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父母对孩子期望的散文

时间: 银娜2 散文

  父母对孩子期望的散文篇一:父母的希望

  当年父辈们80%都是自己去上学,现在只有7%的孩子是自己去上学。为了让孩子能遂父母的愿,家长对孩子是百依百顺,为子女付出多少血本都在所不惜。家庭在消费和支出的意向上,为孩子的开销或孩子的选择意向竟占家庭比重的22%~40%。父母们由于“出了血”,一不如意就冲孩子大吼大叫:竞争,竞争,否则扫马路去!孩子们则根本不当回事,心里在嘀咕:你也没混出息。两代人的冲突,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同一个时空,也不是同一个社会。与上代人相比,今天的孩子简直太不幸了,孩子从小就进入一个太紧张的时代。大人们只是想着孩子小学要择校,中学要重点,大学要名牌,一路杀过去,出国、留学、找个好工作。可人们似乎忘了,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要玩,要欢乐,还要听故事。

  在一项对上海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平均作业量超过国家规定的一倍以上。一般小学生除了上6节课之外,还要完成教师、家长布置的作业,加上参加学校夜托班、提高班、家教辅导班等,共计454小时,人均每天学习时间总计为1054小时,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的规定。

  家长不管自己是什么职业,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多读点儿书。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是:与其让孩子闲着做其他事,不如让他们多做功课……孩子做其他事,家长不放心,只有做作业,家长才放心。

  时下,许多家长对自己没那么多的紧迫感,对孩子倒是忧心忡忡。他们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制订了庞大的五年或十年“规划”,远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可他们照样强行实施他们的教育计划。我们把这种家长叫做“教育狂”妈妈和“教育狂”爸爸。结果导致中小学出现了“三过”现象。

  1、过度竞争。现行教育体制具有明显的精英教育特征。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是:认为天才儿童以一定比例存在于自然人群中,从而整个学校制度被发动起来,儿童从入学起就被用“天才儿童”的标准进行层层筛选,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教学内容被层层下放以期提高教学要求的水准。整个课程体制也表现出单纯面向升学的特征:片面注重“尖子率”、“竞赛得奖率”、“升学率”等等。于是,学生的学业竞争异化为考试分数的竞争,各个学校以升学考分争高低,毕业班由精兵把守,中低年级加强“备战”,大小测验、考试过于频繁,致使学生苦不堪言,造成当前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人际关系的淡漠、环境污染,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孩子们在享受父辈们幼时从未享受过的丰富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父辈们想象不到的精神压力。

  他们从踏入小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已站在了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而学校、家长传统而片面的教育观念,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以升学率高低论优劣的不适当教育观念,严重妨碍了教育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这种过分关注智育和分数,实际上是剥夺了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不正常的生长环境。

  父母对孩子期望的散文篇二:父母的期望

  母爱是无穷无尽的,妈妈对的关怀使我感到非常感激。

  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总是马上带我去医院看病;当我碰到难事时,她又马上给我解决;当我饥饿时,她又帮我烧东西,我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她.。

  父爱也是离不开的,当妈妈不在的时候,爸爸也总是细心地在照顾我。

  但是一想起那些没有母亲的孩子,我真为他们感到悲哀,他们没有父母,一切都得靠自己。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一切,利用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和自己的努力来创造以后的一切。想着父母长大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却不能辜负他们。因为是他们才塑造了我这个生命。小时侯,他们经常为我们洗尿布。一天一天地,我便长成了一个小姑娘了。

  我应该更顽强才是,他们日日夜夜工作还不是为了我吗?我又怎么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期望的散文篇三:父母的心态给孩子播种观念

  有些为人父母,遇到问题就唉声叹气,这种弱者的无力感很快就会传染给孩子。与孩子相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乐观的人。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父母遇到困境处理问题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父母面对难题时乐观,就让孩子明白:遇到麻烦事情时,保持积极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具有普遍性,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例如,有人碰到周末要加班去,她对孩子这样说道:“该死,妈妈今天又要加班去了”,应是对孩子说:“今天妈妈要去公司加班,因为大家很需要妈妈,所以我工作会很忙。”

  以上的两种态度,一种是让孩子觉得父母不愿意加班而不得不去,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工作是不快乐的阴影;另一种是让孩子知道妈妈很能干,对他人是个有价值的人。父母的心态给孩子播种观念。

  有些人对孩子说话不注意效果,比如孩子花了钱读书而分数不是很理想,有父母说:“我千辛万苦挣点血汗钱供你上学,结果你还不努力”,这句话给孩子造成什么后果呢?这在告诉孩子,工作是非常不快乐的事情,是“流血流汗”的苦差事。给孩子灌入“血汗钱”这样的说法,就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一种弱者的种子,让孩子感到工作并不是快乐的事情,这样的观念种入孩子心中,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呢?如果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工作,是为了培养自己有更多的能力,也为了能给你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一起努力啊!”家长说出这样的话会很难吗?不难!只要家长有积极的观念就能办到。

  家长与孩子相处,心态阳光积极,就能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孩子的生命成长靠家长的鼓励,在生活和交流方面形成良好的交流模式;如果家长只知道照料孩子的吃喝,不注意用自己好的生活习惯来影响孩子。不但孩子的精神生命难以成长,连生理生命都难以健康发展。

  生命成长需要靠成人在情感方面交流表达,缺乏生命层面的沟通与交流,无力用健康的科学思想潜移默化建构孩子的精神文化生命。

  慈善者任务:提供给他一个生活的世界。

  生命教育者:帮助他建构一个精神和意义的世界。

父母对孩子期望的散文相关

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