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关山月》散文和现代诗
席慕蓉的诗歌节奏也颇有特点,采用调整分行和双节对称的方式使整诗保持行或节的音步相近。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席慕蓉的散文和现代诗,希望大家喜欢。
《关山月》
我并不喜欢楚戈所有的画。
真的,就算是我已经开始喜欢起楚戈这个朋友的时候,我也不能完全接受他所有的作品。
我总觉得在他的许多作品里都带有一种漫不经心的味道,这种感觉发挥得好的时候是潇洒,发挥得不好的时候就是轻忽了,而我一向对轻忽的画家是存有极深的成见的。
好在楚戈的画里还有着非常强烈的热情,并且常带着一种令人喜悦的天真与纯朴,因此可以弥补他经营和技巧方面的不足。其实,假如一个人能够在故宫博物院里做古物的鉴定工作,对彩陶、铜器和玉器都有独到的研究,并且又会写诗又会写字的话,那么,我们对他的画实在也不应该再苛求了,不是吗?
席慕蓉的散文和现代诗
所以,每次看到他的水墨和版画的时候,我都会用一种很快乐的心情去接受去欣赏,有时候也能进入他那种写意的文人境界,觉得也有他的意趣。
所以,那天他要我们去他的画室看画的时候,我就是抱着这种松散的心情去的。我想,我既然喜欢这个朋友,那么,就放宽我的标准——喜欢他的画吧,也没有什么不好啊!不是吗?
那天下午天气很闷热,他的画室是故宫的宿舍,前面大概是要拓宽马路什么的,屋子被拆了一半,我们要绕到后面,穿过一条瓦砾堆积的小路,才能找到地家的后门。
后门是洞开的,屋子里凌乱的陈设一眼可见,纱门也没有锁,只用一个畚箕挡在门口。我们本来还以为是锁着的,所以大家都停在门前等随后过来的楚戈来开门,想不到他笑嘻嘻地跑来把畚箕拿开就连声嚷着:
"请进!请进!"
我心里有点纳闷,整个下午我们这一大伙人连楚戈在内都在外面待了半天了,他的画室就是靠这-个畚箕把门的吗?
他的画呢?难道他把画都藏好了所以才这样有恃无恐的吗?
进了门之后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疑问,所以不约而同地一齐开口问他:
"你的画呢?"
屋子里好热,楚戈忙着给角落里的小电扇插插头,又忙着收拾椅子上的棉纸、宣纸和报纸,地上也是乱七八糟地铺满了一层层的旧报纸,我整个人觉得心烦气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狭小混乱的画室,楚戈在这样的屋子里能画出些什么样的东西来呢?
"你的画呢?"又有人问他。
楚戈满不在乎地朝地上一指:
"都在这里了啊!"
然后他就走过来把铺在地上的旧报纸掀起一层。在底下平摆着的是他那些已经画好并且裱好了的作品,一张又一张地层层堆积着,要两个人对面互相帮忙才能把那些画逐张翻起来给大家看。
楚戈的解释是说放在地上比较平一点,而且地上的面积也比较大,有个朋友开玩笑似的问他:
"你门也不锁,难道不怕小偷来偷画?"
楚戈的回答才真令人生气,他说:
"我想没有小偷会来。我怕的只是这附近猫,万一进来了在这上面小个便什么的我就惨了!所以我才用畚箕把纱门挡住。"
在他们彼此嘻笑的问答之间,我一直没有说话。我实在不想说话,假如一个画家认为他唯-要提防的敌人只是几只附近的野猫,假如他认为看守门户最好用的东西就是那一个畚箕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开口的必要了。
画一张一张翻开,象他平常的作风一样,有画得好的,也有画得不怎么好的。凭良心说,他的画除了不太肯用心经营之外,实在也另有一种感人的特质,所以我一张一张看下去之后,人也跟着安静了下来。
要怎样来形容他的特质呢?也许,楚戈的作品和他的人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把,画家的那一颗心,就象眼前这一张温润的宣纸和棉纸一样吧。因为它的洁白,因为它的毫不提防与毫不抗拒,因此只要有一滴下去,它就会在纸上给你洇开成一大块墨色,自然而温柔地向四周扩散成一片好看的风景。
画一张一张往下看,画家的面貌也一点一点的呈露出,然后,那一张大幅的山峦忽然逼在眼前。
"天啊!"
我记得那时候我是惊呼了一声,声音很轻,只有我自己听得到,也只有我自己感觉得到我心中的冲击与痛楚。
那整张横幅上是一整座纵横疾走的山峦,我说它"疾走"是因为画家在下笔的时候有一种运笔如飞的气势,但是在急剧的笔触之间又连绵延伸出厚重沉稳的质感,峰与峰之间有着崇峻的对峙,而一轮明月高高悬在山峦之上,灰蓝的月色里所有黑色的线条把山峦刻划得深暗而又苍凉。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
楚戈把整首关山月都写上去了,可以想象得出他在画在写的时候那一种笔墨酣畅痛快淋漓的心情,好象那祁连山前大漠风沙的声势整个都被他搬进了画里,而那是我的祁连山,那是我血脉相属相连的祁连山啊!
我抬头面对楚戈,轻声问他:
"你是怎么画出这一张来的?"
他说: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非这样画不可。画完了再题诗,自己也被画里的气势震住了,我没想到我可以画成这样。"
他回答我的声音也是轻轻的,完全没有他平时那种满不在意的感觉了,在他的声音也是一种近乎严肃的诚恳。
在这样一张作品前,每个人都不说话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面对着这样一张作品的时候,任何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了。在这月光与山峦之间,有汉唐那些时代里的征战,也有我们这一个时代的阴影。有李白的悲凉。也有属于楚戈自己这一生的沧桑。所有语言无法描摹出的令人痛楚的遭遇,楚戈都把它们画进这一张画里了。
我忽然再也不敢对楚戈存有一丝轻忽的心了。能够画出这样的作品来是一定有他的原因的,这绝不象楚戈自己所说的那么简单,没有人能在"不知道"的情况之下画出一整座沉稳而又苍凉的山峦来。
我想,楚戈在画的时候应该是知道的。他心里应该很清楚风沙的来势、山峦的走向、月光的清冷和一整个胸怀里热血的沸腾,这些在他一笔一笔画着的时候都应该清清楚楚地知道的。只是也许是因为来势太猛,波涛太汹涌,心中充塞得太满,才使得他在下笔的时候有着微狂微醺的醉意而把其他的一切都遮盖住了。
而其实,在平常的日子里,那些东西都是存在着的,从来没有离开过的。
在楚戈的心里,在他的笔端,那些东西一直都在等待着,等待着被唤醒、被激荡、被抒发的那一刻。
做为楚戈的朋友,我们不得不开始对他严肃起来,开始对他提出要求:
"请善用那心中与笔端的力量吧,楚戈,我们请求你为这一代的中国人好好地画下去。"
因为,这已经不是-种个人笔墨的游戏,而是画家的责任与义务了。
《最后的水笔》
跋涉千里来向你道别
我最初和最后的月夜
你早已识得我 在我
最年轻最年轻的时候
你知道观音山曾怎样
爱怜地俯视过我 而
青春曾怎样细致温柔
而你也即刻认出了我
当满载着忧伤岁月啊
我再来过渡 再让那
暮色溶入我沧桑热泪
而你也了解 并且曾
凝神注视那两只海鸥
如何低飞过我的船头
逝者如斯啊 水笔仔
昨日的悲欢将永不会
为我重来 重来的我
只有月光下这片郁绿
这样孤独又这样拥挤
藏着啊我所有的记忆
再见了啊我的水笔仔
你心中有我珍惜的爱
莫怨我恨我 更请你
常常将年轻的我记起
请你在海风里常回首
莫理会世间日月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