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张爱玲的散文有哪些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张爱玲的散文篇1:我与张爱玲

  很早以前,便钟情于她的文字。她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而我想说的是:“因为痴迷,所以愿意倾其笔墨!”不管是多少文字?不管它是好、是坏?总归还是想把内心那些悸动给记录下来的……

  很想走进她的内心,去看看,看她到底苍凉到了哪般程度?黑暗而无半点母爱的童年;一段倾其一生却被伤的千疮百孔的爱情;一个被孤寂与凄凉包围的晚年。我甚至会认为,她的来到,仅仅是为了留给世人一个苍凉、凄美的故事而已,以及她那些苍凉的文字……

  今天忽然问小炜,问他是否了解张爱玲,可他的回答多少是让我有些失望的……他竟不知道张爱玲是谁?但他愿意了解,对我而言,却也是一种安慰。我痴迷张爱玲,就好比小炜曾经一度痴迷那些武侠小说吧!像他所说,有些东西是无缘由的,只是一种无缘由的痴迷………

  我给他讲我了解的张爱玲,讲她的黑暗童年;讲她的凄美爱情;也讲她的凄凉晚年。竟一下子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也不考虑听的人是否也愿意听我这么说着?小炜说:可以倾听一个人的心声,是件非常荣幸的事。且不去深究他的回答是真心话,还是仅仅是出于礼貌的回应?对我而言,都会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昨日,看了三毛根据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经历所写的《滚滚红尘》的电影,心生好些感慨……那段倾城之恋,倾其了张爱玲一生所有,却依然被整个世界彻底地抛弃!似乎,现在有太多的人热衷于看那些所谓的票房很高的佳片,却少有人去看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渐渐褪出我们视野的影片。我有时喜欢叫她“爱玲”,不是因为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叫她比较亲切。按照辈分来说,如此叫她自然是不合适的。然而,在我这里这些也是可以略去的,一个人的灵魂与另一个人的灵魂在这世上永远是平等的。很多人说她孤傲;说她常拒人于千里之外;说她是个怪人。然而,这真的是事实吗?若不是这身边人无一人真正懂她,她又何必拒人与千里之外呢?若不是那黑暗的童年,她又怎会有如此的绝望呢?若不是胡兰成的滥情,她又怎会孤老终身呢?是这个世界先抛弃了她,而后她才抛弃了这个世界的。

  那日,初次与胡兰成的交谈,不知不觉中竟过了五个小时,若不是天色渐暗,想必交谈还会继续下去的。那时,她便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是懂她的!懂她的文字,所以更懂她!从小就缺失父爱的她,自然对胡是有一种依赖感的,那么多年了,她终于遇到了一个懂她的人。这个世界早就抛弃了她,而现在胡是那个将她重新挽就回来的人。重新给了她绚丽的世界,不管之前的世界是有多灰白、多黑暗,此时对她而言都已经不再重要。然而,她后来说过:“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只是,那时候,她又怎会想到这些呢?她倾尽自己的全部去爱他,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相爱,爱的那样超凡脱俗。试想一下,当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抛弃你的时候,有一个人过来将你拥入怀中,给你从未有过的关怀、理解与呵护,你是否也会认为这个人是上苍赐予你最好的礼物?是否也会暗下决心与这人厮守终生?只因他在你最需要爱的时候,来爱你!谢娜在婚礼中这样说到:“谢谢你,张先生!在我最需要爱的时候,来爱我……”说到那里她便哽咽的不能再说下去了,眼泪便流了一地……想必,那时爱玲比谢娜要激动的多、更愿意倾其一生,爱眼前那个男人!毕竟,谢娜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过。胡兰成没有向她隐瞒已婚的事实,然而这些对爱玲来说都是可以忽略的。在胡兰成的妻子提出离婚后,他们则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那年,她二十四岁,而那年,他三十八岁。“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胡兰成在两人结婚时所写。她们的婚礼没有任何仪式,只有好友炎樱为证。“现世安稳”,那时的胡兰成想必是愿意给她一个安稳的“家”的。她曾在胡的信中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也许,她只在乎胡兰成当下对她的爱,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她从未在意世俗的眼光是如何看待她的爱情。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以世俗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自然也不会以世俗的眼光来品评自己的。对于世俗之人的谈论,她早已习惯,早已麻木,早已看透。在她眼里那些世俗之人,只不过是一群愚昧、守着封建主义压抑自己思想的可怜人罢了!

  她在散文《爱》中写道:“于千万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人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她的文字,也是从那是开始被她的文字吸引,近而强烈的想了解她。她也曾在《迟暮》中写到:“青春如流水般逝去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长夜又将怎样度过?”她的晚年,是孤独的、凄凉的。其实,我觉得即便是身边围绕了好多人,她也还是感觉孤独的。她曾说过:“我将只是萎谢了”只有胡兰成能使她重新绽放,然而那是不可能的了。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洛杉矶的公寓内。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她是带着她的苍凉离开的,就连离开也选在了这样一个尘世最繁华最热闹的日子。她逝世的那日,恰逢是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享年七十五岁。

  描写张爱玲的散文篇2:无来无去了一生

  与其说我在“解读”张爱玲,不如说“感受”或许更贴切。

  倘若你了解,你会发现她一点也不神秘。这份体验来自于我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那种若即若离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平日是不需要我去打扰什么的,甚至一份看起来普通的搭讪都显得牵强而刻意。而他们会和我联系,在他们想联系我的时候。

  我从开始的不习惯,到渐渐享受起了这样的存在——如果非要用什么词语定义,或许“本真”、“自然”、“质朴”、“单纯”等等恰恰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了。

  他们骨子里透着一份难得的纯真,于是便会愈发对自己忠诚——不论他们是怎样的一个状态,他们都如实呈现,向来不屑伪装——尽管他们一旦伪装,便是超级无敌的高手——故而不了解的人,会把这一份纯真所表现出来的“阴晴不定”定义为“不可理喻”;他们骨子里透着一份难得的信任,通常他们嗅觉极其灵敏,如果嗅出丝毫不对劲,便会礼貌地避而远之,倘若他们一旦认定你的坦诚,便会给予你一份独特的信任,乃至在你面前毫不遮掩地流露;他们骨子里更有一种难得的灵性,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不是头脑,恰恰是直觉,既然直觉能让他们生存,那么某些异于常人的才能便也不难理解了。

  他们如一着,就好像你我头顶上的这片蓝天,因为如一,所以蕴藏着雨雪雷电的变幻;他们清澈着,就好比你我熟视无睹的水,因为清澈,所以放入任何一种佐料便瞬间溶解,乃至于满口竟是佐料的滋味儿;他们湛然着,就好似一面悬在墙壁的镜子,因为湛然,所以人们照完之后,通常评头论足一番,也总要捎带上这面镜子。

  我深深地知道,现实中,这种人即便能遇见,也委实不容易搭上话儿;即便搭上了,也委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恐怕还是会笑了——会心地笑,一如展开的书卷这般。

  这便是书籍的妙处了——它们如实展现着作者的心路,通过文字的精妙组合,演绎出一番又一番的情境,让人回味咂摸。即便不苟言笑如弘一法师,在书中你也丝毫不会感觉到任何拘谨和不安了。

  另,由于这几天一直在品味张爱玲,竟意外收到了“微笑凡人老张”的留言,便去了空间,收藏了十二篇洋洋洒洒的《有缘识得张爱玲》。我一气读完,甚是喜悦。文章作者系张爱玲遗嘱委托人林先生,他见证了张爱玲逝世前的岁月,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诚实与坦然,以及他对于张爱玲先生那一份朴素如家人般的情感,所以,通透世故的张爱玲能将身后事委托于他,也实在是明智之举。

  印象深刻的,是文章中那样一个小片段,说是林先生本人和张爱玲通电话,张爱玲说了这样一句话,那意思,约略是和他聊天很开心。那个林先生当时就很莽撞地问了句:“为什么?”然后张爱玲先生便挂了电话。

  我不禁心生羡慕起来,想着,如果我是他,也许会说:“能听到你这么说,我感到很意外,也很开心。”——突然,我笑了。

  是了,这就是张爱玲,这就是林先生,这就是我。

  一抹斜阳洒进了屋来,投射在那本泛黄的张先生的散文集上——封面,一位穿着旗袍抬着头的女子傲然着,瞬间仪态万千,栩栩如生了起来。

  我会心一笑——张爱玲,一如她的骨灰洒向了大海那般,她或许哪儿也没有去。

  “相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的惟有那满地狼藉的黑白的瓜子壳。”——张爱玲《连环套》

  描写张爱玲的散文篇3:此处红尘,张爱玲来过

  无论在哪个季节,只要望见花,我的心海里就会浮现一个名字——张爱玲。作为一个红尘传奇女子,张爱玲并不算美丽,但她的文字,无论是起舞,还是静默,哪种姿态都足可以倾城。

  此生红尘,张爱玲轻轻地来,又静静地去,不惹尘埃,只惹迷离。那年的九月,因了她的离去,风儿多了几分萧瑟,落叶也多了几分凄美。

  想起张爱玲,我内心总是充满了崇拜和敬意,其中也有几分同情和惋惜。当她携着一缕清音踏过红尘,原本灰色的空间刹时多了一抹亮色。当她漂泊的脚步静静化作九月的唏嘘时,流年的每一个角落里便渐渐多了一份懂得。

  “张爱玲”这个名字曾一度被世俗遗忘,而今又被世人追忆、追捧,她情路的艰辛和半世流离的凄苦,以及她在文字路上的一路跋涉,让喜欢她的人永远爱怜深深。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每当想起张爱玲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写的这句话,我心有震撼。这个可以冷眼静观人间花落花开的孤傲女子竟然可以为爱如此谦卑,可想而知,在她超然于红尘的姿态下隐藏的是怎样的一颗为爱痴狂的心。

  若不是她对爱的义无反顾,若不是她对爱的飞蛾扑火,若不是她对爱的那份执着,最后,又何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这句对爱的最深刻的领悟?

  很多世人总忍不住想,也许她不该陷入与胡兰成的那个感情漩涡,更不该把自己葬入与胡兰成的爱情坟墓,也许她应该一把纸伞,撑起一帘烟雨,执一真情之手,一世悠然于红尘;抑或,她应该一壶淡茶,一卷诗词,一生安坐于红尘一隅,不问流年悲喜,不与世俗纠缠,但,若如此,那人间何来无数人津津乐道关于她的传奇?人间何来无数人辗转流连关于她的身前往后?若如此,“张爱玲”这三个字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坛之经典?

  我爱上张爱玲就是因为她的那番话:“于千万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人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我相信,爱上张爱玲的人大多是她文字的俘虏。曾经我不明白文字的魅力有多大,当我遇见张爱玲的文字时,我才知道,原来世上有一种文字可以如细雨润无声,有一种文字可以随无声的脚步直抵人的灵魂。

  烟火流年里,人情冷暖,一切自知,张爱玲任由他人蜚短流长,用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安然于人世,她的言行举动在每个后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投影。

  很多人说张爱玲应是落入凡尘的精灵,她的芳魂虽已随岁月的云烟飘远,但她的故事和她的文字永远都不会随她的尘缘散尽,她走过的地方哪怕荒凉,也是一种绝美。

  此处红尘,张爱玲来过。她的一支笔,写尽了人间烟火,写尽了红尘爱恨缠绵,却写不尽自己的悲欢离合,或许,她最后无言的离去也是一种美丽的结局。

  此去经年,她的暗香永远浮动。

  张爱玲的一生,活得真实,爱得真切,她的生与死都是一种孤绝的姿势,当她如花般凋零时,当她选择静悄悄地让自己的人生落幕时,她留给世人的又何止是一个永恒的背影?

  我愿一直读她,读她的点点滴滴,我会透过她的文字去触摸她真实的心跳,然后,会轻握一份懂得,去旧时的云烟里寻找她遗落的声音。

  此刻,我想着张爱玲,眼前又浮现了这样的画面:那个为爱低到尘埃里的女子,一身青花旗袍,手持书卷,微扬着头,穿过民国烟雨,穿过旧上海的弄巷,正幽幽地走来……

  
看过“描写张爱玲的散文”的人还看:

1.张爱玲优美散文摘抄

2.张爱玲散文的经典语录

3.张爱玲描写跳舞的散文

4.关于张爱玲描写造人的散文

5.张爱玲的经典爱情散文精选

3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