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唯美古镇的经典散文作品

时间: 超财2 散文

  唯美古镇的经典散文作品篇1:古镇煮雨

  本应是火热的夏季,可惜被几场雨给冲的激情荡然无存!在这个阴暗潮湿的季节,使多少年轻的人发霉生不出应有的朝气,和蓬勃的生机!于是想起了那篇《荷塘月色》,呻吟。我也学着拿起相机,去 古镇里采一采夜景。

  老城,古镇。是别有一凡景致的,人山人海,只是 不知是人观景还是景观人,有人喜笑狂舞,有人底眉苦思!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惊醒了很多人的沉醉!纷纷扰扰的避雨。这让我忆起数年前我在大理为避雨去庙里而遇见的一个90多岁的出家人,交谈中讲到的煮雨。

  雨是可以煮的,煮成朦胧的雾气,萦绕于心。所以煮雨不是用火,而是用心。有谁能看到过雨的沸腾,从天边落下蒸腾出白色的雾浪。所以惟有用心体会,才能煮雨。窗外的雨在淅淅沥沥地下,落在屋顶上敲出一声声滴答。窗外朦胧的一片灯花,屋内热气含香的一杯普洱茶。鼻翼里的茶气和心头的雨雾,前者是品味,后者是修行。

  人们常说“禅心如水”,禅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境界。水是自然的创造,看似无形,却能流成任意的形状;看似无心,却被赋予了太多的深意。禅亦如此。参禅不是佛事,而是心事。心路的历程不需要每走一步念一声阿弥陀佛,却最好每一步都踩在禅境里。因为禅心总能给人一种解脱似地淡淡的欢愉。

  从那以后我有时候会无意的参禅起来,于是拿起相机,照一照这雨中的百态人们,很多人拿起了伞,有的躲进店里,也有些人无奈的奔跑,只有几个人在雨中慢步。而慢步雨中的人又分两种,一种是没伞可打的,一种是有伞不打的。我知道虽然各怀心事,但没伞可打是种无奈,有伞不打的是一种境界!

  走过亭前,看见灯下雨砸在石板上,溅起一地的雨雾。这便是煮雨。而地上曾经静静躺着的树叶悄悄地随水而动,

  那本来是死物,此时并有了生命。去找她的归宿。如果你不懂请不要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我懂她,爱她!她只是想去她该 去的地方!即使她不明白她要选择那个角落!

  来到店门口,看见一个女子抱着孩子,把小小的伞全遮在孩子身上,自己已经满身湿透,我不知道孩子的父亲在那?看着女人的揪心,我想该是很无奈,可惜她选择了这样的雨夜带孩子出来,也许只是给孩子买吃的,或玩的。她那单薄的身躯却给我演示了生的顽强!我忽然清楚,我的情感也应该顽强的,即使我弄了一世的雨,我也要把那把伞遮在爱上!

  雨还是停了,我身已经湿透,若思念是雨此时我身没有一点干的地方,来到一窗前我深深仰望!近在咫尺却看不透那扇窗,于是回头煮雨,却不见雨雾,!禅说煮雨不用火,用是心。可我却怎么也煮不开!

  我爱她,可爱得很无奈,因为此情正如煮雨,不管煮雨是用火心。故我来到少林寺门 口合指问佛;无雨怎煮?佛却说,看天,也许会有雨,也许不下。等待吧!我有请佛开门,让我来祈祷,可惜佛说天黑了佛不开门!自己去想办法!我郁郁而回

  换下衣服,泡上一壶茶!此时朋友来了,问何以忧愁,我说煮雨,雨没了.朋友黯然而笑!

  闻一缕茶香,不知是感冒了还是忍不住,一口茶喷了出去在朋友身上,还冒着雾,朋友说,又下雨了吗?我知道是玩笑,可也突然醒悟,无雨也可以煮雨!

  清欢无味,人生有情。世上没有一个残缺,如同世上同样没有一个完美。所以我们才有了那些淡淡的欢愉。它们总是交织着平静甚至忧愁,不过融化在雨雾和禅境里,细细地品味,还是能有一份清淡的喜悦。故问曰何处清欢,必对曰煮雨心禅。

  我爱很无奈,可爱如煮雨。如参禅!佛,不一定参透天,可爱毕竟是 ,有雨煮雨!。无雨也煮雨!于是我打开 手机,给她发了一条,“睡了吗?”

  唯美古镇的经典散文作品篇2:秋游朱家角古镇

  今天是周日,天气特别的眷顾,早晨醒来便感觉是一个极好的艳阳天,暖暖的阳光照进了我的睡房,打断了我沉迷的梦境。于是我从床上起来,洗了洗漱,冲了个晨凉,精心地打扮了一下,带上了照相机,和我的爱人一起驱车前往我俩此行的目的地——青浦朱家角古镇。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庸懒的阳光,陪衬着我俩的一路出行。一路上我俩沿着沪青平公路行驶,沿途的秋景让我俩赞叹不已,水杉树的叶儿已渐渐开始枯黄和凋零,河塘里的荷也已失却了往夕的郁葱和娇艳,更别提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境遇了,南方的原野该有的那种稻束金黄浪儿不曾显现,有的只是供城里人生活的必需品——蔬菜,绿绿的还泛着些淡黄色,诗人们见此也只能无声地叹息。倒是沿途偶尔会出现一簇簇芙蓉花来,花团紧密,一片片的密密层层的朵朵开着,象是春日里的牡丹一样,别样的风情,给人一种顿感兴奋感觉。而该有的秋菊,在这时到是没能看见,颇有些儿失落。但总体的景致也还是可看的,比起往昔高速公路上行车时的感觉自是不同,可算得是一种如愿的欣赏了,心满意足矣。

  不到一小时行程我俩到达目的地朱家角古镇。由于是周日来游玩的人很多,自驾车来玩的人也是很多,停车自然也就遇到了麻烦,好在当地居民的热情,让我把车停在他家门口,当然也是需要付出一些停车费的,但总比没地儿停车好的多。停好车,我俩从正门进入了景区,江南的水乡景致一下子就映入了我俩的眼帘:小桥、曲巷、流水、行人,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彼此一个个的毗邻着,不曾有个间歇,也不允许有个间歇的,座落有致的在小河的两旁。连接两岸的是那古老的石板桥,每隔一段距离,总有那么一座在两岸之间起到“媒娘”的作用,“偷渡”着这两岸痴情的人们,来往地找寻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与乐。每一座桥都有它们各自的名字,独领着自有的风骚。河流中一艘艘小船儿悠悠地摇来荡去,有情侣俩独租的,也有三五人一条船的,偶尔也能看见结伴的外国人儿。随着船夫慢慢地摇着橹,向着游客说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故事,也有附和着游客有说有笑的,而游客们则是拿着个照相机或DV朝着两岸的一团胡拍,同时把故事的主角儿摄入自己的相机或DV之中。

  我和我的爱人也渐渐地溶入了这个大的家庭,跟随着人流向前缓慢地走动,顺着小河边,沿着石板路,一路欣赏着那两厢的风景和别致的人情、风味,缓看,缓行。偶行间看见了岸上一丛鲜花和河中摇来的小船,别有一番江南风味,于是停留下给我的爱人拍了张及时写真,整个人物都真真地活跃到那故事里面了,好美的一段风景,好喻的一个故事,讲述着一段美妙的传奇。忽然一股油炸臭豆腐的特殊香味,随着和风悠然地飘过来,令人倍感熟悉和口馋起来。于是我俩在一户不知名的小店门口停了下来,排着队买了一份,顺便再来了一份豆腐花,进店后在靠河的小桌子旁坐了下来,边吃边说着这味道,也边在观赏河与岸的对面,看行人与食客的休闲,两人说着悄悄地情话儿,细品着这大都市未有的风情。小憩了一会儿,我俩告别了店主,又继续向前游玩,不时的细评着景致,渐行,渐佳起来了。走到了放生桥边,这桥是这里的最高的一座桥了,也是最有名的一座。逢着当地的习俗和僧侣们的放生习惯,每到一个特定的时日,他们都会放生一些小鱼儿、乌龟等一类水生动物,把自己的美好心愿交付给了它们。当地人为游客准备了很多可以放生的,可由于今日游人如炽,我俩也就没有特意去放生了,只是在这放生桥上给自己留了个影,在这有限的尺寸中把最美好的心愿长留了,让自己的心情做了个放飞,亦不缔是一个更美好的愿望了。

  跨过了放生桥,来到河的对岸,游人比来路时多了起来,开始有了些拥挤,沿途的商铺也渐显特色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南方特色的蚕丝被的店铺,间杂着一些餐馆,店主或伙计在门口不停的吆喝着,而游客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吆喝,各自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赏玩,少有人随声进店去的,偶尔也有人进店问津的,倒是在店里的客人旁无人似的购买着自己喜爱的物件,或是一家人围座在一起吃着家常便饭的。

  唯美古镇的经典散文作品篇3:梦里江南话古镇

  但凡去过江南古镇的人,若问他对江南古镇的印象,他会直观地说出:“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成了梦里江南的代名词了。

  小桥,流水,人家,的确是江南古镇诗情画意的直观体现,也是江南古镇最基本的元素,是构成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古镇,数不胜数,诸如周庄、同里、南浔、乌镇、木渎镇等,哪个名镇不是小桥、流水、人家最美体现。

  小桥是沟通两岸的载体,可见桥在古镇的重要性。古镇的小桥大多是拱桥和石板桥,以拱桥最多。为何拱桥最多哪?其实,人们赋予了拱桥更多的文化内涵。当你坐在小船上,从小桥下通过,抬头一看,就发现桥外有天,天外有桥;再转过一个弯,就会惊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说到小桥,名闻中外的古镇周庄,当初就是因周庄的双桥而出名的。著名画家陈逸飞思念故乡,以周庄的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名为“故乡的记忆”的画,在美国展出期间,得到一位美国石油大亨的垂爱,遂以高价买走。当美国总统访华时,以此幅画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此画也暗喻为中美的沟通之桥。从此周庄名声大噪,享誉世界。

  水是古镇的魂,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小桥。是水滋润了古镇的灵韵,滋润了古镇的人。有了水才有了小河,有了小河才有了小桥,才有了斑驳的两岸,才有了枕岸而居的人家。

  品味古镇,要读懂古镇的历史、文化和内在的神韵。每个古镇就是一种当地文化的缩影,无数的古镇文化,构成了梦里水乡江南镇。

  古镇因名人而出名,名人也因古镇而名满中外。苏州枫桥镇的出名,是因为大诗人张继的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如果不是张继的这首诗,谁知道枫桥镇?又有谁知道寒山寺?反过来,如果不是享誉中外的寒山寺,又有谁能记住大诗人张继?比落第的秀才张继出名的大诗人多的是,张继算老几?

  自古江南古镇出文化名人,鲁迅、徐志摩、金庸等,数不胜数。在这些作家、诗人的笔下,处处体现古镇的文化。是古镇的文化滋润了他们的童年、少年,这些文化已经深深烙在他们的心里。在他们的大作里面,处处体现了江南的文化的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插入了江南古镇文化元素,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写的这首名诗,如诗句“寻梦?撑一支长篙,”长篙,正是江南水乡撑船用的长篙,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写这首诗时,也忘不了家乡的丝丝文化神韵。金庸的著名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的人物、环境、地理的描写,无不体现了江南古镇的文化特色,人物如“江南七怪”,金庸干嘛不写成“北方七怪”;“烟雨楼比武”干嘛不写成“黄鹤楼比武”等,因为这些名家的骨髓里已经注入了江南古镇的文化细胞。

  游览江南古镇,不单是从视角上去满足一种风景的美,更要读懂古镇的内在的美,如古镇的历史,古镇的文化,古镇的风俗,古镇的久远的文化积淀,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出古镇的美!

  
看过“唯美古镇的经典散文作品”的人还看:

1.关于古镇的散文

2.关于古镇情怀散文

3.古镇唯美散文

4.关于古镇情怀散文

5.关于描写古城的散文

4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