足,他们的脸上最多的,是恬淡的笑容。
这就是老家,先生的老家,难怪先生他也会淳朴如斯,厚实如斯。
看过“描写老家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故乡的经典散文
2.关于故乡的名家散文
3.最新描写故乡的经典散文
4.关于歌颂家乡的散文
5.关于家乡变化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