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诗句大全 > 名人诗词 >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毛泽东

时间: 适佳2 名人诗词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在北京不幸逝世。当噩耗传来时,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在开会,毛泽东带头起立默哀。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作者:毛泽东【现代】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注释:

  记得当年草上飞: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有题像诗,“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此诗收入《全唐诗》。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贵州、四川境内率领中央红军迂回作战,四渡赤水,出敌不意地威逼贵阳转入云南,胜利地渡过金沙江,从而摆脱追堵的几十万敌军。在迂回过程中,部队经常需要急行军。林彪曾在同年五月在四川南部会理城郊召集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夜写信给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认为这样“走弓背路”要“拖垮军队”,要求改变军委领导。林的这个要求被政治局会议完全拒绝。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战锦”是指一九四八年九、十月间攻打锦州,即辽沈战役的第一个和关键性的大仗。毛泽东在九月七日为中央军委写的给林彪、罗荣桓等的电报(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早已详细说明攻打锦州的重大意义和同先打长春的利害得失的比较,但林彪仍然找出种种理由来一再反对。罗荣桓是主张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的,所以诗中特意提及。

  斥鷃每闻欺大鸟:斥鷃(yàn宴),蓬间雀,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庄子·逍遥游》说,斥鷃笑鹏鸟飞得太高,认为自己在蓬蒿中飞翔,也是飞得最好了。

  昆鸡长笑老鹰非:昆鸡,古说即鹍鸡或鶤鸡,一种大鸡。《尔雅·释畜》:“鸡三尺为鶤。”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中说,鹰因为低飞而受到鸡的耻笑,认为鹰飞得跟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写作背景:

  罗荣桓从1927年秋收起义时就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革命行列,并同毛泽东一起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几十年如一日为革命英勇奋斗。为毛泽东最早认识的元帅和唯一共事一生的人。曾任红四军政委、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15师政委兼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毛泽东一向很倚重他。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鉴赏:

  第一层(第一、二句)追忆战争年代一起在山林草莽中的战斗生活及友谊。

  开篇首先追忆起共同战斗的岁月。战争当然要攻城夺寨,但无论是正规阵地战,或是大部队机动灵活的运动战,还是小部队分散灵活、袭扰伏击的游击战,大部分都是要避开城市要塞,而要在广大的山林草莽中进行的,因此用“草上飞”就能很形象地概括各个时期,各种方式的战斗生活,它生动地写出了部队在崇山峻岭间的机敏灵活、英勇神速。这些战斗生活都是当年两人共同经历的。接着回想起红军斗争的时期,两人一起在红军部队中担任领导工作,但是想要见面是很不容易的,这实在是很遗憾。这里反映出他们当时渴望常见面但不可能的心情,反映出他们之间友谊的真挚、感情的深厚。

  第二层(第三、四句)缅怀罗荣桓对革命战争所作的重大贡献。

  这一层追念罗荣桓的功绩。首先不能不谈到红军的长征。“长征不是难堪日”中的“难堪”是处境窘困的意思。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人所共知的,要解决其中的困难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红军都把它克服了战胜了。长征时罗荣桓担任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在长征中身经百战,是立了汗马功劳的。这一句主要是与下一句作对比,为下一句作铺垫。和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战斗的艰苦、困难相比较,长征的艰苦、困难就不算什么了。“战锦方为大问题”就指出攻打锦州一仗才是极大的困难。攻打锦州是辽沈战役关键性的一仗。当时,敌人困守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孤立的地区。毛泽东在《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中作了指示和部署,要求我军必须集中主力先攻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由于锦州地区之敌分散孤立,锦州又是关内关外联系的咽喉,攻克锦州就可割断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同时又可吸引长、沈之敌来援,有利于我军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罗荣桓当时是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委,是辽沈战役的主要的指挥者之一,他坚决贯彻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先打锦州的战略意图,对这次“锦”大仗作了具体周密的部署。战斗打响以后,敌人陆上、海上、空中几个方面重兵猛烈疯狂地反扑,罗荣桓指挥镇定,终于按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夺取了胜利。所以罗荣桓不但在长征中功劳卓著,在辽沈战役中更是建立了大功勋。这首诗篇用“长征”和“战锦”两个典型事例概括了罗荣桓对革命战争所作的重大贡献。

  第三层(第五、六句)赞扬了罗荣桓的崇高和伟大。

  第五、第六两句借用了两个寓言故事来赞扬罗荣桓同志。一个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故事,第五句借用了其中的斥鷃,小雀和昆鹏“大鸟”,把斥鹦比作小人,把“大鸟”比作罗荣桓。另一个寓言故事是俄国克雷洛夫的《鹰和鸡》,第六句便是借用其中的“昆鸡”喻作那些卑微无知的家伙,借用其中的“老鹰”喻作罗荣桓。小雀、昆鸡只能低飞却耻笑大鸟、老鹰的飞翔本领。他们盲目自负,想不到大鸟、老鹰是在天地之间翱翔的。这样对比起来反映出那些卑微无知的家伙的不自量力,并反衬出罗荣桓崇高伟大的英雄形象。这样通过两个典故中的对比和衬托,热烈地赞扬了罗荣桓品格的崇高和伟大。

  第四层(第七、八句)痛悼罗荣桓逝世,指出这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

  末尾两句概括了全诗内容,点题收束,显得结构严谨。“国有疑难可问谁”一句的反问,并不是说解决国家的困难没有什么人可以请教了,而是为了强调罗荣桓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是对他所做贡献的高度评价,说明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毛泽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