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事物的散文 关于事物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事物的散文篇1:临安初雨

  初雨盈盈春意动,小阁绣窗湿青红。

  雾轻云薄江水浅,满楼花香惹春风。

  —— 题记

  潇湘雨过,步履微尘,行在潮潮湿湿的小径上,清风微拂,不觉心怡神爽。料得江南已入梅雨纷飞之季,心中的那个小镇,也随着记忆而弥荡开来……

  江南多雨,犹在乌镇。即使在风和日丽的午后,也偶尔会看到飘飞在空中的浅浅淡淡的雨丝,但乌镇的雨多是给人以清冷、孤寂与悲戚的滋味,恰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徘徊其间,心头便萦绕了几丝忧愁,几丝惆怅,几丝凄凉。再壮志凌云的少年豪情,也经不起江南冷雨的三番吹打。

  相较于乌镇,临安的小雨则是欢愉畅快而明亮的。

  临安隶属江南,但它与乌镇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临安的大街小巷都为平整齐滑的石板铺成,房屋虽未临水而建,却也错落有致。路面明明晃晃,宽阔而又齐整,这与乌镇曲回纡徐而幽深的小巷有完全不同的韵致。

  在临安,最喜欢的是初春的一季烟雨,细细密密的雨幕泻下,树木轻轻摇曳,叶儿轻轻舞动,娉娉婷婷,袅袅依依,枝枝杈杈悬挂着串串平平仄仄的韵律,渐渐奏起一曲初雨的韵调,奏响了临安,弹落了初雨。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只能融入雨中,淡在烟里,久久不散。

  雨雾氤氲着花朵的香气,在小镇房屋的檐角、窗前、阶下,都弥漫着花儿被胭湿后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花朵的香气,随着一季初雨舞过,与一袭丝雨连天的美丽遗落在临安小镇。嗅嗅闻闻,幽香浅浅淡淡,清清爽爽新新,像是女子身上自然的体香,清爽自然,毫无有意装疵饰瑕、扭捏造作之嫌。

  听雨也是一种享受。在临安,只要不是狂风骤雨,听起来都有细细缕缕的诗意。倚栏望雨,柔雨淅淅沥沥,浸浸漫漫,浑圆的雨珠织成薄薄的雨幕,齐齐的挂在檐下。初春的小雨,恬静委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倚棂听雨,雨丝懒懒地下,细水缓缓地流。绵软的细雨轻轻叩着临安的青砖黛瓦,细细屑屑,叮叮咚咚。这时若斜倚案前,指尖牵起古音柔软的琴音,徜徉着一绢袅袅的云绪,悠远的琴音与柔润的雨滴在临安奏响了初春的韵律。

  雨骤然落,乍然歇。初雨过后,只见柳丝摇曳,柔柔淡淡的新绿渐渐缀满了临安。行在其间,连呼吸吐纳都是明净纤柔的绿。

  江南,因有了临安而笼在烟雨中半醉半醒;因有了雨季而浸在诗章里无语嫣然。从此,临安,一水秀美,使得仙临世间,惹得爱落红尘。

  念风念雨,好想浸入那诗一般的意境。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顾,只想抱一坛烈酒,醉入临安,永不醒来……

  描写事物的散文篇2:良 乡

  刘丽娟

  早听说“良乡”是个好地方。因为学习培训有幸来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区---位于良乡的京疆学院,耳闻目睹了良乡的繁荣与美丽。

  良乡镇位于北京西南20公里,是首都的西南门户。自秦朝建县以来,因“人物俱良”而得名,是“首都西南郊明珠”,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良乡底蕴厚重。良乡积淀了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形成了健康向上、和谐文明、淳朴热情的良乡精神。除了众多历史文物古迹,还新建了昊天广场、太平庄文化广场等现代化的文化体育场所,多彩的文化活动,传递着文明的火种,愉悦着群众的身心。

  良乡风景优美。昊天塔(多宝佛塔):位于房山区良乡东北1公里燎石岗上。相传建于隋朝,现存塔是辽代建筑,为五层楼阁空心式,砖木结构。郊劳台:位于良乡大南关村,俗称接将台。是清乾隆皇帝郊迎犒赏出征凯旋将士举行盛典之所。1860年虽遭英法联军烧毁,仅存御碑亭的内外各八根汉白玉八棱石柱框架和御碑,仍巍然屹立了140多年。乐毅墓:与郊劳台隔京广铁路东西相望,是战国时代名将乐毅的墓地。三国时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因乐毅号望诸君,所以乐毅墓名望诸君墓。

  良乡人淳朴善良。远离家乡,异地求知,尽管学习、生活条件不错,可心里总是酸溜溜、沉甸甸的。想家人、亲戚、朋友、同事。

  周六同行者结伴出校游玩。我因来过北京看过几个景点故而没有同行。一人从图书馆出来,独自在宽阔的校园里散步,心里更是空落落的。

  “妹子,是这次来学习的吧?”一位在校园打扫落叶的清洁工大姐笑呵呵地和我打招呼。

  “是啊,来我帮你”。我走过去双手撑开硕大的鱼皮袋子,和她一起装起落叶。

  “出门在外,一切都不方便。你们住5号楼吧,你看那是综合楼、那是艺术楼,那儿是科技楼,你们学习都在这三个地方......”大姐像个内行的校导,“餐厅在那,三楼是回族食堂。我今年54了,两个孩子打工挣钱,家就在附近的村里,你有空我带你去我家里玩玩......”大姐滔滔不绝足有六七分钟。

  我被大姐的热情所打动,心里顿觉暖呼呼的。仔细打量,一双粗糙的双手,圆圆的脸盘,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岁月剥蚀,刻在脸上的道道褶子足以证明她是一个勤劳、能干之人。

  周日上午,我又碰见她在树下扫叶子。不时用搭在脖子上的围巾擦着流淌的汗水,灰色的外衣仍在袋子旁边。我悄悄地走进餐厅,买了十几个热乎乎的包子递给她。

  “妹子,这可使不得,你们发的钱是有数的......”她一个劲地推让。

  “吃吧,大姐。”我硬是塞到她的手里。

  “我吃过了,你们快吃吧,别凉了,肉馅的,是一个来学习的妹子买的”她提着包子跑到周围四个同伴面前,挑好的递给她们。那四个女人嚷嚷着、推让着,我静静站着,默默地看着她做人做事。

  这时一个拉三轮车的老汉过来,她迎上去,把最后的三个包子连同塑料袋子放到车前的小袋子里,自己又去把装满树叶的袋子往三轮车上扛。

  我分明看着她一嘴包子也没有偿。

  我慢慢地走向住室,一路想着,叹着。

  在餐厅,餐饮人员笑容可掬,耐心给带着方言的学员解释。饭后,忙着为一些忘记自送餐具的学员收拾碗筷.......

  走出餐厅,我回味着、感叹着。

  良乡,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一轮轮滚烫的太阳,为人们发着光和热。

  良乡,我不会忘记。

  良乡的人,我一直记得。

  不是故乡的良乡,我一直一直都会记得。

  描写事物的散文篇3:柳缘

  小时,门前有一口半亩方塘,裁有柳树,常在柳树下,水沟旁,捉小鱼小虾。

  少年时,河边有片柳林,常与小伙伴们,在柳林割猪草牛草之余,攀枝折柳,编柳帽,做柳笛,编柳筐,打柳仗,粘知了,掏鸟蛋,时常嬉戏忘归。

  青年参加工作时,恰逢汉江河边沙滩,也有一片怀家乡相似的柳林。节假闲暇之余,常与朋友们去哪里游玩,或是一个人在枝繁叶茂,绿草如茵,蝶舞蜂飞的柳林,漫步赏景,看书学习。

  步入中年,滨江公园一排高大茂盛的柳树,花晨月下,又是一个散步消停的好去处。

  如此说来,一生与柳有缘,与柳难分。

  柳树,耐旱,喜水湿,不择贫瘠,生长旺盛,故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说。有水的地方,长得更为茁壮。

  柳树,春天鹅黄报春,夏天为行人蔗荫,秋天枝叶可解热和、镇痛,冬天增材添薪。

  柳树,婀娜多姿,清丽潇洒,常为人们种植在池边湖泊,楼台庭院,间以红桃花草,形成一片风光旖旎,柳浪闻莺的美景。

  柳树,绿丝飘动,舞姿婆娑,引得历来诗人骚客们,神采飞扬,思绪飘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将一对离别之人的难舍难分,表达得深情动人,完美无遗。灞桥折柳送别,是一种古代风俗,更是一种雅人深致。

  当然,由于柳树性喜温湿,使柳树具有一种水的灵性和秀气,使柳树有一种阴性之美,柔性之美,母性之美的风韵。我想这是人们喜爱柳树的主要原因。

  若有来生,与柳,一如继往的亲近。

  
看过“描写事物的散文”的人还看:

1.唯美古韵散文

2.关于描写景物所有散文

3.描写心灵之美的优秀散文

4.关于慢生活的散文

5.关于坚持散文

37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