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诗词理解填空解析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2]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 夜 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3]入汉家。
【注释】
[1]李颀:唐朝诗人,曾任新乡县尉,晚年隐居。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最为出名。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今存《李颀集》。
[2]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来煮饭 ,晚上敲击用来打更。
[3]蒲桃:即葡萄。
【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之所以加一个“古”字,是为了避免引起统治者的忌讳。事实上,此诗所写,都是当代之事,描写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而黎民百姓深受其害,命如草芥。
诗的开篇,具体描绘从军生活。白天,他们要爬到山上,观望四方有无烽火;黄昏,他们又要到河边给战马饮水。第三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一种特制的物件,容量一斗,白天用以当锅煮饭 ,晚上可以用以敲击打更。第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和亲远嫁外族的汉朝公主所弹的琵琶曲。无论是刁斗,还 是琵琶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令人感伤的,其背景都是茫无边际的塞外,夹杂其中的,也许还 有塞外的风声,感伤哀怨之中,又带有了一丝杀气。
边疆、荒野、刁斗、琵琶、烽火、战马,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苍凉 而悲壮的气氛。军营处于无边旷野之中,“万里”极言其辽阔,暗指军人们的孤苦无依。偏偏暴雪突降,整个大漠不分天地,酷寒充塞其间。
前六句,具体描绘了从军生活的艰苦。第七、第八句,“胡雁哀鸣夜 夜 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站在胡人的立场上,突出了胡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艰难。这句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就连土生土长的胡人都如此艰难困苦,以至于哀啼落泪,那么,驻军于此的“行人”又会如何呢?
最后两句,挑破主题。统治者穷兵黩武,从军者葬身塞外,而大量的百姓无以为生,一座座村落化为废墟。人烟日益稀少,蒲桃越发茂盛,这是怎样令人悲伤的场景呀!
高中的诗词理解填空解析(篇2)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1]
青海[2]长云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4]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返。
【注释】
[1]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朝著名诗人,后世称赞其为“七绝圣手”,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流传至今的诗作有一百七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祁连山。
[4]穿:磨破。
【赏析】
这是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
前两句,提到了三个地名。“雪山”,是指祁连山,它横亘在河西走廊南侧,绵延上千里。“青海”以及“玉门关”,都是具体地名。三个地点,跨度数千里,展现了一个无比辽阔的画面:从青海飘过来的云,弥漫在祁连山上,以至于使千年积雪都不那么耀眼了;雪山尽头,可以看到一座孤城;再向西走上很远,就可以见到玉门关。
这两句,使全诗的视角极为广阔,横贯东西数千里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边塞诗,这两句加强了诗歌“豪壮”的感觉。在这样的地域背景下,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
当时的唐朝,西北边境,面临两个强敌,一个是吐蕃,一个是突厥。吐蕃在青海地区,突厥在玉门关外。河西节度使的任务,就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防范西方、北方两个强敌,守护河西走廊。所以,这两句诗,既是景色描写,也是对当时军事形势的实写。景色描写,与军事形势的描写浑然一体,渗透着复杂的感情:边疆的广阔、苦寒,戍边生活的艰苦,但同时,戍边将士又充满豪情地担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所有这些都融合在开阔、苍茫的景色里。
第三、第四句,从远景拉回到近景,并水到渠成地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强有力地概括了边境战争的残酷。“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敌军之强悍、对战之艰苦。“穿金甲”,已经暗含着战斗之外的其他可以想见的因素,比如壮烈牺牲,马革裹尸,以及其他或大或小的胜败得失。
但是,即使铠甲磨穿,将士们的壮志却愈发强烈。“不破楼兰终不还 ”,强有力地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将前几句的悲苦一扫而光。所有的阴霾消失殆尽,豪壮尽显。这一句也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总体看来,这首诗虽然不长,但是颇有节奏。第一、第二两句,重在描绘一个无比广阔的境界,其间蕴涵着无比丰富的军事和感情方面的内容。第三句,有明显的转折,视角突然具体化,而且表露出感情色彩。第四句,强烈的感情呼之而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整首诗的风格是豪壮有力的。虽然也有悲的成分,但并不占主导。毫无疑问,战争是艰苦的,“黄沙”句对此有生动的描写,但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将士们能够豁达地承受战争,所以整个句子给人的感受是乐观的、雄壮有力的。最后一句,是在深深认识到战争的艰苦和持久之后,所发出的更坚定的誓言。
我们常说的“盛唐气象”,在本诗中有典型体现:即使在艰苦的战争中,也充满乐观、坚定和豪情壮志。王昌龄的绝句,往往具有这种阳刚的气质,这也是他最突出的优点之一。
高中的诗词理解填空解析(篇3)
闺怨
王昌龄
闺[1]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2]上翠楼。
忽见陌头[3]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4]。
【注释】
[1]闺:特指女人居住的内间。
[2]凝妆:严妆。
[3]陌头:大路上。
[4]觅封侯:谋求加官晋爵,此处指从军远征。
【赏析】
第一句,闺中少妇“不知愁”。乍看起来,似乎有违“闺怨”的主题。在古代,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一旦离家,往往要三年五载才能回来,对于远征的将士,更是如此。可是,这首诗中的少妇,为什么“不知愁”呢?
这与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当时的中国,国力强盛,无论平民还 是官宦子弟,都希望能有机会从军远征,建功立业,也就是本诗中所说的“觅封侯”。这种社会风尚,使“闺中少妇”的愁思被昂扬的浪漫主义所覆盖。从诗中后面的句子可以看出,当初丈夫从军远征,应该与这名少妇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愁怨的呢?
另外,从“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少妇家境优越,再加上青春年少,应该是缺少生活磨炼的,所以对于丈夫可能遇到的艰难困苦,缺少足够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她才会“不知愁”。
不过,“不知愁”很快就被另一种情绪所替代。“忽见”二字,将“杨柳色”引入视野,“杨柳色”一方面可以标志美好的春光,同时,也可以让人联想到青春年华,以及当初折柳相送的离别场景。杨柳总有衰败的一天,而少妇在虚度中,也有容颜逝去的一天,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夫婿吗?
这些感触,与登楼前的心理已经大不相同。春光美好,但也令人感伤。遥想千里之外的夫君,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突然间,这个乐观的少妇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渴望,而对于当初的分离,产生了强烈的悔恨,即“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就是“忽见”所引领的心理转换。从“不知愁”到“悔”,闺中少妇的心理突然发生了微妙却清晰的变化,这变化的瞬间,“怨”的情绪所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
这首诗的妙处就在这里:它不是静态地表现“怨”的持续性,而是生动地显示了“怨”的突然袭来。
高中的诗词理解填空解析(篇4)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1]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2]有人来。
【注释】
[1]乱入:混入,掺入。
[2]始觉:才察觉,才发现。
【赏析】
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很特别,其柔美清丽,体现了诗人的另一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采莲少女们进入荷塘,穿插在荷叶之间,鲜艳的荷花与荷叶轻轻波动,弄不清到底是因为风的吹拂,还 是因为活泼的采莲女,因为虽然可以听到采莲女的歌声,却不知道她们到底在哪里。
本诗独具匠心之处在于,在这幅采莲图中,一直没有直接出现采莲女的形象,而是让她们若隐若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采莲少女成为一种味道,飘进我们的鼻孔,使大自然愈加生动。这种意境,令人遐想。
诗中,“芙蓉向脸两边开”是可以朝两个方向理解的。一方面,可以理解成荷花像少女的脸;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少女的脸如荷花一般清新艳丽。无论怎么理解,都造成一种人与花不分彼此,浑然一体的感觉。我们可以想见:在绿荷红莲的海洋中,少女们的绿罗裙与田田荷叶融为一体,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同样,少女的脸与荷花也难辨彼此。
如此一来,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描写,与对采莲女的描写就自然融合了,使笔下的景象既像是对生活的实录,又像是对仙境的想象。
高中的诗词理解填空解析(篇5)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1]龙城[2]飞将[3]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非常畏惧他,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被明代诗人李攀龙尊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从时间、空间的广度入手,展开了诗歌。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意境。而“秦”、“汉”两朝,又使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当时的边境之患。同在一轮明月下,千年前的战斗仍然继续,这种历史的遥远与延续,让人无法不生发感慨。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 ”,可以说是字字带血、笔笔含情。千年来,多少名将士、多少个家庭、多少个悲剧,以及多少个豪壮的故事,都包含在这几个字里。自秦汉以来,多少个世代过去了,多少人下落不明。他们在一千年出发,至今未归,而整个中国历史却因为他们发生了变化。这是悲剧,但也是正剧。
第三句和第四句,直接表达了人们的希望,希望能够永绝边患,再也不让胡人前来践踏我们的土地。
全诗用语平凡,字句朴实无华。几千年的悲剧,壮烈的历史,无数人的希望,又使每个字都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