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乡下的散文 描写乡村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乡下的散文篇1:乡下美景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一年四季他们的收获可是不小的。

  春天,人们开始在田里忙碌了起来,看:有的在锄田,还有的在撒种,都希望在秋天里丰收……周围的柳树好像一个个婷婷玉玉的小姑娘矗立在那,柳条就好似一个姑娘的马尾辫,在春风中吹过,多么飘逸。山坡上的树、草都探出了头,野花也开了一朵两朵。

  夏天,景色焕然一新,山坡上草木茂盛,一片葱绿,稻田里的水色和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十分美丽。田野里、池塘里的小蝌蚪成群结队的,单个的像逗号,竖着的两个像码号,六个连在一起的像省略号……多美呀!玩累了有西瓜,夏天的西瓜又大又甜,只要到瓜地里随手一挑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西瓜。

  转眼间就来到了丰收的季节-秋天。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农民们又来到了田野里,都忙着收割,虽然脸上挂着晶莹的汗珠,可是看着丰收的农作物,信了乐呵呵的,把疲劳都删除了。在果园里,苹果树上结着又大又甜、又红又翠的红富士,梨树上结着黄澄澄的梨,又香又甜,咬一口在嘴里,甜在心里,枣树上结着红的似火枣子,香香甜甜好美呀!果农门咬一口在嘴里,就把一年的劳累都忘掉了。

  冬天,是一个享受的季节,人们把农作物和水果拿到拿到市场上去卖了一个好价钱,就回到家里买一头猪,杀了猪就把亲戚朋友招到一起,在火炉旁边热热闹闹的吃着火锅。让人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只要你来到乡村,农家人民一定会拿好酒好菜热情地款待你。农家人民是多么热情好客。农家风景和农家人民的热情好客在我五彩缤纷的童年里久久不能忘怀!

  描写乡下的散文篇2:乡下的女人

  生我养我的故乡,曾是中华始祖——后土圣母的生息之所。因为弥足珍贵的土地,亦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依恋心态使然,乡亲们再苦再穷也不愿离开村庄。

  要说故乡人辛苦,故乡的女人们最辛苦。与汉子们相比,她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一肩挑着土地上各种繁重的劳动,一肩挑着举家过日子、生儿育女、添丁加口。谁也说不清来自何种基因,或持久的环境支配,或化天地日月为春华秋实的责任,或视土地为性命的使然,她们自小就对家的概念有着特别的理解和依恋。她们是否幸福,是否有公民选举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嫁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家”才是她们依托大半生的灵魂。

  她们年少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见了陌生人就脸红、害羞,待人接物尤为贤淑。想起她们出嫁时,在唢呐声的欢快之中迎进夫家,也曾腼腆的如同含羞草。可是,没等大门边上贴的大红对联褪色,深厚的黄土地便吸走了那些羞怯和腼腆,她们就成了十足的乡下婆娘们——敢大胆地张开嘴巴放开嗓门儿无所顾及地大笑;敢大大咧咧地骂你三代祖先;敢绘声绘色地传播消息、惟妙惟肖地评张论李;敢大胆操作一部野辣辣的语言机器剥得男人体无完肤;敢坐在巷头,一边袒胸裸乳给孩子喂奶,一边和男人们若无其事地谈天说地,叽叽喳喳没完没了……

  乡村的女人们心疼自己的汉子,干男人的活似乎是家常便饭,她们敢同男人比赛扬锄头的高度、扶犁的雄姿,开上三轮车给地里送粪、给果树打药,成群结伙去外村给别人家套果袋、下果子,到黄河滩里侍弄棉花,挖芦笋……忙碌占据了她们的全部时间。天还没大亮,她们就下地了,直到中午或傍晚才带着一身的汗水风尘仆仆而归。一回到家就忙着做饭,喂猪、喂鸡。当细如麦芒的雨丝夹着雾霭积成铺天盖地的幔时,她们比平常更忙碌,无论再苦再累,缝补衣服,照料老人、孩子,更是她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她们不管日子过得怎样不尽人意,但只要有土地在,就很少有失落感。她们是辛苦的,可是她们总是微笑的,仿佛只要有风雨,有一年四季在,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她们以地为线,可以纺爱的思念;以土为弦,可以弹歌的悠扬;以痴情为水,可以滋润干涸的村落。她们普通而亘古,粗犷而深沉,梳理着生活的甘苦,维系着同脚下土地刻骨铭心的默契。

  乡村的女人们也有的跟自己的男人走进城里,但与或多或少带点娇柔做作的城里女子相比,她们品行不管好或较差,看起来都显得很安详自然。她们丢不下乡村的每一寸泥土,每一根草,每一丝风,住了一段时间就急着赶回乡下。环境和命运就像一根长长的绳子,把她们串起来,一如农舍屋檐下串串经秋的红辣椒,艳丽扎眼。更如遍山的杜鹃,红如火,灿若霞。她们为农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了他们的存在,使得大自然更多了一分灵气;有了她们的存在,人们才有机会去领略一下农家自然的风采。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站在城里的高楼上,站在城市温柔的情爱里,总会仰头望那悠悠的白云,向往故乡的女人们,犹如向往一幅豪放磅礴的画卷,一首咏唱几千年也唱不够的深沉的古老的歌谣……

  描写乡下的散文篇3:乡下的男人

  男人是乡下人家的顶梁柱,是一家的衣食父母。老家人把“丈夫”叫“外前人”,因为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至深,乡下人更看重家庭的稳定与日子的安稳,男人自然成了家庭最重要的角色。 打小小年纪起,上学之余,得早早地跟在父母身后在黄土地上干活,或割草、拾麦穗、挖药材,或在家里搬砖抹灰,忙碌的身影在家里家外不时闪现。乡下男人从小就要学会“理事”,理事就是学会操持家务的各种本领,地里农活样样能拿得起放得下。如今,好男人的标准虽然有了时代的变迁,但当好“顶梁柱”这一点却一脉相承。

  乡下男人,自动自发地担起家庭的责任,他们懂得嘴稳身稳处处要稳。他们比别人更懂得人生哲学,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爱家人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家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对老人,是家有老千般好;对妻子,则是家有勤俭妻,不愁饭和衣。因而乡村的分工常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意思是男人会挣、女人会管。

  乡下男人每天天未明即起,忙至夜深夜还顾不上歇息,风风雨雨的忙碌让他们看上去有点疲倦,依然深沉凝重的双眸洋溢着明亮严厉的光辉,解决了家庭的困难,抚平了儿女们的失落与挫折。乡下男人过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没有过多地关注其生死贵贱,生则生矣,死便死罢,即使一万个不甘心却只得认命。往往操劳一辈子,辛苦犹可忍受,最不堪的是沉重的孤独与无助。但无论多苦多累,他们的生活里总是有个念想,总是有个期盼。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地过日子,只要发葬了老人,儿成女就便心满意足了,就觉得很值得了。

  他们热情、诚实、善良和勇敢。人活在世上,总有个灾呀难的,哪家有灾难,他们总是第一个出现,并倾其所有相帮。路见不平,他们总能拔刀相助,伸张正义,主持公道,说一不二。他们真诚待人,但一旦发现被哄骗、欺辱,则以死相拼,誓死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

  然而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尤其是生活上没有太高的奢望。穿戴并不讲究,只是好吃烟喝酒。好吃烟也是环境使然,劳累一天,吃点带刺激的食物、喝点酒、抽袋烟就算是最好的休息了。但他们又过得快活,即使是再大的难处也不把忧愁挂在脸上。逢上高兴事,找几个对劲的喝酒划拳,狠狠醉上一回,这时他们的女人则是又爱又恨,一边叨叨着一边给他们醒酒、洗赃物。在地里累了,他们就吼几句乱弹,浑厚而雄劲。

  当经济大潮涌入乡下的时候,乡下男人又是不甘落后的,他们要么从黄土地上挣脱出来,走南闯北开工厂、办企业,或是务弄果园、种经济作物,要么从地里抽身出来成了劳务大军中的一员。奔走在都市里,他们又成了泥瓦匠、鞋匠、厨师、搬运工、技术工人等,尽管那些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尊严,有他们自己的乐趣、快乐和梦想。他们从社会的最底层干起,什么样的苦都能吃,什么样的罪都能受。

  这就是乡下的男人。他们纯朴厚道、爱憎分明,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静、善于思考,崇尚的是智慧、实干,鄙夷的是油滑、务虚。他们抬起头走路,挺起胸堂做人,直起腰杆担当。无论是在土地上收获,还是在外面打拼,每次都把收获、希望、欢乐和笑声带回家。

  纵其一生,乡下的男人勤劳朴实、勇敢善良、从容忍让,诠释着一种平凡与伟大,一如春天田野里的果树、庄稼,也曾有过美丽有过鲜艳,孕育过平凡而又充实的果实,静默而又美好。

  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然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乡下男人,仍然在为儿孙操劳,依然下地劳作,或帮儿孙带小孩,而神情总是那么从容淡定。农忙时节,他们在黄土地上耕耘,冬阳熠熠,他们坐椅晒于北墙墙下,二目似瞑,哪管世间风云变幻,只是让时光似吹拂的风悄然飘过。有的实在做不动了,便日日坐在自家门口,静静地张望着门前人来人往的巷道,神情迷离温和,是在闭目养神,沉浸在一个人的寂寞里,还是已然沉入往事的缅怀之中?偶尔有亮光自脸上一闪而过,随即又陷入漠然与淡定。

  
看过“描写乡下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农村风景的散文

2.感受乡村散文

3.描写乡村夜晚的散文

4.关于农村的散文

5.关于乡村的经典散文

38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