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经典诗句
冬,就这么冷峻地沉默着,不动声色地看着曾经喧闹的色彩凄惨地凋谢,听着曾经悠扬快乐的鸟儿孤孤零零地呻吟,任凭鲜花枯去,任凭小河冰封,冬日无语。以下是与冬天有关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7、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1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2、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1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14、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15、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冬天的诗词
16、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17、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8、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9、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0、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1、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22、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24、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5、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2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27、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28、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2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0、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冬天的诗句》延伸阅读:
冬天植物的抗寒性
1. 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
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
高了植物的抗寒性。
这种逐步提高抗寒能力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寒锻炼(cold hardening)或低温训化(cold acclimation)。
晚秋或早春寒潮突然袭击植物就易受害
经适当的抗寒锻炼过程 ,植物逐渐完成适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获得较强的抗寒性。
我国北方晚秋时,植物内部的抗寒锻炼还未完成,抗寒力差;在早春,温度已回升,植物的抗寒力逐渐下降。
植物抗寒锻炼过程中体内发生的适应性生理变化
(1)组织的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
(2)呼吸减弱消耗减少.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植物的整个代谢强度减弱,抗逆性增强。
(3) ABA含量增多,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冬小麦的核膜口逐渐关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停止,细胞分裂和生长活动受到抑制,植物进入休眠。
·植物进入深度休眠后,其抗寒性能力显著增强。
·ABA含量
(4) 保护物质积累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对细胞的生命物质和生物膜起保护作用。
可增加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提高原生质保水能力,保护蛋白质胶体不致遇冷变性凝聚;可进一步转化为其它
保护物质(如磷脂、氨基酸等)和能源.
在抗寒锻炼中,氨基酸的含量也增多.
脯氨酸的含量增加更为明显,是防冻剂或膜的稳定剂,对植物适应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