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诗歌大全 > 诗歌鉴赏 >

经典古诗词鉴赏

时间: 小龙 诗歌鉴赏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译文

  翠绿枝条生长茂盛,垂挂着繁盛美丽的红花。

  常常担心寒冷的露珠降临,无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

  叹息石竹时也思考自身,此生难道是我衷情的吗?

  在我尚未降临人世的时候,究竟是谁是我萌生的呢?

  抛开这样的事情不再说它了,顺应自然的变化又何必惊恐呢?

  注释

  1.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2.晔晔:美丽繁盛的样子。

  3.委化:自然的变化。

  王绩简介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经典古诗词鉴赏(精选篇2)

  送陈章甫

  作者: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

  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

  洛陽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

  罢官昨日今如何?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罢官归乡的诗。主人公陈章甫是江陵人。唐玄宗时制第登科,曾任太常博士,后被罢官返乡,与李颀交情较深。开始四句是第一部分,以托物抒情的手法,点明分别的时间和原因。其中“嘶马出门思旧乡”一句,以出行之马喻人,既点出了题意,又有几分新颖。

  第二段八句,诗人以多种手法描绘陈章甫的外貌和品格,为挚友绘出一幅传神生动的画像。

  首先,描绘陈章甫光明坦荡的内心世界和气宇轩昂的外表仪态。“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陈侯是对陈章甫的尊称。内心里,他作人坦荡,外表上他宽额美髯,仪表堂堂。两句诗前后映衬,突出了陈章甫表里一致的气质。

  其次,借用典故描写陈章甫的才学品性。“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按《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我晒书’。”在此,以郝隆比陈章甫,说明他不仅才学雄富,而且与郝隆一样落拓不羁,不愿和世俗权贵同流合污。读了这两句诗,想起郝隆“晒书”的故事,足以增添诗的情趣;由于直抒胸臆,即使对这个典故不了解,也不妨碍理解诗的内容。这正是李颀用典的聪明之处。

  再次,用白描的手法写陈章甫罢官后的生活与心态。“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罢官后时常一醉方休,万事都不放在心上。但醉卧醒来,仍不能不空望孤云。

  “空望”二字一方面,反映出陈章甫虽有高情远志,却不能实现,只能空望,不难想见他胸中的不平和愤懑!二来,通过落拓失意而凝望孤云的情态,突出了他不愿投靠达官贵人的孤高性格。

  最后六句是第三段,用高度概括的笔触,写两人的遭遇和惜别难舍之情。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陈章甫为人耿直,敢于顶撞当朝权贵。这样正直不阿的人,在封建社会中当然难以见容。对此,诗人扣住送别,借津渡风波,很自然地将陈章甫的遭遇融汇进了这一艺术形象之中,它既是诗人对陈章甫仕途失意的艺术概括,又是对“连天黑”的世道的揭露与批判。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叹息。”李颀家在颍陽,古属郑国,因此自称郑国游人。李颀原想以苦读建功立业,可是在任新乡县尉之后,由于他不愿趋奉权贵很长时间未被升职重用,不仅幻想破灭,而且落到了“数年作吏家屡空”的结果,因此他产生了辞官归隐的思想。“洛陽行子”指陈章甫。他怀才不遇,对社会世道不满,但又无力改变,只得空自叹息而已。这两句,写出了他们对现实失望和不满的共同心声。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以谒问透露出世态炎凉,反映了李颀与陈章甫之间的深厚友谊,不因陈的被罢官而有所减损。就全篇而言,诗人的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为不满。而诗的笔调轻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确属别具一格。

经典古诗词鉴赏(精选篇3)

  田家行

  作者: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

  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

  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

  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

  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

  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

  不见县门身即乐。

  【赏析】

  王建这首乐府体诗歌,对残酷的封建压迫作了无情的揭露。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劫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生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

  全诗四换韵脚。依照韵脚的转换,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前两句为第一层,直接描写乡间农民的精神面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首句使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为只有男子才欢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实无论是男是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容颜,都显露出喜乐自得的样子,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先写农家喜乐自得,而后再写喜乐自得之因,由此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

  四、五、六、七这四句为第二层。这层以具体形象暗示农家喜乐之因,是因为夏粮、夏茧丰收,有了一个好收成。五月麦风清,写夏粮丰收;檐头缲车索索作响,写夏茧丰收。为了突出农家夏茧之多,诗人又从侧面下笔:野蚕作茧无人收取,自生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大丰收,完全足够抽丝织绢之需。在这一层次里,作者一写收麦,一写缲丝,抓住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衣食温饱落笔,突出丰收的景象,使一、二句写农家喜悦有了好的注脚。后面三句:“麦收上场绢在轴”,“不望入口复上身”,“田家衣食无厚薄”,也都紧紧围绕衣食温饱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反映现实的焦点突出集中。

  七、八、九、十这四句为第三层。这层写官家对农民巧立名目的盘剥,感情则由喜转悲,形成一个大的波澜,既显出文势跌宕之美,又增强了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度。“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写麦、茧丰收的结果。“轴”,指织绢的机轴。丰收,本来应该给田家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事实却非如此。麦打成粮,蚕茧织成绢丝,农民却无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中唐时变租庸调法为两税法,名义上是为了纠正租庸调法赋敛繁重之弊,唐德宗甚至还有“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的诏令,实则两税法兴,而横征暴敛仍繁,各种莫名其妙的奉进、宣索一次次强加在农民身上。“的知”一句为神来之笔。这句诗把农民一次次缴纳苛捐杂税,但不知是否还有新的赋税要缴的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不望”两句,更为沉痛。农民在丰收的年景里,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横敛之灾就行了。那么,农民自己吃什么,穿什么,不是可以想见吗?这种对农民丰年却衣食无着的客观表现,有力地控诉了中唐时期的黑暗现实。

  最后两句为第四层。这两句借农民之口,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但这种揭露,不是出自声泪俱下的直接的声讨,而是通过平淡的甚至略带幽默的语言,让读者思而得之。试想,农民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种以不因横征暴敛而吃官司为幸福的幸福观,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

  本诗在构思农家苦这一题材的,颇具特色。在一般的作品中,作者在表现封建剥削对人民的压榨时,多是正面描状农民生活的困苦。这首诗则不然。《田家行》向读者描绘的是小麦、蚕茧丰收,农民欣喜欢乐的场面。但丰收的结果,并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受到更重的盘剥,生活依然悲惨,无法避开不幸的命运。这种遭遇,不是一家一户偶然遇到天灾人祸所碰到的困苦,而是概括了封建时代千千万万农民的共同遭遇,如此选材,相当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

  在表现方法上,古乐府多叙事,《田家行》则选取农家生活的两个断面,一是麦、茧丰收,一是粮、绢大部输官,把这两个断面加以对比。这对揭示农家苦这一主题,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诗纯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流畅、凝炼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

经典古诗词鉴赏(精选篇4)

  田家词

  作者:元稹

  牛吒吒,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簇簇,

  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

  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收得牛两角,

  重铸耧犁作斤?。

  姑舂妇担去输官,

  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

  农死有儿牛有犊。

  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赏析】

  唐朝自安史之乱起,战祸连年不断,繁重的军事开支压得劳动人民伸不起腰、喘不过气来。元稹自幼家贫,并亲眼看到战争给人民、尤其是农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他在参加制科考试时所写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中,就鲜明地提出了“息兵革”的主张,认为天下要长治久安,非从“息兵革”入手不可。元稹元和五年贬斥为江陵士曹参军,元和九年再出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他在通州司马任上,仍以置人民于袵席为己任,白居易在诗中称道他:“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元和十二年,他得到刘猛、李余写的古题乐府诗数十首,读后十分感动,于是和作了十九首,把他在江陵、通州的所见所闻一一写进这组古题乐府诗里,《田家词》就是其中的一首,再一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息兵革”的政治主张。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天久不雨,土地坚硬,牛拉着沉重的犁耙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爬行着。牛蹄碰击着坚硬的土块,发出“趵趵”的声音。驾牛的农民还嫌牛走得太慢,不断地挥动着鞭子,发出“吒吒”的声音,驱使着,吆喝着。“吒吒”,农民的叱牛声。“趵趵”,牛蹄声。“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诗的开篇,作者就用两个短句、三组叠字,状形写声,把农民耕地时的那种艰苦、忙碌、急促的情状绘声绘色地突现在读者的眼前。然而“种得官仓珠颗谷”,农民终年劳累,用血和汗水换来的珍珠般的果实,却尽进了官仓,自己却一无所得。为什么?“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因为六十年来,战争不断,年年月月、日日餐餐,官兵们吃的粮食全由农民供给,并由农民驾驾辘辘的大车不停地运往前线。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算起,到元和十二年(817),已超过六十年。这六十年间,战争频繁,到贞元、元和间,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中央与藩镇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元和十二年,征讨淮西吴元济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所以说“六十年来兵簇簇”。“簇簇”,丛集的样子,以兵器的丛集象征战事的频繁。“辘辘”,车轮声。“月月”、“辘辘”,象征着农民军输的繁重和急迫。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耧犁作斤属刂。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古代把京城附近方千里之地叫“京畿”,自京畿之外每五百里称作一服,把由近及远的控制区域分别称为“侯服”、“甸服”等九服。这里的“海服”,泛指临近海边的藩镇割据地区。中唐时期,河北、山东割据反叛的藩镇均在东方沿海一带,正在进行的对淮西吴元济的征讨也在东方,故曰“收海服”。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自从官军征伐藩镇的战争开始以来,朝廷就把农民连人带牛和车以及农具一并征用了。

  农民驱牛驾车千里迢迢地把粮食运到前线后,结果连牛也被官兵宰杀吃掉了,车被当柴烧了,农民只收得两只牛角而返。但是战争还在没完没了地打下去,新的军输又在等待着他们。农民只得重铸犁锄,重作斤属刂,重新开始一年的辛勤耕作,收获之后,“姑舂妇担”,运到官仓,终年辛勤劳动所获还交不够,甚至回来连房屋也被迫卖掉买粮纳税。深重的灾难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压在农民的头上,没有尽时。这是对罪恶战争的血泪控诉,是田家痛苦心声的真实描绘。“斤属刂”,泛指农具。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这三句表面上是说,但愿官军早日胜利,以报藩镇叛乱的仇恨,我们不要紧,累死了还有下一代,牛被杀了还有小牛犊,不会让官军的军粮缺少的。实际上应是农民极端愤激之词,背后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一代被压榨、折磨死了,下一代还要继续受压榨、折磨;老牛被杀了,小牛还会面临同样的命运,战争一天不停止,农民的沉重灾难就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愤激之意出以忠厚之辞,耐人寻味。

  全诗就在田家的这种沉重而痛苦的呻吟中结束了,而农民的深重灾难却延续到整个封建社会,意义极为深远。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它自始至终几乎完全用农民自述的口吻、用白描的手法叙事,在貌似平和顺从的话语里,表现了农民痛苦的心声,蕴含着农民的血泪控诉,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再加上短句的安排,叠字的选用,急促重浊的入声字的韵脚,不仅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声情和文情更加契合,深化主题,强化了感情,渲染了气氛,而且使这首古题乐府的特色更加鲜明。这正是元稹“颇近讴谣”的代表作。

经典古诗词鉴赏(精选篇5)

  塞上听吹笛

  作者: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赏析】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平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义相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境界动人。

  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师也难以画出的。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当时正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中写道: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因为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才能感而不伤。

5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